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00年王朝的覆灭:被唐朝一刀刀“凌迟”,最终死于“内讧”!

700年王朝的覆灭:被唐朝一刀刀“凌迟”,最终死于“内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2/9 12:53:23

这个段子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只是当作一个笑话来看看,但是现在对于一部分某半岛的“宇宙人”来说,却还一直当真了!确实很搞笑。

更何况,当年的高句丽和那个“半岛宇宙国”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很快完成了中央集权和扩张。当时这个“高句丽”帝国不仅囊括大半个朝鲜半岛,其实还有中国东部的很大一片疆域,完全是独立的另一个王朝。

不过话又说回来,隋唐时期的高句丽确实不是很好打!

唐太宗远征高句丽时损失很小,被射瞎一只眼纯属谣言!

首先,高句丽这个帝国的地理位置可攻可守;其次,该王朝极盛时期拥兵几十万,有强大的步兵、骑兵、重甲骑兵、重甲步兵等各兵种。而且该王朝的经济也比较好: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

有了强大的军队和经济支撑,那么高句丽王朝的野心就逐渐变大了:他们先是征服了周边不少蛮族。在强盛的隋文帝时期,高句丽便开始蠢蠢欲动了,不断蚕食隋朝的东北及辽东等地。

后来,高句丽趁中原内乱逐一占领了汉四郡。这种情况下,隋唐不打你打谁?不过隋朝军队虽然连续多次出征,但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后,于公元644年便对这个“心头大患”开始下狠手了!不过他在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也吸取了之前隋炀帝的教训,率军采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策略。

但是高句丽的城池地理位置都实在太好了,高句丽军队也抓住了这点,每一座城他们都死守到最后才投降。虽然唐军成功攻下了很多城池,但是损耗太大了,后勤也逐渐跟不上了。

后来,苏定方率军围攻平壤半年都没能攻下来。最后,出征时豪情万丈的唐太宗不得不铩羽而归。而且根据现有的史料表明:唐太宗在撤退的途中,可能染上了重病或者负了伤。

但是今天在某“宇宙国”的嘴时,却被传说成了另一个版本:唐太宗在安市城让高句丽守军射瞎了一只眼睛。

这就有点过分了!

要知道,虽然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最后未能成功,但当时唐军的战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唐军总共损失了不到2000人,但是唐军却一举攻破高句丽大小城池十余座,消灭十几万高句丽军主力,其中斩首4万多级。

例如平壤之战中,唐军虽然自己损失了八千匹马,但是从高句丽军队手中夺取的马匹却超过了5万匹。另外,唐军在战役中还缴获了大量铠甲等装备物资。

因此,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时,唐军的损失其实一直都很小。只是因为对方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后勤难以保障这才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资治通鉴》中,就曾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进行了详细描述:

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另外在《新唐书》列传中,也对唐军远征高句丽有过记载:“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至于“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被射瞎一只眼”的说法,其实只是近代朝鲜半岛某国小说伪造出的谣言。在这之前的古代汉人史料,以及朝鲜半岛史料中,都从来没有提到过有这种事发生。

这个“典故”最早从何而来?现在都是语焉不详,也无从考证。

唐高宗采取长期战略对付高句丽,“内讧”给了他天赐良机。

公元655年,高句丽和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朝求救,当时的唐高宗李治便决定再次起兵讨伐高句丽: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军击退高句丽军队。

不过这一次,和隋唐前几位皇帝讨伐高句丽不一样:李治知道高句丽短时间内并不好打,便决定采取长期战略,双方虽然处于战争状态,但表面上却又没有直接撕破脸皮。

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时,高句丽甚至还派了自己的太子前来“观礼”。而李治也对这种情况默认了,接受了高句丽的“示好”。由此可见,李治对于高句丽这个对手还是很谨慎很清醒的。

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终于看到了征服高句丽的机会:这一年高句丽的莫离支盖苏文去世了,而他的三个儿子开始了内讧。

莫离支盖苏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32岁的长子泉男生,但他的另两个儿子泉男建和泉男产却心生不满。

但这一切泉男生即位后并没有在意,他当时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做监国主持朝政,自己便离开平壤视察民情去。

