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总统卢泰愚自称是姜子牙后代,还曾到山东祭祖,他有啥依据?

韩国总统卢泰愚自称是姜子牙后代,还曾到山东祭祖,他有啥依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16 更新时间:2024/1/20 23:13:47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祭李侍郎文》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实在生活之中我们会遇见或者听见很多让我们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讶之情,想要去探知这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实际上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01

相信提起姜子牙这个名字,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都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也知道正是因为姜子牙的帮助,所以周武王才能够伐纣成功,并最终建立了周朝。在有关《封神榜》的电视电影之中,我们也知道姜子牙这个人物不仅智慧和胆识超过了常人,甚至本身还有着高强的法力。有这样一个人帮助,周武王又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姜子牙画像

其实姜子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是我们国家形成政治文化时比较著名的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后来的历史学家在评价姜子牙的时候,也尊称姜子牙为百家宗师。在成功地推翻纣王,建立了西周政权之后,姜子牙也受到了周武王的封赏,被分封到了齐国,也就是现在山东的潍坊一带。

▲姜子牙带领军队推翻纣王相关画作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正是因为姜子牙的存在,才将营丘这个地方设置成为了齐国的都城,更是在后来创造了齐国文化。而姜子牙一生之中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便在都城营丘驻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世也将姜子牙说成是丘氏的祖先。类似于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卢、齐、吕等等。

02

而韩国的首位华裔总统便是姓卢,叫做卢泰愚,他也将自己称之为是姜子牙的后裔。其实这种说法多半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毕竟时代过去了那么久,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次动乱,想要证明自己是历史上某一位名人的后人,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曾经的现任风光无限,他的子孙要求后人们要牢记当初的辉煌,也注定会在历史的车轮下被无情地碾碎。

▲卢泰愚

不过卢泰愚本身却不在意,他常常对别人讲,自己来到中国山东祭祖,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姜子牙是他的祖先。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如此笃定的时候,卢泰愚对身边的人解释说。其实自己姓氏的前人一直都是在中国山东地区生活的,只是到了唐朝末年,国家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前人们便漂洋过海到了朝鲜半岛,并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卢泰愚到中国寻根

对于这种解释,卢泰愚身边的人不置可否,毕竟谁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去和总统唱反调。而就现在看来,其实在韩国,卢姓也是一个大姓,现在韩国姓卢的人已经有三十多万人了。这个数量在我们中国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韩国这个国家,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了。不仅仅是人数,卢姓家族也在历史之中出现过两位总统,一位是卢泰愚本人,另一位则是卢武铉。

03

对于卢泰愚坚持认为自己是姜子牙的后代,我们最开始是怀疑,后来便是接受,而06年的时候,已经从韩国总统的职务上退位下来的卢泰愚带领着家人到山东祭祖的时候,起码是非常虔诚的,这一点也增加了我们国家人民对他的好感。究竟是不是真的,谁又会真的去追究呢?曾经还有不少人自称自己是孔子的后代,老子的后代,可是在获得了一时的关注之后,依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英拉

而除了这位韩国总统卢泰愚自称自己是姜子牙的后代之外,泰国的前总理英拉也表示自己的姜子牙的后裔。根据泰国方面的资料显示,英拉的祖父是广东人,名家丘春盛,同样是因为在广东的生活遇到了困难才选择远离家乡,希望能够到泰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丘姓的祖先也是姜子牙,虽然不知道泰国这位前总理说的是真还是假,但起码有一点足以说明,在他们说出这样的话语的时候,至少是做了功课的。

结语

像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不过对于我们而言,其实都不是很重要。像这样的事情,听过也就过了,谁还会追究不放吗?如果我们将人生之中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这样的事情上,我们的自我究竟又该如何去寻找呢?现在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外界的事物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一种思想观念和生活理念。

参考资料:《祭李侍郎文》

更多文章

  • “东周那些事儿”之战国的到来——周威烈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威烈侯,东周列国志之战国篇,一口气看懂东周历史

