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和西汉是一个王朝吗?东汉是西汉的延续还是一个独立的王朝?

东汉和西汉是一个王朝吗?东汉是西汉的延续还是一个独立的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6 更新时间:2024/1/19 7:28:28

看看现在的网络自媒体,也包括正规的历史学者,众口一词都是:不是一个朝代。因为中间让王莽的新朝隔开了,而且刘秀刘邦的关系差得太远了,所以不能算是一个朝代。

但是大家是否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大家是否是按照现代国家的标准去套古代王朝的逻辑呢?

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东汉和西汉究竟是不是同一个王朝。

汉朝共享国四百余年,从刘邦称汉王就开始算起

西汉从刘邦起家到王莽篡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8年,这214年毫无疑问是一个王朝,问题出在王莽篡汉上,西汉原来的皇族没有了,东汉刘秀即使是祖上有关系,也是已经差得很远了,现代人往往据此认为西汉与东汉不是一个朝代。

那这样的话首先,汉朝四百年从何说起呢?再者,刘邦建立的王朝从来也不将自己称为“西汉”,刘秀复辟的王朝也从来不将自己的王朝称为“东汉”,硬要说这个历史上存在一个名叫西汉的王朝,一个名叫东汉的王朝,相类似的有什么呢?西方人为了贬低东罗马,强加给人家一个“拜占庭帝国”的称号,实际上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个叫作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拜占庭只是一个古代的小型殖民城市的名称,君士坦丁堡恰好建在了拜占庭的原址上而已,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从何说起呢?那同样,汉朝复辟之后迁了一个都,就成了两个国家了?这要是汉朝人自己听到,一定会觉得逆三观的。

这就牵涉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争论西汉与东汉到底是不是一个朝代,为什么不看看东汉人自己怎样认为的呢?

现代人有一个问题,评论一件事情,不看当事人自己的看法,一味“我不要你自己觉得,我要我自己觉得”,结果造成了很多历史争论,其实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实际上,只要看看东汉官方史观,就能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看出后世之人对于当时的人的第一态度并不尊重。

光武帝刘秀自认是汉朝的继承人和复兴者,而不是新王朝的开国皇帝

“人心思汉,刘氏当复”是东汉主流的历史叙述。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光武帝封禅泰山,在封禅文中,东汉官方首次系统地阐明了“光武受命中兴”的天命历史观,以作为东汉官方的正统史观。

该史观详细地论证了“光武受命中兴”的天命观,并系统地梳理了“汉为火德”的历史观,形成了——刘邦——刘秀,“赤三德、昌九世”的火德新谱系。西汉末年形成的“汉为火德”、“汉为尧后”的史观重新得到了汉朝官方的确认。

这一史观表明,在东汉官方的意识形态中,汉朝有且只有一个,它经历了中衰阶段,然后光武帝刘秀复兴了汉朝,它决定了西汉与东汉绝非两个朝代,光武帝也不是哪个东汉王朝的太祖或者高祖,而是一个朝代内部初建和中兴或者说复辟的关系。光武帝刘秀在当时人看来,就是毫无疑问地复兴汉室之举,他是汉王朝的复兴者与继承者,现代的一些书籍开篇就将其称为一个叫作“东汉”的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当时人尤其是光武帝刘秀本人看来,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以然的。

王莽的新朝政权是不被汉朝官方史观承认的

班固的《汉书》严格贯彻了这一立场。新莽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中,是不被承认的。汉书虽然只记载西汉历史,但是并不认为汉朝在公元8年终结了,而刘秀毫无疑问是复兴汉朝,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像这种事情,认为它们是两个朝代而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的观点,无非是认为刘秀和刘邦的关系远并且中间隔了一个王莽,然而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王莽这种行为是不会受到认可的,新朝倒真的不能算是一个朝代,最多是一个时期,一个“伪朝”,不要说它只有十五年,就算再多十五年,也是一样的。

而认为刘邦和刘秀关系远的说法,在当时的观念中,只要刘秀祖上真的有刘邦的血脉,哪怕很远,只要他扛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他复兴的就是汉室,这一点在当时人的眼里都没有什么障碍,怎么后来的人弄出了这么多事情呢?

还有一些观点,从西汉和东汉的历史特征,或者说是社会形态分析,指出它们两段历史的社会组织形态、朝廷统治结构等都有所不同,因而认为它们不是一个朝代,或者说是刘秀为了政治资本的作秀,那这个是很无中生有的。

任何时代都在发展,东汉时期有外戚所以东汉和西汉不是一个朝代,那是不是也可以说美国内战之前和内战之后不是一个国家啊?因为内战之前没有电灯。也没有奴隶制,它改变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了吗?

