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后一支死不投降的军队,首领是太监,若它在不会有清朝

明朝最后一支死不投降的军队,首领是太监,若它在不会有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50 更新时间:2024/2/3 21:35:50

不同的是,明朝并没有像多数朝代那样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卫国军团。明朝的军备废弛、缺兵缺饷是历朝历代中最严重的,但明朝依然有拿得出手的几支强悍军团。比如守卫辽东的关宁铁骑,比如孙传庭的秦兵,卢象升的天雄军,秦良玉的白杆兵等等。

可以说,明朝面对后金和农民起义军的双线作战中苦苦支撑十余年绝非偶然。当然,明朝终究是亡了,而且亡的有些可悲,因为那些为清军打天下的,多数都是原明朝的文臣武将。

不过在所有明军战斗序列当中,有这样一支十分特殊的军队,他们由太监做首领,属于皇帝直接管辖,人数不多,却是明朝末年最能打的,而它最终的结局也是团灭,将领无人投降。

这支军队就是勇卫营。勇卫营的前身是勇士营和四卫营,属于京营的战斗序列。虽然叫京营,但实际上更像是皇家仪仗队队,没有多少战斗力。

崇祯皇帝继位后,开始整编和组建勇卫营,统领是亲信太监曹化淳。很多人评价说崇祯的一大败笔就是过度依赖太监,而且很多史料中记载说曹化淳就是那个打开城门放李自成进北京的人。

其实这还是真冤枉了这位忠臣,曹化淳早在崇祯还是藩的时候就追随左右,不仅忠诚,而且训练出的军队战力极强,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至于他“开门迎贼”,那纯属误传,因为早在明朝灭亡前六年,他就已经退休回到了天津老家。

1636年,10万清军绕道长城逼近北京。勇卫营第一次出战,战果辉煌,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这几个彪悍的将领都在勇卫营当中。而黄得功的人马都在衣甲上画虎头,彪悍异常,以至于敌军见到黑虎头军都绕道而行。

逼退清军后,孙应元、黄得功又奉命进入河南征剿农民起义军。虽然兵力只有1万余人,但勇卫营在河南先后斩杀敌军数万,是唯一一支面对清军和农民起义军都保持不败的军队。

只可惜,明朝始终处于双线作战当中,兵力并不多的勇卫营不得不一分为二,南北驻防。1641年,孙应元在与李自成的战斗中阵亡。1644年,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从西安出发北上北京,一路关隘望风而降,唯独在宁武遇到了勇卫营将领周遇吉,只有4000兵马的明军李自成的大军血战数日。

打的李自成一度有了放弃北上的念头。但终因内外无援,周遇吉战死。此时,黄得功正奉命在四川一带征剿张献忠

显然,明朝最能打的勇卫营没有一支留在北京拱卫都城,全部都在南北战场与敌血战。明朝灭亡后,最后一支勇卫营黄得功部统归南明政权,在南京城下与清军血战,最后自尽而亡。

可以说,勇卫营的将领用最为悲壮的方式谢幕。如果不是因为双线作战,这支天子劲旅依托宁武、大同等沿途关隘层层设防,李自成可能就进不了北京,而最终清军能否入关定鼎中原,那恐怕也要打上个问号了。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明朝攻打后金时,为何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去送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派谁最有可能灭掉后金,明朝对抗后金,明朝多少兵马抵御后金

    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和宁夏之役,从公元1592(万历二十年)达到了公元1598年,这两战基本耗尽了帝国最精锐的九边野战部队,李成梁的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之中阵亡,同时也宣告着震慑女真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辽东铁骑退出了历史舞台。时间到了17世纪后,明帝国已经没

  • 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帮朱元璋修长城极尽讨好,为何还是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与沈万三的真实关系,朱元璋与沈万三之间的恩怨情仇,朱元璋和沈万三的真正历史