结果在权力的诱惑下,泉男建和泉男产两兄弟把哥哥泉男生留在平壤的小儿子泉献忠杀掉了,然后自立为莫离支。平壤发生政变后,泉男生只能逃到旧都国内城。

面对自己两个弟弟的围攻,泉男生只得派人向唐朝请求支援。但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心中虽然暗喜,但也知道这个“泉男生”也不是什么“朋友”:他当莫离支的时候对唐军也并不友好,曾经凭借鸭绿江的天险让唐朝远征军遭受过巨大损失。

而如果让他们兄弟三人继续内讧,无疑对唐朝才更有利!因此,李治先后两次拒绝了泉男生”的出兵请求。

最后,泉男生只好让自己的大儿子泉献诚亲自出使唐朝。“泉献诚”这个名字取得好,“献诚”不就是在暗示李治:只要你出兵援助我,就可以献城给你。

据《泉男生墓志》记载:

“公率国内等六城十余万户,书藉辕门。又有木底等三城,希风共款。”

就这样,泉男生把之前让唐军步履维艰的城池一下子都给献了,顺带着还有鸭绿江北部重镇乌骨城。

李治心里这下子出兵终于有数了:高句丽以鸭绿江为根本建立的战略防御体系,瞬间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平壤直接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

于是,唐军开始浩浩荡荡开进高句丽各个重镇,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举将平壤以北的所有重镇全部攻克。

公元668年九月,唐军兵临平壤城下。由于这一次有了泉男生的协助,平壤俨然成了一座孤城。进行了一番抵抗后,泉男建和泉男产不得不摇白旗向唐军投降。

结语:700年王朝覆灭的真正原因。

高句丽的叛乱被平定以后,唐高宗李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把高句丽贵族,富户和十万百姓全部迁入中原,一部分人留在辽东,其余的全部并入突厥、新罗。

就这样,建国七百年之久的高句丽被彻底肢解灭亡。直至200年以后,朝鲜半岛才出现“王氏高丽”,但此“高丽”非彼“高句丽”。

对于高句丽王朝的历史来说,泉男生无疑就是该王朝的叛徒和带路党!在《三国史记·卷49·盖苏文传》中是这样评价泉男生的:

“男生、献诚虽有闻于唐室,而以本国言之,未免为叛人者矣。”

不过,其实早在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就已经大幅削弱了高句丽军队的有生力量。而李治,也一直在继续不断削弱高句丽的长期战略,搞得高句丽境内不稳,人口锐减,从而才奠定了一举灭亡高句丽的良好基础。

而高句丽后来发生的内讧,只是给了唐高宗李治一个很好的“导火索”而已。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驿站枫雪(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真正矛头或许不是李建民,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真实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视频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霸占太子妃

    公元626年7月1日,唐朝的首都“长安”,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白光。这或许是一种暗示,又或是一种警告。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很在意,就在第二天,玄武门之变发生了。李世民带领士兵,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民,为自己日后的登基之路扫除了一个大障碍。每当李世民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总是刻意隐瞒或是一笔带过。或许

  • 杨国忠是如何把安禄山逼急了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矛盾,安禄山为啥讨伐杨国忠,杨国忠抄家安禄山

    杨国忠也是最早发现安禄山有反意的最早人之一,于是他就不停地在玄宗耳边说安禄山会饭,但玄宗还是不信。于是杨国忠一合计,干脆逼安禄山造反,这样就可以让玄宗知道了,借此来除掉他,可惜杨国忠没想到的是他玩脱了,最后还搭上了自己一家和杨贵妃的命。杨国忠一直想要扳倒安禄山,奈何安禄山不在朝中,没有唐玄宗的命令,

  • 唐太宗是个无耻小人?其实他是一代“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是枭雄还是奸雄,唐太宗一生功绩,唐太宗简介及评价

    后世有人称唐太宗奸诈狠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因为2件事,一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二是霸占了四弟李元吉的宠妃。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仅杀害了大哥跟四弟,还霸占了四弟的妻子,取得胜利之后逼迫父亲唐高宗让位,并且利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为后世留下了一本《贞观政要》,成为唐朝后世帝王必备的书籍。由上来看

