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南淇县发现纣王墓,儿子会错意将纣王葬在河底?还有妲己陪伴?

河南淇县发现纣王墓,儿子会错意将纣王葬在河底?还有妲己陪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43 更新时间:2024/3/3 3:25:24

商纣王?想必不少人一提起这个名字,都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毕竟“纣王”距离现代实在太过于遥远,再加上《封神演义》等作品的渲染,我们看待纣王,大概就跟看待传说人物差不多。

而现在,这位暴君的墓穴,竟然就这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实在是勾起了大家的无限遐想。这纣王的墓保真吗?为什么他的墓会沉在淇水里呢?

在中国文化里,“纣”向来都是暴君的代名词。不过,暴君之间也有知名度的高低之分。相比于夏桀,纣王可以说是更出名一点。

至于其原因,一来,比起夏桀,纣王的下场更惨一点。夏桀最后是被赶下了台,而商纣王在牧野之战战败之后,就自焚身死了,而且后来还被周武王砍下了头颅示众,震慑力实在不小。因此,比起夏桀,很多人都喜欢拿纣王来做警示。

二来,纣王的形象,得到了《封神演义》等作品的大肆宣扬,基本知道姜子牙的,就知道商纣王。除此之外,商纣王身边的宠妃妲己,也被各个文艺作品发扬光大,一举把“狐狸精”搞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而这淇水之上的纣王墓旁边,还真的有一个“妲己墓”。看得大家不由得惊叹万分,世上真有妲己这个人吗?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河南淇县的这个“纣王之墓”。

众所周知,纣王最后死得相当不体面。但是攻灭商朝的周武王,对于纣王还是没有赶尽杀绝。毕竟,纣王的败亡,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穷兵黩武和残暴统治,但是周武王归根结底,还是趁着纣王讨伐东夷的时候,偷了纣王的老家,多少有点胜之不武。

在当时的商朝,还有着不少的反周势力,比如伯夷和叔齐这两个“誓死不食周粟”,把自己饿死在首阳山里的名士。因此,周武王如果把事情做得太过火,那么很有可能江山不稳。所以他特别下令,仍然以君王的礼仪下葬纣王,而且允许纣王的亲族选择埋葬纣王的地点。

而纣王的埋骨之地淇县,在古代正是当时商朝的首都朝歌。根据淇县本地代代相传的说法,纣王的墓穴就建在淇水里。

纣王有一个儿子,叫做武庚。这个武庚在商朝覆灭后,仍然被周武王分封为了诸侯,以安抚殷商故民。纣王的后事,也是他给张罗的。

按理说,有纣王这么一个强势的父亲,武庚的性格应该会比较柔和。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面对着父王的权势,武庚表现得极为叛逆,纣王说东他说西,纣王打狗他骂鸡。

而纣王对这个性格执拗又不畏惧他的儿子,也完全没有办法。毕竟虎毒不食子,纣王虽然治国残暴,但是对于这个性格顽劣不服管教的儿子,还是有一点青睐的。

可惜纣王是等不到传位给武庚的时候了。牧野之战后,商朝兵败如山倒,用文献的话说,叫做“一夕而灭”。面对着无力回天的局面,纣王十分绝望地找到了武庚,告诉他大势已去,自己打算自尽,希望在死后,能让儿子把自己埋在朝歌地势最低的地方。

可能不少读者会有点好奇,纣王这么心高气傲,骄横凶暴的人,怎么会允许儿子把自己埋在地势最低的地方,让千人踩万人踏呢?

