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最具统治力的诸侯,他的相国还是一特殊行业鼻祖

春秋最具统治力的诸侯,他的相国还是一特殊行业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2/14 7:30:35

[var1]

说到这场改革之前,不得不先说说我们大中国历史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是阵痛的,但是改革的特点就是,观念越浅,改革越快。因为人的固有思维,明明每天吃米饭很好,突然让你每天吃鸡蛋牛奶,这个,很多人觉得我还是静静的好。所以,改革成功的多是文化底蕴不深的国家。比如:地处西陲的秦国、刚入主中原的北魏,外国的还有罗马城邦等。那此时的齐国刚好,也符合这个条件。

在古代,处在胶东半岛的齐国可不是现在,还可以去青岛喝喝啤酒吃吃有名的“青岛大虾”。那个时候的齐国可是地地道道的偏远小国。也不能怪周公旦偏心,毕竟天子那么多亲戚怎么也是要照顾的,封在胶东给周王看看家门不也挺好。在周朝时候,中原黄河流域才是真正的发达地区。所以,中原的诸侯国才多如牛毛。毕竟,能种粮食才是最值钱的。总不能指着在海边开发个旅游项目,再整点“啤酒节”啥的。而民众也由于远离文化中心,还经常受东夷文化影响,搞改革那是最合适不错了。

[var1]

说到这对君臣,那还真是优点不多,缺点不少。管仲,那是出名的“逃兵”和“拜金男”。而齐桓公也是有“三好”,那就是“好吃”“好色”还喜欢打猎。这样的一对君臣,典型的昏君形象啊!我真的怀疑,他们是来气鲍叔牙这个君子的。可是这对君臣的经济改革将齐国推向巅峰。

第一、经济“国有化”,贸易自由

说到这个“国有化”“自由贸易”有没有觉得像是冷战时候的词。没错!齐国就是这么运用的。这个自由贸易,就是管仲刺激齐国经济的一个措施。由于齐国地处胶东,渔盐业及其发达。所以,齐国的盐业可以贩卖的周边许多国家。这样的他国必需品,按理应该征重税,不然,管仲一分钱不要。要求,只要在关隘登记就行,一分不用交。还有其他的商品,也是单一征税。在关隘征税的,在市场就不需要再征税了。本国出口欢迎,他国进口他也十分欢迎。规定,“空车来的不征税,徒步背东西来得不征税”。

[var1]

然后,还让齐桓公在沿路设置驿站。还为了丰富商业环境,在临淄开办了国营“天上人间”。据说招收了700青楼女子,让商人“宾至如归”。所以,这一行业为了找个名人来当祖师爷,就拜了我们的管仲大相国。有了这一系列的政策,临淄瞬间变成了世界第一大都市。作为一个诸侯国,拥有30万人口。同时代,璀璨的希腊文明中最大的雅典城才5万人。《战国策》记载了临淄的盛大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张袂成阴挥汗成雨这两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繁荣的商业,带来高额的商业税收,注重长远才是王道。

商业发达之外,管仲还想了个捞钱的办法,就是盐铁专营。说到盐铁专营,我想大多数人想到的肯定首先是私盐贩子。然后,像钱镠、张士诚直接就起义了。其实,这个锅要找桑弘羊,就是专门给汉武帝捞钱的那个。其实,管仲的盐铁专营是相当的科学合理。就是民间运营,政府采购。因为完全的官办的后果,就是成本持续上升,缺少竞争,私盐贩子横行。但是,民间生产政府采购就可以控制成本的升高。齐国规定,只有政府负责售盐,民间不得售盐。这样,盐价自然就由政府控制。

由政府控制盐价之后,由于齐国临海,除了本国消耗外,大量的盐可以销售到其他诸侯国。这样,齐国就可以做到“煮沸水以籍天下”。利用用之不尽的海水,让天下人为齐国纳税。

再者就是,矿山资源的控制。齐国的矿产全部由政府管理,民间不得私自开采。控制了矿石资源的源头,接下来就是控制铁器的销售。毕竟,铁制工具针、刀、 耒、耜、铫、锯、锥、凿等是人民从事生产不可缺少的东西。

