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魏国能够在中原称霸,弱小的秦国能够统一天下

为何魏国能够在中原称霸,弱小的秦国能够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22 更新时间:2024/2/7 17:08:3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法崩坏的时代,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革,战国时期是各国变法、强弱兼并最集中的时期,因而我们也说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短短的战国历史时间段之内,诞生了许多的新思想和政治制度,形成了新的历史格局,也就是战国七雄,分别是燕国、齐国、晋国、赵国、秦国、楚国和魏国。大家对于战国时代的天下的格局变迁似乎都已经十分熟悉了。

然而却甚少有人了解最后形成这样最终格局背后的原因,为何魏国能够在中原称霸,弱小的秦国能够统一天下,原因实际就在于各个诸侯国最后的变革内容和成果。

[var1]

一、魏国独霸中原的根基:魏国武卒

1.魏国变法:招募人才

提到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变法,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实际上战国时代的变法最初就是由魏国开的,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君与臣之间,都激化了社会矛盾,此时只能通过变法和改革来平息两者之间的冲突。

魏文帝时期重用李悝吴起主持魏国的变法改革,拉开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序幕,之后各个国家强弱兼并过程中的兴盛,无一不是通过效仿魏国的变法达成的。

尤其是秦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实际上李悝还是商鞅的偶像,魏国的变法比秦国的变革早了将近50多年的时间。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矛盾的激化推动了变革的进程,许多人才在这一时期也充分得到了机遇,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var1]

魏国位于中原地区的核心位置,是先秦时期文明的发源地,其文化发展十分繁荣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的历史,因而在战国时代魏国所处的这片土地上人才层出不穷,李悝、吴起、乐羊庞涓、魏无忌等等,他们都是在变革方面拥有智慧和做出贡献的人才。

战国时期的形势下社会中的有才之人,魏国占据了将近一半,从魏文帝开始的魏国三代君王,善用人才,推行了社会变革,最终使得魏国社会地位和力量一跃而起,成为当时社会中中原地区霸主,其称霸时间也相当长。

2.魏国变革的核心: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

而魏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中原,很重要的一点不仅在于魏国很早就在国内推行了变法,更是因为其变革重点关注军事力量的建设。在李悝的经济支持下,吴起为魏国打造出一支在当时称霸无敌的军队,就是魏武卒。

[var1]

国家在军队建设和士兵上耗费巨大,但是从每一个士兵到整个军队,其战斗力都非常强大。当时之所以魏国称霸了天下,是因为魏国东征西讨,几乎打遍了所有国家,甚至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差点被魏国灭国。

而使得魏国军队武卒一战成名的还是吴起率领了五万武卒打败了五十万秦军,在这场战争过后魏国在天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地位直线上升,魏武卒作为一种惊人的力量,奠定了魏国独霸中原的基石。

在吴起手下魏武卒几乎没有败绩,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魏武卒都是战国时期最精锐、最彪悍的代名词。这也是魏国最后能独霸中原的核心所在,魏武卒从选拔、组成到培训和装备都是魏国变革创新之初所在。

[var1]

魏武卒的待遇非常好,选上之后你就无须再为生计发愁,而魏国武卒的选拔来者不拒,就算你是奴隶,只要选上了就可以恢复正常身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吴起编写的《吴起兵法》中强调军队一定要重赏罚。

并且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赏罚也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关键要素所在,这种赏罚分明,人人平等、论功行赏的奖励制度对于军队士兵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激励,而士兵的积极性一旦提高,战斗力必然直线上升。

[var1]

二、商鞅变法:秦国敢于创新的变革

1.秦国一统天下:源于变革之后的实力飞升

我们都知道的事实是,秦国的实力在战国七雄中一开始并不出色,与其他山东六国比起来,无论是社会地位、文明还是国家力量都并不足以与其他诸侯国相提并论,人们对于秦国的印象只是一个边缘地区的蛮夷小国罢了。

而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得到了飞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个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都在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在各国推行变法,最终国力虽然都有所提升,只有秦国实力一跃成为诸国之首,甚至众国联合起来都不是秦国的对手。那么商鞅变法究竟有何创新之处呢?

