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攻打后金时,为何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去送死?

明朝攻打后金时,为何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去送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4/1/13 14:26:34

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和宁夏之役,从公元1592(万历二十年)达到了公元1598年,这两战基本耗尽了帝国最精锐的九边野战部队,李成梁的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之中阵亡,同时也宣告着震慑女真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辽东铁骑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间到了17世纪后,明帝国已经没有能力短时间能组织起来经验丰富的精锐野战军团,这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也就是前文提到的16世纪末的一系列战争的损耗巨大,新的野战部队并没有及时补充上来,第二,就是万历朝的党争开始出现,张居正十年变法付诸流水,朝廷财政陷入空前危机,养军队那是需要钱的呀。

明代的军队,实际上能打的精锐,都是将官们养的效忠于自己的家丁,比如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估计有3000人,虽然只有3000人,但是在李成梁时代,足够让女真诸部听话,那是想打谁就打谁的。

战争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一般也就是精锐的那么几万人而已,其他的大多随着精锐丧尽而溃败。而具体到明朝,还存在卫所兵的问题,当然卫所兵很多时候,就是摆样子,凑人数,真正作战的都是维持在不超过10万人的九边精锐部队。

然而到了万历三大征结束后,边军精锐不在,帝国的财政窟窿也填补不上,而且边军卫所的糜烂也不可收拾。到了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能够凑出来的总兵力,合计11万人,这就是帝国最后得老本了,之后20多年的战争里,明军再也没有这么多稍微能打的野战军了。

然而,这一战,由于杨镐的四路出击战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死在了萨尔浒,帝国也就只能转为守势,真的就没有再派军队跟后金野战了。

后来打的那些仗,并不是明军一波波去送死,而是基本上被围点打援了。老奴带着八旗兵攻击明军辽东的城池,总是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屡试不爽,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明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守土有责”,丢城失地,处罚是极其严厉的。

而这些派遣的援兵,本身也不是精锐野战军,大多都是守城部队,野战经验不足,毕竟自萨尔浒之后,明军不但失去了野战精锐,也失去了跟八旗野战的信心。

所以从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基本没有什么野战军了,可能存在一部分精锐家丁部队,比如传说中的“关宁铁骑”,规模大概也就3000人,战力如何不知道,但就战斗意志而言,是大明最后一支可以正面炕清兵的部队了。

之后爆发的战争,除了宁锦之战、宁远之战,这两场是因为袁崇焕依仗坚固的城防,加上犀利的大炮,打赢了守城战以外,其他的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等,基本都是被八旗围点打援干掉的。

朝廷最后一次组织大规模军队出征满清,是崇祯十三年的松锦之战,军队大多来自于跟高迎祥、李自成作战的军队,结果也是在崇祯的逼迫下,总指挥洪承畴放弃步步推进的战术布置,急忙赶去救援锦州,最终在松山被努尔哈赤围点打援歼灭。而这一次左闸安明军总计出动了13万人马,这已经是帝国出兵的极限了。

或许有人会说,明朝以前,不是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大会战么,怎么到了明朝就只有十几万的军队作战了?要知道古人在记录的历史的时候,对于数字向来不怎么严谨,有时候为了壮声势,就报个夸张了好几倍的虚数,战胜了之后的歼敌数目也往大了说,(为了军功)。

超过10万人的军队,对于古代的后勤水平而言,差不多是极限了,10万指的是战兵,为了保障这10万人能够正常作战,至少还需要超过20万左右的辅兵和民夫,来承担后勤。

再者而言,即便明廷有能力派遣几十万正兵作战,在辽东地区,面对后金八旗这种行踪不明,飘忽不定,不需要后勤保障,机动性极强的部队,根本没有机会掌握主动,一旦露出破绽,就会被人家分而击破。总不可能几十万军队一起行军吧。

更多文章

  • 明朝江南首富沈万三,帮朱元璋修长城极尽讨好,为何还是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与沈万三的真实关系,朱元璋与沈万三之间的恩怨情仇,朱元璋和沈万三的真正历史

    童年时期,大家大多都听过一个叫聚宝盆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沈万三中家里有一个不管放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金子的聚宝盆。这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沈万三的家庭到底是多么的富有。一、古代首富沈万三像沈万三这种大商不仅会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在战乱时保持国库的充盈为战争更大的胜算。所以对于历朝的各位皇帝来说,有个

