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如何防止子孙腐化?宫内种菜走路穿草鞋,最后大明还是亡了

朱元璋如何防止子孙腐化?宫内种菜走路穿草鞋,最后大明还是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2/20 10:41:01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明太祖朱元璋告诫子孙不可得罪膳夫和栉工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谈论。事实上,朱元璋是一位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的皇帝,不仅教子嗣如何为人处事,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也会教他们如何治家,以防止他们出现腐化蜕变的状况。

太祖朱元璋画像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中国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开国之君,其一生可谓传奇,而这也导致了他自视甚高,他时常在子女与臣属面前骄傲地自夸为历史上最勤勉、最努力、最负责任的皇帝。此外,他时常以伟大父亲自居,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擅长教子治家的严父,史书在此方面的记载颇多。

▲朱元璋称帝场景复原

朱元璋以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教育子孙,为诸皇子公主择师时也是慎之又慎,《明史》载:“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傅亦慎其选。”给皇子公主们担任讲习的无不是笃诚职守、原则性很强的名儒大家,诸皇子如若不听老师教训,被严加责备是小,朱元璋甚至还准许讲师对皇子实施体罚。李希颜担任众皇子授课讲师时,就以“规范严峻”著称,诸皇子顽劣不学的后果是“或击其额”,敲打额头可比戒尺打手板厉害许多,这未免太过有犯皇家尊严,朱元璋本来也是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理解了李希颜严教的目的,不仅惩罚他,反而还给他升官加爵。

▲朱元璋早年为僧剧照

除了命众皇子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外,朱元璋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比如,朱元璋常命皇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普通百姓生活,最远的一次,他要求各皇子从国都南京一路行至“龙兴之地”临濠(今安徽凤阳)。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在南京送别诸子时,说道:“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大意就是告诫众子此次外出游历,须专心体察民情,了解自己发迹旧事,知道父辈创业之艰难。

▲安徽凤阳明皇陵旧址

史书记载,朱元璋曾亲自带领众皇子走访南京郊外农家,察看农民居住饮食条件与日常生活,还在大内宫城之中辟地种菜,召集诸子进行现场教育,告诫他们“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某次外出时,朱元璋路见一小僮,见他小小年纪便供人役使,奔来走去汗流不止,就把小孩领进宫来,当着诸皇子的面说道:“此小僮与尔等年相若,已能奔走服役。尔曹不可恃年幼,怠惰不学。”

▲草鞋

此外,朱元璋为教育诸子习于勤劳,不滋骄惰之性,曾命令内侍宦官特制草鞋分发给皇子,并规定,凡是要出城走稍微远一点的路,皇子们都只能乘马行驶其中三分之二路程,剩下的三分之一必须穿上草鞋步行……类似的小故事在朱元璋教育子女时比比皆是,可见,朱元璋对于防止子女腐化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晚年时,在诸皇子面前做了一个自我评定:“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吾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至若朝廷政事,稽于众议,参决可否,惟善是从……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故与尔等言之,使知持守之道。”此番话语某些部分或有争议,但头尾之处,按照史实来说,丝毫没有夸饰之处,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从未耽于享乐,终日忙于政务,入睡前也会反思自己行事是否争取,这固然是他权力欲望强盛,但也体现他想做一个好君王、好父亲、好榜样的心理,他希望通过亲身垂范来教导子孙,勤政爱民,从而使朱明王朝传承万世,可惜他忘了单靠道德操守是永远也抵制不了帝制极权的腐蚀,随着时间推移,朱氏皇族腐化进而拖垮整个明王朝是迟早的事情。

参考资料: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明实录·太祖实录》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这期间他所做的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当皇帝18天是怎么算的,李自成是怎样当皇帝的,李自成当皇帝后都做了什么

    李自成虽然出生一个贫苦的农民人家,但他从小就机智过人,而且有着非常大的野心。在父母双亡以后,李自成便开始了漫长的奔波之旅,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他也逐渐成长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充满抱负和能力的人物。在投身军营以后,李自成先是投奔了闯王高迎祥的帐下,在不断的立功表现下,他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高迎祥倍受信

  • 从神鸟到孝鸟,最后沦落为恶鸟,乌鸦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在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的乌鸦,乌鸦为什么被称为神鸟,北宋有百灵鸟吗