    [var1]在此之前,君是君、臣是臣,它们永远不可能越界。就算君再弱,臣再强,也不可逾越君臣关系。贵族,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阶层,贵族文化,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主流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周天子明明已经危如累卵了,却还被天下奉为共主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厉王被国人推翻后,竟长达十多年时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何普遍都看不起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各诸侯国纷纷看不起秦国,实际上同秦国的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秦国的建立可以有很大的机缘巧合的因素。这是因为,秦国君主的先祖并不具备显赫的身份,而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存在,最开始仅是王室的附庸。而秦国的发迹,则在于周幽王时期,当时秦公因为有功,秦国这次一步步的壮大了起来。可是,这样

  • 柏举之战改变从前一战定胜负的方式,在连续作战中大败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柏举之战对楚国影响,古代柏举之战,用孙子兵法剖析柏举之战

    蔡国力屈不能相支,向晋国求援,使人质往晋,请兵抗楚,但未获结果,于是便转而向吴国恳求救援。另外,唐国的国君也因愤懑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遣使与吴国通谊修好,要求协助吴国共抗强楚。唐、蔡两国虽然都是兵寡将微的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就可以从州来、居巢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歼灭数十万秦军和大破匈奴铁骑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军队,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

    [var1]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元气大伤,但却在“邯郸保卫战”中歼灭秦军近二十万人,此战使秦国的实力被严重消耗,不得不放弃全面打击六国的战略,为此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而且赵国在对战中原的同时,北向战略也没有改变。自从赵武灵王向北开辟代郡、云中、雁门三郡后,赵国北部边境就一直驻守着一支规模庞大的

  • 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为何称汉中王,而非蜀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为何叫魏王,蜀王是谁

    [var1]一、曹操首先,对于曹操来说。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此,曹操号召天下的英雄豪杰讨伐董卓,也即曹操一开始是忠于汉室的。不过,看到关东诸侯各怀心思之后,曹操明白汉室已经无法挽救了,当务之急就是消灭群雄,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乱。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在

  • 马陵大战后的魏韩齐三国,纷纷由盛转衰,却让秦国奏响了东进凯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魏惠王却认为,公孙鞅变法不过是照搬李悝变法,总觉得他是在抄魏国作业,心里难免有些轻视。更何况,公孙鞅入秦二十余年来,虽然提升了秦国国力,可魏国却从来没有惧怕过秦国。公元前352年,秦国曾联合诸侯围攻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可始终都未能攻破。(注:《史记·秦世家》记“降之”,这不太可

  • 战国末期,这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却加速秦灭六国的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是谁,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战国时期的秦国王太后

    [var1]一、君王后君王后(?―公元前249年),太史敫(jiǎo)之女,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生母。公元前284年,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等五国联合攻打齐国。在五国伐齐之战中,齐闵王被杀,他的儿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觉得田法章状貌奇伟,认为绝非平常之人,因

  • 历史上,晋国灭亡后,还有哪些国家以“晋”作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国灭亡后是什么朝代,春秋期的晋国怎么灭亡的,历史上的晋国政权

    [var1]众所周知,晋国是春秋最强大的诸侯国,在整体实力上领先秦国、楚国、齐国等。不过,晋国最终毁于内部的卿大夫家族,到了战国初期,晋国最终被魏国、韩国、赵国瓜分。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晋国灭亡后,还有哪些国家以“晋”作为国号?一、西晋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

  • 重耳流亡:被骊姬陷害,在外流亡19年,62岁回晋国登基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重耳回到晋国后做了什么,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多少年

    [var1]晋献公13年,由于献公的宠妃骊姬的谗言,重耳被发落到了蒲邑,防备秦国,晋献公21年,晋献公派人杀死了太子申生,并再一次听信骊姬对于重耳的谗言,正在京城的重耳不得不逃到了蒲邑。[var1]次年,晋献公派宦官履鞮[dī]去蒲邑杀掉重耳,重耳听说之后赶紧跳墙逃跑,履鞮紧追不舍,把重耳的衣服都砍

  • 宋襄公迂腐,等敌军渡河整顿结束后才肯开战,结果输得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宋襄公8年,诸侯国的霸主齐桓公去世,这时齐国发生了内乱,宋襄公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和自己一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国比较弱小,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都没有理会,只有三个小国带了很少的人马前来配合,宋襄公率领四周的兵马攻打齐国,齐国战败,把公子昭迎接回齐国,拥立他继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