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为儒家圣人的孔子,竟然“不知儒服”?是的他亲口承认了

身为儒家圣人的孔子,竟然“不知儒服”?是的他亲口承认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2/3 20:51:27

根据《礼记儒行》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夫,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鲁国君主鲁哀公问孔子“先生穿的衣服,是儒者穿的吧?”孔子回答说“我年少的时候住在鲁国,穿的衣服袖子比较宽;在我长大以后住在宋国,就戴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的学问要广博,衣服就要入乡随俗。我不明白什么是儒服。”后世就会有人认为儒家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服装,孔子也不了解儒服是什么。

[var1]

事非其然,《礼记儒行》所记载的这段鲁哀公与孔子之间有关儒服的对话故事发生在孔子离开鲁国多年以后返回故乡。唐代学者孔颖达针对这段对话解释说:“哀公至孔子之家,见孔子衣服之异,疑其儒服,遂问‘儒行’,为孔子命席,方说儒行之事也。”意思就是鲁国国君鲁哀公到孔子的家里,看见孔子的衣服与常人不同,就怀疑这这是儒家的特殊服饰,所以就问这是所谓的“儒行”,为孔子准备酒席,才说到有关儒行的事。

[var1]

孔子眼中的儒服

据史料记载,鲁哀公对儒家儒学并不感兴趣,只知其表,而不知其内,当看到孔子穿着显异,就拿其外表的穿着讽刺的说“先生穿的衣服,就是人们说的儒服吧”,孔子则神情淡定地说有关入乡随俗的话。则也另一面的看出鲁哀公只重其表的肤浅而不知儒家真正的精神内涵。后面孔颖达也说到:“言此者,讥哀公意不在儒,欲悔笑其服,故以此言非之。”反观孔子的回答实则出于情面和尊重,真正可笑的却是鲁哀公对儒家的无知。

在孔子对鲁哀公就儒服问题上的回答中提到了“逢掖之衣”和“章甫之冠”,两者都是华夏民族的日常穿着服饰。逢掖,古代读书人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之衣也”,逢掖之士就是对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代称。章甫,《论语儒行》亦解释为“章父”,是古代殷人的一种帽子,《庄子逍遥游》提到“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髪身,无所用之”。“逢掖之衣”和“章甫之冠”加在一起就组成了“逢掖章甫”,这也是古代形容儒生穿着的代词。

[var1]

孔子并不是为了入乡随俗而改变自己的服饰,我们都知道,古代改朝换代都讲究“改正朔,易服色”,在古人眼里,国家的兴亡是与天意相挂钩的,皇帝也是由上天决定的,俗称“真命天子”,既然改朝换代是一种不可违的“天命”,因此每个新朝代在建立之初必然要做些改变和革新,以此来彰显对“天命”的尊重继承。

儒服的种种

汉代学者董仲舒解释说“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当然,“改正朔,易服色”是因为朝代更迭而形成的一种规矩,儒服也确实存在,比如在孔子死后,其弟子在安葬他时冠以章甫之冠,这就充分说明了儒家包括孔子是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服饰的。

[var1]

儒服也是中国古代汉服中的一种。汉服是古代汉人日常穿着,还包括儒裙,即上儒下裙。儒服也在多个朝代被提及,如明代李贽在《答邓明府》中提到“居士日儒服而强谈服,今居佛国矣,又强谈儒”,又如清代卓尔堪《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

近现代作家丁玲在作品《母亲》中说“不同的只是武陵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儒服不仅仅只是一种对儒士的代称,亦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深衣,更是一种对一位学者个人诗书气的形容。儒服逐渐发展成一种道袍或者道服,到了宋代演变为了直裰,蓝色或黑色宽大长袍,斜领交裾,蓝袍四周镶黑边,衣背中逢直通下摆,后又逐渐被道士所穿行。

[var1]

儒服的现实意义在各个朝代显现出来,儒服在鲁哀公看来不过是一件出于其表的衣服,但在孔子看来是代表儒家对圣贤之道的形象具体化,读书人奉孔子为师祖,衣着亦严格按孔子的思想来,为后来服饰发展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对汉服基本理念起到了一个参照作用。虽然儒服在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穿着中消失了身影,但“不知儒服”故事的背后隐藏是对儒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重要代表的尊重。

参考文献:《礼记》《汉书》《明史》《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更多文章

  • 赵括当真是纸上谈兵?从赵国把廉颇换下开始,长平之战赵国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和廉颇协同作战,廉颇和赵括的水平对比,赵括在赵国的地位

