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封相”的风云人物苏秦遭遇过的腻味事

“六国封相”的风云人物苏秦遭遇过的腻味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4/3/8 15:55:07

[var1]

苏秦出身贫寒,曾拜著名的“鬼谷子”为师。他和巧舌日簧的张仪同出一门。常言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青年时代,尚未发迹的苏秦很不招人待见。《苏秦列传》说他“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家里的亲人,包括哥哥嫂子都暗地里笑话他,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兄弟,你也算出去混的,折腾了半天,啥也没弄来,受了洋罪真是活该呀!”苏秦走背运,亲人竟能说出这种绝情的话来,或许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用心,但是对苏秦而言,未免有些残忍。常言道:“势败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苏秦的事业还没有开张,家庭就对他落井下石了。对此,《战国策》有更精彩的描述:“(苏秦)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至亲骨肉都这样“市侩功利”,苏秦这个“倒霉鬼”难过极了。《战国策》里又说:“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乃夜发书,陈箧数十……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很显然,苏秦的痛苦并非来自“书十上而说不行”,而是家庭的冷遇。落魄书生的自尊心被强烈挫动,他结结实实地挂上“倒劲”了。“引锥刺骨”发箧读书,多少有些咬牙切齿的变态味道,亲情的嘲弄让他感受到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被羞辱的痛苦深深地烙在他心上,这也是苏秦将来成为政治暴发户之后言语轻慢的前因后果。

[var1]

衣锦还乡,光耀门庭,世代读书人都以此为人生目标。飞黄腾达的苏秦就要回家了。“春风得意马蹄疾”,只有背井离乡又出人头地的游子才能尝到这种复杂的人生况味。《史记》中说,项羽入关后,杀子婴,焚阿房,大火三月不灭。“(项羽)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番话随即招来非议,有人冷言冷语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立刻把那个说风凉话的家伙下油锅,“烹”了——他不允许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内心那一点无法剔除的虚荣心被玷污。

苏秦返乡,伤害过他的家人做何打算呢?《战国策》以全景加特写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丑态百出的迎亲场面:老爹老娘诚惶诚恐,打扫房屋,清理街道,远远接出去三十里路。那位不可一世的刁嫂子简直像蛇一样爬着前进,像哈巴狗似地跪在小叔子脚下。苏秦问嫂子:“你当初那样刁难我,为什么现在乖乖的了?”嫂子非常露骨地回答:“老弟你有钱有势,人见人爱,我当然得对你恭恭敬敬的了。”苏秦仰天长叹:“人啊!混不出人样子,连爹娘都不肯相认;一旦升官发财,又变得战战兢兢。荣华富贵,果然不是件稀里糊涂的小事儿啊!”

[var1]

这场面,简直是一群市侩小丑儿公开进行的集体表演,其喜剧效果决不亚于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苏家老少大张旗鼓地迎亲,不过是替自己挣面子。不知日后苏秦的尸身被车裂,这帮人又做何感想?俗语说:“人在势,花在时。”风头正盛的苏秦当然是说“上句”了,他的问话颇具挑衅性,人情练达的嫂嫂则应对如流。他们几乎在讨论一个通俗的哲学问题:人生为什么,人的价值在哪里?苏秦的总结发言颇为露骨,显然是替那些“名利侏儒”张目。“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权势地位,荣华富贵,可都是好东西呀!在这种事情面前怎能有丝毫马虎呢?

太平天国时期的石达开曾说:“大盗亦有道。”那么小丑儿也有自己的处世哲学,至少他们的所表露的人格缺陷是真诚的,几乎从不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明说吧,我们就是爱趋炎附势,就是嫌贫爱富;离开借光占便宜,一天也活不了。因此,苏秦叔嫂很容易构筑起了一条对等的交流渠道,在那个语境里,赤裸裸的话题,毫不令人产生残忍的感觉。

更多文章

  • 春秋历史典故:公子光弑杀王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典故公子光杀王,公子光为什么杀吴王僚,公子光与王僚的关系

    吴太伯、和弟弟仲雍和,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哥哥都是周太王的儿子。三个人当中,吴太伯年岁最大,然后是弟弟仲雍,季历年龄最小。尽管年岁不大,但季历却是一个很有才识的人。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他的儿子姬昌和他一样,也很有德行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姬昌还很小的时候,周太王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孙子和别的孩子

