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的“孤立主义”:关闭玉门关,最终导致三国出现

东汉的“孤立主义”:关闭玉门关,最终导致三国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4/2/8 12:33:08

玉门关遗址

东汉帝国一建立,就接连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光武帝开创了“光武中兴”,以及他的继任者汉明帝、汉章帝建立的“明章之治”。虽然是治世,但汉明帝和汉章帝面临的局面并不稳定。汉明帝登基时,北匈奴的野心日盛,不时骚扰边境,汉朝不断派出大军讨伐。经过一系列的铺垫战役,到了汉章帝时,汉朝军队在定远侯班超的带领下,推进中亚深处,在贵霜以及当地其他小国的协助下,成功平定西域。

汉朝全盛时的版图

班超在西域南征北战时,恰逢匈奴饥荒,好几位首领都内附以示臣服。所以史书说“自兵威之所肃服……(匈奴)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匈奴问题在这个时候阶段性地解决了。明章之治是中国古代的盛世之一,与“光武中兴”“文景之治”相比,它的意义被严重低估了。明章之治期间,内政修明,物阜民丰,文化也开始繁荣。公元79年,汉章帝邀请全国的大儒到白虎观参加会议,会议结果确立了以经学为基础的治国思想,本次会议的“官方文件”被修订成了《白虎通义》,内容有关国内的朝廷礼仪、道德观、法律等等,这次会议描绘了中华文明此后数百年的文化发展路线图。

然而,由于承平日久,朝廷偃武修文,不断削弱军队的武力。再加上北匈奴势力减弱后,威胁降低,朝廷认为不用再继续跟南匈奴、鲜卑和乌桓保持合作,于是收回了对后者的赏赐。收入被砍,胡人领袖们便开始重新袭扰汉朝边境。公元94年,南匈奴与北匈奴重新结盟,再次对抗汉朝。

匈奴的咄咄逼人,给羌人和鲜卑人创造了浑水摸鱼的条件。公元104年开始,汉朝边境不断爆发战争,朝廷感到军力捉襟见肘,于是从边境撤兵,将边军内调,以求保障中原地区的安全。不过,主动放弃边境的做法很可能会造成更不利的连锁反应,政论家王符忧心忡忡地在《潜夫论》中写到:“是故失凉州,则三辅为边;三辅内入,则弘农为边;弘农内入,则洛阳为边。推此以相况,虽尽东海犹有边也。”

玉门关的位置

汉朝的衰弱,使汉安帝决定采取孤立主义,全面收缩势力范围,他下令关闭了玉门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起着连接中原与中亚的作用。不过,除了贸易作用外,玉门关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中原与西域,一旦玉门关关闭,中原等于放弃了对西域的管控。汉安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庸无能之主,对外方面,他不仅关闭玉门关,使得汉帝国失去了屏障和藩篱;对内方面,他废除了前面几位皇帝的善政,再次让土地兼并大行其道。

玉门关遗址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一旦陷入内忧,必定有外患接踵而至。汉帝国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羌人和鲜卑人趁机接管了匈奴的势力范围,《后汉书》记载:“(鲜卑)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巿,乃来靡服。”因为边境冲突,成千上万的人战死,大片农田荒芜,国库花费开始入不敷出。一些大臣又想出了“逃跑主义”的策略:放弃鲜卑人骚扰的土地。这等于默认汉朝风烛残年,已无力阻止领土的不断流失。

因为玉门关代表的西部和帝国北部边境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中,于是士大夫阶层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不关注边境,转而把目光投向了汉朝的核心农业区,在东汉最后几任皇帝治下,汉帝国的经济重心从华北平原转移到了长江沿岸,距离玉门关更远了。

岌岌可危的局面并没有惊醒汉朝的士大夫,他们依旧不愿意增加国家的武力,并且时刻防备军队的将领,害怕后者利用军队对朝廷不利。所以,士大夫们企图复制班超当年的旧策略,想“以夷制夷”靠代理人来打仗,比如汉灵帝时的大臣郑泰就说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可问题是,扶植代理人的战争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否则只能是养虎遗患。

