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对待朱祁镇十分苛刻吗?事实真相证明,这只是欲加之罪

朱祁钰对待朱祁镇十分苛刻吗?事实真相证明,这只是欲加之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77 更新时间:2024/3/2 22:51:19

而俘获了朱祁镇的瓦剌人,自然也不会就此罢手。他们意图利用朱祁镇的皇帝身份,来进行讹诈,最终在王直、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之下,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成为新君,是为景泰帝,同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上任伊始,朱祁钰便将宦官王振的党羽一一清除,于谦也被任命为兵书尚书,署理京畿防务。最终在众人一心,背水一战之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景泰帝也开始正式接手江山,第二年改正统年号为景泰元年。但此时,被俘近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也因为瓦剌人无法从他身上攫取好处,期间明军又多次打败瓦刺。因此,瓦剌便有了放归朱祁镇的想法,并且派人求和。

此时已经初尝君临天下滋味的朱祁钰,自然心有不悦,态度也是模棱两可。但奈何按照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下,他本人实则并无承位之权,也就是常说的得位不正,又兼之群臣多有奏疏请求接回明英宗。因此,局面也十分微妙。

尽管他有“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之语,但碍于自己的股肱之臣于谦、王直等人也进行了劝谏,于谦更是有“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这样肯定其皇位的说辞,他最终也只得顺从众臣,派遣李实、杨善往等人查探。如此一来,被俘一年余的明英宗朱祁镇也杨善往等人接回。

但就在接回朱祁镇后,在史书典籍的记述上则出现了不一的记载。《明史纪事本末》中说,兄弟二人情深,互相问候,甚至还彼此谦让了一番。但《明实录》中,只有''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一句。

不过关于朱祁镇此后7年的记载,却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在朱祁镇入宫后,景泰帝便命人将他幽禁南宫,连南宫大门上的锁都被灌入铅,平素的吃食也都通过小洞递入;甚至于还有钱皇后因为吃穿不足,自己做女红变卖、补贴家用的桥段,朱祁钰还为了断绝朱祁镇与外界联系,对于南宫附近的树木也都砍伐了。

似乎朱祁钰对朱祁镇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但事实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就稳固统治效果而言,将朱祁镇处死或者让他“莫名其妙”病死无疑才是最好的效果,幽禁显然是遗祸无穷,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夺门之变这种政变了;更甚者在听闻朱祁镇发动兵变后,他还有“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这样的话语。

其次,就在被关押的七年间里,明英宗朱祁镇本人至少有秀怀王朱见澍、崇简王朱见泽等十二个子女降生(有三个夭折)。要是朱祁钰真的让太上皇殿下衣食都有困难,这些子女又是怎么生养的呢?

再次,那就是作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的朱见深的话语中,我们也可见一斑。

在朱祁钰帝位逐渐牢固后,这位前皇太子的地位也十分尴尬。作为皇帝的朱祁钰也并不满足,自己成为皇帝,而是更想着扶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继承大统。景泰三年,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朱见深被废为沂王,朱见济成为皇太子,但是朱见济命不享祚,次年便夭折了。

如此一来,也导致了朱祁钰因为无子嗣,甚至后来为了能够有所出,找了教坊女。这也成为孙太后、明英宗指摘他“败坏纲常,变乱旧制。放纵地淫乱、酗酒,信任奸人” “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的口实。

但一样作为受害者、事件亲历者的明宪宗,却与孙太后、明英宗不同。他上位首先做的两件事便是其一,恢复于谦的名誉,重用其子;其二,便是恢复被父亲朱祁镇贬为郕王的朱祁钰的帝号以及待遇。

对于自己的这位叔叔,朱见深甚至评价道:“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

评价之高,可见所谓的朱祁钰对待朱祁镇恶劣,以致于衣食成问题的说法,其实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的, 甚至可以说就是欲加之罪。

更多文章

  • 元朝时期,山东进士担任地方长官,主要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的进士是现在的什么官,元朝进士一览表,元朝四川王姓进士

