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时尚风向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时尚风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4/1/25 7:06:49

主角天才青年李必,和死囚张小敬联手,要在上元节这十二个时辰里,揪出造乱者,化解长安城的危机。

古代计时,把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十二时辰也就是24小时。长安十二时辰,也就是西安二十四小时,长安城普通却惊险的一天开始了。

在这短短二十四小时的演绎里,我们却能通过电视剧考究的服装道具,一窥大唐时尚风向。

先看背景,为什么是上元节(元宵节)?

上元节是道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上元、中元、下元),而唐朝的国教是道家,举国上下对道家文化都非常重视,贵族之间更是以信奉道家为流行。唐玄宗曾下诏“道家三元,诚有科戒”。此前唐太宗想要将杨玉环接入宫中,用的方法就是先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取号“太真”,分离杨玉环和李瑁

上元节这天,唐朝将不再宵禁,男女都可上街游玩赏花灯,是一个堪比新年的热闹节日。

再看主角李必,也是一身道袍,子午冠加拂尘,标准的道士打扮。

▲李必,历史原型李泌,是个神童,有《七岁赋棋》的传说,入仕后,他深得唐玄宗欣赏,成了东宫属官,正是在这时,他和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有了深厚的交情。正因如此,先后遭到杨国忠、李辅国陷害,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终于在肃宗朝一步步成为宰相,权倾一时。

我们会发现,李必头上的莲花玉冠,簪子是前后方向簪入的,和我们一般印象中的不太一样。

这是因为当时道家流行的纵向(即“子午向”)插簪方式,这种冠也称为子午冠。

中国古代用簪子束发,有横式和竖式,横式叫做卯酉簪,竖式叫做子午簪。唐宋时期,道士的道冠还是以子午簪式为主,到了明清之后,才开始有卯酉朝向簪法,并且有个讲究,簪子应当从左往右簪(左为生,右为死)。

▲莲花玉冠·南京博物院藏

莲花冠是道门三冠之一(太清鱼尾冠、玉清莲花冠、上清芙蓉冠),属于修道层次比较高的道士可以佩戴的头冠。

除此之外,李必手中拂尘,也是道教的重要法器。

▲拂尘,用马尾或者丝状麻布做成

拂尘在道教里寓意清扫一切障碍,扫除邪气和不干净的东西。这并不是道教专属,拂尘也是汉传佛教法器,象征扫去烦恼。

在一些电视剧里,太监也会手持拂尘,也是取拂尘扫除邪气的寓意。过去不少人的家里也会挂一把拂尘,表示招财减灾。

另一个主角张小敬,是个是所穿的圆领袍,圆领袍是唐朝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服饰穿着,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时期吸收了胡服的一些特征,于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常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西装一样,日常和正式场合都可以穿。

张小敬是武人,所以他所穿的是圆领袍里的“缺胯袍”,在胯下开衩儿,便于骑马行动,多为军装。

由于唐风开放,所以唐朝女性也可以穿圆领袍。

唐代的官服也是基本是圆领袍的样式,因为主要在圆领袍的衣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所以称为“襕衫”,并且位阶较高的官员,会佩有鱼袋和蹀躞(dié xiè )带。

鱼袋是唐朝官员特有的“身份证”,也称为鱼符,用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

三品以上佩金鱼袋,五品到三品佩戴银鱼袋,而六品及以下是没有资格佩戴鱼袋的。

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则天姓和玄武有丝缕关系,而玄武为龟,所以武则天将佩鱼改为了佩龟,依旧三品以上佩金龟袋,五品到三品佩戴银龟袋,有人认为这是“金龟婿”的由来。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蹀躞(dié xiè )带则是一种玉带,是另外一种炫富手段。不仅能用这个腰带来炫自己的玉,还能通过玉带的底色体现官阶。

▲唐墓出土的蹀躞带

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便被称呼为"蹀躞带"。

“蹀躞”一词,其本意是小步疾走的意思,官员带蹀躞带,如同女子戴步摇一样,都有约束仪态的意味。

而女性着装这一块,自然是齐胸裙的天下了。

值得一说的是唐朝女性的披帛和半袖。

披帛没有实用价值,更多的是来自大唐爱美女性的任性审美爱好而已。

很多人以为披帛是未婚女性专有,其实不然,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半臂是一种像断袖外套一样的外衣,套在裙子外面或者搭配穿着衣服里面。在《武林外传》里,佟湘玉就有这样的半臂穿着。

半臂刚开始其实是男性胡服中的一种穿着,后来被吸收入了中原地区的衣着体系。而唐朝国风开放,女子也可以自由穿半臂,久而久之,半臂成为了女性穿着之一。

▲穿着半臂的男性路人(左)

最后,唐朝时尚的秘密钥匙还在于颜色,我们发现,虽然剧里服装的颜色搭配多样大胆,但是丝毫没有辣眼睛的感觉,能够非常舒服的感受到盛世华服的艳丽。

这是因为电视剧还原了古代服饰的染织方式——使用矿物燃料和植物染料染制,天然染料大大的降低了衣服色彩的饱和度,所以最终呈现的服饰颜色多彩却不扎眼,反倒古朴典雅。

最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追它!

