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对于思想的管控,可以说是到了历朝历代最为严重的地步,无论是文字狱,还是焚书写八股,让整个社会文化都遭到了冲击,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被认为是暗讽朝政,差点被彻底毁坏,所幸大贪官和珅爱惜书中文采,从而一力担保下来。
[var1]
从顺治到乾隆的150年里面,掀起了一阵阵禁书风暴,除了类似于《金瓶梅》这样被清政府认为是低俗的小说外,包括不利于入关统治清朝维护政权的书籍,也一并销毁。这种模式到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1782年,乾隆下令,让大学士纪晓岚主编修撰《四库全书》,收集天下资料的同时,就地焚毁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书籍。
[var1]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一万三千六百卷,超过15万册的书被焚毁,销毁版片总数170 馀种、8万馀块。此外,清朝政府还销毁了天启、崇祯皇帝期间的明代兵部档案和官方文书,其他明史也被篡改,这也为后来的历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山海经》看上去人畜无害,为何也会受到禁止呢?它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var1]
根据专家分析,山海经或许能够改变清朝的国运,原来《山海经》根本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故事,成书于秦朝的它包括了《山经》5卷和《海经》13卷,详细描述了中原大地以及海外之土的风俗人情,除了神话传说,这本书还涉及到了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民族学、人类学等多种重要的知识。
[var1]
在这一本书当中,《山海经》还写到了在北朐的西方,有一个枭阳国,那里的国民通体发黑且长有毛发(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这也是我国第一部描述有黑人故事的文字。
实际上,《山海经》介绍外面的世界,再加上多种幻想和添油加醋,这和清政府为了政权稳定而采取的闭关锁国是严重不协调的,它很有可能改变国民的思想,从而引起反对清朝统治的浪潮。
[var1]
类似于这种对于国外风土人情介绍的书,也全部被销毁,一直到1832年,魏源完成了《海国图志》,不少国民才对世界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不过《山海经》的历史由来已久,民间贮藏者众多,单凭清朝的销毁自然不可能销毁完,从而幸运地保留到了现在,成为我国又一部经典的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