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陵之战:三大顶级名将一死一逃亡,还有一个下落不明

马陵之战:三大顶级名将一死一逃亡,还有一个下落不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3/12/17 4:07:36

[var1]

然而从战后的发展和结局来看,马陵之战的两个当事国却并没有真正的赢家:三大顶级名将一死一逃亡,还有一个下落不明。魏国自不必说,齐国虽然称霸,但是齐威王称得上明主却并非雄才伟略之人,原本齐国可以走得更远,但是齐威王的若干举措却在一定程度上葬送了齐国的大好局面,今天就来看看马陵之战后,齐国为何没能走得更远?一把好牌在手却被自己打烂。

[var1]

马陵之战后魏国损失了十万魏武卒,名将庞涓自杀身亡,太子申被俘在齐国自杀,魏国的损失可谓极其惨重,可是齐国损失也不小:首先连续两次在桂陵和马陵之战击败魏军,为齐国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田忌因为和相国邹忌不和,此番大胜引起邹忌的嫉妒加上田忌自己的张杨,田忌被诬谋反只能逃亡到了楚国,虽然在齐宣王时回到齐国但田忌早已失去了锐气不复当年之勇。

[var1]

田忌的出走引起了连锁反应,原本齐国之所以能连续击败魏国,军事上依靠的主要就是田忌和孙膑,两人一个为主将,一个为军师配合默契堪称绝配,马陵之战后孙膑不知所踪下落不明,要么是随田忌去了楚国,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赏识他的人已经不在了,于是孙膑飘然离去隐居在某地,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如果齐威王不听信谗言,田忌不逃亡仍然受到重用的话,孙膑也肯定不会走。

[var1]

齐威王更大的昏招在于称霸中原后魏国、韩国等纷纷臣服,以至于齐威王有点飘飘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韩国率一些小国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当时是齐威侯)尊其为王,齐威王也顺势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这就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徐州相王”事件。

在此之前除了被视为蛮夷之地不尊从周朝礼制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国称王之外,中原大国无一称王(魏惠王是个例外,他是在前344年逢泽之会时在商鞅的游说下称王的,不过受到各国抵制,不得不说商鞅是没安好心),“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两个强国的不满和敌意,楚威王甚至出兵攻打齐国并在徐州大败齐军,齐国霸业受到重挫。

[var1]

可以设想一下的是,如果齐威王有秦孝公或者燕昭王的魄力和用人策略,继续重用田忌和孙膑,如此一来齐国内有邹忌,外有田忌和孙膑大杀四方,战略上再稳妥一点不受魏惠王劝其称王的诱惑,在当时魏国衰退下去,齐楚秦三大强国中齐国实力最强之时,齐国将大有可为,至少不会败于楚国之手。

齐威王起了一个不好的头,齐国自齐威王开始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屡屡图霸中原,事实上齐国地处东海之滨远离中原,它最应该做的是虎视一旁,谁强大起来就联合各国群起而攻之,而不是一头扎进争霸中原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以至于灭了宋国后引起五国伐齐差点亡国,从此一蹶不振。

更多文章

  • 神仙谱之范蠡:越国辅政万户侯,齐国经商陶朱公,兰陵行医卖药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蠡陶朱公简介,陶朱公范蠡的经商故事,陶朱公范蠡生活的年代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徐国人。范蠡曾经跟随周朝的太师姜太公学习,喜欢用桂枝泡水喝。范蠡在越国担任大夫的时候,辅佐越王勾线消灭了吴国。灭吴以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船前往海外隐居。后来范蠡改名换姓,在齐国定居,对外自称鸱夷子。在齐国隐居百年以后,范蠡又以陶朱公的身份在陶国生活过一段时间。范蠡在化身陶朱公期间

  • 如何看待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襄公讲仁义道德,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的仁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国君主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子姓,宋氏。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册封微子启为宋国公爵,在祖先的国都商丘建立宋国,准许其以天子的礼仪,祭祀、供奉祖先,以“客”的身份,成为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宋国传三十四任国君,历七百五十三年。宋国国君继承了祖先的商文化,商业繁荣,经济发达,被誉为

