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不用此人,也许秦昭襄王早就统一了六国,可惜为时已晚

如果不用此人,也许秦昭襄王早就统一了六国,可惜为时已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28 更新时间:2024/1/16 13:05:09

[var1]

秦昭襄王剧照

那时,天下的基本形势已经确定,可以说是秦昭襄王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秦昭襄王延续了秦惠文王时期的强盛,手下也有众多杰出的人才,可惜他用错了一个人,否则秦昭襄王绝对有实力统一六国。

秦昭襄王幼年曾在燕国为人质。后来,秦武王去世,昭王在魏冉、右相樗里疾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由于昭王继位时年纪尚小,所以由其母亲宣太后执政,宣太后的长弟魏冉为咸阳将军,执掌大权。

[var1]

魏冉剧照

由于魏冉是昭王的舅舅,凭借着自己的势力拥立了昭王继位,立得大功,所以深得宣太后的宠信。但其在朝中培植党羽,也给昭王亲政制造了一些麻烦。

魏冉执掌大权期间还推荐了一员大将,这位大将就是白起。他推荐白起为将,一起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var1]

长平之战

白起善于用兵,同时与魏冉的关系也很好。在他的指挥下,秦国打了许多胜仗。在他任职期间,攻城70余座,歼灭敌军近百万人,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只是秦昭王到了60岁的时候才亲政,其忍耐力也是无人可比。在强化王权上,有一个人起了大作用,这个人就是范雎

秦昭王41年,当时被称为四贵的魏冉、芈戎、公子芾、公子悝帮助宣太后一起执掌秦国朝政。要说宣太后也是个有政治头脑的女人,但真正的大权总归不在秦昭王的手里。而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王收回了宣太后的权力,并把四贵的权力也收回了,总算是大权独握。

[var1]

范雎剧照

范雎本是魏国人,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可他却被怀疑通齐卖魏,跟魏国的相国魏齐也相处得不太好,有次魏齐还打了范雎,险些把他打死。好在他在魏国人郑安平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后来在秦国化名张禄。

范雎才华横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批评魏冉的做法,建议先攻韩魏,同时与齐国结好。在范雎的建议下,秦国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var1]

白起剧照

因为当时秦国的常胜将军是白起,可谓是秦国的明星,几乎达到了每战必胜的地步,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后来魏冉失去权势,由于白起并不参与政事,所以白起并未失去原本的地位。长平之战时,赵国主将赵括也被白起击败,这个时候如果攻打邯郸,很快就能打下来。可范雎听到了一些传言,说是如果白起灭了赵国,一定会取代范雎在秦国的地位。加上范雎还收了赵国的贿赂,所以就劝秦昭王休息一阵子再打赵国。

[var1]

秦昭王和范睢剧照

到了第二年,秦昭王想再次攻打赵国,可白起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不愿前去。加上范雎又向秦昭王进了谗言,最后白起被秦昭王赐死了。白起的死让秦昭王失去了一员大将,这些罪责当然要怪在范雎的身上。不然秦昭王早就统一天下了。

范雎虽在秦国受到了重用,可他也是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小人。倒不是说报仇有什么错,只是将个人恩怨放在对国家的决策上,显然是对国家利益有损的。郑安平帮助了他,所以他在秦国时就大力提携郑安平。魏齐使他受到了耻辱,他就想着法儿的让魏齐没有活路。

[var1]

范雎剧照

还有白起的死,这让秦昭王更加怨恨范雎。范雎也自知罪责难逃,所以就辞了官,不久就病死了。

不可否认的是,范雎的确是个有才能的人,他使得秦国变得更为强大。但秦昭王的功绩和魏冉、白起等功臣的帮助也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因为范雎,如果不是因为秦昭王用人失误,也许秦昭王早就统一六国了。

更多文章

  • 女子拒绝和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了一句话,让她被后人骂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弟子怎么评价孔子,孔子的简介及孔子的思想,孔子纪录片中孔子形象

    孔子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当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智者,他聪慧贤能,见多识广,素有孔圣人之称。孔子不但自己有才能,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授给弟子,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而他也因此声名远扬,千年以来备受尊崇,一生当中几乎没有污点,然而他却因为一个女子的出现,险些被众人误会。这位女子就是宋国的公主南子。两人的矛盾

  • 孔子的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孔子他的亲生父亲是谁?她有何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的母亲多少岁生下孔子,孔子父母如何养育孔子的,孔子父亲和母亲相差多大

