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差点被当废铜回炉,这顶露后脑勺的商代铜胄,藏着中国头盔历史

差点被当废铜回炉,这顶露后脑勺的商代铜胄,藏着中国头盔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2/5 22:51:39

编者按:之前冷兵器研究所发表了《《封神榜》越拍越魔幻,殷墟和三星堆想打人:商代战士的头盔明明是这样!》,介绍了商代南方头盔,然后有读者想了解下商代北方头盔什么样。本就来说一下。

山西博物院有这么一件铜胄,样子比较奇特,那就是他的后脑部位,有一个大大的缺口,跟前额位置的缺口形状相似,整体来看基本对称。看到这件铜胄,有的朋友就有疑问了,说作为头盔来讲,不应该是防护面积越大越好吗,这件胄把最关键的后脑部分暴露出来,不是等着人用大棍子敲后脑勺吗?

▲山西博物馆铜盔

其实,大家有这样的疑问,主要还是没有结合战场实际情况思考的缘故。要知道,头盔也好,铠甲也好,一方面他是用来保护士兵不受伤害的,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影响士兵的活动,因为士兵在战场上是要做出很多战术动作的,如果影响了动作,那士兵动作迟缓,就只能伸着脑袋挨揍,你再厚的盔甲,被敲个十几下也是顶不住的。因此,无论是中国铠甲,还是外国铠甲,都注重灵活性,中国常用的铁札甲,一般肩甲的甲片会比较小,就是出于灵活的考虑,而西欧板甲更是制造出了复杂的铁制关节,以便士兵挥舞自己的手臂或腿脚。

▲山西博物馆铜盔

山西博物院这件铜胄,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胄,那就是头盔,是戴在脑袋上的,那么大家想一想,脑袋最经常做的动作是什么?一是转头,二是低头,还有一个就是抬头。而这件胄脑后的缺口,就是为了抬头准备的,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件胄脑后没有这个缺口,而是一直顺延下来,能够完全遮住后脑勺,还能挡住脖根。那看着倒是防护的更严密了,但是士兵抬头怎么办?如果头盔没固定,那脖子一顶就掉下来了,如果头盔固定的比较死,那这位抬头的士兵八成脖子要难受了。那就有人要问了,灵活性要考虑,难道防护就不考虑了?如果后脑勺不防护,那士兵逃跑时候(划掉)被箭射到后脑不就挂了?

▲清代铁盔

关于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后世的铠甲中找出一些思路,以典型的清代头盔为例,它的胄体只能遮挡住头颅的上半部分,而后脑部分和脖子,是靠垂下的护颈来遮挡的,护颈由甲片钉在布面上制成,本身是柔性的,可以活动,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了。西藏现存札甲式头盔也是采用类似的原理,在硬质盔体的后部装上上小甲片缀成的顿项完成对后脑的防护。

); }

中学大历史【图说中国史全十册】

¥119

购买

▲西藏铁盔

至于山西博物院这件胄,如完成对后脑的防护,由于缺乏实物,我们只能来推测一下了。从现存资料来看,商代似乎还不存在类似顿项的东西。那么按笔者的思路,可以在戴胄之前,先戴上一件类似于风帽的防护帽,因为这类铜胄的内面都比较粗糙,原本就需要用纺织品把头部保护起来,避免擦伤头皮,如清代便有被称为胄衬的盔帽。那么思路扩展一下,只需把盔帽的后部延长,让它遮挡住后脑和脖子,那么,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了,毕竟纺织品制成的甲,那也是铠甲的一大类。商周时期,这类后脑有缺口的胄不止一件,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素面铜胄,后脑也有缺口,形状也和这件胄有不少相似之处。商朝出土的头盔很多,安阳殷墟,江西新干大洋洲都出土过商代的青铜头盔,不过这些头盔表面大多铸有花里胡哨的花纹,因此有人认为它们不是实战装备,毕竟复杂的花纹除了增加铸造难度之外,对于提高防护力来说意义不大。

▲故宫兽面纹胄 商代后期

相比较来说,山西博物院这件胄的表面光滑,这简洁的造型一看就是实战用品,如果说殷墟那些漂亮的兽面纹胄可能是属于贵族的,那山西这件八成就是属于某个下级军官——当然,不可能是士兵的,大商时期的部落和国家还没富裕到可以给泥腿子配备青铜盔的程度。相对于其他一些胄来说,山西这件胄的防护面积其实还不错,从造型上看,这件胄戴在头上的时候,士兵的两耳都被盖住了,这就比大洋洲出土的商代胄要强一些了。

▲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胄

山西博物院这件胄的下缘部分两侧均有几个穿孔,胄顶则有一个铜钮,这些装置应该是用来系绳子加固头盔的的。无论是古代的头盔,还是现代的安全帽,一般都需要用一个东西把盔帽固定在下巴上,否则打起仗来掉了那就悲剧了。

▲河南博物院东周素面铜胄

按照现代人的推测,加固的方法是用一根绳子穿过底部穿孔和顶部的钮,然后再在下巴部位系上。虽然这件胄应该属于级别较低的军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装饰物。该胄的胄顶铜钮除了用来穿过绳子之外,可能还能用来捆绑一些类似于丝绒,皮之类的装饰物,不过是否如此,还有待考证。

