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当过的“左庶长”和白起当过的“左庶长”有什么区别?

商鞅当过的“左庶长”和白起当过的“左庶长”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4/1/9 5:37:39

[var1]

有意思的是,在秦国历史上除了商鞅之外还有一位著名的大人物曾经当过左庶长,这就是被称为“人屠”的武安君白起。那么商鞅当过的“左庶长”和白起当过的“左庶长”有什么区别呢?

[var1]

由于各种原因,春秋到战国初期的秦国官制与中原诸侯有很大的不同。“庶长”即“庶民之长”,也就是大官的意思。因为秦国在春秋时只有四个庶长,所以左庶长是核心大官(宰相)。

[var1]

在商鞅变法时,左庶长是秦国除了国君之外权力最大的人,这也是商鞅能够全面推行变法的权力基础。不过左庶长依然还是春秋官爵合一的落后制度,商鞅执政后不久便进行官爵分离的改革。

[var1]

商鞅变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与实权官职分离的军功爵,左庶长在军功爵中是第十等级爵位。不过商鞅终生没有让彻底完成官爵分离,他本人也是以左庶长(后为大良造)的爵位执政的。

[var1]

商鞅去世后,秦惠在商君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官爵分离,参考中原诸侯建立相制。左庶长在秦惠文王时期逐渐成为没有实权的爵位,而秦国的军政大权则转移到以将相为核心的官僚体系手中。

[var1]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左庶长白起率兵进攻韩国,这也是“人屠”白起第一次在史书记载中出现。而此时的左庶长完全是个爵位名称,实际权力和影响远不如商鞅担任的左庶长。

更多文章

  • 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只有一人留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死于白帝城,刘备死后白帝城怎么样了,刘备兵败白帝城完整版

    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段你攻我伐的历史,更是一部尔虞我诈的历史。毕竟在这个时代,靠简单的蛮力和军队打仗并不是什么实力的体现,更何况各个割据势力林立,每个人的手上其实兵力都差不多。即便是拥有的兵力多,但最后也可能有因为一子错,出现满盘皆落索的情况,所以势必需要聪慧的谋略家进行布盘。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后,为什么是嬴稷登上了秦国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武王举鼎对秦国影响,秦武王和嬴稷,秦国举鼎死的是哪个王

    公元前307年,也就是秦武王四年,攻取韩国重镇宜阳后,秦武王也追随当年楚庄王的脚步,去东周洛邑向周天子问九鼎之轻重。并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秦武王死时年仅23岁,并没有留下子嗣。秦国立刻陷入了诸公子争夺王位的混乱局面,秦武王后支持公子壮,芈八子支持自己的儿子公

  • 春秋的一个小国,被楚国消灭三次,其子孙后来篡夺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齐国,楚国和齐国的情况,春秋战国楚国和齐国

    不过,在这些诸侯国中,有一个诸侯国被楚国消灭了三次,也即前两次,这个诸侯国都成功复国。直到第三次,楚国才彻底占据了这个诸侯国的疆域。并且,这个诸侯国君主的子孙,还跑到了齐国,通过百年的努力,篡夺了齐国君主之位。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诸侯国是哪一个呢?[var1]一首先,这个小国,就是陈国。陈国(公元前

  • 春秋战国:他虽然是百胜将军,却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时期最厉害的政治家,战国中最厉害的政治家

    [var1]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褒贬不一,或者贬多褒少,司马迁是这样评价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司马迁说他“刻暴少恩”,他是怎么刻暴少恩的呢?“杀妻求将”当算作一例,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初期,齐国进攻鲁国,吴起为了

  • 当年赵国屡胜匈奴,为何到了汉初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抗击匈奴秦国支援,赵国为啥一直打匈奴,战国赵国和匈奴打过吗

    其中战国时期的赵、燕等国,都曾受到不同程度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但是各国却能击退侵略者,还曾出兵获得过重大胜利,而到了大一统的汉初,汉廷饱受匈奴人的军事侵略,甚至还不惜屈辱的割地和亲,这是为什么呢?[var1]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游牧部落,没有统一的领导指挥,各个部落一盘散沙

  • 商鞅有个发明,官吏害怕,百姓喜欢,现在仍然很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个人简介,商鞅经历的重要事件,大秦帝国商鞅

    [var1]变法除了这些呢,一些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以及地方上记载的一些经典案例,都具有法律效力,以上林林总总,都成为秦国的法,一起构成秦国庞大的法律体系,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基本涵盖了国计民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后人统计,已知的律,如《田律》《工人程》、《内史杂》等就有三十余种,在如何保护环境、

  • 三国最难过的一年:蜀国痛失3名骨干,吴国大都督去世,魏国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蜀国死得最惨的将领,三国时期蜀国到底有多强,三国时期蜀国什么时候最强

    导语:有读者说《三国演义》后期比较枯燥,前期各方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精彩,但后期晋国一家独大,吴蜀两国毫无招架之力。其实三国后期趋于平淡是有历史原因的,之前登场的那些英雄人物,大多集中出生在公元160到公元180年之间,所以当他们老了也会在一段时间集中去世。最夸张的是有一年,短短十二个月内魏蜀吴

  • 柏举之战:楚国20万大军输给了吴国3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柏举之战对吴国影响,柏举之战的战争过程,柏举之战的历史故事

    然而,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楚国兵力达20万人之多,且“楚之为兵,天下强敌”,战斗力很强,而吴军却只有3万多人。[var1]而且,楚国疆域辽阔,吴国如果只是一直在边界地区来回争战,耗不过人家。但要想给予楚国致命一击,需要深入楚国腹地,师行千里,犯下“劳师袭远”的兵家大忌!然而,最终,吴军却

  •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武与孙膑是哪里人,孙膑和孙武孙子是一个人吗,孙武与孙膑有何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子”是对人的尊称,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孙子当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兵家著作《尉缭子》中,记载着“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同样,《史记》中也记载道:“孙子武者”。而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军事名家孙膑。[var1]那么,孙子、孙武、孙膑又是什么关系?既然“子”是一种

  • 力压秦军的战国六大名将,他们可给秦国带来不少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十大名将,战国时期唯一打败秦军的将领,盘点秦国十大名将

    一方面,秦国所处的地区在七国中的最西部,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在商鞅变法之后,能够迅速崛起,在军事和政治上,完全和过去不敢苟同。逐渐变强的秦国,消灭的六国,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统一了天下,开创了历史和先河。[var1]虽然秦国在后期有着非常强悍的实力,但是在长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