2. 商鞅变法的核心: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推行之初是"徙木立信",在树立了诚信的形象之后,开始了变法的重点,在于军事和农业,以农业富国,以军事强兵,最终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后赢家。

[var1]

在军队的建设上,商鞅也借鉴了李悝和吴起关于论功行赏的奖罚制度,它奖励军功,并且按照军功分封授予爵位,秦国爵位为十二级,以此鼓励将士们在战场上杀敌。

当其他国家的士兵们都在为了生存和粮草供应未来发展发愁的时候,秦国的将士们却在战场上杀人,将人头排列好之后数清楚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军功奖励。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确通过军功制度给下层百姓阶层一个公平的晋升渠道,同魏国时期的变法一样商鞅遵循的也是法家思想,无论贵贱,皆决于法。

在农业方面,商鞅建立了一个耕战制度,将经商等其他出路堵死,唯耕战耳,可见商鞅已经预见到了未来诸侯争霸的结局,大家不是在拼军事力量,就是在拼粮食供应数量。

[var1]

"开阡陌,废井田"是商鞅变法时期秦国推行的农业上的改革,在这之后秦国由最初的游牧民族开始加速了向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发展的进程,如此一来,秦国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有着坚实的基础支撑。

我们说商鞅的变法无疑是成功的,固然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也有着不俗的实力,但很大程程度上难以达到统一六国的强大实力,因而商鞅变法可以说就是奠定了秦国日后统一的根基。

[var1]

三、为何魏国能独霸中原,却没能统一天下?

许多人在了解到魏国长达三代君王的独霸中原的历史之后,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如此强大的魏国最终没能继续发展下去,成为最后的胜者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魏国发展的历史和秦国的发展进程几乎是十分相似的,在国内推行变法改革,有相当出色的的人才,在军事力量的建设上也是如此,他们决胜的关键就是战争中军队拥有的以一敌百的强大实力,而这也根源于变法中实施的奖罚制度。

然而结果确实魏国逐渐由盛转衰,而秦国却在变法之后一跃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成为了整个天下的霸主。首先,魏国君王与秦国君王比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野心,他的目标最初就是为了成为中原霸主。

[var1]

于是在成为中原霸主之后就到此为止了,与魏国比起来,各国陆陆续续的在国内都推行了奖罚分明的军功制度,而在这之中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度"是最为出色的,更为赏罚分明,更为公正公平,因而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其次秦国和魏国的不同命运走向也是其变革注定的,魏国的变革只是为了成为霸主,所以只强调了军事实力的强盛,而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商鞅变法则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富国强兵的目的进行的,所以在军事实力强盛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国家军事发展的物质基础。

最后,我们说,商鞅变法实际上是在前人变革发展的基础上推行的,因而更加完善,而且更能贴合本国发展的实际,所以发展起来效果更加显著。

[var1]

四、结论

战国时期社会中兴起的变法热潮,几乎是当时有名有姓的诸侯国都乘上了变法的这一趟列车,但是虽然各个诸侯国都按照自己本国的状况推行了变法,却得到了并不尽相同的结果。

其中尤其是魏国和秦国,一个成为了独霸中原的霸主,一个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统一六国的天下霸主,从这两个国家的变革发展史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其胜利的原因所在,即其在变革中的创新。

参考文献:

魏武卒:魏国独霸中原的基石,五万武卒就能大破五十万秦军

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而非赵国?

秦国能一统中原,在战国时期异军突起,它的原因在哪?又有何道理

文/赵贺澜

更多文章

  • 为何关东六国愿意接受汉朝的统治,却如此仇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怎么变汉朝的,秦国不灭六国还有汉朝吗,秦国和汉朝哪个强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时期,其重要意义毫不低于中国近代时期的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其在之后的秦朝更是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奇迹。但是统治时期不长,仅仅二十几年就王朝更迭了,有很大的原因是之前的关东六国对于秦朝统治的极力抵抗。这样的抵抗不知道为什么,在汉代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一、关东六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秦国的这些兵器,不应该在当年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兵器,秦国兵器照片,秦国的兵器是什么

    秦国实力虽然强大,但是比起六国加起来的底蕴,还是远远不及,秦军至于为何这么生猛,能够以横扫的局面征服其他势力,其实看看秦国在数千年前使用的哪一些兵器就知道了[var1]在公元前350年之后,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而他们的冶炼技术,也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得到了提高。1974年春,在陕西

  • 义渠国之谜:秦国心腹大患,与秦抗衡500年,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义渠被秦灭国了吗,秦朝义渠国,义渠王在秦国的地位