  •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历史上真实的胡善祥,胡善祥墓,胡善祥有孩子吗

    从1368年到1429年,60余年时间内,明朝只听说过废除皇帝,没听说废除皇后的。总得来说,明朝的皇后比皇帝更加通情达理,马皇后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皇后有一个榜样,所以基本上都比较贤惠。这个胡善祥,据说也是非常贤惠的皇后,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那么如此贤惠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掉了呢?主要还是这么三个

  • 明朝第一鬼才:官府数十年解决不了的匪患,他用2千兵马轻松荡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军事奇才实力,明朝军事风云人物,明朝开国擅长防守的名将

    匪患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朝廷多次派兵去围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期间还吓跑了不少巡抚。不过就在这时,天降了一位神人,这个人仅仅用了一年零3个月时间,仅用手头的2千兵马,就扫荡了数十万的匪患。这些匪患不但牵扯甚广,更是驻扎了十年有余,更加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神人并不是武将,只是一位文人。他就是

  • 历史悬案:明朝的皇陵为何一直没有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陵没被盗吗,明朝皇陵为什么会被保存,历史上的明朝皇陵

    那么为何明朝的皇陵会没有人去盗墓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番关于明朝皇陵的那些事情,也许你就会瞬间明白其中原委了。清朝皇陵被盗严重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我们不分析关外的皇陵,就来说一说关内的清东陵与清西陵,其中清东陵埋葬的包括顺治、

  • 梁山好汉征方腊死伤惨重,到底是方腊太强,还是宋江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方腊,八州二十五县,做为一个自立为王的小朝廷,各编制一应俱全,有良好的民众基础,为兵源与后勤提供了保障,能战的兵力不会少于10万人,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20万人,毕竟以前一个郡县也就几万人,也做不到全民皆兵,手上也有一堆文武大将,最出名的有八大王等,像石宝(杀梁山好汉最多的将领,估计超过10个以

  • 梁山好汉最终死伤惨重,真的都是因为宋江招安?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为何希望被招安,真实的宋江有没有被招安,水浒传宋江为什么拼命都要招安

    《水浒传》应该是最最家喻户晓的一部书,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著,其成书时间是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一部描写徽宗朝农民起义造反最终投靠官家的事件,遗有《宣和纪事》,但史实和本书出入巨大,这里不做参考,只就宋江在小说中的表现发表观点和意见。我们口中经常说的一个词,叫做逼上

  • 历史中真正想要害岳飞的是秦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的岳飞真是秦桧害死的吗,南宋时期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凶手吗,岳飞和秦桧的前世

    按说这支“岳家军”没有食国家俸禄,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装是没有任何朝廷背景的,只是跟水泊梁山宋江一样受了诏安。那么这支军队素来对付金军很有心得,总是以最小兵力击败金军大部队,使高宗颇为欣赏。虽说“岳家军”是南宋军队的顶梁柱,但终究是一支军阀部队,难免出现一些号令不一的事情,这里没有说“军阀”是贬义词,人

  • 明朝建了长城,为何不守于长城,非要将战略决战设在宁锦防线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为什么不修河套长城,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时期修筑长城的原因

    明朝中前期,明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辽东地区,在永乐九年还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以统辖今天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果没有对包括宁锦地区在内的东北地区的掌控,就无法应对明宪宗时期东北女真人的第一次崛起,更不可能有“成化犁庭”这样的大捷。“成化犁庭”的主导者:明宪宗朱见深相反,如果没能控制辽东,单薄的长城防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也算是位传奇人物了。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时生于凤阳府定远县,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不过,比起朱元璋的家境,李善长家可要殷实多了。李善长这个人读书并不多,但脑子十分灵光,是个很机智的人,史书称其“策事多中”。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郭子兴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占领了濠州。当时,

  •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了30个,剩下四人为何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都杀了哪几位功臣,朱元璋成功后杀了哪些功臣,明朝朱元璋没杀的功臣有哪些

    关于明初开国功臣人数的疑问关于明初开国功臣人数,有很多不同说法,有的只算开国公爵25位,有的只算列入功臣庙的21位,有的只算淮西24将,有的把开国所有封爵的150位全部算进去。无论如何计算,明朝都没有34个开国功臣的说法,这种说法出自不负责任的网文。1,入功臣庙的21人根据《明史·志第二十六·功臣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