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沛县后不久,无能为力的刘邦主动依靠他在楚国的项梁项羽叔侄座下。平心而论,刘邦确实利用了项羽在悍将的东风。毕竟,大秦的主力被项羽打败了。然而,这种格局决定命运,而且不仅仅是坐收渔利那么简单。项羽对秦朝的灭亡感到满意。然而,刘邦不愿意生活在项羽的统治下,他渴望成为天下的统治者。故而秦灭烽烟不止,楚汉之争接踵而来。
从公元前205年到前202年,刘邦与项羽鏖战3年。在韩信的帮助下,横行沙场的项羽被70万大军团团包围。从垓下到乌江,项羽最后的斗争以绝望告终。项羽死后一个月,也就是二月的前202年,刘邦即位,开始了大汉。那时,他的头发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想象一下,始皇49岁崩卒,刘邦54岁时,定江山社稷,生活是不同的,无法相比。
刘邦入主长安虽握有天下,但他没有得到任何真正的喘息机会。长城外强大的匈奴人一再挑起事端,麾下异姓王猜忌不断。即使在宫墙内,亦是祸事迭起。刘邦觉得吕雉老了,进而疏远,并打算废弃吕雉之子刘盈,而改戚姬之子刘如意为嗣。然而,令刘邦惊讶的是,宫闱之内木已成舟。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等人都尽力保护刘盈的储位,并在吕雉周围形成了强大的吕氏能量。
祸起萧墙、刘邦无法控制。由于他不能废黜刘盈,他才意识到项羽征秦朝给自己做了嫁衣,但他绞尽脑汁。只怕是给吕氏后来居上。吕氏是跟随刘邦撼动天下的核心力量。刘邦不可避免地感到沮丧。如果刘邦是老辣的,那么他与吕雉便是棋逢对手。虽然吕雉是个女人,但她非常聪明和沉稳。为了给吕氏立威,她趁刘邦不在的时候计诛韩信,使得战战兢兢的英布走投无路而起之。
已经年老的刘邦不得已征讨英布,公元前195年,他被被乱箭射中胸口。当然,这支箭不是有毒的箭。长安城有许多名医人,刘邦不会因此而死。至少再活几年没问题。但令人惊讶的是,当吕雉请来御医诊治时,刘邦拒绝了御医,扔掉了药品和食物。他不想被治疗,但心甘情愿地乞求死亡。对此两千年来,无数学者都无法理解,若按常人的想法,自己苦了大半辈子,一朝贵为君王,惜命还来不及,怎么会放弃。
事实上,这正是刘邦的过人之处。他与乌江自刎的项羽都是真英雄,而不是觊觎富贵荣华的平庸弱者。项羽可以渡过乌江多活几天,刘邦可以治好箭伤继续为君。然而,这违反了他们作为英雄和不愿意被他人控制的底线。刘邦的最后时间里,吕雉及吕氏羽翼已成,这是无可争议的,也是不可改变的。弃医而死是刘邦的最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