  • 武则天敢害任何人,唯独不敢害程咬金,原来程咬金有4张底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不敢杀程咬金吗,武则天对程咬金的评价,武则天程咬金谁厉害

    而是因为程咬金,他有自己的免死金牌。根据历史中记录的程咬金,在归顺大唐之后就非常的忠心大唐,并且一直辅佐了四位皇帝,他的能力和才华,让每一代的皇帝都非常的信任他。所以,这也是程咬金保全自己生命的一个手段。第一张底牌,他经历了四个皇帝的改朝换代。程咬金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在古代人的年龄

  • 李渊退位以后生了两个儿子祸害大唐,让李世民和李治压力山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和李治是什么关系,李渊退位后会跟李世民来往吗,李渊与李治李世民的关系

    缗音民,就是绳子的文言文说法。古代的时候,流通的货币是制钱,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铜板。一千个铜板就是一贯,串钱的绳子就叫缗,所以一贯钱又叫一缗钱。李治的意思就是说:“滕王叔叔和蒋王弟弟太能捞钱,你们那么有钱,就不要朕赏赐了。朕赐你们两车麻,你们做成绳子,去串钱吧。”滕王李元婴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换句话说

  • 隋朝虽是短命王朝,它为后世文明留下三个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短命王朝在历史上的影响,隋朝是中国最短命的王朝吗,历史上的隋朝为什么短命

    隋朝在历史上是非常短暂的,从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直到皇泰帝杨侗,隋朝仅仅存在了38年的时间。在历史上,隋朝不是最短命的王朝,但是也属于短命王朝之一。隋文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从这一点来说,隋文帝甚至可以媲美秦始皇。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更为重要的是秦始皇是华夏文明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人。从

  • 唐朝当太子最久的人,终于盼的当了皇帝结果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在位期间最长的太子,唐朝当皇帝最久的是哪一位,唐朝时候的太子

    唐朝的李诵十九岁才被皇帝认定为储君,虽然有点迟但是也令人开心的,毕竟这个时候定下来,基本上都没有内患了,不用担心和他人抢这个位置,没了争夺暗杀这个太子之位肯定是坐的稳稳的,而且这个年龄再过一段时间怕是就可以继承皇位了,李诵可能已经想好如何治理国家推行政策了,但是事情可没他想的那么简单。李诵从十九岁当

  • 此女是满族第一美女,一生嫁七次,亡了四个国家,被努尔哈赤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满族第一女将,满族公主个人简历,努尔哈赤时代满洲第一美人是谁

    布喜娅玛拉长大后,容貌非常美,被称为满族第一美女。当时很多满族的男人都想要娶这个女子。而且由于布喜娅玛拉是叶赫那拉部落的公主,这也就预示她的一生自己无法做主,绝对是政治上的棋子。不过,作为政治棋子,布喜娅玛拉结婚也并不平凡。九岁的时候,布喜娅玛拉被许嫁哈达部歹商贝勒。结果孟格布禄是为了夺取哈达部落的

  • 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摩天大厦,没有惊讶只说了句话,令现代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鸿章在美国看摩天大楼,李鸿章说的最心酸的一句话,李鸿章一百年前到美国看到的样子

    李鸿章师从曾国藩,1862年在曾国藩的安排下,在安徽江淮一带组建淮军,消灭了对清朝的威胁捻军。尽管李鸿章组建了陆军淮军,但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发现,海防比陆防更重要,1888年他向朝廷要银子组建了北洋水军,打造出亚洲最强水军。李鸿章还意识到清朝太穷太弱小应当要“师夷长技”,于是和张之洞等大臣倡导洋务

  • 最后荣光!一直以为北洋水师覆灭后清朝再无海军,直到看到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洋海军兴亡史全集,大清北洋水师照片,清朝的北洋水师很强吗

    一直以为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清廷精心打造的几支水师都已经不复存在,残存的舰只也毫无战斗力。但实质上在清廷于甲午海战失利后,朝廷开始了第二波造舰和购买浪潮,包括今天的“主角”——海圻号重型巡洋舰,那这艘军舰为何成为了清朝海军最后的光荣呢?“海圻号”是甲午海战后的1896年下水,两年后服役,是清末民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