[var1]

控制了矿石的开采,接下来就是统一对铁器定价,在此基础上允许民间作坊售卖铁器。要知道,完全官办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就是到处抓私售的贩子,然后无限提高了成本。如果,控制矿石价格,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就是控制了售卖价格。控制了售卖价格,也就控制了税收的控制权。管仲规定,对铁器征收所得税。其中,民得七层,政府得三层。如此,政府在没有建立任何一家作坊的情况下完成了对盐铁的绝对垄断。

第二、政治上“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打仗就是在打经济。其实,就算是在打王者荣耀,经济也是占很大的因素。所以,除了像蒙古军队这么变态的“以战养战”,大部分时候只有经济强大才有实力对外战争。

齐国在经历了管仲变法,经济实力强大。兵农合一的政策,有了强大的预备役。如何称霸就是一个首要问题。像之前郑国那样,肯定是不行。最后结果虽然一时风头,但是不能被各国信服,难以长久。所以,齐桓公的方式就是“尊王”,大家一起来朝拜周天子。这个政策还是十分正确的,毕竟在当时除了周天子,也确实没有其他的“共主”可以选择。其实,这和后面的“挟天子”也没什么区别。利用周天子的权威,名正言顺的“令诸侯”。

所以,周朝第一强国就有了“九合诸侯”的壮举。第一次,就是在北杏会盟,其实这第一次会盟的要务是平定宋国的叛乱。齐桓公有点联合国的意思,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我。谁知,宋国还是白眼狼,反过来就不认大哥了。所以,齐桓公就去讨伐,一是成功击败宋国,其二就是奠定盟主地位。

[var1]

这就有了第二次的鄄地会盟。因为,齐桓公发现会盟尊周天子的做法可以令各大诸侯国信服,还不敢擅自出兵对抗。所以,一时会盟一时爽,一直会盟一直爽。齐桓公,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会盟了九次,根本停不下来。

在葵丘会盟时,齐桓公的威望达到鼎盛。因为帮助周襄王继位,周襄王给了齐桓公最大的奖励。在这次会盟中,齐桓公还规定了“五禁”条款。作为联合国秘书长,齐桓公把小弟们打理得服服帖帖,没有一个敢说不服。如果说,对“春秋五霸”有所争议。但是,对于齐桓公那是绝对不敢有丝毫的否定。

第三、军事上“攘夷”

光是窝里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肯定也得不到小弟的绝对支持,除了“尊王”外,齐桓公还有另一项举措就是“攘夷”。当时的中原,受到周边民族的侵扰相当频繁。在西周时候,昭王、穆王、宣王就一直不停地与外族进行战争。某种程度上,西周的灭亡也是由于外族的入侵。所以,齐桓公为了让各个诸侯国信服自己,就开始征伐附近少数民族。

这其中,靠近齐国和燕国的山戎和南面的楚国就是其征讨的对象。拥有当时最强武装的齐国,在征伐过程中相当成功。“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就是在征讨山戎时候出来的成语。而在与楚国的斗争中,强势武装示威。虽然由于交通不发达,但是也让楚国不敢北进。

支持,成语制造者齐桓公和管仲创造了春秋第一霸,齐桓伟业。这也为后来的几位霸主开了一个好头,周天子在春秋时期也想不于战国好过不少。

参考资料:

《战国策》《史记》《管子

更多文章

  • 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太怂,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的历史就是称王称霸的历史吗,楚国屈景昭三族怎么来的,楚国的崛起过程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相互制衡,各国领土也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对当时的楚国而言,地域辽阔。国力强盛,也是最有可能称霸一统天下的国家。为何最后却被只有弹丸之地的秦国所灭,是群起攻之还是单打独斗?当时楚国的国君又是如何应对的呢?[var1]春秋时期扩充疆土遗留的祸端随着周朝灭掉商朝,保留了当地很多居民。

  • 春秋战国时最厉害的两个小国,没有这两个国家,就不会有百家争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最有智慧的小国,春秋战国最穷兵黩武的小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导图

    [var1]宋国,是西周时期封国中比较特殊的国家。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039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这些都可以说明宋国的特殊之处。它是商朝人的

