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4年前,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建立后宫,结局如何

34年前,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建立后宫,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4/2/2 0:25:3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统一之后建立了秦朝,从此确立了中央集权,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对于人们而言,来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诱惑,为了能够成功坐上那个位置,无数人前仆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事迹向来为人所感叹,从唐朝一直到武周时期,武则天在位15年,不仅推动唐朝发展至一个繁荣的地步,同样也是对封建专制主义下男权的地位的挑战。

一. 封建思想的残存

谁都想做高官,谁都想领厚禄,谁都希望能够成为皇帝坐拥天下。在古代社会,这并不是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尤其是到了每个朝代的末年,随着帝的昏庸无道,揭竿起义之人数不胜数。有不少人都借着这样的机会推翻旧王朝的统治,试图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王朝。当然,这只限于古代社会,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身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然就应该接受现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不是让自己继续沉沦在多年前的古代社会下。

不过,这也就是最近几十年来才能够出现的景象,在新中国成立时,甚至一直到20世纪末期,我国还是有不少地方依然存在着迷信思想。这些地方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以及当地人民没有过多的化,所以迷信思想依然充斥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毕竟他们曾经数千年的时间里都在接受着封建思想,并不可能在一时半会之间就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也正是如此,在34年前,我国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甚至还建立后宫,那么她结局如

二. 一心为逃离大山

这位女子名叫晁正坤,从小生活在山东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当中,也正是在这个村庄当中,晁正坤得以建立自己的政权,甚至还建立了国家,设置了国号,并且还打算将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全国范围。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当中,晁正坤原本非常的不满,她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这里,就是因为这里太过贫穷,而晁正坤的家庭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晁正坤从小就没有接触到什么知识和教育,稍微学过几个字以及一点皮的医术,就有些沾沾自喜。

正是因为缺乏从小的教育,晁正坤才会萌生出之后的想法。相比起当地村庄的大多数人,晁正坤学会了一点医术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当地也有了更多的声望。从前的晁正坤,因为不满家乡的闭塞,想要一心走出大山,然而这时的晁正坤却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偏远的村庄当中。由于大多数人都没有文化,还可以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且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追随者,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三. 现代社会下的王朝

不得不说,晁正坤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她不甘于现状,所以才会主动向医生学习医术。但学习医术对她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她不仅是希望成为家乡有名的医生,而是希望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崇拜。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晁正坤开始散布迷信思想,声称自己是神婆,不仅能够与神明对话沟通,而且还具备仙术,能够用神力来解决问题。在经过几次碰巧的事件之后,晁正坤彻底在村里奠定了地位,后来她更是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作为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晁正坤到了后期想法也就更加的超出现实,她开始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第2个武则天,成为现代社会下的一代女皇。为了让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她利用神婆的身份拉拢村民,在当地像模像样地建起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当中,晁正坤进行分工,甚至还建立起了后宫,至于后宫当中的男人,自然是这些村民们的孩子。由于缺乏文化和教育,当地的人都对晁正坤俯首称臣,不仅纷纷献上自己的孩子,而且还会行跪拜之礼,仿佛这真的是一个王国。

晁正坤建立起来的国家持续了两年之久,后来因为她不甘心只留在村里,而是想去更大的城市发展,才被公安机关抓住。晁正坤建立王朝的事情的确让人觉得可笑,我们从中却也能看出封建思想蛊惑人心的程度,而只有经过文化教育的洗礼才能够彻底摆脱过去的思想。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和李白谁厉害,杜甫与李白有什么差异,杜甫和李白哪一个更厉害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年轻时候时候家庭也是相当殷实,爷爷是省部级高官,父亲算是厅局级,吃喝不愁,所以早年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时虽然已经开科取士,但是毕竟考试做官风气不如宋明时期那么深入人心,杜甫虽然也是饱读诗书,但是到长安举进士不中,就干脆游荡大江南北的,从长安逛到山东,又从山东转到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傻傻弄不清楚?一文简说草原民族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人从哪来的,匈奴和突厥契丹,匈奴突厥契丹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就是匈奴。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匈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辉煌过一段时间,一直到清汉时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欧洲历史上的匈人,大概率就是我们所知的匈奴人,可惜的是这个猜测没有具体的证据来印证,只是匈人就是匈奴人的这个想法还是被人们给默认了,人们认为匈奴人在失去了家园之后才迁移到了欧洲。打败匈奴的