实际上,纣王倒并不是看开了,他是故意跟儿子玩心眼儿。纣王清楚,武庚从小到大就没按自己的指示办过事。现在自己亲口跟儿子说想要埋在朝歌最低处,那么武庚大概率就会选个最高的山坡,作为自己的埋身之地了。

然而谁知,面对着狼狈不堪,心如死灰的父王,武庚也动容了。毕竟父亲养育自己这么多年,他却从没让纣王舒心过。现在父王都快死了,他还要跟父王作对,这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武庚后来还真的遵从了父亲遗嘱的“字面意思”。

虽然这一番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情景,实在让人无语凝噎,但是武庚为了尽孝,也算是花了大工夫。

武庚考察了整个朝歌,确认了淇水地势最低,而且还煞费苦心地把淇水在上游截断,打算把纣王埋在淇水的河床里,从此可见叛逆的人如果听话起来,该有多么可怕。不知纣王在天之灵,看见儿子如此认真地践行自己的遗嘱,该作何感想。

纣王的墓地因为已经被河水吞噬,也没个坟包,所以当地人也不把纣王的埋骨之地叫做墓地,而是称呼为“纣王窝”。

纣王从此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淇水之中,虽然不会被后世之人打扰,但是天天听着河水滔滔,也不知究竟能不能得享安宁。

这段历史虽然在文字史书上不怎么见记载,但是却在淇县当地代代流传,经久不衰。明代一个叫做刘希鲁的诗人曾经到淇县游览,听说了这个传说后,对于纣王的身后事大为感慨,作诗一首:不向平原卜寝陵,急滩深处缔佳城。时时澎湃惊人耳,疑是当年叱咤声。

不过,纣王的水下日子终归是有尽头的。毕竟他可是被埋在河南,河流改道可以说是非常频繁的。时间来到了现代,淇水东移,而商纣王的墓也就被暴露了出来。

不过,夏商周时期的墓葬向来讲究一个“不树不封”,既没有封土,也不种植高大的树木。从外表来看,没有很明显的地标特征。只是当地人后来在裸露的淇水原河床上,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用篆书写着“纣王之墓”,从此确认了纣王墓的地点。

对于淇县来说,纣王墓是个难得的旅游景点。他们随后就将纣王墓打造成了文保单位,还给纣王墓修了封土,让它看起来更像个墓。顺便在墓前修了纣王的雕像,每年也都会有殷姓后人来到此地祭扫。

而在纣王墓的后面,当地人还发现了两座规模较小的墓地。根据传说,这两个小墓地正是纣王的陪葬墓,埋葬的是纣王的王后和他的宠妃妲己。

事实上,商朝历史上确实有妲己这么一个人,她是有苏部族所进献给纣王的女人。而纣王在后期,也的确非常宠爱她。

但是有一说一,纣王的亡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的穷兵黩武和残暴统治,要说女人,纣王后宫的女人多得是,没了妲己纣王照样也会沉迷美色,所以妲己挨的骂名,大概率是背了黑锅。

而据说,进献妲己的有苏部族,其部族图腾就是狐狸。从此,妲己就与“狐狸”联系在了一起,而在历朝历代的丑化和编造下,“狐狸精”也就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应当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纣王虽然在历朝历代被严重的妖魔化,但是他作为一个大国的君主,征伐四方,为中国开辟出了大块的土地,可谓是武功赫赫。

因此,即使纣王的名声不好,但淇县仍然完整地保存了纣王的墓地,周围也有不少人书碑刻铭,陈述纣王的功绩。

大江东去,风流已尽,无论当年的纣王有多么兴风作浪,现在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不过是一座坟茔而已。

更多文章

  • 马氏无功却被封神,真是因她是姜子牙前妻?看她自尽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与马氏图片,姜子牙的老婆马氏之死,姜子牙为什么嫁马氏

    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原著,便不难发现,两人离婚,姜子牙也有一定责任。如果马氏真是个嫌贫爱富的势利眼,当初怎么可能嫁给姜子牙?马氏之所以和姜子牙离婚,是因为她以为姜子牙不仅穷,而且还没志气。姜子牙下山后,长期住在结拜大哥宋异人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直到和马氏结婚后,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但也整

  • 村民避雨挖到铜疙瘩,形似暖水瓶,当废品卖掉却因此发现西周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广东顺德西周古墓,西周古墓考古发现,衢州衢江西周古墓

