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秀才”起源:在隋朝的十个秀才中,杜氏一家出三人

“秀才”起源:在隋朝的十个秀才中,杜氏一家出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79 更新时间:2024/2/3 21:04:19

“秀才”之名,源于南北朝时期,这要从科举制度说起。汉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实行举荐制,俗称“举孝廉”,至晋末,各路诸侯纷纷入主中原,你争我夺,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变幻莫测,但打天下的军阀们也知道,若使国家长治久安,还得靠专业人才。因此,南北朝时期,最重视优秀人才的策举,《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虽然如此,但那个时候的秀才,依然像汉代的孝廉一样是保举的,极少有通过“策论”的。

隋文帝是开辟我国科举制度的先驱,他认为,举荐存在弊端,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遂废弃举荐制,改革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因考试极为严格,标准较高,隋代考取秀才者,总共不过十人,但这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实在是历史性进步。

《北史·杜正玄传》记载了当时“策论”的难度,主考官拿着杜正玄的《策论》给宰相杨素看,杨素说:“即使周公孔子转世都不能考取秀才,你们怎么能随便举荐人?”后经杨素亲自考核,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唐朝初年,科举制得以发扬光大,举荐制完全由开科取士取代,秀才科成为科第最高的等级,从武德至贞观年间的三十多年里,每年仅有一、二人得中。看来,考秀才比后来的中“三甲”都难。《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后,秀才科一度废止。

宋代延续隋唐做法,从各地选拔生员,参加礼部会试,这些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代,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参加省里举行的乡试,过关者参加礼部会试,取会试的前几名进行殿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者实在寥寥无几,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在地方上也可获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权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与官府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因为秀才“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民间的特殊阶层。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开私塾教书或做幕僚等方法为生。这部分人极为广泛,因为经济并不富裕,被人们称为“穷秀才”。“穷秀才”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多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其实,“秀才”原本并非泛指读书人,《礼记》称才能秀异之士为“秀士”,这恐怕是“秀才”一词最早的来源。最早有秀才之称的,是西汉初期的贾谊。《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唐代许多诗人吟咏贾生的诗词曰:“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李白);“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赵嘏)

前面说过的杜正玄,最终,还是以过硬的文笔,使宰相叹服,成为隋朝科举制的第一位秀才,后来,他的弟弟杜正藏、杜正伦均考取了秀才,成为秀才最多的家庭。《唐书·杜正伦传》说,隋朝最重视秀才的选拔,在隋朝的十个秀才中,杜正伦一家就有三个,而且,成绩都名列前茅,实在是历史少有。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唐朝最惨的改革家:想要中兴大唐,却惨遭杀害,被骂为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三次中兴,唐朝最惨的案例,唐朝最悲惨的功臣是谁

    一、皇太子的朋友此人名叫王叔文,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别看王叔文的出身不高,但他特别擅长围棋,而且读过诗书,所以唐德宗让他是侍奉太子李诵。太子对时事非常关注,经常与宾客们讨论,在谈到宫市的弊端,李诵表示要向皇帝陈说此事。宾客们纷纷称赞太子,只有王叔文沉默不语。众人离开后,太子对王叔文说:“向论

  • 杨贵妃深受宠爱,唐玄宗为何不封她为皇后?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贵妃对于唐玄宗的态度,唐玄宗与杨贵妃高清图片,杨贵妃与唐玄宗是什么关系

    然而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既然赢得了皇帝的专宠,为何她终身都只不过是个贵妃,而没有被玄宗皇帝册立为后呢?也许有人会说,唐玄宗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因为这个女人原本是儿媳妇,生怕传出去会惹人发笑,所以才没有加封。毕竟皇后可是要母仪天下,并不是谁都能当的。但这个观点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要知道就在此前,李治可是把母

  • 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瓷器常卖到外国,如何运输保证不破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还是丝绸之路也开通了,中国的瓷器从此通过水陆两路,畅销国外。中国因此被欧洲人称为“瓷国”,英语的“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其实,清朝时期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瓷器依然是大量出口。瓷器易碎,海上风雨飘摇,船不是一直平稳的,即便是陆地,也难免凹凸不平,起伏不定。那么,当时的瓷器是如何