  • “题凑”最早记载于《吕氏春秋》,汉朝开始使用黄肠题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肠题凑结构示意图,黄肠题凑出土于哪里,汉墓的黄肠题凑是防止盗墓的吗

    “黄肠题凑”是古代君王乃至重臣的一种“葬制”。这四个字不难理解。“黄”指黄柏。“肠”指“心”。《白虎通义》云:“大肠小肠心之府也。”“黄肠”就是黄柏之去皮后的木心。“题”,额也,头也。“凑”,会也,聚也。“题凑”,是说去皮后的黄柏木心,均木之首向内摆放。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题凑”这种葬制的,是《吕氏

  •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系列十二:卫国的亲戚关系真是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周列国卫国简介,海叔说春秋,东周列国战国篇解说合集

    卫庄公很喜欢齐国女人,娶了第一个齐国女人庄姜,没有子嗣,于是又娶了夷姜。但卫庄公对庄姜很是钟情,后来还把陈国妃嫔戴妫的儿子姬完立为太子,并给庄姜做了养子。夷姜受到了冷落,竟是跟卫庄公的儿子姬晋苟且,而姬晋后来成了卫宣公,生下了太子伋。这位卫宣公也是个爱齐国女人的国君,后来又娶了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

  • 荆轲刺秦的时候,秦舞阳为啥没有帮忙?他吓得走不动路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秦舞阳怎么不帮忙,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的作用,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是怎样的人

    秦舞阳作为他的孙子,自然是自幼习武,作为刺客,业务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他跟随荆轲去秦国的时候,估计是年纪太小,所以心理素质不达标。反观荆轲,业务能力这一块,显然是不合格的。不过这哥们的心理素质很强,一看就知道是在社会上混迹过的老油条,这是秦舞阳所不能比的。因此,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12岁杀人的

  • 贸易战到底有多厉害,春秋时期,管仲靠这项政策打垮两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国际贸易战,春秋贸易战,管仲的贸易策略

    [var1]我们先看一下管仲靠贸易战打垮的第一个大国鲁国。鲁国在春秋时虽然不是一流的国家,但也是大国级别的,实力强大。不过在齐桓公继位的时候,鲁国做了对不起齐桓公的事,所以齐桓公就想报复鲁国。不过管仲却不建议发动战争。管仲建议让齐国上下穿鲁国制造的衣服,但严禁自己制造。而且以高价从鲁国购买这种衣服。

  • 三家分晋后,赵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国哪代君主最强,赵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历史上的赵国是怎样被灭掉的

    [var1]一、赵烈侯赵烈侯在位时期,任用公仲连、荀欣、徐越等贤臣,注重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当时中山国的骑兵猛烈攻击赵国,赵烈侯联合魏文侯,打击中山国。赵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赵与韩、魏并立为诸侯。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其子赵敬侯赵章年幼,由其弟赵武

  • 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假齐王,刘邦为何不传令韩信停止进攻齐国,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典故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var1] 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韩信向刘邦请求分封假齐王时,说齐地狡诈多变,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而他南边又和楚国地盘挨着,要是不设立一个代理王统治,局势很难安定下来,因此希望汉王让他来做这个代理齐王,以有利于形势。其实,自从秦末反秦起义爆

  • 除了吴国、东吴,历史上还有哪些国家以“吴”作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为什么叫吴国,吴国国号,历史上有吴国么

    [var1]当然,吴王夫差吞并越国后,没有对越王勾践赶尽杀绝,导致后者卧薪尝胆,反而消灭了吴国。自此之后,吴国告别了春秋历史的大舞台。但是,吴国的影响力还是比较深远的,这尤其体现在“吴”这一国号的沿用。一、东吴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但是,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就不

  • 秦国为了称霸引进人才,却用五张羊皮换来一个奴隶任命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五张羊皮换丞相,秦国历任丞相,历史上真实的秦国故事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部,也有这么一个新兴的诸侯国,对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多多益善。这个新兴的诸侯国就是秦国。[var1]秦国和其他的像齐国、鲁国、晋国等中原诸侯国不一样,它们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和周朝的历史一样,而秦国是在周平王东迁时,充当了一次保镖兼仪仗队,才被周王封为诸侯,由此立国的。秦国立国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