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村民避雨挖到铜疙瘩,形似暖水瓶,当废品卖掉却因此发现西周古墓

村民避雨挖到铜疙瘩,形似暖水瓶,当废品卖掉却因此发现西周古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4/2/3 21:00:35

村民无意间发现青铜器

彼时两位甘肃村民因为下雨的关系,走到百草坡附近一处略微坍塌的山洞避雨,避雨时无聊,其中一人用手中的镰刀挖洞中的土壤。突然间,他感觉自己挖到了一个比较硬的东西,之后二人合力开始对附近土壤进行挖掘。

二人一起挖出的东西是一个铜制物品,而形状当时的暖水壶很像。只是在铜制品周身都有较为精致的花纹,而且整体看起来也很精美。但是二人没有触过青铜器,对这样的物品也并不是很了解,二人认为这个铜疙瘩是暖水壶,有人将暖水壶落在了此处,时间久了就被埋在了此处。

铜壶中竟有绿色的美酒

二人观察了一阵之后发现,铜壶的样式很精美,而且无意间摇晃的时候,其中还有一些水声。将铜壶打开之后,一股酒香充斥在山洞中,本来以为其中会有一些水,哪知其中放的竟是美酒。

其中一人想要尝尝这酒的滋味,却被另一人劝阻,因为不知道这酒的年份,也有可能年代比较,会有一些有害物质或者细菌,而且酒放在这个铜疙瘩容器中,颜色竟然是绿色的,也让人怀疑这酒是不是坏了。最后经过劝阻,二人都没有喝这些酒,而是将这些酒倒掉了。

卖废品惊动保部门

二人对铜壶的价值并不了解,觉得这个铜壶就是普通的暖水瓶,所以打算把它当作废品卖掉。来到废品收购站后,工作人员对铜壶进行了观察,因为之前对青铜器有一定的了解,感觉到这个铜壶并不是普通的暖水瓶,而极有可能是青铜器,所以就联系了当地的文保部门。

文保部门赶到之后,对铜壶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发现了底部的铭文,同时对铜壶上的花纹进行了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铜壶是一件青铜器文物,而且年份应该是西周时期。之后对两位村民进行了询问,迅速来到发现铜壶的山洞进行勘察。

经过对周边环境的勘察,发现了9座西周时期的古墓,而这些墓葬的发现也让人们更的了解了彼时的历史,并且对青铜器和古代文的传承有了更多的历史依据。在此处挖掘过程中,出土文物众多,不同的墓葬坑中都出土了令人惊喜的文物。

经过文物出土和研究,专家们也将此墓葬群锁定为西周北部“鬼方部族”。其中很多的文物都是该部族的战利品,而且一些文物上的图腾和花纹,也证明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象征。这几点综合之后,墓葬群的出土价值就更高了。

综上所述:村民挖到的铜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酒器,名字叫做“卣”(yǒu)。这种青铜器盛行于3000年前,其中的酒被无意中倒掉,也让专家们觉得极为可惜,对于考古界而言,不失为一种损失。不过好在西周墓群保存完好,对历史研究也有重大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后期的西岐与朝歌谁大,商朝时期的朝歌是现在的哪个地区,商朝时期朝歌在什么地方

    比如现在的北京是曾经的北平,繁华美丽都城长安如今称作长安,还有我们人人多熟知的南京,从前被叫做金陵。 不管是政治原因还是国家的发展,这些地名的改变在历史上是家常便饭。 商周时期也曾有两个地名消失在了历史上,它们曾经风光无限,如今人们却很少知道。一个是周朝的国都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国都朝歌。 那么在

  • 雅利安人横扫了欧、亚、非,为什么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雅利安入侵过商朝吗,雅利安人入侵过商朝有实际证据吗,历史记载的雅利安人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南下开始横扫欧亚大陆,主要因为当时地球处“小冰河期”,这些居住在高纬度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为了寻找更暖和的居住地,才四处征战的。由于雅利安非常善于征战,在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让雅利安人消灭了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正是因为由于雅安利安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让许多国

  • 韩国总统卢泰愚自称是姜子牙后代,还曾到山东祭祖,他有啥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国第十三任总统卢泰愚祖籍,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简介,卢泰愚死于什么病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祭李侍郎文》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实在生活之中我们会遇见或者听见很多让我们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讶之情,想要去探知这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实际上这样做的

  • “东周那些事儿”之战国的到来——周威烈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威烈侯,东周列国志之战国篇,一口气看懂东周历史

    [var1]在此之前,君是君、臣是臣,它们永远不可能越界。就算君再弱,臣再强,也不可逾越君臣关系。贵族,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阶层,贵族文化,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主流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周天子明明已经危如累卵了,却还被天下奉为共主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厉王被国人推翻后,竟长达十多年时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何普遍都看不起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各诸侯国纷纷看不起秦国,实际上同秦国的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秦国的建立可以有很大的机缘巧合的因素。这是因为,秦国君主的先祖并不具备显赫的身份,而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存在,最开始仅是王室的附庸。而秦国的发迹,则在于周幽王时期,当时秦公因为有功,秦国这次一步步的壮大了起来。可是,这样

  • 柏举之战改变从前一战定胜负的方式,在连续作战中大败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柏举之战对楚国影响,古代柏举之战,用孙子兵法剖析柏举之战

    蔡国力屈不能相支,向晋国求援,使人质往晋,请兵抗楚,但未获结果,于是便转而向吴国恳求救援。另外,唐国的国君也因愤懑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遣使与吴国通谊修好,要求协助吴国共抗强楚。唐、蔡两国虽然都是兵寡将微的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就可以从州来、居巢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歼灭数十万秦军和大破匈奴铁骑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军队,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

    [var1]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元气大伤,但却在“邯郸保卫战”中歼灭秦军近二十万人,此战使秦国的实力被严重消耗,不得不放弃全面打击六国的战略,为此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而且赵国在对战中原的同时,北向战略也没有改变。自从赵武灵王向北开辟代郡、云中、雁门三郡后,赵国北部边境就一直驻守着一支规模庞大的

  • 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为何称汉中王,而非蜀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为何叫魏王,蜀王是谁

    [var1]一、曹操首先,对于曹操来说。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此,曹操号召天下的英雄豪杰讨伐董卓,也即曹操一开始是忠于汉室的。不过,看到关东诸侯各怀心思之后,曹操明白汉室已经无法挽救了,当务之急就是消灭群雄,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乱。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在

  • 马陵大战后的魏韩齐三国,纷纷由盛转衰,却让秦国奏响了东进凯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魏惠王却认为,公孙鞅变法不过是照搬李悝变法,总觉得他是在抄魏国作业,心里难免有些轻视。更何况,公孙鞅入秦二十余年来,虽然提升了秦国国力,可魏国却从来没有惧怕过秦国。公元前352年,秦国曾联合诸侯围攻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可始终都未能攻破。(注:《史记·秦世家》记“降之”,这不太可

  • 战国末期,这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却加速秦灭六国的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是谁,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战国时期的秦国王太后

    [var1]一、君王后君王后(?―公元前249年),太史敫(jiǎo)之女,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生母。公元前284年,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等五国联合攻打齐国。在五国伐齐之战中,齐闵王被杀,他的儿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觉得田法章状貌奇伟,认为绝非平常之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