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50岁只有一子,他为何还要踢死儿子奕纬,真相到底是什么?

道光50岁只有一子,他为何还要踢死儿子奕纬,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35 更新时间:2024/2/3 21:01:15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孩子有错棍棒教育也是有的,但是道光皇帝却像是个例外,一脚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奕纬给踢死了,到底这个长子是犯了什么错,才惹得道光如此痛下杀手的呢?

奕纬的生母是妃,虽然有着辉发那拉氏的姓氏,但是和辉发国主并非同族,所以出身并不显贵。在道光还是皇子旻宁的时候,辉发那拉氏被选为官女子入宫侍奉。而辉发那拉氏是一个非有野心的女子,并不满足于一直做一个地位低贱的丫鬟给人端茶倒水。

她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讨得旻宁的欢心,一步步往上爬到福晋的位置。凭借着出色的容貌,她也很快引起了旻宁的注意,与他暗通曲款,但是这个时候旻宁连一个侍妾的名分都没有给她。

好在辉发那拉氏的肚子足够争气,一次宠幸就让她珠胎暗结,生下了旻宁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奕纬。初为人父,按理来说旻宁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但事实却截然相反。旻宁不仅不高兴,还想把这件事给隐瞒下来。

原来,清朝皇室是非常注重出身的,皇长孙的生母只是一个卑贱的女婢,这说出去不仅仅有损自己光明正大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到嘉庆帝对他的看法,破坏夺嫡大计。

奕纬的出现无疑是在时时刻刻提醒旻宁自己存在污点,这让他怎么能够忍受,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对奕纬不闻不问,连带着辉发那拉氏母凭子贵的念头都落了空。但是辉发那拉氏显然不是个容易灰心的女子,她巧妙地通过别人的口舌让嘉庆帝知道了奕纬的存在。年迈的嘉庆皇帝喜得麟孙,而且还是第一个,怎么能够不高兴,他当即下令把辉发那拉氏破格册封为侧福晋,对这位皇长孙疼爱有加,就连狩猎都亲自带着他。没过多久,嘉庆过50大寿,他干脆把年幼的奕纬封为了多罗贝勒。

嘉庆帝驾崩之后,旻宁即位为道光皇帝。按照清朝的惯例,新帝登基都是要实行大封的,原本作为皇长子与皇长子的生母,辉发那拉氏母子的地位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得到的封赏不少有多出格,但至少应该是合乎礼制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道光皇帝大封了一圈,却独独漏掉了自己的长子奕纬,而辉发那拉氏也只是封了个和嫔,过了一年才因为育嗣有功勉强封了妃位。相比之下,初入宫廷的静贵人一有孕就晋升嫔位,生下皇次子奕纲之后又获封了妃位,此后又生下了皇三子奕继。子凭母贵,可以说道光所有的父爱和关注都给了这两个儿子。

然而不幸的是这两个儿子都没有能够安然长大,相继因病夭折。这个时候的道光已经快50了,两位爱子的离世让他备受打击之更感焦虑,毕竟他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下一个儿子长大成人,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这个时候被忽视已久的奕纬就成了他的希望。

为此,道光特意挑选了学富五车的鸿儒教授奕纬为君之道。然而二十多年的散养早就养成了奕纬散漫叛逆的脾性,哪里能够安下心来读书,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他甚至大言不惭道当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杀了老师!

又气又怕的帝师直接跑到了道光面前告状,道光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把奕纬叫来训斥了一番,或许是气昏了头,道光还连踹了几脚。这一踹不要紧,奕纬却一下子就昏死了过去,原来道光正好踹中了关键部位。面对深受重伤的奕纬,御医们也是束手无策,没几天奕纬就重病去世了,年仅24岁。

不过这件事情只有在一本叫《老太监的回忆》的书中才有记载,真实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毕竟奕纬正值盛年,而道光也没有踢中要害,这一脚的威力很难会致死。

结合《清史稿》中的记载分析,奕纬在此期间曾经患上遘疾,而且难以痊愈。很有可能道光这一踢是重伤了奕纬,导致他病情反复,最终一病不起。1831年,因病情反复而病故,追封为多罗贝勒。

听到奕纬骤然离世的噩耗,道光皇帝顿时悲痛欲绝,此时的他或许在心中不断忏悔自己往日的漠与严格,然而始终是追悔莫及了。

更多文章

  • 让人意外的历史,刘邦和秦始皇,乾隆和华盛顿都是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与刘邦相差多年,刘邦和秦始皇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吗,历史上的秦始皇与刘邦

    刘邦和秦始皇在很多的人印象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开启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先后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然后建立了秦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等,可是后期由于他沉迷于修仙问道,把自己身体都给拖垮了,而后赵高和李斯谋反,让胡亥当了皇帝,胡亥脑子缺根筋,把大秦基业毁了,项

  • 雍正皇位“来路不正”?百年后发现康熙遗诏,揭开雍正夺位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真的是矫诏夺位吗,雍正继位的历史记载,雍正夺位完整版

