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还原清朝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

还原清朝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2/3 21:00:46

建宁公主,相信无论是否喜欢历史的人,都一定听说过她,不冲别的,就单单是一部《鹿鼎记》,就足够让她扬名了。尤其是邱淑贞的演绎,简直是栩栩如生和活灵活现的存在着。

那么,建宁公主这一人物形象,是文学的虚构,还是真实的存在呢。今天,文史不假就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的真相。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建宁公主是康熙皇帝的妹妹。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她却是康熙帝玄烨的姑母。

建宁公主(1641年——1704年),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位女儿,又称为和硕恪纯公主和金福格格,她的生母是来自蒙古察哈尔部的奇垒氏。虽然说,母亲并不被皇太极所宠爱,但作为幼女的建宁公主,还是得到了多方的照料和关爱。

清军在入关以后,为了奖赏吴三桂等人的赫赫战功,顺治皇帝分别册封了吴三桂为平西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耿精忠为靖南王,命令他们各自领兵驻守云南、广东和福建。这三个异姓王,就是清朝初年著名的三藩。

1653年,在清顺治十年时,年仅十三岁的建宁公主,就被爱新觉罗家族当作了一个政治工具,用以拉拢平西王,下嫁给了吴三桂的世子吴应熊为妻。

同时,建宁公主也成为了大清国历史上第一个下嫁给汉人的公主,开创了满汉通婚的先河,或许,这是她所起到的唯一积极作用吧。

尽管在《鹿鼎记》中,建宁公主被嫁去了遥远的云南。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确实不假,但并没有嫁往云南,而是吴应熊入赘到了北京成为额父。

为了增加荣宠,吴应熊还被加封为了少保并授太子太保的头衔,后来更是升任了少傅挂太子太傅衔。听起来显赫无比,实际就是一名高级的人质罢了。据《清史稿》记载:

顺治十七年时,仅云南一省,俸饷占去全国财政的四成。

面对这三个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权位日益稳固的康熙帝,终于彻底下定决心要削三藩,一劳永逸的消除大清王朝的隐患。

为了进一步麻痹吴三桂,顺利推进自己削藩的战略,康熙皇帝又一次把自己的姑母建宁公主当成了工具和幌子予以利用。

康熙十年,康熙帝特旨要求建宁公主随同其夫吴应熊,一同返回云南为平西王吴三桂拜六十大寿,并且还代自己送上寿礼。这份荣耀,可谓是旷古烁今的,可惜,这是康熙帝最后的掩饰了,因为他马上就要动手了。

康熙十一年,面对康熙帝昭然若揭的削藩决策,吴三桂也开始进行逐步的试探。他安排三藩之中的平南王尚可喜主动上疏,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回乡归养。同时,尚可喜在辞职信中还推荐其子尚之信承袭爵位,继续镇守广东统领藩镇。

此疏,尽管在朝中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甚至于老成谋国的孝庄太后都表示赞同。但是,康熙皇帝还是鼎定乾坤,断然予以拒绝并下旨表示:

藩王现存,子无移袭之例。

吴三桂眼见康熙态度坚决,开始一面整军备战,一面以退为进。他也步尚可喜的后尘,主动上疏,以眼疾为由请辞归养。甚至于,他还更进一步,在奏折中公然建议康熙皇帝撤除三藩势力。此举,意在测试康熙帝是否真的敢于武力撤藩。

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正式下诏“从其所请”,开始撤销三藩。而吴三桂也没有再作犹豫,立即诛杀了云南的巡抚朱国治以祭旗,用“兴明讨虏”作为口号,举兵叛乱清朝。

吴三桂的叛军很快就由云南和贵州攻入到了湖南,之后又占据了四川,简直就是势如破竹。而与此同时,福建和广东的两藩也积极响应,全部起兵造反。一时间,清朝南方的疆域硝烟弥漫,半壁彻底失陷。

败仗面前,本就对于削藩意见不统一的清廷内部,变得更加四分五裂,以索额图为首的主和派提议暂缓削藩的进程,同吴三桂进行谈判,准许三藩继续治理江南多地并保证永不削藩。更有甚者,要求康熙帝退位和罪己的呼声也悄然流传起来。