而且说刘秀自身不认为自己的朝代是汉朝更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而且是无中生有对刘秀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刘秀要是想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话,凭他当时极其顺利的格局,要知道刘秀可是被称为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啊,写开挂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事情真实发生在他身上了,尤其是在当时的人看来,他就是上天注定要做皇帝的人,依他的政治资本,真的愿意改一个国号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做一个开国皇帝真的很难么?恐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人包括刘秀他自己,怀念汉朝而已。

所以西汉与东汉毫无疑问是同一个朝代,只是两个时期而已

即使直到三国时代,大汉的正统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曹操作为一世枭雄,都不敢明目张胆跨越雷池,蜀汉能够存续四十多年,也是有赖于这一观念的影响力。所以说其实不仅东汉是汉朝的一部分,蜀汉同样是汉朝的一部分,真正的汉朝其实是公元前206-公元263年,共470年。

因为它们是连贯的、一脉相承的。直到后来匈奴刘渊建立的“汉”,才不能再继续作为汉朝的延续,而仅仅是借尸还魂,拉大旗扯虎皮了。

东汉与西汉这个称呼,是后来人为了方便,因为西汉的首都在长安,而东汉的首都迁到了洛阳,于是为了方便将它们称呼为“西汉”和“东汉”而已。称之为两个时期更为确切,而且汉朝官方从来没有这种称呼,使用“前汉”、“后汉”的称呼同样可以,但是汉朝官方也没有这样的称呼,它就一直是汉朝,在光武帝本人,在汉朝的各个皇帝、在当时的官僚、豪强阶层,乃至当时的普通百姓之中,这种观念都是深入人心、并且实际上是个常识性的问题,结果竟然被后来人弄成了一桩悬案,不得不说历史真是捉弄人。

其实这是没事找事。本来常识性的问题,被后来人一句“实际上”三个字,给弄成了大家都糊里糊涂。要说真的“实际上”,那实际上是东汉其实只是一个非正式称呼,用来指代汉朝在新莽篡位并经历光武复辟之后的一段历史,之所以称为东汉是因为它迁都了,迁到了东边的洛阳,大家为了方便而已,才这样称呼它,结果后来人倒果为因把一个方便性的称呼当做它的名字本身,犹如将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或者将屋大维时期的罗马共和国直接称之为罗马帝国一样不准确。

类似的不准确还有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实际上在395年,东西罗马并不是分裂,现代人读到这一段历史,就好像狄奥多西一世是人为规定以后存在两个罗马帝国一样,其实罗马帝国存在两个甚至四个皇帝是个常规,当时的人只是将他们称呼为“东边的皇帝”和“西边的皇帝”,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两个罗马帝国,只是后来西边完蛋了,被日耳曼人瓜分了,那也不叫西罗马帝国灭亡,那叫罗马帝国丧失了西部疆土,日耳曼各国名义上还是罗马帝国的各省省长,只是后来查士丁尼一世西征,这层关系才结束。

同样拜占庭帝国就是罗马帝国,史观为了方便把本名叫没了

是后来人总结历史的时候发现哎呀,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他两个儿子以后罗马帝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皇帝统治的局面,于是为了方便,将它们称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实这都是不准确的,要是哪个电视剧演出将帝国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或者刘秀当着天下人的面宣布他建立了一个叫作“东汉”的王朝,那真是滑稽,不会比“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七年了,还有一年就结束了”或者是孝庄太后的一口一个“我孝庄、我孝庄”这样的台词更合理,都是一样的雷人。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把后来人给安上的称呼代入到当时人的口中,但其实当时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称呼。

同样,屋大维最起码在名义上是恢复了共和国,他是拒绝称帝的,历史上将他称为“实际上的第一个皇帝”,也是不准确的。又是这个“实际上”,或者“事实上”,但是事实上也不行。无论屋大维拥有多么媲美帝王的权力,无论他获得诸如“第一公民”、首席元老和大祭司长这些多么尊贵的称号,无论他怎样将元老院当做玩偶玩弄于股掌之上,他都没有称帝,他的权力和皇帝相比差了不止一个层次,他不能灭任何人的族,而波斯帝国的“万王之王”就可以。

所以罗马当时的国号还是罗马共和国,要是电视剧上演屋大维宣布罗马帝国从此建立了,那更是胡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称帝,他将奥古斯都,也就是元戎的称号,改成了“多米那斯”,也就是“主人”、“君主”的意思,仿效东方君主身穿黄袍,才成为了第一个皇帝。罗马从共和国变成帝国的时候,也是它开始衰败的时候,所以西方人后来非常讨厌专制君主,认为是戴克里先学习东方君主的改革导致了罗马的衰亡。

所以罗马帝国的年代其实是284年——1453年,前面是共和国。后来人的历史断代其实造成了历史年代和称呼的混乱,以至于人们认为“拜占庭帝国”不是罗马帝国,屋大维称帝了等等错误印象,其实当时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经过东汉二百年的巩固统治,汉这个名字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直到今天

所以西汉与东汉毫无疑问是同一个王朝,只是分为两个阶段,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眼中,他们依然生活在大汉王朝的天子脚下,一切都没有从根本上有任何变化,只是大汉又开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将承载着过往的荣耀与尊严,继续前行。