    童年时期,大家大多都听过一个叫聚宝盆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沈万三中家里有一个不管放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金子的聚宝盆。这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沈万三的家庭到底是多么的富有。一、古代首富沈万三像沈万三这种大商不仅会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在战乱时保持国库的充盈为战争更大的胜算。所以对于历朝的各位皇帝来说,有个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胡善祥墓,胡善祥有孩子吗

    从1368年到1429年,60余年时间内,明朝只听说过废除皇帝,没听说废除皇后的。总得来说,明朝的皇后比皇帝更加通情达理,马皇后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皇后有一个榜样,所以基本上都比较贤惠。这个胡善祥,据说也是非常贤惠的皇后,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那么如此贤惠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掉了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

  • 明朝第一鬼才:官府数十年解决不了的匪患,他用2千兵马轻松荡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军事奇才实力,明朝军事风云人物,明朝开国擅长防守的名将

    匪患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朝廷多次派兵去围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期间还吓跑了不少巡抚。不过就在这时,天降了一位神人,这个人仅仅用了一年零3个月时间,仅用手头的2千兵马,就扫荡了数十万的匪患。这些匪患不但牵扯甚广,更是驻扎了十年有余,更加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神人并不是武将,只是一位文人。他就是

  • 历史悬案:明朝的皇陵为何一直没有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陵没被盗吗,明朝皇陵为什么会被保存,历史上的明朝皇陵

    那么为何明朝的皇陵会没有人去盗墓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番关于明朝皇陵的那些事情,也许你就会瞬间明白其中原委了。清朝皇陵被盗严重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我们不分析关外的皇陵,就来说一说关内的清东陵与清西陵,其中清东陵埋葬的包括顺治、

  • 梁山好汉征方腊死伤惨重,到底是方腊太强,还是宋江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方腊,八州二十五县,做为一个自立为王的小朝廷,各编制一应俱全,有良好的民众基础,为兵源与后勤提供了保障,能战的兵力不会少于10万人,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20万人,毕竟以前一个郡县也就几万人,也做不到全民皆兵,手上也有一堆文武大将,最出名的有八大王等,像石宝(杀梁山好汉最多的将领,估计超过10个以

  • 梁山好汉最终死伤惨重,真的都是因为宋江招安?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为何希望被招安,真实的宋江有没有被招安,水浒传宋江为什么拼命都要招安

    《水浒传》应该是最最家喻户晓的一部书,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著,其成书时间是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一部描写徽宗朝农民起义造反最终投靠官家的事件,遗有《宣和纪事》,但史实和本书出入巨大,这里不做参考,只就宋江在小说中的表现发表观点和意见。我们口中经常说的一个词,叫做逼上

  • 历史中真正想要害岳飞的是秦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的岳飞真是秦桧害死的吗,南宋时期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凶手吗,岳飞和秦桧的前世

    按说这支“岳家军”没有食国家俸禄,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装是没有任何朝廷背景的,只是跟水泊梁山宋江一样受了诏安。那么这支军队素来对付金军很有心得,总是以最小兵力击败金军大部队,使高宗颇为欣赏。虽说“岳家军”是南宋军队的顶梁柱,但终究是一支军阀部队,难免出现一些号令不一的事情,这里没有说“军阀”是贬义词,人

  • 明朝建了长城,为何不守于长城,非要将战略决战设在宁锦防线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为什么不修河套长城,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时期修筑长城的原因

    明朝中前期,明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辽东地区,在永乐九年还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以统辖今天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果没有对包括宁锦地区在内的东北地区的掌控,就无法应对明宪宗时期东北女真人的第一次崛起,更不可能有“成化犁庭”这样的大捷。“成化犁庭”的主导者:明宪宗朱见深相反,如果没能控制辽东,单薄的长城防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也算是位传奇人物了。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时生于凤阳府定远县,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不过,比起朱元璋的家境,李善长家可要殷实多了。李善长这个人读书并不多,但脑子十分灵光,是个很机智的人,史书称其“策事多中”。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郭子兴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占领了濠州。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