  •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学是人类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文化史,春秋战国十个地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地理著作

    [var1]先秦的地理还主要受周朝的限制,基本有三个流派。分别是山岳派、平原派和草原派。山岳派,又称“西山派”。相传楚成王把这群人称作“车师”。在那里,过去被称为“东山”,由于当时秦国和楚国之间的中原政权距离较近,所以文化中不免有一些儒家思想影响,影响着汉族及周边地区。平原派,又称“南山派”。据说刘

  • 春秋一奇事:因一个女子的任性,晋国公室成为春秋最弱统治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晋国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事件,春秋时期晋国是如何大权旁落的

    [var1]离间晋献公与众公子这次大乱是前所未有、动摇国本的晋国内乱,史称“骊姬之乱”。骊姬是古戎人一国国君之女,晋献公伐其国得骊姬。晋献公对异域风情、颇为狂野的骊姬非常喜爱,因而宠爱有加。当时,已为人母的骊姬想为儿子奚齐谋得国君之位,便向晋献公吹枕边风,使立其子奚齐为晋国太子。不过,太子者,一国之

  • 晋国最后一位英明君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国运不可避免走下坡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国最后一代国君,晋国最鼎盛时期的君王,历史上晋国衰亡原因

    说到晋悼公,估计很多人并不认识。他的事迹,不熟读春秋历史也不太了解。我们先从他继位开始,来讲述他光辉的国君生涯。[var1]事情还要从他的前任晋厉公说起。晋厉公时期,晋国又一次爆发了外姓国卿和公室的权力斗争。结果跟晋灵公一样,最终还是国卿势力压过了公室一筹。最后,为了找到一位合适的国君。当时掌控了朝

  • 春秋一大臣,十年时间生七十几个儿子,其方法不被大部分男人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时期各国的有名大臣,春秋时期大臣名单,春秋最牛的大臣

    传宗接代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固有的观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换一种方式地“永远活着”。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传宗接代看得多重。生儿育女既是传宗接代,也是中国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由此扩展至宗族强大,以此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从古至今,史书记载上谁的儿子最多?相信大部分读者要回答:

  • 晋朝皇室悬案:王妃和无名小吏有染,凭一己之力让谶言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宫廷悬案,历史上真实的东晋王后结局,晋朝灭亡后皇室女子的下场

    夏侯光姬,闺字铜环,沛国谯县(今安安徽亳州)的人,夏侯光姬家世显耀,她的曾祖父是征西将军夏侯渊,她的祖父是兖州刺史夏侯威,而他的父亲是淮南太守夏侯庄。也是因为家世的原因,加上幼年时就表现出了非常的聪慧,夏侯光姬嫁给琅琊恭王司马觐为王妃。276年时,夏侯光姬生下了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继承了琅琊王

  • 李白醉酒后在墙上写字,醒来之后,连人带诗都被千金小姐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喝酒后在墙上刻什么,韩信把李白摁墙上,李白喝醉酒后写下了千古残句

    大唐是令中国人心驰神往的年代,尤其是盛唐时,有最英明的君王,战无不胜的大将,足智多谋的文臣,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当然还有潇洒浪漫的李白。就是有了李白,那个时代的天空更增一分明媚风情,就是有了李白,那个时代才更如诗如画。然而,李白本人的命运,却是坎坷多磨的。他从四川走出,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可是

  • 李白和李渊是什么关系?他真的是李建成的后裔么?有这个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和李建成是什么关系,李建成和李渊谁厉害,李白是李世民的什么人

    你要说他是当地人吧,还真不是,他们祖上是避难到碎叶城的,所以是正儿八经的中原人士。按照《新唐书》的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也有人考证为十二世孙。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李渊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孙。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李白应该和李渊还是亲戚关系。当然了《新唐书》里所谓的九世孙未必就

  • 李渊为何故意雪藏李建成?给李世民立功的机会,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从老家前往太原。这个时候李渊就很高兴了,先见李建成册封为了左领军大都督,封为陇西郡公。主要负责统领左三军。而李渊对李元吉则有这样的安排: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