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与司马氏有多大的仇?篡了晋室江山,还要大肆屠杀宗室

刘裕与司马氏有多大的仇?篡了晋室江山,还要大肆屠杀宗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2/9 6:21:04

就拿曹操来说,甚至还把自己的好几个女儿许配给了刘协,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已经实质失权的末代帝王来说,简直是再优渥不过的了。

相比之下,后世的许多王朝更迭,就残忍许多。比如刘裕建立宋朝(南朝宋)前后,就曾大杀东晋宗室,几乎把司马懿一系的子孙一锅端掉。

刘裕又叫刘寄奴,单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一定出身寒微。在那个年代,刘裕确实是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步步爬升上来的,后来也像曹操一样,当上了权臣。

可是他与曹操不一样,不但没有善待傀儡皇帝,反而连杀二帝,甚至连宗室都不放过。据史料记载,他篡夺东晋江山后,将司马皇族屠戮殆尽,只有极少数人得以逃脱。同为权臣篡位,为什么曹操就怀柔许多,而刘裕却如此残忍呢?

刘裕出身寒门,对世家大族本来就抱有恨意

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也有人嘲笑他的出身,说他的祖父是太监。可是人家的父亲,好歹也是当过三公级别大官的人。事实上,撇开曹操之父不谈,曹氏原本就是当时的一大旺族,只是比袁氏这种四世三公的稍微差一些罢了。

反观刘裕,虽然说是西汉楚元王之后,可毕竟年代久远,就出身而言,甚至比刘备还差许多。正因如此,他掌权后,就刻意重用寒门子弟,相应的,对世家大族就非常讨厌,甚至抱有恨意。而司马家族,正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毕竟连皇位都是他们家的。

由司马氏操控的曹魏灭了蜀汉,刘裕此举或为汉室复仇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刘裕此举,颇有为汉室复仇的意思。原因是蜀汉虽然是被曹魏给灭掉的,然而彼时的曹魏,已全然在司马氏的掌控之下,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汉统的彻底灭亡,正是出自司马氏之手。而刘裕从血缘上来讲,也是汉室旁枝,汉室被灭之仇,他也是有资格也有理由去报的。

不过这种说法不太站得住脚,因为刘裕并非高祖后人,而是高祖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理论上讲他并没有继承汉统的权利。所以他建立的朝代,也不是什么汉朝,而是宋朝。

刘裕年纪太大,儿子却又太小,不屠司马氏,刘宋江山恐怕不保

其实说到底,真正让刘裕做出屠杀司马皇族举动的,还是出于现实考量。与曹操不一样的是,刘裕晚年的时候,接班人还不到二十岁,如此年轻的二代,是很难坐稳刚刚改朝换代的江山的。

所以刘裕不得不尽量杀光司马宗室,为的就是给儿子坐江山铺平道路,避免有人打着司马家旗号起事。他这样做,虽然残忍了点,却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在保证刘宋江山传承下去这件大事面前,其他任何事情就都是小事了。

前两条原因,恐怕多少有些捕风捉影,或者至少不是决定性的,最后一条,才是真正让刘裕做出这种残忍举动的关键所在。不过刘裕此举,实在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自他以后,每逢改朝换代,前朝皇族几乎都会面临一场屠杀,就连刘裕自己的后人,也同样被萧道成给杀得精光。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裕的残忍,已经完完全全地报到他的后代身上了。倘若他能预知这种后果,恐怕就不会轻易地把屠刀挥向司马皇族了吧。

参考资料: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狄仁杰下场,历史上真正狄仁杰是怎么样的,正史中的狄仁杰怎么样

    狄仁杰出生于630年,也就是唐贞观四年,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年轻的时候考上明经科举,虽然做得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他政绩很好,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狄仁杰人生第一次出彩是在676年以后,那个时候他被升为大理寺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院副院长,位于大理寺卿之下。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他在一年之间就审完了