  • 刘邦和李世民:王朝选太子有3条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与唐太宗的关系,刘邦和李世民是同一人吗,刘邦和李世民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是神圣的职业。他们一旦被册封为太子后,地位就仅仅在皇帝之下,成为帝国的缩小版君主,而其他兄弟依然是臣子。不仅仅是地位高。太子还有独立的官署,朝廷大臣和学者做老师,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甚至在紧急情况时,太子还可以代理国政。放眼帝国,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而太子的继承制度也

  • “不能欺负老实人”,张文宏这句话,1300多年前李世民就证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最经典的话,李世民在历史中是怎么样的人,李世民说的最好的十句话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这也是唐太宗在封建王朝的帝王中,名声颇佳的重要原因。东方巨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然有一个“惜”字,但能出现在伟人的词里,那就是最大

  • 干练正直,力僻邪说治蝗之“救时宰相”姚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宰相姚崇的十条建议,宰相姚崇的优点,开元年间姚崇和谁搭档做宰相

    君臣谐和。开元初年,他继续重用前朝宰相姚崇,整顿国事,努力扭转唐中宗李显时期的颓废、混乱局面,逐步使唐王朝又焕发了兴盛的气象。李隆基像姚崇,字元之,博学多才,通达敏捷,曾三朝为相。武则天当政时,姚崇就很受赏识。唐玄宗继位后,仍然以姚崇为相。打理政务的过程中,姚崇经常向唐玄宗提供治国良策,玄宗大都予以

  •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怎么对待李渊,太原太守李渊,贞观之治李世民和李渊

    《旧唐书》:(大业)十三年,(李渊)为太原留守。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写的,很简略,隋炀帝跑江都去了,天下大乱,各路军阀纷纷起事,李世民跟刘文静就劝李渊赶紧也起兵,凡事要趁早,吃屎也逮口热乎的,再晚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李渊听了,决定起兵。本来说

  • 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兼”字,不一定是“兼任”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贺知章是从太常少卿,升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学士。换句话说,大家会以为,礼部侍郎才是贺知章的主要官职,而集贤学士只不过是“兼任”而已。如果这样理解,那就要闹大笑话了。这个问题,就出在对官衔中“兼”字的理解偏差上。唐代官衔中的“兼”字,最好理解为“同时担任”。这看上去似乎与“兼任

  • 曹丕的诗作,李世民的诗作,你更喜欢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最好的十首诗,曹丕的诗啥风格,曹丕写有哪些诗

    魏文帝曹丕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政治功绩过于闪耀,以至于人们把他的文学才能忽略掉了,其实曹丕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他的《燕歌行》中写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牵牛织女摇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一首七言诗,曹丕通过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形式,用清丽的语

  • 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中包括贵妃,为何张美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美人主动为朱元璋殉葬,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要让妃子陪葬,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

    殉葬制度诞生于奴隶社会,延续千年之久后,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巅峰,据说秦始皇死后的殉葬者数以万计,不仅后宫美女成了殉葬品,甚至连参与陵寝建设的工人也一同殉葬了。到了汉朝时期,殉葬之风渐渐衰败了,因为活人殉葬太过残忍,与儒家的仁义之风相差甚远。汉武帝刘彻下旨废除了殉葬制。到了唐宋时期,殉葬在中原大地几乎

  • 朱元璋当皇帝时,一直坚持做一事,嫔妃们都痛苦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做了几年皇帝,朱元璋当皇帝前的经历,朱元璋是如何一步一步当上皇帝的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的帝王。这些帝王有的英明神武造福百姓,有的昏庸无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总的来说,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整体呈现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态势,在时代需要一位杰出的帝王的时候,自然就有人崛起并最终成为天下共主。而在所有的帝王中,朱元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了。元朝末年,因为政治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