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能不亚于武则天的皇后,帮丈夫打江山助儿子称帝,死后却被灭族

才能不亚于武则天的皇后,帮丈夫打江山助儿子称帝,死后却被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4/1/19 16:54:41

作为唐朝的皇后、太后和武周的女皇,武则天虽然果于杀戮,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很能干,不仅继承了唐太宗、高宗的政治遗产,还把国势推向新的高峰,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其实,才能不亚于武则天的皇后或太后还有数位,而汉高祖的发妻吕雉便是典型。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吕后有大功于汉朝,但在她死后,吕家却遭遇灭族之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吕雉嫁给无赖汉刘邦,一度成为笑谈

吕雉生于单父县,父亲吕公本是当地的豪强,后因躲避仇家才迁往沛县。吕公在沛县时,因为欣赏泗水亭长刘邦的胆识和气魄,竟强迫自己正当妙龄的长女吕雉,嫁给这个年近四十的无赖汉,一时间成为笑谈。吕雉虽然心中很不乐意,但也只能跟着刘邦过日子,并为他生下一对儿女,即将来的汉惠帝刘盈与鲁元公主

等到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吕雉非但没有享受到贵妇人的生活,而且长年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一度被项羽扣押,屡屡有性命之忧。不过,这段凶险艰辛的岁月也磨砺了吕雉的性格,让她迅速成长一位性格坚韧、心思极深的“女强人”。在楚汉相争的尾声阶段,吕雉在幕后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为夫君夺取江山、创建汉帝国立下奇功。

刘邦能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吕雉功不可没

汉王朝创建后,局势并不稳定,不仅屡次遭受匈奴的入侵,而且境内的反叛事件此起彼伏,常常令刘邦忙得焦头烂额。此时,吕后勇敢地站了出来,先是设计处死“意图谋反”的淮阴侯韩信,不久又力劝刘邦诛杀心怀反复的梁王彭越,对于稳定国内的局势功不可没。

刘邦称帝后,吕雉虽然以正妻身份出任皇后,但由于年老色衰,在争宠活动中已经完败于戚夫人。此时的吕雉,自知已经指望不上丈夫,便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刘盈的身上,用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巩固太子之位,并最终将其扶上帝位。

刘盈能当上皇帝,吕雉的功劳极大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刘盈继位为帝,是为汉惠帝,吕雉则以太后的身份在幕后操纵朝政。吕雉执政后,先是以极度残忍的方式害死情敌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随即又大封家族十几人为王、侯,由此让吕家的权势、地位达到顶点。

惠帝驾崩后,吕后又先后扶立他的两个儿子刘恭、刘弘为帝,并且继续临朝称制。吕后执政期间,沿袭高帝时期的“与民休息”国策,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通过减免田租、免除徭役等方式,鼓励农民从事生产。与此同时,还修改、废除严刑酷法,提倡勤俭治国,并奉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极大地稳定了国内外局势,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吕后当政期间屡施善政,有利于汉朝发展壮大

虽然后世很多史学家对吕雉“女主干政”的现象颇有微词,甚至不乏有对其进行口诛笔伐者,但也有不少比较客观的观点,对她当政期间取得的成就提出赞扬。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便对吕雉赞颂有加,称“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见《史记·卷九》),可谓公允、公正。

高后八年(前180年),前后执政长达16年的吕雉走向生命的终点,回顾过往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躺在病床上的她心中并不平静,依然念念不忘如何巩固吕家的权势。凭借着数十年的政治直觉,吕后很清楚一旦自己离世,那些对吕氏专权不满的诸侯王和公卿大臣们,必定会对吕氏集团进行疯狂的反扑。

周勃联合陈平发动政变,诛灭吕氏家族

所以在弥留之际,吕后将吕氏亲族召至病榻前,并任命侄儿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分别负责统领北军、南军,并且告诫他们一旦自己离世,千万要握紧兵权、严守宫殿。吕后同时还叮嘱二人,千万不能为自己送葬,以防止有人乘机作乱(“吕太后诫产、禄曰:‘...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引文同上)。

当年七月,吕雉病逝于长安,终年62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然而就在吕雉尸骨未寒之际,齐王刘襄率先打出讨伐吕氏的旗号,而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也乘机在长安发动政变,在利用吕禄的好友郦寄将北军的指挥权骗到手的情况下,又率军击杀吕产,由此彻底掌控南、北两军。

代王刘恒继位为帝,是为汉文帝

周勃、陈平既然掌控全部军队,便在长安城内大肆捕杀诸吕,使得吕氏家族遭遇整体性屠杀(“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引文同上)。事后,陈平、周勃拥立汉高帝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吕后为提升、巩固家族势力真可谓费尽心血,但死后不久便遭遇灭族之患,实在是令人唏嘘。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国亡后沦为王府小妾,因争风吃醋被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红颜祸水的传说,南北朝人物深度解析,十大祸水红颜排名

