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国亡后沦为王府小妾,因争风吃醋被逼死

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国亡后沦为王府小妾,因争风吃醋被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28 更新时间:2024/1/26 7:37:11

她是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整日里迷惑皇帝,使其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不能自拔,最终竟将大好河山断送给他国,而她自己也由贵妃沦为王府小妾,境遇大不如昔。然而她却不思悔改,在王府中竟然与王妃争风吃醋并极力诬陷对方,最终被王妃的母亲逼迫上吊自杀,真可谓罪有应得。这位死不悔改的“害人精”,便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冯小怜

冯小怜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

冯小怜本是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色衰爱弛后,为了能保全性命,便将她便献给高纬,并被后者封为淑妃。据史书记载,冯小怜不仅容貌美艳、慧聪灵巧,而且擅弹琵琶、精于歌舞,常以此来讨好后主。高纬痴迷于冯小怜才貌,几乎片刻都舍不得跟她分离,二人坐时同席、出则同车,但愿生死都能在一处。

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冯小怜除了靠美色、才艺迷惑后主外,并没有其他的本事,整天和女权臣陆令萱、佞臣穆提婆、奸相高阿那肱等人勾结在一起,除了变着法的邀宠固位外,还公然卖官鬻爵、排除异己,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即使在亡国前夕,冯小怜依然在唆使后主纵情于享乐之中,毫不把社稷江山放在心上。

冯小怜整日迷惑高纬,使其不理政事

武平七年(576年)十月,北周武帝派大军进攻北齐,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进逼军事重镇平阳城(晋州)。守将尉相贵一边婴城自守,一边派人向在晋阳围猎的后主高纬告急。然而面对晋州的告急,冯小怜非但没有劝说后主火速救援,反而以打猎没尽兴为由,怂恿皇帝再打一围。

面对如此荒谬的建议,没心没肺的高纬竟然一口应允,就此错失救援平阳的最佳时机。不久,北周攻克平阳,下一步攻取的对象,便是高氏家族的老巢晋阳。此时,高纬才感到丝丝恐惧(“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亟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见《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高纬视军国大事如儿戏,焉有不亡之理?

返回到晋阳后,高纬亲率大军围攻平阳,眼瞅着就要收复失地。可就在此时,高纬却突然叫停攻城行动,命令大军原地休息,众将士不清楚皇帝意欲何为,一时间手足无措。不久后大兵们才知道真相,原来高纬此时派人去召请冯小怜前来观战,以便让她亲眼见证收复平阳的“壮举”。

然而使者到达冯小怜的寝帐时,正赶上后者在梳妆,所以等到她赶到阵前时,周军已利用这难得的喘息机会加固好城防,齐军已经没有办法破城。不久,周国大军来援,高纬抵挡不住,便率军逃奔晋阳,不久又觉得晋阳不安全,又一溜烟逃回国都邺城。

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观之。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见《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周武帝将冯小怜赐予代王宇文达

高纬昏庸颟顸,冯小怜狐媚惑主,北齐在这俩“活宝”的折腾下,再没有任何振作的机会。所以此后北齐兵败如山倒,没多久便被北周灭亡,而高纬在带着冯小怜等人逃跑的途中,也被周军俘虏并押送长安,时在北齐承光元年(577年)正月,距离平阳城下的闹剧不过才两个月而已。

冯小怜被押送至长安后,起初依然跟随高纬,但等到高纬被杀后,便被周武帝改赐给代王宇文达。冯小怜本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自从踏进代王府后,便把前夫忘得一干二净,转而一心一意地讨好起宇文达,并深得后者宠爱。代王妃李氏见夫君专宠妖女,心中不禁会吃醋,难免会跟冯小怜起争执。冯小怜为固宠便百般诬陷王妃,差点把后者害死。

代王妃差点被冯小怜害死,其母遂逼死冯小怜

等到外戚杨坚代周建隋后,冯小怜又被改赐给功臣李询,而李询恰好是代王妃的哥哥,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李询为替妹妹出气,便让冯小怜整天穿着粗布衣裙,做着舂粮食的苦活。可李询的母亲对此却并不满意,天天变着法地折磨冯小怜,最终逼使她上吊自杀。纵观冯小怜的一生,绝对配得上“红颜祸水,自掘坟墓”八个字。

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致于死。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自杀。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北齐书》、《北史》、《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西晋代魏,四十六年后禅让再度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禅让与西晋的关系,魏朝有禅让制吗,曹魏禅让

    在十多万军队的簇拥之下,晋王司马炎昂首阔步登上高台。而站在高台顶端的魏元帝,则战战兢兢,汗流满面。朝臣选读禅位诏书。诏书中略述了大魏国建国的历史,用大段大段的篇幅称颂司马氏三代做出的巨大贡献,总之一句话,曹魏之所以得天下,和曹操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司马懿的功劳。而之后的魏文帝、魏明帝也是在司马懿的辅

