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怎样的人?他是“神探”吗?真相有些意外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怎样的人?他是“神探”吗?真相有些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96 更新时间:2024/2/9 21:38:58

有一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着《神探狄仁杰》,想必大家也有看过了。当观众看着一清正廉明的狄仁杰在剧中断案如神,不免让人直呼过瘾。而经过狄仁杰手里的案子,不管背后的势力有多大,他最后都能揪出背后主谋,而后将之绳之以法。

看了这部剧之后,相信不少的人都对他这种断案能力十分惊叹,也觉得他完完全全对得起“神探”二字。只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历史上真的有狄仁杰这个人吗?他真的有这么神吗?他为什么会有这么神乎其技的断案能力?想知道真相,还请跟随着笔者一起来探究一下。

其实,历史上是有狄仁杰这个人的,只是“神探”二字是学形象中加上去的。那么文学形象中为要给他加上“神探”二字呢,自然这跟他的断案能力是分不开的。

一、狄仁杰打小热爱学习,达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堂,这句话用在狄仁杰身上也正是一样的。狄仁杰从小就十分地喜欢看书,读书。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的动静,他总是能够捧着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神游其中。

他一直都很信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因此他不管别人无何质疑和吵嚷,他都矢志不移地读着他的书。尤其是当时他家里有一个门人被害后,牵连了不少的人,弄得人心惶惶。由于他们都害怕被拖下水,所以一个个都站出来为自己辩白一番。

唯独只有狄仁杰对这件事不管不问,因为他觉得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命运。可以说,小时候的狄仁杰完完全全地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二、狄仁杰踏入仕途

1、狄仁杰以明经及第,授汴州判佐,经阎立本推荐为并州都督府法曹

好在狄仁杰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靠着自己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少年便及第,被授汴州判佐,从此开始涉足朝廷。

后来,阎立本到汴州的时候,担任挑选人才的重要职责。当时他遇上了狄仁杰,他本能地端着一副官架子。不过并没有被这个所谓的上级领导给镇住,他反而沉稳地对答如流。这让阎立本对他另眼相待,而后阎立本就给其作画,并上呈朝廷。

阎立本的用意很明确,那就是他很欣赏狄仁杰的能力,便将他推荐给了朝廷。果然,不久之后,狄仁杰就得到升官。可以说,阎立本是狄仁杰仕途上的第一贵人,是阎立本将他往权利政治中心推的。而狄仁杰后来有所成就,自然是离不开阎立本的知遇之恩。

2、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仅1年时间为一万七千多人判案,竟无一冤诉

有了阎立本的推荐,再加上狄仁杰本身才能不错,很快他就升任为大理寺丞。这也是他开始做神探的第一步。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大理寺期间,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审理一万七千多人的判案,数量大的惊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么多的案件中。居然没有任何的冤诉,这也是后来狄仁杰能够被人称为“神探”的一个重要原因。

3、狄仁杰担任宁州刺史,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赢得百姓称颂一片

狄仁杰不仅在断案上明察秋毫,在对待百姓的问题上,也处理地格外的好,由此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唐高宗时期,有一个正直的言官——郭翰。他十分不满那些贪官污吏,所到之处都会到处去巡视官员作风问题。而不少的百姓一看到他,就会纷纷上奏将当地的父母官上告。而郭翰更是来者不拒,只要是贪官污吏,以及鱼肉百姓的劣绅,统统都不放过。所以不少的地方官一听说他要巡查,都特别地害怕。

而当郭翰到达狄仁杰的地盘时,却发现百姓不仅没有状告狄仁杰,还四处夸奖他。很显然这个名唤“狄仁杰”的官员,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为民分忧。

也正是基于此,郭翰便亲自接见了狄仁杰。而后在其回朝的时候,便向朝廷举荐了狄仁杰。至此,狄仁杰之后的仕途更是节节高升。而狄仁杰之所以能获得百姓们的爱戴,其实除了他刚正不阿,对百姓秋毫无犯外。更多的是他能秉公处理,为百姓评判诸多冤案,由此获得了称赞。

不过,狄仁杰虽然处理过那么多的案件,没有任何的冤诉,对待百姓也更是爱民如子。但是这跟他成为“神探”似乎没有多大的关联,那么狄仁杰为什么会被人称为“神探”呢?真相有些意外,且看下文分析:

三、狄仁杰被称为“神探”,真相让人意外

其实,狄仁杰之所以会成为神探,跟两部小说离不开关系。

1、清朝公案小说《狄公案》

清朝公案小说《狄公案》,这本书讲诉的是狄仁杰在位期间,处理过不少的冤案,以及他整肃朝纲的故事。但是因为后来剧情的需要,这里面的不少描写都被夸大了。以至于后来的人都认为狄仁杰真的是“神探”,具有惊人洞察力的“超能力”。

事实上,狄仁杰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他之所以会有那么好的断案能力,跟他处理过那么冤案是有关系的。但是在这本小说里,他却是被过分夸大了。

2、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曾根据中国小说创作《大唐狄公案》

另一本小说是由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曾根据中国小说来创作的《大唐狄公案》。在这本小说里,高罗佩将自己写的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故事汇集在一起,统称《狄法官的破案故事》。随着这部作品一经发出就立刻引起了轰动,很快大家对断案能力神乎其技的狄仁杰熟悉不已。因此狄仁杰就成了人们眼中的神探,而狄仁杰则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大力捧场,才使得狄仁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从此狄仁杰这个名字也就成为了“神探”的一个代称,而狄仁杰的“神探”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有了以上两部小说对狄仁杰断案过程的升华,使得狄仁杰就成了“神探”了。而后人觉得狄仁杰的断案能力超厉害,就给其冠上了“神探”的高帽。显然,狄仁杰能被称为“神探”,也是当之无愧的。