汉帝国肥沃的中心地带虽然远离玉门关和战乱,但境内的社会动荡以及强力军阀的出现,使得朝廷濒临崩溃。西凉军阀董卓带兵控制朝廷,引起了众多世家大族的不满,终于在公元190年,整个帝国陷入了全面战争中,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中国重新进入“战国时代”。汉帝国分裂成了数个军阀控制的区块,军阀们互相攻伐,倾吞地盘,在持续不断的战乱中,终于有人掩藏不住野心,废黜了汉朝皇帝。

公元220年,汉献帝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魏文帝曹丕。这场政治表演其实算是双赢,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位皇帝,终于从十多年的傀儡统治中解脱,最终寿终正寝,而曹丕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位。不过,对于整个天下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由于曹丕的篡权,汉朝很快分裂成为三个国家:魏、蜀、吴,随之而来是长达百年的混战,中国元气大伤。

汉朝作为东亚的权力中心,它的瓦解很快波及周围的国家。由于中原王朝的内斗,无暇东顾,高句丽趁机脱离中原的控制。高句丽是中国东北渔猎部落建立的联盟,曾经是汉朝的属国,虽然两者之间小冲突不断,但大体上维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汉朝崩溃了,高句丽尝试着扩张自己的势力,想把触手伸到汉帝国边境,旋即被新建立的魏国击退。

与此同时,日本在按部就班地营建着国家。公元1世纪时,日本列岛上有数百个小国,公元230年,邪马台国统一了众多小国。汉祚终结后,日本君王决定向魏国示好,魏国投桃报李,采用了传统的朝贡方式,授封其为“亲魏倭王”。与之类似的还有汉朝对交趾地区的影响,汉朝灭亡之后,吴国沿用了汉朝的政策,继续控制着交趾。

纵览汉帝国的覆灭,我们发现这段历史与当时的罗马帝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帝国一开始都具有雄心壮志,征战四方,在帝国边境建立起有效的军事体系,然后因为内部经济的畸变,土地分配的不公,社会丧失了稳定性,再加上决策层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视野和能力问题,帝国国力不断透支,迫不得已采取守势。

汉朝关闭玉门关,几乎跟哈德良命令古罗马军团从美索不达米亚撤兵的时间是一样的,这也许并非巧合。对汉帝国来说,关闭玉门关就像一个符号,宣告自己的没落。汉帝国收缩、封闭边境,这种孤立主义做法使得西域各国心领神会,纷纷投入更强大的草原势力,这让汉帝国失去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机会,将战火烧入境内,本来为了减少损失,没想到损失更大。

关闭玉门关,汉帝国可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少,导致了其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鲜卑崛起、军阀割据、农民起义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汉帝国灭亡,三国出现。

参考资料:

《后汉书》

《白虎通义》

《潜夫论》

《四民月令》

《罗马史》

更多文章

  • 老照片:50年代跪在地上被公审的诸葛亮,伪装成中国人的日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50年代公审诸葛亮的照片,这名男子是一名搞破坏的特务分子,他胸前的牌子上还写着反X救国军几个字。当年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败退后,他们在大陆留下了许多特务分子,这些特务分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照片中这个叫诸葛亮的男子也是一名特务,他在执行一次破坏任务的时候,被人民警察抓了起来,他犯的罪行应

  • 曹操实力这么强可为何无法收服刘备的部下,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刘备决战,历史上曹操和刘备的真实关系,曹操与刘备的能力对比

    曹操实力这么强可为何无法收服刘备的部下,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一说到“乱世”,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三国时期,这段时期上承东汉下启西晋,历经六十年的时间,其间不但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各路诸侯之间更是为后世人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又荡气回肠的历史大剧。本来曹操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那位雄主,可惜的是,由于

  • 蜀汉灭亡时,场面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灭亡有多惨,蜀汉灭亡真实过程,蜀汉灭亡的简单简述

