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叔读东周列国志系列十二:卫国的亲戚关系真是乱!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系列十二:卫国的亲戚关系真是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1/16 13:04:55

卫庄公很喜欢齐国女人,娶了第一个齐国女人庄姜,没有子嗣,于是又娶了夷姜。但卫庄公对庄姜很是钟情,后来还把陈国妃嫔妫的儿子姬完立为太子,并给庄姜做了养子。夷姜受到了落,竟是跟卫庄公的儿子姬晋苟且,而姬晋后来成了卫宣公,生下了太子伋。这位卫宣公也是个爱齐国女人的国君,后来又娶了宣姜,生下了公子寿和公子朔。

关于宣姜的遭遇比较有趣,本来卫宣公是要为太子伋迎娶的,只不过卫宣公听说宣姜长得漂亮,等到宣姜到卫国的时候,就直接进了自己的别宫。后来公子朔与太子伋、公子寿争夺君位成功,太子伋、公子寿惨死,公子朔成为卫惠公。太子伋有个老师右公子职,公子寿有个老师左公子泄,这两个人各为其主,但主子死了,就密谋发动内乱赶走了卫惠公。宣姜的兄长齐襄公出兵护送卫惠公,平定叛乱并杀死了右公子和左公子。为稳固卫国公族,齐襄公又让宣姜出嫁,成了公子伋的弟弟公子硕的老婆。

[var1]

卫国的这段时间出现很多乱象,跟这种复杂的关系有关。从时间轴来看,庄姜跟齐僖公多半是兄妹关系,夷姜能生下太子伋,卫宣公要为太子伋迎娶齐国宣姜,那么太子伋至少也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当年夷姜应该是刚好十四五岁嫁给卫庄公,此时多半也是三十来岁的女人了。而宣姜两个公子,一个公子寿,一个公子朔,两大公子能够争夺储君位置的年龄大概应是在十多岁,那么此时宣姜至少也是近三十的女人。而夷姜则是四十岁的女人了,身居后宫就更是无法给予太子伋任政治支持了,因此太子伋的失败,某个方面也是跟母亲有关。

如果是要从卫庄公的角度来看,这个卫国公族子弟的亲戚关系就是相当混乱了。卫庄公既娶了齐僖公的妹妹,又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本来夷姜应称呼庄姜为姨,结果到了卫国就变了称呼为姐。这个其实还算是好的,到了后来卫宣公本来应该称呼夷姜为母,可是两个人却生下了公子伋和公子黔牟。而夷姜的遭遇也不算太好,卫宣公又娶了宣姜,这个宣姜大致跟夷姜的关系也该是姐妹。书中有 “伋子自回家,复命于信台,宣公命以庶母之礼,拜谒姜氏。伋子全无几微怨恨之意”, 伋子本应该叫姨,要是娶了宣姜则是称呼为夫人,而今成了卫宣公的老婆,伋子又得称呼为母亲,估计当时整个后宫都弥漫着某种尴尬之趣,至于怨恨那时完全被尴尬之意掩盖了。

[var1]

这种尴尬情绪伋子不在意,可是宣姜却是在意,后来宣姜的小儿子公子朔以此为由,撺掇宣姜给卫宣公频繁吹耳边风,宣姜“原是伋子所聘,今日跟随宣公,生子得时,也觉伋子与自己有碍”,因此宣姜就与小儿子结成了战略同盟,多有诬陷伋子之意。所谓阖家欢乐,家中不和,必生事端,卫宣公后来估计是被说得烦躁了,便是派人责备夷姜,导致夷姜“怨气填胸,无处申诉,投缳而死”。伋子丧失母亲,后宫之中也即少了消息渠道,这就更让伋子在权力争夺战中落于下风,夷姜之死成为伋子人生的转折点。这一轮丈夫与夫人斗、父亲与儿子斗、姐姐与妹妹斗、哥哥与弟弟斗的乱世大局也就扯开了。

后来公子朔成功的即位为君,可是国内政治动乱不定,宣姜又成为了公子硕的夫人,而这个公子硕虽说是伋子的庶弟,可是这位公子在卫国的政治关系复杂,右公子职和左公子泄的政治脉络里,都跟这位公子硕有关系,所以宣姜嫁给公子硕后,卫国的乱局也算是暂时稳定。只不过宣姜本来没有嫁给伋子,却仍然嫁给了伋子的弟弟,本来从儿媳升级成了母后,而又在十多年后降格成了儿媳,宣姜可谓是卫国政治奇葩。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的时候,秦舞阳为啥没有帮忙?他吓得走不动路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轲刺秦王秦舞阳怎么不帮忙,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的作用,荆轲刺秦王中秦舞阳是怎样的人