    义渠来源于帝舜之子义均(即商均)。义均从山东临朐之义山东迁至陕西商县,再迁至陕北,到春秋时,立国于庆阳地方,称义渠王,后被秦所灭。一、义渠的来源义渠族的基本成分虽属于西羌族,但其酋长却是东夷族帝舜之子商均之后。商均起源于山东高苑县东南九十里的商山,后南迁临朐县东五十里之义山,叫义均。[var1]《汉

  • 为何秦国用了500年,而刘邦、李渊等人数年之间就统一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从何时开始有实力一统天下,秦国统一战争简介,历史真实秦国统一的过程

    [var1]激烈的抵抗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吕不韦罢相的次年,初掌政权的嬴政就发兵攻赵的邺城,取安阳等九城;两年后,秦再次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公元前232年,秦始皇十五年,秦“大兴兵”,分两路分别攻邺城和太原。这一仗打的很惨烈,李牧等人率军拼死抵抗,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嬴

  • 为什么时隔千年扁鹊医术一出土,扁鹊就被历史教材踢出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扁鹊治病扁鹊是什么品质,扁鹊的医术在哪里发现,古代名医扁鹊是怎样给别人诊断的

    [var1]在史书中记载他给赵鞅治过病,后来又给秦武王治过病。但是关于扁鹊给这两人治病的典故就禁不起大家的推敲,首先最直接的一点是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扁鹊即使是再长寿,也不可能治疗两个不在同一时代的君主。[var1]在13年成都的一个施工场地中发现了9本汉代的医术,经过专家的认定,这些医术都

  • 乾隆极力要销毁的山海经,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专家:会改变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专家讲山海经,山海经记录过哪些事情,古代皇帝对山海经的评价

    [var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对于思想的管控,可以说是到了历朝历代最为严重的地步,无论是文字狱,还是焚书写八股,让整个社会文化都遭到了冲击,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被认为是暗讽朝政,差点被彻底毁坏,所幸大贪官和珅爱惜书中文采,从而一力担保下来。[var1]从顺治到乾隆的150年里面,掀起了

  • 唐朝18座皇陵被盗挖了17座,唯独放过了武则天的墓,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武则天陵墓,唐朝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在哪里,唐朝女皇武则天之墓的详细情况

    唐朝18座皇陵被盗挖了17座,惟独放过了武则天的墓,为什么呢?华夏文明有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辈出,但新旧王朝的更替,必然连皇陵都会惨遭破坏或盗挖,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比如,西汉沦亡后,其皇室陵墓惨遭赤眉军破坏,北宋沦亡后,齐天子刘豫盗挖北宋皇陵;南宋沦亡后,元代番僧杨琏真迦盗掘了南宋皇陵;清代沦亡后,

  • 古代皇帝成功登顶后,都喜欢弑杀功臣,为什么李世民不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登基后杀了哪些功臣,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杀功臣了吗,李世民当皇帝后怎么对待功臣的

    然而,也有很多帝王优待功臣的,比如秦始皇,把兵权全部交给了大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算和平过渡了。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和古代其他开国皇帝、明君相比,的确在对待功臣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李世民不仅不忌惮功臣们的功绩,甚至还设立了凌烟阁功臣画像,以此来纪念他们对大唐的贡献。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李世民

  • 唐太宗手下九大名将, 为什么秦琼排名靠后? 真相让人对他更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对待秦琼怎么样,唐太宗评价秦琼,历史上的秦琼是怎样的人

    看一看真正的历史而不是演义,就会发现隋末唐初诸侯争霸战中,总是活跃着瓦岗英雄,就是贞观之治的名相魏征、名将英国公李勣、鲁国公程咬金、郧国公张亮都出身于瓦岗寨,他们为大唐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立下不世奇功并名垂青史。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为什么没有我们最尊敬最喜爱的胡国公秦琼秦叔宝?诸君切莫着急,笔者今天

  • 勇冠天下的薛仁贵,一生却都是一个悲剧,最后被儿子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之死简介,晚年的薛仁贵如何,薛仁贵传奇50集免费

    学成下山,父亲被火烧死,家破人亡薛仁贵刚开始是跟着李靖在山上学艺的,刚开始是一个哑巴。后来学成下山,刚回到家,就看见家里着大火,父亲在屋内无法出来。当薛仁贵把父亲救出来的时候,父亲早已奄奄一息,就这样刚学成归来的薛仁贵就家破人亡了,简直就是人间悲剧。为了生存薛仁贵只好去投奔舅舅,但是他的舅舅却把他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