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中,皇子和百官找国库借款可能吗?内务府和户部什么关系

雍正王朝中,皇子和百官找国库借款可能吗?内务府和户部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1/21 14:07:29

有出息的,拿着这些钱,去盖房子搞地产、搞民间放贷,以此赚取差价。没出息的,就想着吃喝玩乐有点资本,花光了也就啥也不剩了。

跟国库借钱,有个好处,除了不需要利息以外,还款期限也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说到底他们压根没打算还钱。为啥?因为掌管国库钱粮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谁会冒着得罪皇子、同僚的风险,去跟你要钱呢?说到底又不是自己家的钱。

因此不借白不借,是个当官的,都想找关系去国库借点钱。这就有了后来康熙皇帝让四阿哥胤禛去催促百官还款的情况。

那么事实上,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皇子和百官,有资格向国库借钱吗?其实这只能出现在小说当中。

一、皇子百官顶多可以向内务府借钱。

朝廷的钱袋子,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国库,由户部掌管。另一个部分则是内务府,由内务府各大臣掌管。

国库的钱,那是公家的钱,是专门建设国家用的。可以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可以用来赈灾,也可以用于边防事务。

内务府的钱,那就是皇家自己的钱了。这笔钱,专门是提供给皇帝的一大家子所使用,属于皇族的私房钱。

乍一看,好像国库比内务府重要得多,其实从配备人员上,我们就能看得出,清朝皇帝更加看重自己的钱袋子,内务府的钱毕竟是自己的私房钱。

所以说内务府的成员,一般多达3000人左右,是户部官员的10倍不止。光机构就有50多处,是清朝规模最大的一个机构。

内务府主要掌管皇族们吃饭、穿衣、住宿、农场等等各种事务,只要是皇家跟钱打交道的事情,都是内务府来掌管。

因此内务府总管的职责就很大了,他们一般都是由满洲皇族或者高官兼任。毕竟是给清朝皇帝看钱袋子,自己人自然更加靠谱。

因此皇子、百官,他们想要借钱,也就只能从内务府这里借钱。毕竟是皇帝的私人钱袋,很多事情可以商量着来。尤其是皇子跟内务府借钱,没听说哪个儿子跟老爹借钱,要按期本息还款的。

二、内务府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既然皇子和百官,可以从内务府借钱,而且还款可以打商量,甚至不要利息。那么问题来了,肯定会有不少人跑去借钱,这么一来对内务府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内务府靠什么来钱呢?其实内务府的钞票来源,还是非常多的:

第一,皇家农场、田产、畜牧场的收入。这笔收入看着不多,但是由于清朝初期圈地现象严重,因此京城周围到处都是皇家的地盘,因此收入相当丰厚。第二,皇商分红。这笔钱是占大头的,比如说顺治初年,就曾将八大晋商家族纳入内务府,称之为皇商。他们顶着个皇商的头衔,做生意更方便了,但是挣的钱自然要跟内务府分成。第三,内务府投资的国营企业。别以为打着国营企业的头衔,大家就都是一家人。有些为内务府服务,有些则为户部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曹雪芹他们家的江宁织造,就是给朝廷提供丝绸的皇商,他们就属于内务府旗下的国营企业。第四,国库征调。这是历代皇帝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发生。因为内务府的钱不够用,只好暂时挪用国库的钱,这笔钱,就甭想还了。由此可见,内务府的收入来源还是很多的。其中国库的挪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了,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至于国库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从田亩税收和商户税收里得来的,每年的数量都比较稳定。所以必须要有计划地花钱,否则就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

三、内务府的腐败,是你想象不到的。

要是论清朝各大机构中,最腐败的一个,肯定就是内务府了。内务府机构庞大,人员庞杂,难免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

“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一个人在内务府做事,究竟有多少油水。内务府贪腐的例子,其实数不胜数。

道光皇帝,是个比较简朴的皇帝。他的龙袍打了补丁以后,还要翻来覆去地穿。可是打一个补丁内务府的报价却是5两银子。而民间打个补丁,只要3文钱,那是手艺高超的价格。光绪皇帝每天早上吃4个鸡蛋,每个鸡蛋内务府的报价是8两银子。也就是说光绪一顿早餐,光鸡蛋就花费了大概32两银子。而民间1两银子可以买500个鸡蛋。乾隆时期,鸡蛋的报价更夸张,1个高达10两银子。有一次乾隆边吃鸡蛋就边问身边的大臣,你每天吃多少鸡蛋?大臣直言不讳地说:“每天4个。”乾隆都吓得目瞪口呆,直呼这个大臣太奢侈了,每天吃这么贵的东西。现在我们明白了,为啥在内务府干活很挣钱了。3000多号人,50多个部门,所有的采买到任何一个人手里,都要扒一层皮。从地方到皇宫,这一路下来,不知道被扒了多少层皮,物价自然就上来了。

总结:花公家的钱,必须要层层审批。

其实我们找公家办点事儿,就能明白为什么清朝官员不会找户部借钱了。因为手续实在是太麻烦了,一张纸上可能要盖七八个章才能把钱给批下来。

而且由于层层把关,你想要的钱未必就能批得下来,就算批下来了,也是有规定时间和利息的,完全划不来嘛!