▲现代人复原的东周武士,胄与山西博物院商代胄相似

从博物馆的标牌上看,山西博物院这件铜胄的来源为“太原电解铜厂拣选”。也就是说,该胄本来是作为废铜准备回炉重炼的,可能刚好某个工人是个军事爱好者,认出了这是一件古代的武器装备,才使它避免了化为一滩铜水的命运。不仅如此,它还登堂入室,成为省级博物院的重要藏品,你说这头盔的命运呐,就是这么的不可预料……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娲娘娘麾下那么多妖精,为什么偏偏选择轩辕坟三妖报复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娲派三妖杀纣王,纣王与女娲对话,女娲娘娘能降妖除魔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女娲娘娘好久不知道人类发展成啥样了,于是下凡来监督一番。然后看到……本以为还茹毛饮血的人类,居然有了青铜文明。然后掐指一算,尼玛纣王还是个有怪力的超人!太师闻仲还是个三只眼

  • 商朝古墓挖出一青铜器,颠覆了历史,学者:鲁班的形象大受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造型最奇特的青铜器是什么,商朝最著名的青铜器及其地位,商朝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相传鲁班在树林中伐木,不小心打滑,脚被锯齿状的草割得鲜血淋漓。极具巧思的鲁班灵机一动,于是发明了金属锯,大大提高了加工木料的效率。对于这个传说,历代学者皆深信不疑。从“锯”字的渊源来看,首见于战国的金文中。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戈上就有“ 锯” 字。从先秦文献来看,“锯”字也多次出现。《墨子· 备城门第五

  • 商朝君主武丁:让奴隶当宰相,花三年平定西北部落,开创中兴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丁是商朝第几任国王,商朝皇帝武丁头像,商朝的武丁事件

    商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朝代,距离今天有2000多年,在今天我们能够通过一些甲骨文的存在推演,判断发生在商朝的一些历史事件,商朝的君主的所作所为,以及商朝这个朝代的历史兴衰。其中"武丁中兴"就发生在商朝,在这个时代,商朝发生了许多传奇般的故事,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传奇。那么武丁中兴究竟为何物呢?那些传奇又是

  • 在夏朝之前也许还有一个朝代,历经15位王,传承了16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朝之前有哪些朝代,夏朝之前有多少个王朝,夏朝以前还有一个朝代吗

    而这种并列关系说明,在西周的史官眼里,虞和夏商周一样,都是王朝,并且,在时间线上,虞还在夏朝之前。而所谓虞朝,最著名的君主莫过于舜帝。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舜帝在位期间。主流观念认为舜帝在位不过五十年,并且只存在一代便因为禅位给禹而结束,但是,《韩非子》中,却透露了颠覆这种观念的说法。《韩非子》记

  • 帮落魄公子成为大国君主,吕不韦惊天之作看共同创业成功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不韦发家史,吕不韦的经商能力,吕不韦是如何起家的

    [var1]落魄公子异人(剧照)经过吕不韦的精心策划,最终异人成功登顶大秦权力的巅峰。异人、吕不韦这对组合,因为美女赵姬的掺和,千百年来,人们更津津乐道于“八卦”他们的情感纠葛,对于异人的成功继位,人们反而容易忽视,或者得出一个简单经验,都是吕不韦钱“砸”出来的。事实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异人的父亲安国

  • 商鞅变法让秦国慢慢崛起,秦孝公真的是非常有眼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孝公与商鞅讨论变法,秦孝公与商鞅经典对话,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var1]从此之后,秦朝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法治国度,任何事情都能够有法可依,这种普通民众不再涣散离析,同时,普通百姓开始相信法律的力量,因为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算是王公贵族触犯了法律,他们也会得到相应的惩罚。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普通百姓看到了秦朝发展的希望,他们才会愿意与秦朝共同发展,也

  • 楚国第一名相,精于水利营造,鞠躬尽瘁,仿佛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的水利灌溉工程,楚国第一名将是谁,历史上真实的楚国名相

    [var1]孙叔敖小朋友干完这件大事后,也没心思再玩儿了,他伤心地回到家里,满脸愁容,不说话也不吃饭,妈妈见这小孩情绪有点不对头,便关切地问:“宝贝,你今天怎么啦,跟妈妈说说,妈妈帮你出主意。”孙叔敖的眼泪突然夺眶而出,抱起老妈大哭道:“我今天看到双头蛇了,我死定了,不能再孝敬母亲您了。”妈妈道:“

  • 从战国时代到春秋末期,士的地位不断改变,为何会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时期女性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阶层上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变

    士大多是大夫的非嫡长子(非宗子),他们是封建贵族中最低的阶层,他们没有世袭的领地,也不能建立祭祀祖先的宗庙,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可以参与本国的政治进程。士与卿大夫之间的等级区别非常明显,这可以在《左传》等文献记载中看出来。《春秋》甚至没有提及任何一个士或者庶人,可见士在礼制地位上的卑微。诸侯国中少数几

  • 从君臣、礼法、刑政三方面,来看荀子的政德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荀子的君臣之道,阐述荀子礼法合治的思想,荀子的礼法观念

    在荀子思想中,提出了性恶论,通过“礼法并用”的治国方案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荀子看来,荀子政德思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其论君臣、论礼法以及论刑政的三个关系方面。[var1]在君臣关系上,荀子认为君主应该论德定次,臣子应该忠诚爱民。在礼法关系上,荀子认为应该隆礼至法,再重视礼法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在刑政关系

  • 齐国比鲁国强大多了,为何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国和鲁国怎么划分,齐国和鲁国是在山东吗,齐国和鲁国实力对比

    [var1]按道理,齐国是山东地区的大国,人家是最早的春秋五霸,又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文化也特别发达,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大国。山东以齐来简称,来代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最终为什么不用齐国的齐,而是用鲁国的鲁,来代表山东呢?好玩的国学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文化历来以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