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手不离卷自学成才的黄宗羲,你猜他的思想有多超前

手不离卷自学成才的黄宗羲,你猜他的思想有多超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05 更新时间:2024/2/18 22:02:58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乃“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思想,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可谓大胆超前,使人敬佩”,因此有“中国思想蒙之父”之誉。

黄宗羲是典型的自学成才。他愤恨科举之学,想彻底改革这种制度。他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就借书抄书读。他抄过钮家的世学楼、祁家的澹生堂、黄家的千顷斋以及钱家的绛云楼许多藏书。他还经常走遍大街小巷,找书买书,书僮几乎每天都要背一袋书回家。他连夜誉录,第二天再出去买,如此成为习惯。

黄宗羲到了晚年,更喜欢藏书、抄书。他藏抄的还有范氏天一阁、郑氏丛柱堂、曹氏静惕堂、徐氏传是楼藏书。他又经常对学生说:"应当以书明心,不能玩物丧志! ''

他看的书多,写的书也不少,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以上内容摘编自《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中国历代文人风趣小故事全集》一书,原典故出自《清稗类钞·鉴赏类》。

更多文章

  • 赵构退位当太上皇,宋孝宗公然为岳飞平反,赵构为何没有意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他可不是一般的太上皇,而且他和后来的乾隆皇帝一样,都是当时把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权利同样,他们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虽然当时自己已经退位了,但是在朝廷上有许多事情,还是要问他的。赵眘习惯性的顺从当时他的父亲的旨意办事的,所以后来给岳飞平反的这个决策,可能也是当时赵构给他儿子下的命令

  •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朱棣都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为何无人敢动,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能力如何,朱元璋为什么让朱标做太子

    可要论其人品的话,朱元璋的确是说得过去的。在当上皇帝后,马氏这个糟糠之妻马上就被他册封为自己的皇后,而自己的大儿子朱标,也是顺水推舟变成了太子。但是要知道,朱元璋的儿子其实是很多的,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一生中,一共有二十多位儿子,除去那些年纪很小的,年纪与朱标差不多的儿子也有十多位。但是为什么在

  • 孙太后将景泰扶上皇位,朱祁镇被放归后,何故不让景泰还政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太后与朱祁镇,景泰朱祁镇,朱祁镇夺皇位视频

    但是这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与此同时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当时朱见深还不叫朱见深而是叫朱见濬,只有2岁。这个方案其实是得到了各方面势力认可的。因为对于孙太后而言,在朱祁钰百年后,皇位仍然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正统地位未被撼动。而对于大明官员们而言,朱见濬年幼,主弱国疑,必然

  • 永乐大帝朱棣那么会打仗,都是跟谁学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永乐皇帝朱棣打仗,永乐皇帝对朱棣的评价,永乐大帝与朱棣的关系

    虽然后人对朱棣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朱棣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百姓生活富足,文化繁荣昌盛。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基本都在这一时期完成。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永乐盛世。我们都知道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王位,在靖难期间,朱棣长期身处前线,指挥战斗。而且在朱棣登基以后,多次率军出击漠北,打击残元

  •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强?妹夫秦桧、姐夫蔡京,还有一个名声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清照和秦桧蔡京的关系图,李清照的地位有多高,秦桧与李清照的关系怎么样

    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这是因为历史上有无数有才之人不断创作的结果。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文化应当是唐诗宋词。唐诗,我们很多人从小就学,所以有很多熟悉的作品,而宋词,虽然我们也背诵,但基本上熟悉的不多。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我们都很难看到的是女性人物的身影。因为古代奉行的是“无才便是德”,所以对女子的

  • 灵璧在哪儿?楚汉在这里决战,建文帝和朱棣也曾在此决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灵璧之战在哪里,灵璧一览,灵璧县是项羽自刎的地方吗

    其实靖难之役爆发前,中山王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就已经跟建文帝提过醒,说朱棣会谋反。但建文帝就是不听,结果这位皇太孙的龙椅还没有坐热呢,朱棣果然率大军打了过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用人不当,过度信任了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任命其为讨伐叛军的总指挥,结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吃败仗,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打起仗

  • 宋朝亡于谁手?此人建立大宋后的一个政策,直接导致了宋朝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的建立和衰亡,宋朝从哪年开始走向衰亡,宋朝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不再出现;二是、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并逐步付诸实施。并且,宋太祖赵匡胤在建隆二年七月的时候,摆宴招待执掌军权的将军。在众人酒意正浓之时,他用计逼迫石守

  • 崇祯34岁为何吊死煤山?压倒大明最后一棵稻草,却是扳倒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怎么干掉魏忠贤,为何崇祯很容易就杀了魏忠贤,崇祯与魏忠贤的关系

    公元1627年,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迎来了它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崇祯帝朱由检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他登基后,铲除宦官党羽,醉心于政事,非常勤奋克己,可惜大明当时气数已尽,外有后金虎视眈眈(满族人的前身),要入主中原,内有自然灾害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四处义军揭竿而起,最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落个自缢

  • 山东作为元朝的腹地,在一统之前混乱不堪,元朝如何稳定秩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山东地图,元朝控制地方的措施,元朝政治中心在哪

    山东作为元朝腹心之地,直隶于中书省。金末到元朝前期,山东地区从动荡到稳定,从经济残破到恢复,从文化衰敝到逐渐复兴的过程。元世祖后期,山东与全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逐步走上正轨,重开科举时机成熟,仁宗延祐开科标志元代政治进入新的阶段。随着科举的恢复,作为孔孟圣地的山东,为元朝廷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在

  • 朱元璋为何要把商丘并入开封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开封府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要去开封,朱元璋为何放弃开封

    图-河南地形示意图截止万历十年(1582年),河南省共有八个府:开封府、归德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南阳府、汝宁府;一州:汝州。可以想见,从明初到明末的二百多年间,河南的行政区划变动是非常大的。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新占领的元朝中书省(腹里)的九个府,划入河南行省。在元顺帝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