相对而言,跑去跟内务府借钱,那就轻松多了。毕竟在他们看来,不是动用的纳税人的钱,而是跟皇帝的私人交情问题,一切都好商量。而且内务府里的那些贪腐的事情,也需要大家一起来隐瞒,拿人家手短,借钱自然就更加容易了。

比如说当初光绪询问自己的师傅翁同龢:翁师傅,你家平时吃得起鸡蛋吗?翁同龢差点没笑出来,想到周围都是内务府的人,于是就说道:吃不起,只有家族祭祀的时候吃。

参考资料:《雍正王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蒙古当年是怎么步步臣服大清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是怎么征服蒙古的,金国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大清时期的蒙古

    蒙古各部历史演变简介蒙元自从退出中原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北元正统时期;2、鞑靼时期;3、瓦剌帝国时期;4、蒙古各部各自为政时期。其实到北元在蓝玉捕鱼儿海一战俘虏北元宗室、缴获元庭印信时黄金家族就威望尽失。到1402年鬼力赤击杀末代大汗(统一蒙古大汗)去国号改为鞑靼时,蒙古草原已经是谁的拳头

  • 非皇后所出,也不是顺治的长子,康熙为什么能够被选中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皇帝传位康熙,历史上的顺治和康熙,顺治把皇位传给康熙了吗

    但是在清朝,这条规则却不适用,最有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都非嫡非长。而康熙更是神奇,他继位的时候仅仅八岁,根本看不出日后的才能,所以也不符合"立贤"这一规则。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越过自己的二哥福全,得以继任大统呢?无论是名为玄烨的康熙还是福全,都不是孝庄母子的第一选择提到顺治,大家最先想到的

  • 雍正继位后,对以前的废太子以礼相待,这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为什么对废太子以礼相待,雍正继位后怎么对待他的兄弟们,雍正当了皇帝和废太子见面了吗

    可以说,雍正帝继位的过程,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并且,有好几次都是险象环生。这种辛苦的历程,不能不对继位后的雍正帝产生心理影响。于是,他一即位,便立刻展开了对之前政敌的清算,即他那些参与了夺嫡的兄弟。例如八爷党的主要人物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被雍正收拾和打压了一番,其中老九最可怜,被

  • 还原清朝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建宁公主,相信无论是否喜欢历史的人,都一定听说过她,不冲别的,就单单是一部《鹿鼎记》,就足够让她扬名了。尤其是邱淑贞的演绎,简直是栩栩如生和活灵活现的存在着。那么,建宁公主这一人物形象,是文学的虚构,还是真实的存在呢。今天,文史不假就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的真相。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

  • 同样分封制的西汉同姓诸侯,为何远没有西周的安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与西汉分封制的不同,西周分封制与西汉封国制的区别,西汉的分封制度

    后续的西周,甚至包括东周的历史发展证明,姬姓诸侯们的确起到了安定天下和拱卫王室的作用,这也是周王室能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将名义上的统治维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出于同样的目的,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并且借鉴了周朝异姓诸侯崛起、挑战王权的事例,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

  • 除殷墟外其他地方也有甲骨文出土,但殷墟作为“大邑商”而出土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殷墟甲骨文现在在哪里,殷墟有甲骨文吗,殷墟甲骨文的重要发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药店买来的“龙骨”上有类似文字的痕迹,于是,在初步鉴定后,先后从古董商人那里买来了1400多片甲骨。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投井自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先生的长子王翰甫将家中1000多片甲骨卖与刘鹗。刘先生将其与自己收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夏朝的这位皇帝了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朝最著名的皇帝,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名字,关于夏朝最后一个皇帝的事情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从母亲那里得知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心里就有了复国的强烈愿景。从此,少康发愤图强,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最终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后来受到追杀,少康从有仍氏逃到了有虞氏,并且在那里和有虞氏的首领的二女成了家,得到了有虞氏的支持,他开始招兵买马并且招揽有着复兴夏王朝的旧臣。功夫不负有心人

  • 公正评价纣王,认真探究商朝衰亡的秘密(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真实的商朝纣王,商朝纣王残暴吗,商朝晚期纣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56.1牧野之战示意图自商朝第十九位君主盘庚迁殷后,商朝政局逐渐稳定,迎来了中兴契机,盘庚因此获"世祖"的庙号;六十多年后,高宗武丁时,商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再到世宗祖甲,配享庙号,说明当时国力仍盛。56.2盘庚迁殷挽救了商中期危局祖甲之子廪辛和康丁相继继位,两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商朝实

  • 先秦:牧野之战是一次偷袭之战还是强势碾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牧野大战简介,古代军事上的牧野之战发生在哪,牧野之战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吗

    01殷商 牧野之战的决战地点是在殷商的都城朝歌的郊外,那里距离朝歌很近。这一决战地点就透露出了很多不寻常的信息。为什么决战地点距离朝歌这么近?要知道西周的大本营在丰镐地区,那里距离殷商的大本营距过一千里。西周联军千里奔袭,直抵殷商的都城才被殷商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次牧野之战还真是一次完美的偷袭

  • 分封制这个过时的老古董,曾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古代分封制,华夏5000年历史版图,分封制

    当时我又小又傻,老师说啥信啥,觉得这就是真理。将欧洲的历史硬往中国上套,结果就是离了个大谱后来才知道,我们当时的历史课本是全盘照搬了斯大林同志在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五段论”观点,即“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