    皇权在古代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让人觊觎的东西,明朝时期朱棣为了篡位不惜发动兵变,自己侄子朱允炆为逃命而下落不明,即便是当上皇上之后,也会有人觊觎皇位,因此皇帝们为了保住自己皇位,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不然,朱元璋也不至于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那么多大臣了,很多时候,成王败寇就是这么来的。话说到了清朝

  • 邬思道对雍正有什么威胁?为何半隐后还是不得安生?最后结局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邬思道为什么要帮雍正,邬思道如何应对雍正,邬思道辅佐过雍正吗

    邬思道是雍正夺嫡之路上最重要的谋士,真实情况邬思道应该就是雍正的分身,另一个躲在阴暗处的雍正。等到雍正夺取了皇位,成为了皇帝以后。那他可就是天子,是正大光明的表率。既然是皇帝了,那他还能将自己的阴暗面示人么?当然不行。01邬思道知道太多秘密了,不死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在作者的安排之下,帮助雍正夺嫡的那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之后,为什么没有除掉张廷玉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乃是“三朝元老”,张家也是望族,张廷玉之父张英当年乃是康熙朝的“宰相”,被任为文华殿大学士。有了这一层关系,张廷玉的崛起之路就顺遂多了,他通过科举走进朝堂,一步步往上爬着。因为张英当年又是胤礽、胤禛(雍正)等皇子的老师,张廷玉在这一批皇子中很混得开,毫不夸张地讲,九子夺嫡到最后,不管是谁胜出,

  • 邬思道选择半隐,除了为了保命,还有什么目的?雍正被他感动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邬思道怎么被雍正发掘的,邬思道离开雍正的原因,雍正与邬思道经典片段

    早先隆科多也已经向胤禛示好,宫内外的兵马可以说都是向着胤禛的。胤禛夺嫡的希望大增,邬思道虽然紧张,却已经料到了七八分。这个时候雍正急匆匆从宫里赶回家,为什么?因为他要解决后顾之忧。夺嫡成功的消息传来以后,邬思道当然非常高兴,为胤禛服务了15年时间,终于尝到甜头了。可是邬思道冷静下来这么一想,心里咯噔

  • 这件国宝是乾隆母亲的寿礼,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成私人收藏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皇帝收藏的国宝,乾隆最稀少的国宝,乾隆墓最名贵的4件国宝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信奉佛学,他曾在母亲大寿之时为其送上一份特殊的寿礼——紫檀七重宝塔。乾隆虽然没有大兴土木地去建塔,但他所命人制造这座宝塔不仅用料珍贵,而且做工精美,雕刻技艺更是卓绝,堪称无价之宝。在这座七重宝塔里,一共有四十八尊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是栩栩如生,极为逼真。在它的外部,工匠还特意用了

  • 雍正王朝中,皇子和百官找国库借款可能吗?内务府和户部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有出息的,拿着这些钱,去盖房子搞地产、搞民间放贷,以此赚取差价。没出息的,就想着吃喝玩乐有点资本,花光了也就啥也不剩了。跟国库借钱,有个好处,除了不需要利息以外,还款期限也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说到底他们压根没打算还钱。为啥?因为掌管国库钱粮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谁会冒着得罪皇子、同僚的风险,去跟你

  • 蒙古当年是怎么步步臣服大清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是怎么征服蒙古的,金国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大清时期的蒙古

    蒙古各部历史演变简介蒙元自从退出中原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北元正统时期;2、鞑靼时期;3、瓦剌帝国时期;4、蒙古各部各自为政时期。其实到北元在蓝玉捕鱼儿海一战俘虏北元宗室、缴获元庭印信时黄金家族就威望尽失。到1402年鬼力赤击杀末代大汗(统一蒙古大汗)去国号改为鞑靼时,蒙古草原已经是谁的拳头

  • 非皇后所出,也不是顺治的长子,康熙为什么能够被选中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皇帝传位康熙,历史上的顺治和康熙,顺治把皇位传给康熙了吗

    但是在清朝,这条规则却不适用,最有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都非嫡非长。而康熙更是神奇,他继位的时候仅仅八岁,根本看不出日后的才能,所以也不符合"立贤"这一规则。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越过自己的二哥福全,得以继任大统呢?无论是名为玄烨的康熙还是福全,都不是孝庄母子的第一选择提到顺治,大家最先想到的

  • 雍正继位后,对以前的废太子以礼相待,这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为什么对废太子以礼相待,雍正继位后怎么对待他的兄弟们,雍正当了皇帝和废太子见面了吗

    可以说,雍正帝继位的过程,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并且,有好几次都是险象环生。这种辛苦的历程,不能不对继位后的雍正帝产生心理影响。于是,他一即位,便立刻展开了对之前政敌的清算,即他那些参与了夺嫡的兄弟。例如八爷党的主要人物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被雍正收拾和打压了一番,其中老九最可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