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领60万秦军攻楚,为何在大战前向秦王政要田宅?难怪他能善终

王翦领60万秦军攻楚,为何在大战前向秦王政要田宅?难怪他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4/1/19 2:51:58

[var1]

王翦最为著名的一战就是公元前225年的攻楚之战,当时秦始皇还只是秦王政,秦王政在决定灭楚之后,就开始和臣子们商量如何灭楚,有谁去灭楚。当时秦王政首先想到了自之前战场上表现不俗的李信,问他需要多少兵力能够拿下楚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信说:“只需要20万人。”

秦王政又问了问秦国的老牌名将王翦,王翦思索片刻说:“非60万人不可。”

如此悬殊的两个数字让秦王政犯了难,虽然王翦之前战无不胜,在战场上向来稳扎稳打,但秦始皇潜意识里更倾向于李信。

秦王政是秦国的国君,他考虑的东西要更多一些,不仅仅考虑战场上的事情,还会考虑政治层面的东西。60万大军和20万大军之间的差别其实是相当大的,先不说秦国能不能一下子拿出来60万,单就秦国的有生力量来说,这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var1]

秦王政的目标是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仗要打,因此秦王政自然不愿意为一个楚国浪费太多的兵力,况且六十万大军一旦开动,就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李信信誓旦旦用20万即可,他秦王政自然愿意试一试,于是秦王政舍了王翦而让李信和蒙恬领兵攻楚。命令发出后,李信大军开动,而王翦则告老还乡。

秦王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用最少的兵力攻灭楚国,但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牌诸侯国,其实力虽然与过去相比大打折扣,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拿下的。此战的结果就是李信大败而归。

秦王政没有时间处置李信就直接去了王翦的老家频阳,亲自去请王翦出征,王翦自然要推辞一番,然后对秦王政表示,他不是不可以出征,但是必须领60万兵去攻打楚国。秦王政这会也不再犹豫,直接答应了王翦的请求,而且秦王政还亲自将王翦大军送到了灞上。

[var1]

当然,王翦出兵也不是就这么简简单单,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出征之前,王翦“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翻译一下就是王翦在出发之前,向秦王政要大量的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等。

秦王政听后愣了,然后对王翦说:“将军赶紧去打仗就是了,何必担忧家里人的日子呢?”王翦并没有打住,反而对秦王政说:“臣就是想在大王器重臣的时候,请求大王赐下田宅园林等为子孙后代置办下家产啊。”

秦王政听完后哈哈大笑,但并没有立即允诺,结果就是王翦在行军路上一次次派使者向秦王政要这些东西,很多人都为王翦捏了一把汗,这要是触怒了秦王政,那就得不偿失了。而王翦并不担心,他反而是这样想的:

“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这些话翻译一下就是:秦王政性情粗暴而多疑,现在却几乎倾秦国全部兵力交给王翦去攻打楚国,如果我不为子孙请点田宅之类的东西来为自己的证明,那么,秦王政很可能会对我产生怀疑。

[var1]

很多人对此解释是,秦王政怕王翦拥六十万兵力起兵或者不再回到秦国,因此,王翦就对秦王政表示自己只贪财不贪权势,断不会做出背叛他秦王政的事情来。

但其实我们认真看王翦之后所做的事情,就会知道,王翦怕的并不是秦王政疑心他反(实际上当时秦国的兵制来说,将帅不可能真正控制一支军队),而是怕秦王政干涉他攻楚的计划,怕秦王政不能相信他能打赢这场仗。要对此进行说明的话,我们先来看看王翦之后做了什么。

王翦领60万到达战场之后,并没有立刻开战,而是坚壁不出,无论楚军如何挑战,王翦就是不准秦军迎战,而秦军在干什么呢?王翦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些士兵,他们每天休息沐浴,玩投石游戏,总之就是逍遥自在,完全没有要打仗的意思。

[var1]

这样持续了很久,虽然史籍中并未记载具体坚持的时间,但根据推断至少半年以上,将楚军的耐心直接耗没了,最初他们好严防死守,害怕秦军突然出战,但时间长了,他们也渐渐松懈了下来,终于坚持不住之后准备引军东去,王翦抓住这个出战的机会,迅速出击,大破楚军,楚国大将项燕被杀,一年后,楚国国君被俘虏,楚国被平。

这一战,秦国军力损失很少,但粮草是花费了不少,要知道王翦这是长时间远距离作战,而且又是长时间坚壁不出,这样的战术相当耗费粮草,也相当耗费心力,这心力自然也包括秦王政和朝中的臣子,相信会有很多臣子上书责备王翦胆小鬼,一直坚壁不出不肯应战,结果要耗费那么多的粮草。

大将在外打仗,最怕皇帝和朝臣拖后腿。如果秦王政对王翦不够信任,也害怕王翦临阵害怕以至于对攻灭楚国失去了信心,毕竟李信刚刚大败而归,基于此,秦王政很可能会决定换将或者不断催促王翦出兵,那么必然会打乱王翦的作战计划,攻灭楚国的计划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var1]

王翦早就想好了这一切,为了让秦王政对他完全信任,能够相信他真的能打败楚军,所以才一次次向秦王政索要田宅。

试想一下,如果仅仅是想让秦王政知道他贪财,完全可以只要一次,但是王翦却是自己亲自要了一次,又在路上五次派使者问秦王政要。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让秦王政知道,他王翦一定会打赢这场仗,不会出任何差池,不会像李信那样吃败仗,这是在给秦王政吃定心丸。