更多文章

  • “女宰相”上官婉儿墓被发现,考古人员挖开后,一度让专家惊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官婉儿墓探秘纪录片,上官婉儿墓中的文物,上官婉儿墓出土了什么文物

    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政变,诛杀了韦后一党。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诛杀了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有着“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出生于初唐高宗麟德元年,从她出生开始,灾难就伴随她家,祖父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上官婉儿,公元710年临淄王(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她与韦皇后同

  •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第一件事是除掉上官婉儿?学者:换你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李隆基,李隆基为啥要杀死上官婉儿

    最终只能操持家务,长大后也就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但是古代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巾帼不让须眉。从这句话就足以表明,当时的封建社会礼教束缚真的是太严重了。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女子非常自立,想要冲破这个思想牢笼。毕竟他们忍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屈辱,自己既然有能力,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于是在我国历史上,他们就

  • 杀兄逼父,干预修史,真实的李世民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真实的李世民,李道宗谋反被杀,历史上真实的杀父案例

    一、弑兄夺位,违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首重孝悌二道,前者为尊重父亲,后者为兄弟互爱。另外,亦注重正名一项,不得潜越。而李世民在任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及李元吉被杀。是年八月,高祖被逼退位。熟知中华文化之人都知道,父兄有其不过,子弟有权纠正,孔子没有教予杀父与兄弟,而是采取劝解的方法。由是观之,唐太

  • 五胡十六国胡人君主石虎,究竟做了什么事,被称为天下第一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胡十六国的胡人是哪去了,历史上真实的暴君石虎,五胡十六国三大暴君

    现在来谈谈五胡十六国中胡人暴君,他叫做石虎。各位都知道,明朝的开国帝,朱元璋是一名残酷暴戾的暴君,腰斩文人高启等等暴行,但他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所说的石虎,是十六国后赵的君主,他的暴行造成震憾,他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杀,并把其中一位儿子的尸体烧成灰烬,这两个儿子分别是石邃,石宣。首先,来说石

  • 李世民的智囊团:文学馆与十八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有几个学士,李世民的高级谋士,李世民著名的幕僚

    可是,其时,李唐政权的周围仍有诸多虎视耽耽的势力存在,彼此的实力也仅在尺寸之间,所以,逐鹿称霸的关键是看各股势力的实力,而实力的增强,便是不断积累贤才的表现。于是,外围的紧迫局势加上全军统帅的地位促使李世民实施大规模的招贤,武将之中的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谋臣之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在这一过程

  • 唐朝的节度使原本只是个封号,为何能撼动整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十大最强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实力,唐朝节度使有哪些权力

    图片:冷酷的聂隐娘剧照一、魏博节度使节度使,原本是作“调节、调度”之意,在唐太宗时期就有节度使这一官职,但是在李世民手下,节度使就只是皇帝的一个传话筒,或者说耳目。李世民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安排各种职务的时候也是极度小心,节度使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钦差大人的临时封号,但是这个钦差大人却没有什么真

  • 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政府有一个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三大问题,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统治国家,藩镇制度是很有效的手段,正是因为实行了藩镇制度,才使得国家能够保持安定,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安稳局面。到了唐朝后期,东南藩镇的财力为朝廷满足开销,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镇压河朔,封锁关中,沟通江淮,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割据与防割据的平衡关系,他们共同辅

  • 尉迟恭是唐初第一猛将,玄武门射杀李元吉,为何晚年却在道观修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是被谁杀死的,玄武门李元吉,李元吉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吗

    反而后面几位的来护儿、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在历史上确实骁勇善战,都是传奇的武将。今天要讲的,就是死后和秦琼一起并列为门神的尉迟恭。一、归顺李世民尉迟恭,名融,后世谬载名恭,字敬德,所以也常见称呼其为尉迟敬德。少年时以打铁为生,曾经是隋军的一员,因英勇杀敌被提拔到朝散大夫。隋末天下大乱,尉迟恭最早并

  • 从寿王妃到杨贵妃,杨玉环的经历,才是爱情本来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玉环最后一次见寿王,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杨玉环的一生真实历史

    这一系列事件中人们注目的焦点便是“贵妃之死”,今天我们再来争论其中的细节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或许在暂且淡化国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之后,一段缠绵的爱情更加会感动我们。一、原寿王妃介绍李杨相识的媒人是高力士,此人在玄宗一朝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水准绝非一般宦官可比。开元时期,玄宗身边不缺宠爱的妃子,前后有

  • 你知道阿倍仲麻吕吗,他不仅考中唐朝进士,还娶唐朝女人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阿倍仲麻吕哪一年中进士,唐朝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有后人吗

    据日本学者木宫彦泰的《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日本遣唐使的200多年间,一共派出了144名留学生,其中许多人留唐时间超过了20年,甚至还在大唐娶妻生子。在这些留学生中,最负盛名的大概要属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0)。阿倍仲麻吕19岁时随第9次遣唐使团来大唐留学,入唐后称为朝臣仲满,后被唐玄宗赐名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