    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蜀汉从巅峰走向了衰落。到了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就走向了灭亡。年过半百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建立了蜀汉。在这之后,刘备开始将蜀汉的发展推向了巅峰。由此出现了一个“盛世”的局面。可是这样的盛世持续时间非常短,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军力就被灭了,从此蜀汉一蹶

  • 诸葛亮用马谡真的是昏招吗?大家别再被罗贯中骗了,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令人惋惜的是,纵使蜀国人才济济,它还是以一种流星般的姿态,亡于魏吴二国之前。并且还是以一种“天不佑我蜀汉”的悲惨结局草草结束。纵观全书我们会发现,蜀汉兴盛到败亡,转折点为五虎大将关羽的死无疑,而真正的复国无望还是诸葛亮的阖然离世,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丢了街亭的马谡。在很多读者眼里,马谡就是一个骄

  • “六国封相”的风云人物苏秦遭遇过的腻味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秦怎样身挎六国相印的,六国宰相苏秦结局,苏秦怎么评价六国君主

    [var1]苏秦出身贫寒,曾拜著名的“鬼谷子”为师。他和巧舌日簧的张仪同出一门。常言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青年时代,尚未发迹的苏秦很不招人待见。《苏秦列传》说他“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家里的亲人,包括哥哥嫂子都暗地里笑话他,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兄弟,你也算出去混的,折腾了半天,啥也没弄来,

  • 春秋历史典故:公子光弑杀王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典故公子光杀王,公子光为什么杀吴王僚,公子光与王僚的关系

    吴太伯、和弟弟仲雍和,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哥哥都是周太王的儿子。三个人当中,吴太伯年岁最大,然后是弟弟仲雍,季历年龄最小。尽管年岁不大,但季历却是一个很有才识的人。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他的儿子姬昌和他一样,也很有德行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姬昌还很小的时候,周太王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孙子和别的孩子

  • 重温《芈月传》才懂:芈月从未爱过秦王,为何甘愿与他“圆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芈月为什么能迷住秦王,秦王爱过芈月吗,秦王什么时候宠幸芈月

    [var1]秦王很喜欢芈月,所以他希望芈月也能够真心喜欢自己。他不强迫芈月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他愿意等芈月真正愿意的一天,可是终将没等到芈月的心。秦王临死前还问芈月对自己到底是何种感情。没想到芈月却说:“大王如父如兄”,到底还是没有爱过秦王。[var1]当然从这也可以看出芈月一直都是把秦王当做自

  • 秦灭六国以后,嬴政是如何处置六个亡国之君的?基本是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嬴政什么时候开始灭六国,秦王嬴政采用什么战略灭六国,秦灭六国嬴政有什么用

    [var1]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克韩都新郑,韩王安投降后被俘,韩国宣告灭亡。虽然是亡国之君,韩王安在当时的秦王嬴政眼里估计还有些利用价值,对他进行一定程度的善待,或许能对其余五国进行政治上的招降。于是,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在陈县。这位末代韩王原本可能就此孤独终老了。但是四年后的前226年,

  • 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为啥李耳却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耳的个人简历,孟子与孟轲是一人吗,老子李耳是哪里人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能够领略如此灿烂的文化,就是因为过去的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他们的智慧与思想记录在史籍之中,而史籍又经过千年的流传,所以我们才能在今天感受时空中他们的风采,从而产生智慧的碰撞。具体来说,现在的人们最喜欢讨论的智慧碰撞的时刻应当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那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进思想呈

  • 搜神笔记之赤虹化玉:孔子修书拜苍天,赤虹化玉留预言,火德当兴建刘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德星君和火德真君,火德真君庙求什么最灵,火德真君神像

    孔子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对《春秋》的修订和对《孝经》的。工作完成的当天晚上,孔子沐浴斋戒后,向北极星进行跪拜,将述职报告汇报给上天。孔子汇报完毕,就见天地相交之处涌起白雾,很快便弥漫在整片大地之上,一道赤虹从天而降,化成黄玉从天而降,落在孔子面前。孔子跪拜完苍天后,捡起黄玉观看,就见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