要知道,只有足够的自信才敢在大战之前三番五次向秦王政索要田宅,这种运筹帷幄的自信最终被秦王政感知,所以在王翦坚壁不出的时候,虽然中间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秦王政并没有催促王翦出兵,也没有换将的意思,而是坚信王翦会带来胜利的消息,而王翦最终也不负所望。如此聪明的王翦,难怪会得了善终。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并不是王朝更替,为何会分为两部分?二者又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为何分为两部分在《六国年表》的序文里,有两句可以作为主要依据:“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史记·六国年表·序文》第一句说的就是作为战国开端必不可

  • 燕昭王之后的燕国有多弱?赵国被坑杀40余万士兵后,还能迫其割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燕国和赵国实力对比,燕国与赵国的主要战力,赵国打过燕国吗

    赵用廉君,咸阳畏邻,及罢推毂,谁能抗秦,盛衰在运,兴替由人,房陵流落,为听谗臣。——(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晋国三分,七雄鼎立,中原大地正是开启了长达200余年的战乱时代,后世谓之曰:战国。但起初战国并不是指一个时代,是单纯地指相互攻伐的诸侯国。而在东周后期就出现了战国的概念,如《尉缭子·兵教

  • 战国七雄都知道,那第八雄是哪个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七雄是哪几个,战国第八雄介绍,战国七雄谁最能统一天下

    因此很多朋友在了解这一点以后,表示好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七雄之外的小国里面,哪个诸侯国算是最强的?算是勉强能被视为第八强?[var1]个人认为,应该是宋国。宋国和燕国一样,在战国时代,都堪称八百年老诸侯——因为按照时间上推算,周天子册封宋国和燕国的时间,基本上差不多。不过和老诸侯的区别在于,西周天子

  • 吉金耀河东:晋国的来与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国夺取河东之地,晋国初期地图怎么看,晋国时间轴

    [var1]“山西出祖宗”河东,泛指山西,原本主要指山西西南部。其地处黄河东岸,故有“河东”之名。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这块地方着实了得。传说中尧、舜、禹的都城,都是在晋西南,所以李零先生曾诙谐地写道,“山东出圣人,山西出祖宗。有人说,山西有两大优势,一是挖煤,二是寻根”。尧舜未必是信史,夏代总有人

  • 又是正统?先后打败宋国的辽、金,用“北朝”以证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灭辽及北宋全过程,辽金到现在多少年,宋辽金灭国时间

    [var1]我们都知道,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上重文轻武,最后才导致在金兵入城时毫无还手之力。在影视剧上我们也常听到辽兵一词,其实这两个政权都在宋朝且对宋朝影响极大。那么辽国和金国究竟在哪儿?他们又有多么强大,能将曾经辉煌一时的宋朝击溃。辽国历史辽国,是由古代历史上的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契丹族来

  • 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赋吕不韦雨中激励嬴政,秦国吕不韦之死,秦朝吕不韦被谁杀死的

    导语:《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不是嬴政,而是他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该剧目前已经更新到60多集了,秦王一个国都没灭掉,谁叫秦王首先攻打的是赵国呢,赵国有用兵如神的李牧在,很难攻破赵国邯郸。在剧中,吕不韦再次上场了,可是这次他上场却是永别,五国合纵抗秦,将吕

  •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理解后才知商鞅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哪三条,商鞅变法对秦国起到了哪些作用,商鞅变法政策有哪些

    商鞅的第一次改革初始于公元前356年,商鞅鼓励开荒,刺激农业生产同时削弱官吏和贵族的特权,制定连坐法。[var1]这些措施有力的扩大了国家的赋税以及徭役来源,为秦国的国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紧接着来到公元前2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最为著名的包括废除井田制,建立郡县制度。不过还

  • 大秦赋郭开以一己之力协助秦王嬴政荡平赵国,但其实功臣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谋士郭开,赵国丞相郭开和赵括,郭开如果不背叛赵国赵国会亡吗

    [var1]文 | 时光漫漫车马远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郭开这个人。很多观众看《大秦赋》,估计都对郭开这个角色印象深刻,郭开的扮演者刘冠麟可以说是演活了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形象。郭开也是《大秦赋》这部历史正剧中,难得的喜剧担当。但是,剧中郭开的结局却很凄惨,被秦王嬴政下令烹之,所谓烹之,就是将人投入

  • 唯一一位封神的皇帝 孔子因为他封号都被改了 如今是财富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封号大全,历史上的孔子有多厉害,历史上孔子的真实情况

    每年的大年初五,人们都会去拜财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财神爷可是一位皇帝,他的身份很特殊,因为他是炎帝时代的人,但是到了宋朝他才被封为皇帝。而因为他的存在,孔子的封号都被改了,大将杨延昭都把名字改了。[var1]他就是财神爷赵玄朗(赵公明),他是以赵氏的第三代族长,是太古城人士,生在炎帝时代在黄帝时期发

  • 大秦赋扶苏保卫战本可避免,嬴政为何留下儿子?吕不韦:不光为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与扶苏,大秦赋吕不韦给秦始皇的建议,嬴政百万大军守边疆是真是假

    在这场扶苏接力战中,先是嬴政的冬姐保护扶苏,后来宫女小妍出来接力,紧接着是一位老寺人,而后是渭文君,他们都因为扶苏而被杀,同时樊於期也难辞其咎,毕竟嬴政留下他,是让他保护冬姐和扶苏的,如果有闪失提头来见,很明显他任务失败了,这就不禁让人思索为何嬴政要留下儿子呢,抛弃儿子的意义是什么?[var1]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