    凡为官地方者,在地方上治理上积极作为,劝民耕种、大兴教化、整治治安,造福一方。桂栖鹏先生认为“元代进士在元代地方官队伍中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治理地方的政绩是突出的,他们的政治素质要远远高于元代地方官队伍的水平”,也就是说“治理地方的政治实践是元代进士政治实践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元代进士政治活动最主要的

  • 元朝和缅甸多次战役,“三年一贡”朝拜,宗藩关系得以确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缅甸行省,元朝对缅甸的态度,宗藩制度

    公元12世纪,蒙古开始在漠北高原崛起。12世纪末,蒙古部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用武力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公元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开始对外进行征服战争,先后消灭了金、西夏、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国汗位,

  • 从农业到手工业,细数西夏对北宋技术的吸收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西夏与北宋对照表,西夏与北宋的简介,西夏与北宋的历史事件

    学习北宋的农业技术西夏疆域“东据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党项族本为游牧民族,早期的社会经济中,农业并不占重要地位。自李继迁以后,西夏的疆域扩展到洪、宥、甘、凉、肃州,一些自汉唐以来就有农业传统的地区列入西夏治内,在掠夺战争中,西夏又收罗立不少北宋人,令其从事农业生产,西夏的农业逐渐发展起

  • 与北宋的贸易活动中,对于西夏的经济发展来说有何益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变化,西夏与宋的贸易,西夏和北宋的历史

    在当时西夏的经济还是以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的发展非常有限,一些学者认为,西夏商业的发展,对推动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实客观上来看,西夏王朝的经济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他们也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发展,通过与北宋互通有无的贸易方式,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 《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家店铺,揭示了宋朝的弊端,难怪会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对宋朝的影响,清明上河图与宋朝商业

    书画算得上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印记。在一些书画中,我们可以就此了解到某个朝代的生活场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详细地绘制了当时宋朝首都的场景,全长大约五百多厘米。因为其细致的描写,甚至我们还能够看到图片上人物的形态。也因此,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 唐武宗时候,李德裕曾研制出一道“神”羹,因一个原因绝传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武宗李德裕,唐武宗在位后有多信任李德裕呢,唐武宗在李德裕的帮助下

    在唐武宗时,有位著名的宰相叫李德裕,他是宰相李吉甫之子,靠着父亲的权势,他也慢慢的在朝中爬上了高位。在唐穆宗时,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的“李”,指的就是李德裕,属于派系中的灵魂人物。在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得到了提拔,官拜太尉,又被封为公爵,号称李国公。在执政的6年中,李德裕内驭宦官,外铲奸党,不但平定

  • 刘裕举兵北伐势如破竹,为何偏偏长安得而复失,还损兵折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裕北伐时间,刘裕北伐为啥失败,刘裕北伐能否成功

    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宣告灭亡,长安城落入胡人手中。东晋成为偏安政权,再也无力称霸中原,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刘裕。图1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刘裕,小名寄奴,追溯起

  •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坚持要处置李世民,李世民会咋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安抚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还能节制李世民吗,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李渊和解

    谈及“玄武门之变”,不得不先提及唐朝建立。唐朝的建立,本质是由隋朝的唐国公在农民起义讨伐无道的隋炀帝杨广之时,趁机发动兵变而来的。李渊在建立唐朝的过程,几个儿子都立了大量功劳,长子李建成相助宫内事务,次子李世民身为战将替父掌军,才将各路诸侯王逐个击败。有意思的是而唐朝最终也是以兵乱而结束,最后几任皇

  • 李白一纸诏书,让挑事的藩国主动归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如何得到皇帝的赏识,李白一生被贬几次,李白由于谁的赏识而声名鹊起

    李白画像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先生,在《警世通言》中有一篇描写李白醉酒的记载《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唐玄宗时期,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翰林学士们打开番书,一看上面写的都是番文,竟一字不识。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唐玄宗震怒,朝堂上众臣们无不

  • 李渊哀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听到一人名后,李世民: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上台后李渊有多惨,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渊的30个儿子,李世民是怎么被李渊所杀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距离权力斗争最近且常常无法脱身,面临着最不可测的危险。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都不得不作出与常人不同的选择。就说在史书中被誉为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保全自己不得不发起玄武门政变,暴力清除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