  • 古代“粉丝”更疯狂,为了一睹李白风采,此人追踪李白3000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真实故事,历史上的李白真容,历史记录李白

    重量级诗人相当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发下誓言:“喝下杜甫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以七绝闻名的王昌龄曾贬到龙标,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拾落叶当柴烧。但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晚唐诗人李洞“酷慕贾岛”,尽管贾岛是一个苦命之人;他

  • “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说的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口蜜腹剑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是什么典故,笑里藏刀与口蜜腹剑的区别

    那“口蜜腹剑”一词出自哪里呢?“口蜜腹剑”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口蜜腹剑说的主角是唐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同时他还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官位虽重,但他的为人却不敢恭维

  • “女扮男装”与“慢束罗裙”——唐代女性的服饰装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女性抹胸连衣裙,唐代女性的服装造型,唐代女子男装的搭配

    唐朝时期的服饰特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兼收并包。唐朝的服饰充分呈现了唐文化的多元魅力,而其中唐代女性的服装更是绚丽多彩,异常的引人注目。一、唐代女性中的“男装大佬”进入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礼法逐渐严苛,以至于宋代的女性上街都受到限制。但是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女性穿男装、胡服、骑马的现象

  • 34年前,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建立后宫,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继位的历史故事,真实武则天称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统一之后建立了秦朝,从此确立了中央集权,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对于人们而言,向来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诱惑,为了能够成功坐上那个位置,无数人前仆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事迹向来为人所感叹,从唐朝一直到武周时期

  •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和李白谁厉害,杜甫与李白有什么差异,杜甫和李白哪一个更厉害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年轻时候时候家庭也是相当殷实,爷爷是省部级高官,父亲算是厅局级,吃喝不愁,所以早年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时虽然已经开科取士,但是毕竟考试做官风气不如宋明时期那么深入人心,杜甫虽然也是饱读诗书,但是到长安举进士不中,就干脆游荡大江南北的,从长安逛到山东,又从山东转到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傻傻弄不清楚?一文简说草原民族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人从哪来的,匈奴和突厥契丹,匈奴突厥契丹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就是匈奴。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匈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辉煌过一段时间,一直到清汉时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欧洲历史上的匈人,大概率就是我们所知的匈奴人,可惜的是这个猜测没有具体的证据来印证,只是匈人就是匈奴人的这个想法还是被人们给默认了,人们认为匈奴人在失去了家园之后才迁移到了欧洲。打败匈奴的

  • 刘邦和李世民:王朝选太子有3条潜规则,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与唐太宗的关系,刘邦和李世民是同一人吗,刘邦和李世民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是神圣的职业。他们一旦被册封为太子后,地位就仅仅在皇帝之下,成为帝国的缩小版君主,而其他兄弟依然是臣子。不仅仅是地位高。太子还有独立的官署,朝廷大臣和学者做老师,一支小规模的军队,甚至在紧急情况时,太子还可以代理国政。放眼帝国,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而太子的继承制度也

  • “不能欺负老实人”,张文宏这句话,1300多年前李世民就证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最经典的话,李世民在历史中是怎么样的人,李世民说的最好的十句话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这也是唐太宗在封建王朝的帝王中,名声颇佳的重要原因。东方巨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然有一个“惜”字,但能出现在伟人的词里,那就是最大

  • 干练正直,力僻邪说治蝗之“救时宰相”姚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宰相姚崇的十条建议,宰相姚崇的优点,开元年间姚崇和谁搭档做宰相

    君臣谐和。开元初年,他继续重用前朝宰相姚崇,整顿国事,努力扭转唐中宗李显时期的颓废、混乱局面,逐步使唐王朝又焕发了兴盛的气象。李隆基像姚崇,字元之,博学多才,通达敏捷,曾三朝为相。武则天当政时,姚崇就很受赏识。唐玄宗继位后,仍然以姚崇为相。打理政务的过程中,姚崇经常向唐玄宗提供治国良策,玄宗大都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