  • 儿媳仗着生了儿子就敢挑战独孤皇后,隋文帝护妻让儿媳生不如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独孤皇后隋文帝,独孤皇后如何辅佐隋文帝,隋文帝怎么看待独孤皇后

    西魏的时候,有八大柱国十二将军,这些人后来成了关陇贵族集团的主干。八大柱国里面,有最牛老丈人独孤如愿和大唐太祖景皇帝(追封)李虎等人。十二将军里面,数杨忠名气最大。杨忠号称是弘农杨氏后裔,但是出身实在是微寒。杨忠无爹可拼,只能投身军旅,靠着一身武艺,打出了富贵功名。杨忠的出身不好,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

  • 唐朝开国名将李靖,用兵如神,却被李世民猜疑,几次险些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死前为何要杀掉李靖,唐朝将领李靖简介,李靖在唐朝有多厉害

    李靖,本名药师,出身于隋朝贵族家庭,舅舅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从小就经常和舅舅探讨兵法。后来李渊准备造反时,被李靖发现征兆,准备向隋炀帝告发,不巧道路受阻,等到到达扬州时,李渊已经成功了。李渊听说了李靖的事,就想当场杀死他。李靖当场大喊“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博得了李

  • 武则天是第一位女皇帝,此女却比她更强,仅用一年让北魏再次繁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和北魏的女皇帝,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可以说是女人中的霸者了,但此女却比她要更强。在北燕时期有一位女孩冯氏,是郡王冯朗的女儿。在北燕灭亡之后,被充入宫中当了拓跋焘一名奴婢,后来文成帝拓跋焘登基之后,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之后被册封了皇后。当时的皇帝只有十三岁,而皇后也只有十一岁,但并不是年级小就没有能力,文成帝在位十几年把天下治理的

  • 隋唐最忠义的英雄,不是秦琼,也不是程咬金,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真实秦琼跟程咬金的关系,隋唐英雄最忠义的是谁,历史上真实的隋唐英雄有哪些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很多有志之士落草为寇,很多英雄人物纷纷登场,在这个乱世的大背景下,隋朝和唐朝的交接之际,诞生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故事。说起隋唐的英雄,很多的人都会想起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等人。其实罗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倒是存在着一个罗士信,只不过人们见得多了,听的多了,就觉得他是真实存在

  • 隋炀帝真的是弑父的暴君吗?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理论上说不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怎么被推翻的,隋炀帝为什么只有4个儿子,隋炀帝的两个教训

    公元六零四年,对于还未称帝的隋炀帝杨广来说,是他毕生难忘的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死了,享年六十四岁,死于仁寿宫的大殿内,皇帝的权位最终还是由已经三十六岁的杨广继承。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练,杨广终于得到了多年付出的回报。历史上,对于隋文帝杨坚的死,流传出很多故事,很多的史书典籍中,对杨坚的死因描写的

  • 李渊起兵时只有三万人,为何能够一年就称帝,七年就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从哪里起兵,李渊是从哪里开始起兵的,李渊起兵的历史记录

    (李渊剧照)一、李渊有皇亲贵族的身份。不能不说,这是李渊能够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由于长期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古人对皇亲贵族的身份是很看重的。在打天下的时候,皇亲贵族的人来当领袖,大家都会更相信他一些。三国时期,袁术就因为家里“四世三公”,所以尽管他没什么能力,也网罗了不少人才。刘备因为是“中

  • 李世民为何让秦叔宝、程咬金、徐茂公寒心,也要坚持杀掉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和徐茂公,单雄信与徐茂公的关系,李世民徐茂公打单雄信

    首先要介绍下单雄信,单雄信是隋末唐初的猛将,擅长使用长枪。单雄信为人仗义,义薄云天,和秦叔宝、程咬金、徐茂公以兄弟相称。单雄信和徐茂公的关系最铁,二人一同上的瓦岗寨。后来李密当了瓦岗寨之主,单雄信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徐茂公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唐武德元年,王世充率军攻打李密,李密命单雄信领兵在偃师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