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人到底对王昭君做了什么?莫高窟一幅壁画,让人难以直视

匈奴人到底对王昭君做了什么?莫高窟一幅壁画,让人难以直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4/1/27 10:13:51

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副壁画是专门为了记录匈奴和昭君故事的,其内容残忍血腥,难以让人直视。如果汉元帝还活着,必定会打破和平之约,继续征讨匈奴,追回王昭君。

古代皇帝都有选妃大典,汉元帝在母亲的安排下全国开始挑选漂亮的女人。历代的选妃都是走后门,皇亲国戚家的黄花大闺女都会被送到大典上。因为被选中的人有可能成为皇帝宠幸之人诞下皇子。

王昭君的家在农村,从小天生丽质,他的父母也注重对王昭君的德才教育。王昭君从小在他们的家乡是人尽皆知,美貌若天仙一般,性格善良、温柔、正直,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够牵动人心。

貌美如花的王昭君名气越来越大,当地的大户人家也开始到王昭君家提亲。树大招风,在皇帝选妃开始,上面的官员来到这里选妃,听说了王昭君的事儿,前来调查。

朝廷命官儿一看,垂涎三尺,心里想,这要是给皇上带回去了,那必定能够得大赏。于是就给了王昭君盘缠,给他的父母打点好之后带着王昭君和随从的人回了朝廷。

王昭君的父母都没有什么大学识,听说王昭君要入宫去见皇上,高兴坏了。周围的邻居也说,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你女儿当皇后去了。这让涉世未深得王昭君以为自己得好日子来了。

到了京城,王昭君顺利的进入了后宫。当时汉元帝选择妃子侍寝得制度是看画像选妃,宫廷里有画手,毕竟后宫佳丽三千,皇上也不能一个一个过目。他们会把皇帝的妃子画到纸上,再由皇帝的贴身太监拿到皇帝的面前,让皇帝挑选侍寝的人。

当时的妃子都争先恐后地为了能侍寝皇上诞下龙子,想了各种办法。很多人都给画师送钱,送礼,就想让画师能够给自己画的漂亮一点。但是当时的皇后看到王昭君美貌之后一想,这还得了?皇上要看到王昭君之后,自己的地位放哪呢?

于是就联合画师给王昭君画的奇丑无比,皇上看后心里想,怎么会有这么丑的女人。从王昭君入朝之后,一直守着宫独自一人。她的现实生活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当时汉元帝不忍百姓流离失所,更不想连年打仗征战,于是就开始与匈奴商议和平公约。慢慢的,汉元帝稳住了与匈奴的关系,在过去,用和亲的办法展现自己的诚意。

选谁去和亲可是愁坏了汉元帝,按照道理应该是汉元帝未出嫁的女儿去和亲,但是汉元帝怎么能舍得呢。正在惆怅之时,皇后又开始出坏主意了,她建议让王昭君去和亲。并告诉汉元帝,这么丑的女人留在这里也没用,不如让她去和亲吧。

汉元帝动心了,就派人告诉王昭君要和亲的事儿,而王昭君主动的就站了出来,并告诉大家,她义不容辞为汉朝做出贡献。汉元帝听了之后,特别高兴,出于道义,他决定见王昭君最后一面。

这一见面可真是让汉元帝心碎了,他第一次见这么清秀又娇滴滴的女子。他马上找来了当时的画师,又拿出了王昭君的画像问责,画师当时一五一十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汉元帝一气之下斩了画师。可是那也是后悔莫及了,一国之君怎么能朝令夕改。

汉元帝又懊悔又自责的亲自送王昭君踏上了匈奴和亲之路。王昭君一路上弹着悲凉的古琴,随从的所有人都在悲伤的笼罩之下,据说当时路过的大雁也因为悲伤而落泪,汉元帝久久不能忘怀王昭君。

到了匈奴完婚之后,王昭君依然深深的爱着大汉,为了让匈奴不再和汉元帝作对,王昭君付出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在野蛮的匈奴人的领地上这个伟大的女人把汉朝的化、音乐、农耕等等的技术都交给了匈奴。

通过莫高窟的壁画和历史记载,王昭君还是20出头的小姑娘时,他的第一任匈奴首领去世了。按照匈奴的习俗她要嫁给她曾经丈夫的儿子。王昭君心理上接受不了,去又没办法就妥协了。

她的第二任丈夫十多年之后又去世了,他又再次嫁给了在匈奴中威望极高的于单。于单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被王昭君的美貌迷惑颠倒。于是王昭君就有了在朝堂上说话的机会。根据壁画的记载,王昭君与于单的奢靡生活让人不忍直视。

后来王昭君病逝在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到大汉的土地上,这是她终身的遗憾。莫高窟壁画中记录的内容显示王昭君在匈奴中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受着极高的待遇。

等她死后她的葬礼也是匈奴的最高级别,壁画中记载着匈奴人对着王昭君的尸体载歌载舞,手持镶金匕首划破自己的手腕,割破自己的脖子,甚至有些人把匕首插到胸前。还有一些人用匕首割下自己的肉以缅怀王昭君的历史。

这是匈奴对尊敬的人最高的仪式,但是在汉人看来惨不忍睹,甚至是血腥的。虽然匈奴野蛮暴躁,但是他们也有内心善良的一面,他们把王昭君视为天神,希望他们的血祭仪式让她能够复活。匈奴也是人,他们也有感情,他们更不想征战沙场流血而死。

