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御前侍卫为什么可以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清朝御前侍卫为什么可以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31 8:54:26

就说宋朝,宋朝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而宋朝的两度覆灭,都是因为外敌入侵,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或许正是因为宋朝用了规模庞大的护卫保护皇帝,历任皇帝没有被人刺杀,先是赵匡胤建立了“三衙禁军”,他是将领出身,深知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他组织了非常严密的禁军保护自己。

在明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加看重,朱元璋训练了一批秘密禁军“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作为他的直属部下,后来经过改制,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锦衣卫”,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管理,还有耸人听闻的东厂也是朱元璋位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建立的管理机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还有西厂,也是如此。

但皇帝真的不怕这些人会背叛吗?禁卫军贴身保护皇帝的安全,可一旦反水,他们就有机会直接刺杀皇帝,其实这些情况很少会发生。因为在之前的朝代中,皇帝甚至是不允许官员佩戴刀剑进宫的,就比如说,荆轲刺秦王,荆轲将匕首藏进地图中,这才能够站在皇帝跟前,他打开地图后,匕首显现,幸得秦王夺过了,而荆轲则被以刺杀秦王的罪名斩杀。由此可见,但凡能觐见皇帝的人,他们都要经过严密的审查以确保没有武器傍身,才能进入室内,不过即便是这样,有时护卫军队也无法确保皇帝的安全。

可在清朝,专门设置了御前侍卫的侍卫制度,最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设立的,当时还没有入主中原,而随着清王朝皇权的逐渐加强巩固,侍卫制度不断补充完善。到了康熙时期,特设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职务,这些侍卫的人员基本都是皇帝亲自选的,不假他人之手,皇帝都有着极强的猜忌心和疑心,这是几乎所有皇帝的通病。可为什么有些御前侍卫被允许带刀呢,他们又被称为带刀侍卫,就这样行走在宫中,跟随在皇帝前后,难道皇帝不会害怕侍卫刺杀吗?

其实还真不用怕,因为清朝的特殊制度决定了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能够被选作侍卫的人基本是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还有一些是皇帝赏识的一些侍卫,而御前侍卫中被允许带刀的则是拥有特权的人,起码是四品,而四品又是根据他们的出身影响,所以能够做到四品的人大多都是皇帝的亲信,知根知底。

清朝是满人建立的王朝,就算明朝有些遗留百姓想要刺杀皇帝,但他们根本无法收买满人侍卫,最起码两个族之间是没有太多交际的,民间传说雍正皇帝被吕四娘刺杀,她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但这只当是野史传说而已。

选拔御前侍卫的具体标准是非常严格的,皇帝亲自从上三旗中挑选,这上三旗是八旗之中的上等贵族,而且他们还需要通过武艺测验,或者是武举出身的胜利者,只能是武艺高超的人才能够被选中当皇帝的贴身侍卫。保护皇帝需要高超的武艺,但毕竟是皇帝,还需要讲究面子仪式,所以针对御前侍卫的考核还有相貌文采等。

根据史料记载,皇太极的御前侍卫组成亲兵,还有其他一些侍卫,竟然可以与明军大战,攻克了锦州城外的九处台堡,由此看出,御前侍卫的战斗力有多么强。皇帝还会选自己信任的侍卫,即便那人的能力不是最突出的,但深得皇帝信任就可以做御前侍卫,比如康熙身边的纳兰明珠,他是康熙的表叔,对康熙忠心耿耿,所以他从御前侍卫做到了大学士。

御前侍卫本来就是从贵族宗室中挑选出来的,皇室自然也不会委屈了他们,他们可以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拥有较高品级。能够被皇帝选为侍卫,在他们看来是莫大的荣耀,可以光耀门楣,而且以后在朝中的升迁也会比较快,乾隆时期,著名的和珅就是从侍卫用了七年的时间做到户部侍郎,所以这些御前侍卫还是深得皇帝的信任和欢心的。

朝中做个九品小官,还不如做皇帝的御前侍卫,他们有品级且大都在正三品到正六品之间,还可以接近皇帝,幸运的话,他们还可以被赐黄马褂,在《教泽碑》记载着,清朝武进士何礼,经过选拔,成为皇帝的御前侍卫,被赐花翎,穿黄马褂,家中更是有一副“御前侍卫府”的牌匾流传至今,这对满朝文武官员都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

御前侍卫享受着如此高的待遇,又是皇帝的信任之人,他们怎么会糊涂地去刺杀皇帝呢?要知道刺杀失败后,那可是杀头大罪,甚至是满门抄斩,所以他们基本都不会刺杀皇帝。

更多文章

  •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时尚风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长安十二时辰解读,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历史,唐朝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主角天才青年李必,和死囚张小敬联手,要在上元节这十二个时辰里,揪出造乱者,化解长安城的危机。古代计时,把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也就是24小时。长安十二时辰,也就是西安二十四小时,长安城普通却惊险的一天开始了。在这短短二十四小时的演绎里,我们却能通过