  • 属国自恃路远背叛中国,唐朝派名将不远数千里远征,一举将其击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借兵灭国,攻打唐朝的名将,谁能打败唐朝武将

    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唐帝国大力发展军事、开疆拓土,向四境进行扩张。唐军在李靖、李勣、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高仙芝等一大批良将指挥下,在东亚、中亚和漠北进行远距离投送、大兵团作战,屡战屡胜、灭国无数,真正具备“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能力。在此期间,中国周边的小国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其中有不远万里

  • 唐朝结局最凄惨的皇后,对武则天有恩却被其陷害,下场惨过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死后的唐朝历史,武则天和唐朝皇后,武则天在位时杀了哪些唐朝功臣

    在常人的印象中,皇后作为六宫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帝,平日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生活幸福的不得了,不知羡煞多少民间女子。不过,或因战乱亡国,或因宫廷斗争,或是其他原因,某些皇后的结局却是异常的凄惨。就整个唐朝而论,结局最凄惨的皇后,莫过于唐高宗的发妻王皇后。王皇后剧照王氏生于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家族世代显

  • 唐朝末代皇帝的遭遇多惨?父母兄弟都被权臣残杀,退位1年后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灭亡时有多惨两位皇帝被杀,唐朝有哪些皇帝被宦官所杀,唐朝的哪位皇帝是被刺杀的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悲惨,或者被杀,或者自杀,或者被俘后受辱而死,鲜有能体面的过完余生者。其中,唐朝亡国之君-哀帝李柷的遭遇,便堪称典型。那么,李柷在位时的遭遇有多惨?他最终的结局如何?由于唐末政局动荡、宫档缺失,关于李柷的记载非常简略。从现有的史料我的得知,李柷原名李祚,是唐昭宗李晔第九子,生于景

  • 李白最狂的一首诗,霸气无人超越,现代人争相引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他在诗中说的这一句“我本狂楚人,凤歌笑孔丘”,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狂傲的气息,还有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放荡不羁的豪迈,真是让我们所叹服。要说起来李白诗中最狂的一首诗,就是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霸气无人超越。在这首诗中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可是他却空有一身抱

  • 李世民真的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吗,他们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历史上李世民喜欢萧皇后吗,萧皇后与李世民相差多少岁

    萧美娘也叫萧皇后,是隋朝二世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袁天罡评她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有家势背景还美貌的萧皇后,是隋唐时期的抢手人物。在《隋唐演义》中,即便年轻貌美的武媚娘,远远看到了萧皇后抑扬婉转的背影,心中暗道:这萧皇后,可不似五十多岁阿,怪不得如此多英雄对她流连忘返。当然这是演义的说

  • 唐朝最为悲催的驸马,因迎娶公主而连升七级,但数年后却无罪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哪位驸马杀了驸马,唐朝驸马有多惨,唐朝最厉害的驸马

    在常人看来,迎娶公主,成为皇帝的女婿,绝对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他们踏上仕途升迁“快车道”的捷径。然而从史实来看,历朝历代的驸马们能够一生幸福者很少,而婚姻不幸或落得凄惨结局者却比比皆是。在这些“苦命者”当中,唐太宗的女婿韦正矩便是典型代表。韦正矩出身显贵,世代为三辅冠族,其父韦庆嗣曾做过李

  • 唐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帝,因提拔岳父过快触怒太后,登基55天后下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最废物的皇帝,唐朝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唐朝被宦官废立的皇帝

    作为唐朝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唐中宗李显首次在位的时间只有55天,随即被太后武则天赶下台。那么,李显究竟犯下哪些不可饶恕的错误,以至于在极短的时间便被废黜?一切,还要从李显登基说起。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太子李显(武则天第三子)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显即位时已经28岁,并且之前多次承担

  • 主考官误认颜姓举子为颜真卿子孙,把他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姓名人颜真卿,颜真卿考取功名的故事,颜真卿官职高吗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如期进行,礼部侍郎郑薰奉命担任主考官,发誓要选出对国家有大用的栋梁之才。郑薰是文宗朝进士出身,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做过官,按说阅历如此丰富之人,断不会在为国家选材这种大事上感情用事,犯低级错误。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郑薰恰恰因为自己的好恶,竟然在评选状元一事上闹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李元吉的5个儿子,为何却纳其妻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的下场,李世民杀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李元吉和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中,早蓄夺储之心的李世民杀死亲哥李建成、亲弟李元吉,事后又秉持着“斩草除根”的理念,将二人各自的5个儿子全部杀死,只饶过嫂子郑观音、弟妹杨氏,以及李建成、李元吉的女儿们。由于身份特殊,所以在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郑观音、杨氏都没有改嫁,而是在内宫深居简出,每日里抚养女儿们,并打算就此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