更多文章

  • 吕后真实的死因原来是这样?难怪史官会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后的死因之谜,历史上吕后的死因是什么,王立群讲吕后全部视频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握一个王朝生杀大权的皇太后,她是一位政治女强人,她视权力如生命。掌权后的吕后,为了稳定自己儿子的皇位和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先后杀害了自己丈夫刘邦的另外两个孩子。刘邦死后,与吕后争过皇后之位的戚夫人母子便遭了秧。首先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被毒死,其后吕后更是砍断戚夫人

  • 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为何貂蝉第二天就自尽了?与其性格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与曹操有什么关系,历史上貂蝉和曹操什么关系

    三国中,貂蝉本是王允义女,王允为了离间吕布和董卓,就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后又将貂蝉送与董卓,成功的被骗的吕布杀死了董卓。貂蝉被吕布带着逃离了长安,没过多久吕布被曹操和刘备合围击败。貂蝉也从此落入曹操之手,不过貂蝉太过美艳,貂蝉连续两个男人都死了,曹操对此也怕步入后尘。虽然曹操爱美人,可是对权力更是在

  • 祸起萧墙,并非病死,刘邦隐藏了千年的死因终于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真正的死因,刘邦死因是因为箭伤吗,历史上真实的刘邦事件

    离开沛县后不久,无能为力的刘邦主动依靠他在楚国的项梁项羽叔侄座下。平心而论,刘邦确实利用了项羽在悍将的东风。毕竟,大秦的主力被项羽打败了。然而,这种格局决定命运,而且不仅仅是坐收渔利那么简单。项羽对秦朝的灭亡感到满意。然而,刘邦不愿意生活在项羽的统治下,他渴望成为天下的统治者。故而秦灭烽烟不止,楚汉

  • 东汉的“孤立主义”:关闭玉门关,最终导致三国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玉门关现状,玉门关对于汉朝的意义,玉门关之战

    玉门关遗址东汉帝国一建立,就接连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光武帝开创了“光武中兴”,以及他的继任者汉明帝、汉章帝建立的“明章之治”。虽然是治世,但汉明帝和汉章帝面临的局面并不稳定。汉明帝登基时,北匈奴的野心日盛,不时骚扰边境,汉朝不断派出大军讨伐。经过一系列的铺垫战役,到了汉章帝时,汉朝军队在定远侯班超

  • 老照片:50年代跪在地上被公审的诸葛亮,伪装成中国人的日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50年代公审诸葛亮的照片,这名男子是一名搞破坏的特务分子,他胸前的牌子上还写着反X救国军几个字。当年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败退后,他们在大陆留下了许多特务分子,这些特务分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照片中这个叫诸葛亮的男子也是一名特务,他在执行一次破坏任务的时候,被人民警察抓了起来,他犯的罪行应

  • 曹操实力这么强可为何无法收服刘备的部下,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刘备决战,历史上曹操和刘备的真实关系,曹操与刘备的能力对比

    曹操实力这么强可为何无法收服刘备的部下,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一说到“乱世”,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三国时期,这段时期上承东汉下启西晋,历经六十年的时间,其间不但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各路诸侯之间更是为后世人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又荡气回肠的历史大剧。本来曹操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那位雄主,可惜的是,由于

  • 蜀汉灭亡时,场面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灭亡有多惨,蜀汉灭亡真实过程,蜀汉灭亡的简单简述

    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蜀汉从巅峰走向了衰落。到了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就走向了灭亡。年过半百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建立了蜀汉。在这之后,刘备开始将蜀汉的发展推向了巅峰。由此出现了一个“盛世”的局面。可是这样的盛世持续时间非常短,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军力就被灭了,从此蜀汉一蹶

  • 诸葛亮用马谡真的是昏招吗?大家别再被罗贯中骗了,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令人惋惜的是,纵使蜀国人才济济,它还是以一种流星般的姿态,亡于魏吴二国之前。并且还是以一种“天不佑我蜀汉”的悲惨结局草草结束。纵观全书我们会发现,蜀汉兴盛到败亡,转折点为五虎大将关羽的死无疑,而真正的复国无望还是诸葛亮的阖然离世,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丢了街亭的马谡。在很多读者眼里,马谡就是一个骄

  • “六国封相”的风云人物苏秦遭遇过的腻味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秦怎样身挎六国相印的,六国宰相苏秦结局,苏秦怎么评价六国君主

    [var1]苏秦出身贫寒,曾拜著名的“鬼谷子”为师。他和巧舌日簧的张仪同出一门。常言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青年时代,尚未发迹的苏秦很不招人待见。《苏秦列传》说他“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家里的亲人,包括哥哥嫂子都暗地里笑话他,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兄弟,你也算出去混的,折腾了半天,啥也没弄来,

  • 春秋历史典故:公子光弑杀王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典故公子光杀王,公子光为什么杀吴王僚,公子光与王僚的关系

    吴太伯、和弟弟仲雍和,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哥哥都是周太王的儿子。三个人当中,吴太伯年岁最大,然后是弟弟仲雍,季历年龄最小。尽管年岁不大,但季历却是一个很有才识的人。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他的儿子姬昌和他一样,也很有德行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姬昌还很小的时候,周太王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孙子和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