  • 重温《芈月传》才懂:芈月从未爱过秦王,为何甘愿与他“圆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芈月为什么能迷住秦王,秦王爱过芈月吗,秦王什么时候宠幸芈月

    [var1]秦王很喜欢芈月,所以他希望芈月也能够真心喜欢自己。他不强迫芈月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他愿意等芈月真正愿意的一天,可是终将没等到芈月的心。秦王临死前还问芈月对自己到底是何种感情。没想到芈月却说:“大王如父如兄”,到底还是没有爱过秦王。[var1]当然从这也可以看出芈月一直都是把秦王当做自

  • 秦灭六国以后,嬴政是如何处置六个亡国之君的?基本是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嬴政什么时候开始灭六国,秦王嬴政采用什么战略灭六国,秦灭六国嬴政有什么用

    [var1]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克韩都新郑,韩王安投降后被俘,韩国宣告灭亡。虽然是亡国之君,韩王安在当时的秦王嬴政眼里估计还有些利用价值,对他进行一定程度的善待,或许能对其余五国进行政治上的招降。于是,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在陈县。这位末代韩王原本可能就此孤独终老了。但是四年后的前226年,

  • 孔丘叫“孔子”,孟轲叫“孟子”!为啥李耳却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耳的个人简历,孟子与孟轲是一人吗,老子李耳是哪里人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能够领略如此灿烂的文化,就是因为过去的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他们的智慧与思想记录在史籍之中,而史籍又经过千年的流传,所以我们才能在今天感受时空中他们的风采,从而产生智慧的碰撞。具体来说,现在的人们最喜欢讨论的智慧碰撞的时刻应当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那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进思想呈

  • 搜神笔记之赤虹化玉:孔子修书拜苍天,赤虹化玉留预言,火德当兴建刘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德星君和火德真君,火德真君庙求什么最灵,火德真君神像

    孔子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对《春秋》的修订和对《孝经》的。工作完成的当天晚上,孔子沐浴斋戒后,向北极星进行跪拜,将述职报告汇报给上天。孔子汇报完毕,就见天地相交之处涌起白雾,很快便弥漫在整片大地之上,一道赤虹从天而降,化成黄玉从天而降,落在孔子面前。孔子跪拜完苍天后,捡起黄玉观看,就见黄玉

  • 搜神故事:用五足牛的异象劝谏秦王,可能是一场术士与民间百姓的合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文王当上秦国一把手的第五年,当时秦国正大肆征用百姓服徭役,受到了天下诸侯的谴责。秦惠文王到朐衍公费旅游,有人向秦惠文王进献了一头有五只脚的牛。京房所写的《易传》对五足牛的解释说:大兴徭役,抢夺农时,百姓不得安歇,就会产生牛有五只脚的怪像。[var1]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五只脚的牛出现,有可能

  • 揭秘:千古圣人孔子,居然不姓孔,那他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朝代怎样的变迁,唯一不变的就是文化的传承。自古我国就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他们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将许多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这就对后人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直至今日,我们还要学习古文的原因了。一、孔子一生成就非凡,姓氏引发众人好奇我国有许多教育伟人,孔子便是其中之一了。对于他的名字我们再

  • 跨他人之邦远攻秦国,田文虽泄了一己私愤,但对齐国却没一点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齐国田文,田文原形毕露逃离秦国,田文算秦国丞相吗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难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北宋)王安石战国历史,虽纷争不断,但又精彩纷呈。与其说战国历史是诸强争霸,不如说是秦国逐

  • 东周绝恋之良配: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爱情故事,东周绝恋的故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爱情故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千古流传的周代爱情诗曾经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表现男子追求女子时景象的诗句。然而,事实上,古代的许多学者,比如汉代的申公和韩婴认为,这首诗的本意是劝谏君主,贤淑女子才配得到国君追求,不贤之妻应远离。常言道,妻贤夫祸少,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国君因为这句话

  • 都江堰和郑国渠已然透露了秦国快速统一天下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郑国渠建在哪里,郑国渠与都江堰哪个先修,郑国渠是秦国修建的吗

    都江堰、郑国渠,说实话,就和历史上的名家将相一样,既然能留下名字,就可以想见,在当时是多么浩大的工程。这两大工程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十年以上的时间。都江堰至今还发挥着作用;而郑国渠的修建则比较有故事。韩国君主定了一条“间人疲秦”的计策,让郑国去说服秦国修郑国渠,本意是耗费秦国的国力,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