    她是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整日里迷惑皇帝,使其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不能自拔,最终竟将大好河山断送给他国,而她自己也由贵妃沦为王府小妾,境遇大不如昔。然而她却不思悔改,在王府中竟然与王妃争风吃醋并极力诬陷对方,最终被王妃的母亲逼迫上吊自杀,真可谓罪有应得。这位死不悔改的“害人精”,便是北齐后主高纬的

  • 西晋代魏,四十六年后禅让再度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禅让与西晋的关系,魏朝有禅让制吗,曹魏禅让

    在十多万军队的簇拥之下,晋王司马炎昂首阔步登上高台。而站在高台顶端的魏元帝,则战战兢兢,汗流满面。朝臣选读禅位诏书。诏书中略述了大魏国建国的历史,用大段大段的篇幅称颂司马氏三代做出的巨大贡献,总之一句话,曹魏之所以得天下,和曹操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司马懿的功劳。而之后的魏文帝、魏明帝也是在司马懿的辅

  • 属国自恃路远背叛中国,唐朝派名将不远数千里远征,一举将其击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借兵灭国,攻打唐朝的名将,谁能打败唐朝武将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唐帝国大力发展军事、开疆拓土,向四境进行扩张。唐军在李靖、李勣、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高仙芝等一大批良将指挥下,在东亚、中亚和漠北进行远距离投送、大兵团作战,屡战屡胜、灭国无数,真正具备“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能力。在此期间,中国周边的小国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其中有不远万里

  • 唐朝结局最凄惨的皇后,对武则天有恩却被其陷害,下场惨过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死后的唐朝历史,武则天和唐朝皇后,武则天在位时杀了哪些唐朝功臣

    在常人的印象中,皇后作为六宫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帝,平日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幸福的不得了,不知羡煞多少民间女子。不过,或因战乱亡国,或因宫廷斗争,或是其他原因,某些皇后的结局却是异常的凄惨。就整个唐朝而论,结局最凄惨的皇后,莫过于唐高宗的发妻王皇后。王皇后剧照王氏生于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家族世代显

  • 唐朝末代皇帝的遭遇多惨?父母兄弟都被权臣残杀,退位1年后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灭亡时有多惨两位皇帝被杀,唐朝有哪些皇帝被宦官所杀,唐朝的哪位皇帝是被刺杀的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悲惨,或者被杀,或者自杀,或者被俘后受辱而死,鲜有能体面的过完余生者。其中,唐朝亡国之君-哀帝李柷的遭遇,便堪称典型。那么,李柷在位时的遭遇有多惨?他最终的结局如何?由于唐末政局动荡、宫档缺失,关于李柷的记载非常简略。从现有的史料我的得知,李柷原名李祚,是唐昭宗李晔第九子,生于景

  • 李白最狂的一首诗,霸气无人超越,现代人争相引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他在诗中说的这一句“我本狂楚人,凤歌笑孔丘”,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狂傲的气息,还有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放荡不羁的豪迈,真是让我们所叹服。要说起来李白诗中最狂的一首诗,就是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霸气无人超越。在这首诗中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可是他却空有一身抱

  • 李世民真的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吗,他们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历史上李世民喜欢萧皇后吗,萧皇后与李世民相差多少岁

    萧美娘也叫萧皇后,是隋朝二世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袁天罡评她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有家势背景还美貌的萧皇后,是隋唐时期的抢手人物。在《隋唐演义》中,即便年轻貌美的武媚娘,远远看到了萧皇后抑扬婉转的背影,心中暗道:这萧皇后,可不似五十多岁阿,怪不得如此多英雄对她流连忘返。当然这是演义的说

  • 唐朝最为悲催的驸马,因迎娶公主而连升七级,但数年后却无罪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哪位驸马杀了驸马,唐朝驸马有多惨,唐朝最厉害的驸马

    在常人看来,迎娶公主,成为皇帝的女婿,绝对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他们踏上仕途升迁“快车道”的捷径。然而从史实来看,历朝历代的驸马们能够一生幸福者很少,而婚姻不幸或落得凄惨结局者却比比皆是。在这些“苦命者”当中,唐太宗的女婿韦正矩便是典型代表。韦正矩出身显贵,世代为三辅冠族,其父韦庆嗣曾做过李

  • 唐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帝,因提拔岳父过快触怒太后,登基55天后下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最废物的皇帝,唐朝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唐朝被宦官废立的皇帝

    作为唐朝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唐中宗李显首次在位的时间只有55天,随即被太后武则天赶下台。那么,李显究竟犯下哪些不可饶恕的错误,以至于在极短的时间便被废黜?一切,还要从李显登基说起。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太子李显(武则天第三子)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显即位时已经28岁,并且之前多次承担

  • 主考官误认颜姓举子为颜真卿子孙,把他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姓名人颜真卿,颜真卿考取功名的故事,颜真卿官职高吗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如期进行,礼部侍郎郑薰奉命担任主考官,发誓要选出对国家有大用的栋梁之才。郑薰是文宗朝进士出身,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做过官,按说阅历如此丰富之人,断不会在为国家选材这种大事上感情用事,犯低级错误。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郑薰恰恰因为自己的好恶,竟然在评选状元一事上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