    长平之战,是赵括一辈子最大的痛,因为他的失策,导致秦军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强大的赵国也因此一蹶不振,基本上是家家没了丈夫、父亲和儿子。作为长平之战的赵军总指挥,赵括是不是真的要承担这次失败的主要责任?他果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小伙子吗?[var1]01赵括的无能,秦国是一眼就瞧出来了。长平之战胜负的关

  • 身高2米21的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的身高是多高,孔子真实身高和体重,孔子身高和体重

    [var1]今观其形,皆是人想而来孔子距离我们时隔两千多年了,其实我们见到的孔子形象,都是人们想象而来的。因百家争鸣,在孔子逝世后的三百多年里,孔子一直都是一个布衣学者的形象,远远未曾登顶。直到汉武帝时“罢黜儒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与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地位越来越高,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表现自己对儒家的

  • 荆轲刺秦王,如果不是一场“复仇秀”有可能不失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世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真实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有可能成功吗

    可当荆轲来到燕国,就遇到了一生难得的知己,敲打乐器大师高渐离,并迷上了燕市的狗肉与烧酒,每日在小酒馆喝高之后,就一块唱着半忧伤半高亢的燕国流行民谣《蓟都》:“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易水河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和我在蓟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var1]

  • 诸葛瑾才华平庸,在吴国的地位却不低,孙权为何如此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瑾对孙权的贡献,孙权与诸葛瑾关系,诸葛瑾为什么去东吴辅佐孙权

    然而有一个人,虽然位高权重,但他的声名不显,如果不是因为他有个卧龙弟弟,恐怕很少人会知道这个人。他就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便是在东吴阵营中,他的名气也要远逊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当然了,他的一生相比这些人而言,也显得十分的平庸。[var1]即便名气不如人,但是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却是非常显赫

  • 商鞅的一条规定无意造就出秦国最铁血部队,成六国的“追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一条规定无意造就出秦国最铁血部队,成六国的“追命符”说到秦朝,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它是秦始皇嬴政在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以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出现,正式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其实,早期的秦国并非是一个强国,其先祖秦非子只是因为养马

  • 越王剑是勾践佩剑,为何在楚国郢都出土?这两种说法哪种更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越王勾践的剑在哪里出土,越王勾践的剑在什么地方出土,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确定是真的吗

    记得一个修复兵马俑的考古队员,在发现兵马俑身上有一个指纹的时候,立刻被感动哭了,为啥?因为这个指纹是两千多年的工匠留下来的,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越王剑出土的时候,也是非常让人惊叹,整把剑长55.7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贵族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有蓝色玻璃,北面有

  • 能以文服人、也能以物理服人,儒圣孔子其实还是“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以德服人孔子,名人怎样评价孔子,孔子是怎么以德服人的

    作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似乎有这样一副类似于古代大学教授的外表形象才算是正常。但事实上,这个形象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var1]关于这件事,孔子的弟子之一,“七十二贤”、中的子路可能会有话要说。子路本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原本是卞地有名的游侠,

  • 诸葛亮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遇到暴雨后为何不用弓箭?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司马懿上方谷大战,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失败的地理原因,诸葛亮跟司马懿斗阵超长视频

    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司马懿父子即将被烧死时,天空突降暴雨,浇灭了烈火,让陷入绝境的“冢虎”逃出生天。然而很多读者都感到疑惑,面对逃窜的司马懿,诸葛亮为何不下令放箭呢?战国初期,孙膑就是在马陵埋伏大量弓弩手,将庞涓射死于树下。很多读者认为,“火烧上方谷”不过是罗贯中的虚构情节,这个情节不过是为了突出“

  • 汉朝是如何征服朝鲜半岛的?设四个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朝鲜四郡存在多久,汉朝和朝鲜有什么关系,在汉朝谁收复了朝鲜

    卢绾的部将卫满,率千余骑兵,远走辽东,进入朝鲜半岛。卫满杀朝鲜王箕准,建都王险城,收容燕齐亡命之徒,攻略四周小邑,降服诸夷,实力渐强。汉惠帝和吕后之时,天下初定,卫满强盛,其南方的真番、临屯等大部落都来归附,地方数千里。汉朝辽东太守与卫满立约,使为外臣,禁约塞外蛮夷,勿得侵犯汉朝边境。蛮夷君长欲入见

  • 《三国演义》八大霸气十足的武器,没有赵云的龙胆亮银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演义十大最强武器,赵云龙胆亮银枪,三国演义里面什么武器最厉害

    倚天剑“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倚天剑是曹操的两把佩剑之一,另外一把是青釭剑,长坂坡的时候被赵云夺去。“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有了倚天剑,可惜却没有屠龙宝刀。方天画戟说到方天画戟,自然想到的就是吕布,其实三国使用方天画戟的不是只有吕布一人,但无疑算吕布最为厉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