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也为了巩固军心和民意,消除朝廷内部的分歧。康熙听取了明珠等主战大臣的建议, 于1674年4月,公开处决了留在京中充当人质的吴三桂世子吴应熊,甚至联同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儿子吴世霖也被一并诛杀,并将建宁公主进行了软禁。

以此,康熙表示清廷与吴三桂誓不两立的决心。据《清史稿》记载:

上命诛应熊及其子世霖,诸幼子贷死入官。

其实,文史不假在翻阅许多史料后证实,吴应熊虽然作为吴三桂的世子,但与其父吴三桂在对待康熙帝的态度上并不同。起码,他并不赞同起兵造反,而是继续拥护康熙的统治。或许,这与建宁公主的从旁劝谏多有关联吧。

吴三桂早在正式起兵反叛之前,就曾秘派人赴京联络吴应熊,希望将其偷偷接回云南。可是,吴应熊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竟然没有答应离京,只是迫于父亲的压力,同意将自己的长子吴世璠送往了云南居住。

所以,当吴应熊被杀的消息传回,吴三桂简直如雷轰顶,进而采取了更为决绝的方式,在衡阳宣布登基称帝,建立大周政权,改元昭武,号召汉人夺回自己的江山。

1678年,双方的攻守已经易势,吴三桂在气火攻心下病逝。此后,叛军的气势已经茫然无存,虽然吴世璠继承了吴三桂的皇帝位,但他的能力和资历都远远不及。此时的吴周政权,早已经是日暮西山,气数将近。

1681年,以举国之力对一域之兵的清政府,终于攻破了云南昆明。而吴世璠也还算有些骨气,没有投降清廷,选择自杀身亡,“三藩之乱”至此彻底平息了。

在三藩之乱中,建宁公主虽然没有被过多牵涉,但在一夜之间丈夫吴应熊和儿子吴世霖皆被康熙帝处死。此后数年间,自己的儿子吴世璠又和自己的侄子康熙长期鏖战,直至战败自杀。建宁公主内心的悲恸和绝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恸。

康熙皇帝出于内心的愧疚,经常下诏慰藉自己的这位姑姑。尤其在平定三藩后,更是不断赏赐和厚待,谓其“为叛寇所累”。

但是,对于丧夫和丧子的建宁公主而言,每一次的赏赐都像是在重揭伤疤。长年累月的郁郁寡欢,使得建宁公主在康熙四十三年时就过世,时年六十二岁。

康熙帝下令将姑母建宁公主厚葬,并安排恭亲王之子海善全权代为负责祭祀事宜,要求皇室宗亲皆往吊唁。

生在皇家的建宁公主,尽管富贵在天,但却难以改变自己无奈而悲惨的命运。

在文史不假看来,记忆中的建宁公主,更愿意是《鹿鼎记》中那个刁蛮和任性的形象。最起码,文学影视中的建宁公主,要远比历史上的建宁公主自在许多,幸福许多。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分封制的西汉同姓诸侯,为何远没有西周的安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与西汉分封制的不同,西周分封制与西汉封国制的区别,西汉的分封制度

    后续的西周,甚至包括东周的历史发展证明,姬姓诸侯们的确起到了安定天下和拱卫王室的作用,这也是周王室能在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将名义上的统治维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出于同样的目的,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并且借鉴了周朝异姓诸侯崛起、挑战王权的事例,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

  • 除殷墟外其他地方也有甲骨文出土,但殷墟作为“大邑商”而出土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殷墟甲骨文现在在哪里,殷墟有甲骨文吗,殷墟甲骨文的重要发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药店买来的“龙骨”上有类似文字的痕迹,于是,在初步鉴定后,先后从古董商人那里买来了1400多片甲骨。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投井自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先生的长子王翰甫将家中1000多片甲骨卖与刘鹗。刘先生将其与自己收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夏朝的这位皇帝了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朝最著名的皇帝,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名字,关于夏朝最后一个皇帝的事情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从母亲那里得知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心里就有了复国的强烈愿景。从此,少康发愤图强,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最终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后来受到追杀,少康从有仍氏逃到了有虞氏,并且在那里和有虞氏的首领的二女成了家,得到了有虞氏的支持,他开始招兵买马并且招揽有着复兴夏王朝的旧臣。功夫不负有心人