    但事实上乌鸦的形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丑陋的,甚至于在上古时期,乌鸦还是赫赫有名的神鸟,受尽了人们的崇拜,甚至在汉朝时期,乌鸦也是有反哺孝鸟之称的祥瑞,为天下孝子所尊崇。乌鸦的形象彻底沦为恶鸟是在宋朝时期,有很多人都奇怪,那样一个风雅柔和的年代,为何会把曾经的祥瑞之鸟抹黑成后世所知的那个样子呢?乌鸦

  •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还是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朱元璋杀了多少贪官,朱元璋杀过哪些贪官,朱元璋总共杀了多少贪官及其家属

    首先,在封建明朝时期,在朝做官的人员工资都非常低,完全不能负担起整个家庭的开支,因此,这些明朝官员大多数都是为了从中牟利,而真正脚踏实地的为平民百姓做实事的官员,少之又少。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群最多的无非是当地有钱的财主以及土地资源丰富的地主,这两类人表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因此财

  • 明朝最后一支死不投降的军队,首领是太监,若它在不会有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最后的军队去哪了,明朝最厉害的太监,明朝后期最厉害的五个军队

    不同的是,明朝并没有像多数朝代那样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卫国军团。明朝的军备废弛、缺兵缺饷是历朝历代中最严重的,但明朝依然有拿得出手的几支强悍军团。比如守卫辽东的关宁铁骑,比如孙传庭的秦兵,卢象升的天雄军,秦良玉的白杆兵等等。可以说,明朝面对后金和农民起义军的双线作战中苦苦支撑十余年绝非偶然。当然,明朝终

  • 明朝攻打后金时,为何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去送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派谁最有可能灭掉后金,明朝对抗后金,明朝多少兵马抵御后金

    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和宁夏之役,从公元1592(万历二十年)达到了公元1598年,这两战基本耗尽了帝国最精锐的九边野战部队,李成梁的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之中阵亡,同时也宣告着震慑女真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辽东铁骑退出了历史舞台。时间到了17世纪后,明帝国已经没

  • 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帮朱元璋修长城极尽讨好,为何还是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与沈万三的真实关系,朱元璋与沈万三之间的恩怨情仇,朱元璋和沈万三的真正历史

    童年时期,大家大多都听过一个叫聚宝盆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沈万三中家里有一个不管放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金子的聚宝盆。这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沈万三的家庭到底是多么的富有。一、古代首富沈万三像沈万三这种大商不仅会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在战乱时保持国库的充盈为战争更大的胜算。所以对于历朝的各位皇帝来说,有个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胡善祥墓,胡善祥有孩子吗

    从1368年到1429年,60余年时间内,明朝只听说过废除皇帝,没听说废除皇后的。总得来说,明朝的皇后比皇帝更加通情达理,马皇后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皇后有一个榜样,所以基本上都比较贤惠。这个胡善祥,据说也是非常贤惠的皇后,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那么如此贤惠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掉了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

  • 明朝第一鬼才:官府数十年解决不了的匪患,他用2千兵马轻松荡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军事奇才实力,明朝军事风云人物,明朝开国擅长防守的名将

    匪患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朝廷多次派兵去围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期间还吓跑了不少巡抚。不过就在这时,天降了一位神人,这个人仅仅用了一年零3个月时间,仅用手头的2千兵马,就扫荡了数十万的匪患。这些匪患不但牵扯甚广,更是驻扎了十年有余,更加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神人并不是武将,只是一位文人。他就是

  • 历史悬案:明朝的皇陵为何一直没有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陵没被盗吗,明朝皇陵为什么会被保存,历史上的明朝皇陵

    那么为何明朝的皇陵会没有人去盗墓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番关于明朝皇陵的那些事情,也许你就会瞬间明白其中原委了。清朝皇陵被盗严重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我们不分析关外的皇陵,就来说一说关内的清东陵与清西陵,其中清东陵埋葬的包括顺治、

  • 梁山好汉征方腊死伤惨重,到底是方腊太强,还是宋江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方腊,八州二十五县,做为一个自立为王的小朝廷,各编制一应俱全,有良好的民众基础,为兵源与后勤提供了保障,能战的兵力不会少于10万人,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20万人,毕竟以前一个郡县也就几万人,也做不到全民皆兵,手上也有一堆文武大将,最出名的有八大王等,像石宝(杀梁山好汉最多的将领,估计超过10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