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
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丢下了被农民军和清军反复蹂躏的残缺山河,但是尽管如此,明朝还没有完全死亡,还是要有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而这名义上就要落在朱元璋的子孙身上了,尤其是那些和崇祯皇帝血缘较近的朱元璋子孙身上。
1645年和1646年,南明的最初两个政权失败了,二者的建立者分别是崇祯皇帝的堂哥、万历皇帝的孙子朱由崧(弘光皇帝)和崇祯皇帝的叔祖、唐王后裔朱聿键(隆武皇帝),两位皇帝性情确实迥异,弘光帝只知道享乐、不问世事,而隆武帝则胸怀大志、意图恢复,无奈手中无兵,只能任形势恶化。经过两年的苟延残喘,明朝已经丧失江南、浙江、福建等地,连湖广、广东等地都在清军的威胁之下。
隆武帝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之下,群龙无首的明朝大臣们急需一位皇室后裔登高一呼,以号召天下抗清力量。此时环顾四海,最为合适的人选非桂王朱由榔莫属。
朱由榔,原封永明王,是桂端王朱常瀛的小儿子,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的弟弟、天启和崇祯的亲叔叔,所以朱由榔和天启、崇祯兄弟俩是堂兄弟的关系。桂王朱常瀛原本被封在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但是因为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的祸乱,桂王一家迁徙到了广西梧州府。1645年12月,桂端王朱常瀛病逝在广西,三子朱由楥继位为桂王,但是继位不久就薨逝了,朱由榔继承王位,为第三任桂王。
南明世系表
而与此同时,南明的皇帝是隆武帝朱聿键,但是隆武帝的血缘其实离崇祯皇帝很远,只是因为他在正确的时候出现在了正确的地方,才得以在弘光政权倒台后继位,所以即使隆武帝在位的时候,他也承认永明王(即朱由榔)的血缘最纯正,而自己又无子,死后皇位当非朱由榔莫属。
永历帝剧照
没想到一语成谶,隆武帝在即位后一年就被清军俘虏,最终不屈而死,消息传到广东,大家都表示愿意一致拥立朱由榔为帝。但是朱由榔的嫡母、桂端王的太妃王氏却不愿意让朱由榔继位,倒不是这个嫡母(非亲生母亲)不愿意见得儿子好,反而王太妃是为了朱由榔好,因为他深知朱由榔不是当皇帝的料,尤其是现在这个需要力挽狂澜的时候,“吾儿仁柔,非拨乱之才”。
南明最后的形势图
其实,王太妃这句话判断得十分准确,纵观永历帝朱由榔之后十余年的帝王生涯,可以看出他真的如王太妃所说的十分仁慈、柔弱,根本没有自己杀伐决断的能力,所以南明后期的各股力量都只能各自为战,而不能形成一个合力,反清复明的失败也是预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