    秦舞阳作为他的孙子,自然是自幼习武,作为刺客,业务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他跟随荆轲去秦国的时候,估计是年纪太小,所以心理素质不达标。反观荆轲,业务能力这一块,显然是不合格的。不过这哥们的心理素质很强,一看就知道是在社会上混迹过的老油条,这是秦舞阳所不能比的。因此,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12岁杀人的

  • 贸易战到底有多厉害,春秋时期,管仲靠这项政策打垮两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国际贸易战,春秋贸易战,管仲的贸易策略

    [var1]我们先看一下管仲靠贸易战打垮的第一个大国鲁国。鲁国在春秋时虽然不是一流的国家,但也是大国级别的,实力强大。不过在齐桓公继位的时候,鲁国做了对不起齐桓公的事,所以齐桓公就想报复鲁国。不过管仲却不建议发动战争。管仲建议让齐国上下穿鲁国制造的衣服,但严禁自己制造。而且以高价从鲁国购买这种衣服。

  • 三家分晋后,赵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国哪代君主最强,赵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历史上的赵国是怎样被灭掉的

    [var1]一、赵烈侯赵烈侯在位时期,任用公仲连、荀欣、徐越等贤臣,注重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当时中山国的骑兵猛烈攻击赵国,赵烈侯联合魏文侯,打击中山国。赵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赵与韩、魏并立为诸侯。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其子赵敬侯赵章年幼,由其弟赵武

  • 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假齐王,刘邦为何不传令韩信停止进攻齐国,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典故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var1] 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韩信向刘邦请求分封假齐王时,说齐地狡诈多变,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而他南边又和楚国地盘挨着,要是不设立一个代理王统治,局势很难安定下来,因此希望汉王让他来做这个代理齐王,以有利于形势。其实,自从秦末反秦起义爆

  • 除了吴国、东吴,历史上还有哪些国家以“吴”作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为什么叫吴国,吴国国号,历史上有吴国么

    [var1]当然,吴王夫差吞并越国后,没有对越王勾践赶尽杀绝,导致后者卧薪尝胆,反而消灭了吴国。自此之后,吴国告别了春秋历史的大舞台。但是,吴国的影响力还是比较深远的,这尤其体现在“吴”这一国号的沿用。一、东吴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但是,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就不

  • 秦国为了称霸引进人才,却用五张羊皮换来一个奴隶任命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五张羊皮换丞相,秦国历任丞相,历史上真实的秦国故事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部,也有这么一个新兴的诸侯国,对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多多益善。这个新兴的诸侯国就是秦国。[var1]秦国和其他的像齐国、鲁国、晋国等中原诸侯国不一样,它们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和周朝的历史一样,而秦国是在周平王东迁时,充当了一次保镖兼仪仗队,才被周王封为诸侯,由此立国的。秦国立国之初

  • 身为儒家圣人的孔子,竟然“不知儒服”?是的他亲口承认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你不知道的孔子儒家真相,孔子儒家礼仪图片,儒家孔子的简介

    根据《礼记儒行》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夫,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鲁国君主鲁哀公问孔子“先生穿的衣服,是儒者穿的吧?”孔子回答说“我年少的时候住在鲁国,穿的衣服袖子比较宽;在我长

  • 赵括当真是纸上谈兵?从赵国把廉颇换下开始,长平之战赵国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和廉颇协同作战,廉颇和赵括的水平对比,赵括在赵国的地位

    长平之战,是赵括一辈子最大的痛,因为他的失策,导致秦军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强大的赵国也因此一蹶不振,基本上是家家没了丈夫、父亲和儿子。作为长平之战的赵军总指挥,赵括是不是真的要承担这次失败的主要责任?他果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小伙子吗?[var1]01赵括的无能,秦国是一眼就瞧出来了。长平之战胜负的关

  • 身高2米21的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的身高是多高,孔子真实身高和体重,孔子身高和体重

    [var1]今观其形,皆是人想而来孔子距离我们时隔两千多年了,其实我们见到的孔子形象,都是人们想象而来的。因百家争鸣,在孔子逝世后的三百多年里,孔子一直都是一个布衣学者的形象,远远未曾登顶。直到汉武帝时“罢黜儒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与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地位越来越高,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表现自己对儒家的

  • 荆轲刺秦王,如果不是一场“复仇秀”有可能不失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世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真实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有可能成功吗

    可当荆轲来到燕国,就遇到了一生难得的知己,敲打乐器大师高渐离,并迷上了燕市的狗肉与烧酒,每日在小酒馆喝高之后,就一块唱着半忧伤半高亢的燕国流行民谣《蓟都》:“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易水河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和我在蓟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