  • “女宰相”上官婉儿墓被发现,考古人员挖开后,一度让专家惊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墓探秘纪录片,上官婉儿墓中的文物,上官婉儿墓出土了什么文物

    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政变,诛杀了韦后一党。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诛杀了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有着“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出生于初唐高宗麟德元年,从她出生开始,灾难就伴随她家,祖父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上官婉儿,公元710年临淄王(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她与韦皇后同

  •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第一件事是除掉上官婉儿?学者:换你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李隆基,李隆基为啥要杀死上官婉儿

    最终只能操持家务,长大后也就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但是古代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巾帼不让须眉。从这句话就足以表明,当时的封建社会礼教束缚真的是太严重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女子非常自立,想要冲破这个思想牢笼。毕竟他们忍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屈辱,自己既然有能力,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于是在我国历史上,他们就

  • 杀兄逼父,干预修史,真实的李世民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真实的李世民,李道宗谋反被杀,历史上真实的杀父案例

    一、弑兄夺位,违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首重孝悌二道,前者为尊重父亲,后者为兄弟互爱。另外,亦注重正名一项,不得潜越。而李世民在任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及李元吉被杀。是年八月,高祖被逼退位。熟知中华文化之人都知道,父兄有其不过,子弟有权纠正,孔子没有教予杀父与兄弟,而是采取劝解的方法。由是观之,唐太

  • 五胡十六国胡人君主石虎,究竟做了什么事,被称为天下第一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胡十六国的胡人是哪去了,历史上真实的暴君石虎,五胡十六国三大暴君

    现在来谈谈五胡十六国中胡人暴君,他叫做石虎。各位都知道,明朝的开国帝,朱元璋是一名残酷暴戾的暴君,腰斩文人高启等等暴行,但他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所说的石虎,是十六国后赵的君主,他的暴行造成震憾,他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杀,并把其中一位儿子的尸体烧成灰烬,这两个儿子分别是石邃,石宣。首先,来说石

  • 李世民的智囊团:文学馆与十八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有几个学士,李世民的高级谋士,李世民著名的幕僚

    可是,其时,李唐政权的周围仍有诸多虎视耽耽的势力存在,彼此的实力也仅在尺寸之间,所以,逐鹿称霸的关键是看各股势力的实力,而实力的增强,便是不断积累贤才的表现。于是,外围的紧迫局势加上全军统帅的地位促使李世民实施大规模的招贤,武将之中的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谋臣之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在这一过程

  • 唐朝的节度使原本只是个封号,为何能撼动整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十大最强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实力,唐朝节度使有哪些权力

    图片:冷酷的聂隐娘剧照一、魏博节度使节度使,原本是作“调节、调度”之意,在唐太宗时期就有节度使这一官职,但是在李世民手下,节度使就只是皇帝的一个传话筒,或者说耳目。李世民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安排各种职务的时候也是极度小心,节度使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钦差大人的临时封号,但是这个钦差大人却没有什么真

  • 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政府有一个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三大问题,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统治国家,藩镇制度是很有效的手段,正是因为实行了藩镇制度,才使得国家能够保持安定,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安稳局面。到了唐朝后期,东南藩镇的财力为朝廷满足开销,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镇压河朔,封锁关中,沟通江淮,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割据与防割据的平衡关系,他们共同辅

  • 尉迟恭是唐初第一猛将,玄武门射杀李元吉,为何晚年却在道观修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是被谁杀死的,玄武门李元吉,李元吉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吗

    反而后面几位的来护儿、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在历史上确实骁勇善战,都是传奇的武将。今天要讲的,就是死后和秦琼一起并列为门神的尉迟恭。一、归顺李世民尉迟恭,名融,后世谬载名恭,字敬德,所以也常见称呼其为尉迟敬德。少年时以打铁为生,曾经是隋军的一员,因英勇杀敌被提拔到朝散大夫。隋末天下大乱,尉迟恭最早并

  • 从寿王妃到杨贵妃,杨玉环的经历,才是爱情本来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玉环最后一次见寿王,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杨玉环的一生真实历史

    这一系列事件中人们注目的焦点便是“贵妃之死”,今天我们再来争论其中的细节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或许在暂且淡化国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之后,一段缠绵的爱情更加会感动我们。一、原寿王妃介绍李杨相识的媒人是高力士,此人在玄宗一朝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水准绝非一般宦官可比。开元时期,玄宗身边不缺宠爱的妃子,前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