    村民无意间发现青铜器 彼时两位甘肃村民因为下雨的关系,走到百草坡附近一处略微坍塌的山洞避雨,避雨时无聊,其中一人用手中的镰刀挖着洞中的土壤。突然间,他感觉自己挖到了一个比较硬的东西,之后二人合力开始对附近土壤进行挖掘。二人一起挖出的东西是一个铜制物品,而形状和当时的暖水壶很像。只是在铜制品周身上都

  •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后期的西岐与朝歌谁大,商朝时期的朝歌是现在的哪个地区,商朝时期朝歌在什么地方

    比如现在的北京是曾经的北平,繁华美丽都城长安如今称作长安,还有我们人人多熟知的南京,从前被叫做金陵。 不管是政治原因还是国家的发展,这些地名的改变在历史上是家常便饭。 商周时期也曾有两个地名消失在了历史上,它们曾经风光无限,如今人们却很少知道。一个是周朝的国都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国都朝歌。 那么在

  • 雅利安人横扫了欧、亚、非,为什么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雅利安入侵过商朝吗,雅利安人入侵过商朝有实际证据吗,历史记载的雅利安人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南下开始横扫欧亚大陆,主要因为当时地球处“小冰河期”,这些居住在高纬度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为了寻找更暖和的居住地,才四处征战的。由于雅利安非常善于征战,在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让雅利安人消灭了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正是因为由于雅安利安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让许多国

  • 韩国总统卢泰愚自称是姜子牙后代,还曾到山东祭祖,他有啥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国第十三任总统卢泰愚祖籍,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简介,卢泰愚死于什么病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祭李侍郎文》之中有这样一段话“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实在生活之中我们会遇见或者听见很多让我们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讶之情,想要去探知这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实际上这样做的

  • “东周那些事儿”之战国的到来——周威烈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威烈侯,东周列国志之战国篇,一口气看懂东周历史

    [var1]在此之前,君是君、臣是臣,它们永远不可能越界。就算君再弱,臣再强,也不可逾越君臣关系。贵族,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阶层,贵族文化,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主流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周天子明明已经危如累卵了,却还被天下奉为共主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厉王被国人推翻后,竟长达十多年时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何普遍都看不起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各诸侯国纷纷看不起秦国,实际上同秦国的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秦国的建立可以有很大的机缘巧合的因素。这是因为,秦国君主的先祖并不具备显赫的身份,而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存在,最开始仅是王室的附庸。而秦国的发迹,则在于周幽王时期,当时秦公因为有功,秦国这次一步步的壮大了起来。可是,这样

  • 柏举之战改变从前一战定胜负的方式,在连续作战中大败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柏举之战对楚国影响,古代柏举之战,用孙子兵法剖析柏举之战

    蔡国力屈不能相支,向晋国求援,使人质往晋,请兵抗楚,但未获结果,于是便转而向吴国恳求救援。另外,唐国的国君也因愤懑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遣使与吴国通谊修好,要求协助吴国共抗强楚。唐、蔡两国虽然都是兵寡将微的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就可以从州来、居巢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歼灭数十万秦军和大破匈奴铁骑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军队,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

    [var1]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元气大伤,但却在“邯郸保卫战”中歼灭秦军近二十万人,此战使秦国的实力被严重消耗,不得不放弃全面打击六国的战略,为此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而且赵国在对战中原的同时,北向战略也没有改变。自从赵武灵王向北开辟代郡、云中、雁门三郡后,赵国北部边境就一直驻守着一支规模庞大的

  • 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刘备为何称汉中王,而非蜀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为何叫魏王,蜀王是谁

    [var1]一、曹操首先,对于曹操来说。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此,曹操号召天下的英雄豪杰讨伐董卓,也即曹操一开始是忠于汉室的。不过,看到关东诸侯各怀心思之后,曹操明白汉室已经无法挽救了,当务之急就是消灭群雄,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乱。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