    [var1]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说起。虽然每一个人都曾经前程的学习过孔子的儒学理论,虽然每一个人都被孔子驾着牛车周游列国的故事所感动。但是不得不承认,其实孔子的一生还是非常曲折坎坷的。公元前549年开始,孔子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前537年,孔子已经进入了青少年时期,并且他已经进入了思想认知上

  • 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近170万,吴起出生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东137县人口排名,吴起县有多少人口,山东78个县总人口

    [var1]一首先,曹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点海拔66.8米,东北部最低点44.8米,高差22米。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对境内地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口时由于流向流速不断变更,形成复杂的地貌类型。境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六种:砂质河槽地,占总面积的1.23%;决

  • 山海经记载过的一怪人,如今在新疆发现证据,传说难道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经中记载的全部怪物,山海经发现的怪人,山海经记载的奇怪的人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古籍,是一部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的奇书。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现在的人们能够从《山海经》中寻找到许多和现实生活相似的动物。比如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一个怪人,人们一直以为是传说中才会出现的物种。但是在近年来,却先后在宁夏和新疆发现了这种怪人存在的证据。无论是宁夏上古就存在

  • 山东出土千年竹简,揭开孙膑伪善一面,难怪会被庞涓挖膝盖骨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膑的真实记载,山东出土孙膑竹简,孙膑被庞涓挖膝盖骨

    然而随着山东出土的千年竹简,却也揭开了孙膑伪善的一面,难怪会被庞涓挖膝盖刺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不妨让我们好好看下。[var1]1972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了位于临沂县银雀山的汉墓,发现了包括陶器、青铜器在内的大量陪葬品,不过最具有价值的,莫过于4942枚汉朝竹简,上面记载了许多重要的文献,其中更是

  • 如果历史上没有发生“三家分晋”,晋国能否抗衡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国不分裂可以阻挡秦国吗,秦国和晋国谁的实力最强,秦国与晋国的争霸

    周成王先是将一片剪成玉圭形状的桐叶,赏给了叔虞;接着周公出来说话,认为玉圭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此举是册封叔虞。尽管周成王予以否认,但周公以“天子无戏言”反驳,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故叔虞又称为唐叔虞,这便是“桐叶封弟”的典故。叔虞执政30年去世,其子燮父即位,将国都迁往晋水河畔,并将国号改为“晋

  • 孙膑被挖膝盖一点不冤?山东挖出一竹简,揭开孙膑遭遇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膑之死真相大揭秘,孙膑真实历史,山东孙膑竹简

    [var1]残忍陷害,恩怨情仇根据记载,庞涓当初已经成为韩国的大将,而当时的孙膑却还没有遇到千里马。但是庞涓深知孙膑富有才华,担心有一天孙膑出大风头,盖过自己。于是他便假意邀请孙膑来到韩国,和自己一起工作,但孙膑刚一到韩国,庞涓就借自己的职务之便给孙斌判了一个罪名,最后孙膑还被残忍的挖去了膝盖骨。因

  • 山西出土俩铜戈,揭白起自杀的真正原因:长平之战的胜者并非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长平之战历史上真实的白起,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

    [var1]公元前262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并攻占了野王郡,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上党郡郡守冯亭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与其做秦国人,不如投降同为三晋国家的赵国。由此,上党举郡并入赵国。由此,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分别派数十万重兵进入上党,展开了持续3年的长平之战。最终,秦国名

  • 山西挖出石碑,揭露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或被误解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长平之战图片,赵国长平之战惨败的真实原因,赵括长平之战失败的故事

    赵括,赵国大将赵奢之子,历史典故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史记如此记载:春秋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少即满负盛名,精通兵书计谋,谈论军事策略头头是道,但在关乎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之际,赵括领命代替廉颇成为长平之战主将,廉颇在时赵国虽未曾取得胜利,但秦军也未取得丝毫利处,但赵括上任后的结果是几月之内,

  • 第一个不服关羽的大将,收服典韦,独战吕布,连张飞都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张飞联手可否击败典韦,正史关羽典韦谁强,典韦与吕布的战役

    如此尴尬的结局,这让曹操帐下的文武情何以堪啊…,真是想想都不甘心!早年跟随曹操创业的人有很多,比如:曹仁,曹洪,张辽,徐晃,曹真,郭嘉,荀彧等等。这些人可都不是庸才,曹操也真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才有了之后的2分天下。曹操手下的大谋士,郭嘉提出了《十胜论》,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夸奖,称郭嘉提出的这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