莫高窟的壁画揭示了当时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惨不忍睹的血祭仪式虽然许多人不忍直视。但是这充分体现出了王昭君这个伟大的女人为了汉朝的牺牲,又给匈奴带去了新的技术让他们也能够和平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一个女人平息了多年的战事,莫高窟壁画中记录了她的一生,也记录了那些饱含艰辛的经历,汉元帝若是看到想必会心疼的打破这和平。虽然壁画揭露了王昭君惨不忍睹的被对待,让人难以直视。但是也是匈奴为了祭奠这位伟大女人的一种最高的礼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惨的皇后,却被武则天砍断手脚,还被塞入酒缸浸泡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杀皇后,历史上最惨的一个人武则天,武则天秘史废皇后挨板子

    王氏生于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家族世代显赫,祖父是北朝名将王思政,历史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四朝,官至都官尚书、仪同三司;父亲王仁祐在唐朝位至特进,封魏国公;舅父柳奭是唐初名相,官至中书令;叔祖母李氏则是唐高祖的亲妹妹同安公主。王氏不仅出身显贵,而且容貌漂亮、性格温顺,所以成年后便被同安公主推荐给唐太宗

  • “元和中兴”之后的唐朝,为何姑息藩镇成为了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803-863年藩镇之乱,唐朝为啥会出现藩镇割据,唐藩镇

    当我们回顾唐朝“元和中兴”前后的历史时,便能发现,帝国对于藩镇的态度,逐渐由过去的弹压转变为了姑息。如唐文宗之时,对于河朔藩镇的军乱问题,所采取的便是姑息的策略。而唐武宗时期,对河朔藩镇的世袭割据亦给予了法理上的承认。当然,以上的片段并不是个例。自宪宗离世穆宗继位后,姑息藩镇便成为了唐朝的一个常态。

  • 东晋才女一直看不上丈夫,在丈夫被杀后却是毅然提刀上了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晋十大才女最后结局,东晋的才女,历史上真实的东晋才女

    彼时谢道韫年级尚小,正直大雪纷飞之时节,合家团聚,而谢安借雪花为名考察子侄的才学,其他子侄回答的虽也恰当,但是谢安借不甚满意。唯有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却是让谢安刮目相看,认为这个侄女的确与众不同,日后必然是才女。可惜在那个女子无德便是才的年代,女子的才华过于出众,反而更难嫁出去了,一般人

  • 刘裕与司马氏有多大的仇?篡了晋室江山,还要大肆屠杀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杀了司马氏,历史上刘裕真的杀尽司马氏了吗,刘裕与司马氏的关系

    就拿曹操来说,甚至还把自己的好几个女儿许配给了刘协,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已经实质失权的末代帝王来说,简直是再优渥不过的了。相比之下,后世的许多王朝更迭,就残忍许多。比如刘裕建立宋朝(南朝宋)前后,就曾大杀东晋宗室,几乎把司马懿一系的子孙一锅端掉。刘裕又叫刘寄奴,单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一定出身寒微。在

  •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下场,历史上真正狄仁杰是怎么样的,正史中的狄仁杰怎么样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也就是唐贞观四年,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年轻的时候考上明经科举,虽然做得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他政绩很好,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狄仁杰人生第一次出彩是在676年以后,那个时候他被升为大理寺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院副院长,位于大理寺卿之下。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他在一年之间就审完了

  • 古代“粉丝”更疯狂,为了一睹李白风采,此人追踪李白3000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真实故事,历史上的李白真容,历史记录李白

    重量级诗人相当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发下誓言:“喝下杜甫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以七绝闻名的王昌龄曾贬到龙标,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拾落叶当柴烧。但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晚唐诗人李洞“酷慕贾岛”,尽管贾岛是一个苦命之人;他

  • “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说的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口蜜腹剑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是什么典故,笑里藏刀与口蜜腹剑的区别

    那“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呢?“口蜜腹剑”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口蜜腹剑说的主角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同时他还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官位虽重,但他的为人却不敢恭维

  • “女扮男装”与“慢束罗裙”——唐代女性的服饰装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女性抹胸连衣裙,唐代女性的服装造型,唐代女子男装的搭配

    唐朝时期的服饰特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兼收并包。唐朝的服饰充分呈现了唐文化的多元魅力,而其中唐代女性的服装更是绚丽多彩,异常的引人注目。一、唐代女性中的“男装大佬”进入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礼法逐渐严苛,以至于宋代的女性上街都受到限制。但是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女性穿男装、胡服、骑马的现象

  • 34年前,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建立后宫,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继位的历史故事,真实武则天称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统一之后建立了秦朝,从此确立了中央集权,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对于人们而言,向来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诱惑,为了能够成功坐上那个位置,无数人前仆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事迹向来为人所感叹,从唐朝一直到武周时期

  •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和李白谁厉害,杜甫与李白有什么差异,杜甫和李白哪一个更厉害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年轻时候时候家庭也是相当殷实,爷爷是省部级高官,父亲算是厅局级,吃喝不愁,所以早年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时虽然已经开科取士,但是毕竟考试做官风气不如宋明时期那么深入人心,杜甫虽然也是饱读诗书,但是到长安举进士不中,就干脆游荡大江南北的,从长安逛到山东,又从山东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