总评:

狄仁杰是唐朝乃至武周时期的一位良相,而他在断案的过程中,凭借着自己锐利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件的经过,最后成功断案。

显然,他的“神探”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年的积累而成的。因此,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也不能太急于求成,但稳扎稳打才是好的。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更多文章

  • 匈奴人到底对王昭君做了什么?莫高窟一幅壁画,让人难以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副壁画是专门为了记录匈奴和王昭君故事的,其内容残忍血腥,难以让人直视。如果汉元帝还活着,必定会打破和平之约,继续征讨匈奴,追回王昭君。古代皇帝都有选妃大典,汉元帝在母亲的安排下全国开始挑选漂亮的女人。历代的选妃都是走后门,皇亲国戚家的黄花大闺女都会被送到大典上。因为被选中的人有可能成

  • 历史上最惨的皇后,却被武则天砍断手脚,还被塞入酒缸浸泡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杀皇后,历史上最惨的一个人武则天,武则天秘史废皇后挨板子

    王氏生于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家族世代显赫,祖父是北朝名将王思政,历史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四朝,官至都官尚书、仪同三司;父亲王仁祐在唐朝位至特进,封魏国公;舅父柳奭是唐初名相,官至中书令;叔祖母李氏则是唐高祖的亲妹妹同安公主。王氏不仅出身显贵,而且容貌漂亮、性格温顺,所以成年后便被同安公主推荐给唐太宗

  • “元和中兴”之后的唐朝,为何姑息藩镇成为了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803-863年藩镇之乱,唐朝为啥会出现藩镇割据,唐藩镇

    当我们回顾唐朝“元和中兴”前后的历史时,便能发现,帝国对于藩镇的态度,逐渐由过去的弹压转变为了姑息。如唐文宗之时,对于河朔藩镇的军乱问题,所采取的便是姑息的策略。而唐武宗时期,对河朔藩镇的世袭割据亦给予了法理上的承认。当然,以上的片段并不是个例。自宪宗离世穆宗继位后,姑息藩镇便成为了唐朝的一个常态。

  • 东晋才女一直看不上丈夫,在丈夫被杀后却是毅然提刀上了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晋十大才女最后结局,东晋的才女,历史上真实的东晋才女

    彼时谢道韫年级尚小,正直大雪纷飞之时节,合家团聚,而谢安借雪花为名考察子侄的才学,其他子侄回答的虽也恰当,但是谢安借不甚满意。唯有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却是让谢安刮目相看,认为这个侄女的确与众不同,日后必然是才女。可惜在那个女子无德便是才的年代,女子的才华过于出众,反而更难嫁出去了,一般人

  • 刘裕与司马氏有多大的仇?篡了晋室江山,还要大肆屠杀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杀了司马氏,历史上刘裕真的杀尽司马氏了吗,刘裕与司马氏的关系

    就拿曹操来说,甚至还把自己的好几个女儿许配给了刘协,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已经实质失权的末代帝王来说,简直是再优渥不过的了。相比之下,后世的许多王朝更迭,就残忍许多。比如刘裕建立宋朝(南朝宋)前后,就曾大杀东晋宗室,几乎把司马懿一系的子孙一锅端掉。刘裕又叫刘寄奴,单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一定出身寒微。在

  •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下场,历史上真正狄仁杰是怎么样的,正史中的狄仁杰怎么样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也就是唐贞观四年,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年轻的时候考上明经科举,虽然做得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他政绩很好,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狄仁杰人生第一次出彩是在676年以后,那个时候他被升为大理寺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院副院长,位于大理寺卿之下。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他在一年之间就审完了

  • 古代“粉丝”更疯狂,为了一睹李白风采,此人追踪李白3000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真实故事,历史上的李白真容,历史记录李白

    重量级诗人相当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发下誓言:“喝下杜甫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以七绝闻名的王昌龄曾贬到龙标,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拾落叶当柴烧。但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晚唐诗人李洞“酷慕贾岛”,尽管贾岛是一个苦命之人;他

  • “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说的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口蜜腹剑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是什么典故,笑里藏刀与口蜜腹剑的区别

    那“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呢?“口蜜腹剑”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口蜜腹剑说的主角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同时他还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官位虽重,但他的为人却不敢恭维

  • “女扮男装”与“慢束罗裙”——唐代女性的服饰装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女性抹胸连衣裙,唐代女性的服装造型,唐代女子男装的搭配

    唐朝时期的服饰特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兼收并包。唐朝的服饰充分呈现了唐文化的多元魅力,而其中唐代女性的服装更是绚丽多彩,异常的引人注目。一、唐代女性中的“男装大佬”进入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礼法逐渐严苛,以至于宋代的女性上街都受到限制。但是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女性穿男装、胡服、骑马的现象

  • 34年前,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建立后宫,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继位的历史故事,真实武则天称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统一之后建立了秦朝,从此确立了中央集权,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对于人们而言,向来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诱惑,为了能够成功坐上那个位置,无数人前仆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事迹向来为人所感叹,从唐朝一直到武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