  • 公正评价纣王,认真探究商朝衰亡的秘密(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真实的商朝纣王,商朝纣王残暴吗,商朝晚期纣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56.1牧野之战示意图自商朝第十九位君主盘庚迁殷后,商朝政局逐渐稳定,迎来了中兴契机,盘庚因此获"世祖"的庙号;六十多年后,高宗武丁时,商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再到世宗祖甲,配享庙号,说明当时国力仍盛。56.2盘庚迁殷挽救了商中期危局祖甲之子廪辛和康丁相继继位,两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商朝实

  • 先秦:牧野之战是一次偷袭之战还是强势碾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牧野大战简介,古代军事上的牧野之战发生在哪,牧野之战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吗

    01殷商 牧野之战的决战地点是在殷商的都城朝歌的郊外,那里距离朝歌很近。这一决战地点就透露出了很多不寻常的信息。为什么决战地点距离朝歌这么近?要知道西周的大本营在丰镐地区,那里距离殷商的大本营距过一千里。西周联军千里奔袭,直抵殷商的都城才被殷商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次牧野之战还真是一次完美的偷袭

  • 分封制这个过时的老古董,曾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古代分封制,华夏5000年历史版图,分封制

    当时我又小又傻,老师说啥信啥,觉得这就是真理。将欧洲的历史硬往中国上套,结果就是离了个大谱后来才知道,我们当时的历史课本是全盘照搬了斯大林同志在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五段论”观点,即“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

  • 河南淇县发现纣王墓,儿子会错意将纣王葬在河底?还有妲己陪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淇县纣王之墓在哪,商纣王的墓,纣王墓地所在位置

    商纣王?想必不少人一提起这个名字,都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毕竟“纣王”距离现代实在太过于遥远,再加上《封神演义》等作品的渲染,我们看待纣王,大概就跟看待传说人物差不多。而现在,这位暴君的墓穴,竟然就这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实在是勾起了大家的无限遐想。这纣王的墓保真吗?为什么他的墓会沉在淇水里呢?在中国

  • 马氏无功却被封神,真是因她是姜子牙前妻?看她自尽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与马氏图片,姜子牙的老婆马氏之死,姜子牙为什么嫁马氏

    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原著,便不难发现,两人离婚,姜子牙也有一定责任。如果马氏真是个嫌贫爱富的势利眼,当初怎么可能嫁给姜子牙?马氏之所以和姜子牙离婚,是因为她以为姜子牙不仅穷,而且还没志气。姜子牙下山后,长期住在结拜大哥宋异人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直到和马氏结婚后,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但也整

  • 村民避雨挖到铜疙瘩,形似暖水瓶,当废品卖掉却因此发现西周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广东顺德西周古墓,西周古墓考古发现,衢州衢江西周古墓

    村民无意间发现青铜器 彼时两位甘肃村民因为下雨的关系,走到百草坡附近一处略微坍塌的山洞避雨,避雨时无聊,其中一人用手中的镰刀挖着洞中的土壤。突然间,他感觉自己挖到了一个比较硬的东西,之后二人合力开始对附近土壤进行挖掘。二人一起挖出的东西是一个铜制物品,而形状和当时的暖水壶很像。只是在铜制品周身上都

  •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后期的西岐与朝歌谁大,商朝时期的朝歌是现在的哪个地区,商朝时期朝歌在什么地方

    比如现在的北京是曾经的北平,繁华美丽都城长安如今称作长安,还有我们人人多熟知的南京,从前被叫做金陵。 不管是政治原因还是国家的发展,这些地名的改变在历史上是家常便饭。 商周时期也曾有两个地名消失在了历史上,它们曾经风光无限,如今人们却很少知道。一个是周朝的国都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国都朝歌。 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