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清宫大戏连台上映,尤其是乾隆一朝,基本被翻拍了个遍。得益于电视剧的宣传,乾隆皇帝的后妃基本被人认了个遍,这其中以令妃娘娘最受关注,普及程度也最高,比如说《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历史原型就是令妃。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角色设定可谓是近年来电视剧女主角中的一股泥石流,她不是傻白甜,她心地善良却有底线,不会一昧的向世界妥协和退让,这么古灵精怪的女子,很难会有人不喜欢她吧?
剧中曾有这样一情节,当魏璎珞被封为令嫔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纯妃更是嫉恨得不行。那么这个“令”字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涵,以至于她们如此忿忿不平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析下“令”字背后代表的意思吧。
令字来源于“如圭如璋,令闻令望”这句诗。它出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在夸赞一个人的气质十分出众优雅,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效仿为之,而令具体指的是像玉一样的美好澄澈。
恰好乾隆爱玉成癖,这说明了什么呢?乾隆将“令”作为魏佳氏的封字,其实暗含多意,首先是在夸赞魏佳氏品德,说她温柔又纯净,然后是将她比拟做自己最爱的玉器,相当于间接表白了,这种高级的示爱方法大家可以好好学学哦。
很多人会觉得这解释似乎不合理,因为乾隆帝是满族的,满族和汉族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或许“令”字在满语里的意思和我们前面看到的安全不一样呢?确实不一样,但仍旧是个代表着好意思的字。
满语中的“令”象征着聪慧,古代比较封建,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中足以看出,那个年代对女子的禁锢和管束有多么严苛,用来形容女子的词语大部分都是温柔体贴、恭顺端庄等系列。
即便是在民间,我们都很少见到有男人夸女子聪明的,更何况乾隆还是个皇帝。乾隆从小天不亮就开始起床读书,又会作诗,是个颇有文采的感性帝王。能被这样的人夸聪明,说明魏佳氏绝对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而不像《延禧攻略》中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个连字都不会写的女子。
如果乾隆是因为漂亮才喜欢魏佳氏的,那魏佳氏和乾隆肯定走不长久,等她容颜一老,她就会失宠,所以魏佳氏展现出了别人没有。而自己却有的优势,那就是才情,学识不是一两天就能迅速增长出来的,没有天长地久的积累和学习,魏佳氏和乾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她也就没办法跨越阶级当上皇贵妃了。
通过魏佳氏的故事,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了吗?多读点书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有用的。
参考资料:
《皇朝文典》、《清史稿后妃传》、《清高宗实录》、《诗经·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