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信奉佛学,他曾在母亲大寿之时为其送上一份特殊的寿礼——紫檀七重宝塔。乾隆虽然没有大兴土木地去建塔,但他所命人制造这座宝塔不仅用料珍贵,而且做工精美,雕刻技艺更是卓绝,堪称无价之宝。
在这座七重宝塔里,一共有四十八尊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是栩栩如生,极为逼真。在它的外部,工匠还特意用了金粉进行修饰,使之看上去富丽堂皇,充满着皇家的气派,纵观历朝历代,从未有如此精美的琉璃塔,因此这件宝贝堪称是绝世无双。
但不幸的是,由于乾隆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近代随着列强们的入侵,清朝也被迫沦为外国势力统治中国的工具。到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时,无数的国宝惨遭劫掠,大多数皇家珍宝也都流失在了海外。
紫檀七重宝塔历经多年的沧桑,终于在2003年又重新被人熟知,它在国外的拍卖会场上重新出现,当这一消息传到国内,便即刻吸引了无数收藏家、博物馆的注意,他们纷纷前去竞拍。但是在当时,英国人看到它如此地抢手,于是就有意地抬高价格,以此来赚取更多的利益。
最终这件乾隆时期的紫檀七重宝塔被我国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以高价买走,不得不说马未都的眼光果然独特,如今随着文物市场的迅速发展,他手中的这件藏品变得更加稀有罕见,可谓是价值连城。
在马未都所创办的观复博物馆里,紫檀七重宝塔被当作镇馆之宝级别进行保护,可见其价值地位之高。据马未都介绍,他当初为了将这件国宝运回到国内,可以说是费尽周折。因为紫檀七重宝塔的体积太大,根本没有办法整体托运。
情不得已之下,马未都只好请了几位文物建筑专家,小心翼翼地将这件紫檀七重宝塔先拆解成小块,并分为四段,装在了不同的箱子里面,然后才托运回国。在回到家中之后,他又请人将这件国宝重新拼接,总算是将它“完璧归赵”。
这对宝塔共为七重,高大约2.16米,当时在博物馆中,马未都还特意将这对宝塔搭配着其他的清朝皇室家具,摆成了一处“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的文物展览。
尽管现在马未都收藏了许许多多的国宝文物,但当他在自己评价所收藏的这些宝贝时,他从来没有说哪一件最为珍贵,哪一件他最喜欢。他总是告诉别人说每一件都一样,这些宝贝就像十个拇指,你咬哪个哪个都疼。
但是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所述,他们当初都知道这件拍卖回来的宝塔是众多珍品中的珍品,对马未都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他嘴上说这些文物都一样,但在他的心里,这件宝塔绝对算得上是他最为心爱的宝贝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