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在朝廷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叛军坚决不屈,死守城池,是有名的护国大臣。他组织百姓乡兵,进行操练,形成了一支铁军部队。在2年间,其率领着3000人,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役400多次,坚守着大唐的城池,斩杀了将近12万叛军。也正是因为,张巡坚守雍丘和睢阳,阻挡了叛军攻入富饶的江淮之地。为击退叛军,平定安史之乱取得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延续了大唐的命脉。
雍丘之战,张巡率军打的叛军有来无回,足足拖住了叛军10个月之久,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进攻部署和计划。睢阳之役,虽说张巡手中的兵力增涨了一倍,但敌军却有18万。如此悬殊的敌我差距,取得胜利十分艰难。
可睢阳绝不能丢,就算只剩一人,也要死守睢阳。睢阳太守许远自知能力不足,便将手里的兵马全都交给了张巡来统领指挥。两人内外配合,军民上下一心,坚守睢阳城。
张巡心知,与叛军打持久战并不可取。于是,屡次假意出兵,扰乱敌人的军心。此役中,将领雷万春为稳定军心,即使脸部被射中六箭也岿然不动。南霁云带领30骑兵冲突敌军重围向临淮城守将求援借粮,却被拒。因未完成使命,痛苦而泣,硬生生咬下自己一根手指来赎罪。
睢阳城破,唐军将领被叛军残忍杀害。没多久,唐军反扑,叛军兵败,收复了沦陷的城池。而张巡和许远也被朝廷授予御史中丞和侍御史,并为其立祠,受众人祭拜。
然而,也正是睢阳之役,暴露了古代中国最丑恶的一面。大历年间,张巡之子状告许远,要求将其列为叛徒。皆因张巡死后遗体被折磨,而许远却没有。许远之子自然不肯,更是怒不可遏。而唐代宗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还在一旁看热闹。没多久,朝中官员无端宣扬张、许两人为恶,守城之时以幼童妇孺为食。这群人,守城之时自顾保命。而当叛军已退,皇帝已回,却又是另一副谄媚嘴脸。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