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爵位最低的诸侯国许国,它有着一个怎样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爵位最低的诸侯国许国,它有着一个怎样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22 2:05:27

其中公爵地位最为高贵,地位仅次于周王。周初,公爵爵位仅赐予先圣后人和姬姓嫡系,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等七个公爵诸侯国中,除虢国的开国君主是姬姓嫡系,是周文王之弟外,其余六国皆为先圣后裔,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杞国,商汤的后裔被分封在宋国。黄帝炎帝、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蓟国、焦国、祝国、陈国。

[var1]

而在五等爵中,以男爵地位最低,而据目前考证,考古界所能完全确定的是为男爵的周代诸侯国,就是许国。

许国,其开国君主许文叔,姜姓,许氏,名丁。关于许文叔的出身,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一说为姜太公之子,一说为与姜太公同为吕国(相传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故以此为姓,是为姜姓。后来姜姓族人因人口的扩展与迁徒,逐渐发展出四支分支,是为"四岳",而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之后夏时,该部落首领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后裔。周文王时期,许文叔担任周国司明刑一职,负责律法之事。武王继位后,许文叔跟随武王讨伐商朝,并于牧野之战中,建立大功。而后,周王分封诸侯,许文叔被封爵为许男,建立许国。

许国所处的位置,在当时是真正的要地,是为“中原之中”,是中原的最中心。其管辖范围,从都城向四周辐射,约方圆30公里,辖今河南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等地区。从许国所辖疆土的地利来看,许国的开国君主许文叔是很受周王的重视的,若不是万分信任,周王是断然不会将如此重要的地方让于许国镇守的。

[var1]

当然,所谓“匹夫无罪,怀璧有罪”,许国本无绝对的实力能够镇守住这块地区,若不是有西周罩着,其疆土早就被他国所占。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周朝进入东周时,随着周朝国势日衰,威风不在,诸侯国皆不将他当回事后。由此,失去了依仗的许国,为了生存,其君主只能是在周边强国的夹缝中生存。

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诸侯国要想有争霸中原的资本,他就必须占据许国,所以许国可以说是半只脚已经悬在悬崖上,随时都有灭国的威胁。如此,为了让许国得以继续生存着,许国君主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是小心地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

但是,就算是这般,那些强大,且富有雄心的诸侯国还是依旧没有放弃过要占据许国的念头,而这其中尤以北方强国郑国最为虎视眈眈。 此前,郑国国君郑庄公就借周平王东迁之机,相继灭掉了虢国和郐国,此时富有雄心的他,对许国是垂涎三尺。

[var1]

公元前712年7月,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联合齐国、鲁国二国攻打许国,约定谁先攻陷许国都城,谁就有权分割许国土地。而后,郑庄公亲率雄兵伐许,直抵许国都城,此时许国十一世国君许庄公虽誓死不降,并率众死战,但无奈的许国本就国弱民寡,在三国绝对的实力面前,许国都城还是被破,许庄公率众突围,逃往卫国,两年后许庄公客死他乡。

当然,许国都城虽被破,但并未亡国。此时齐、鲁两国皆不想郑国独占许国,因此就以许国国君并未犯灭国之罪为由,强迫郑国迎回许叔(许庄公弟),让其复建许国。此后,前697年,郑国发生内乱,许叔乘机夺回都城,赶走郑国军队,再次光复许国旧土。

此后,在许国数代君主的委曲求全下,许国在夹缝中生存了120余年,在这百余年间,许国为了生存,只得是的开始四处迁徙之路,以此来逃避楚、郑等国的夹击。前576年,许灵公率臣民迁徒于叶地(今河南叶县西南);前533年,许悼公迁都夷邑(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24年,许悼公再次迁都于析邑(今河南西峡县);前506年,许男斯迁都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

[var1]

不过,无论许国如何迁都,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它总归还是逃不了灭国的命运。前504年,郑国伐许,许国无力抵抗,十七世国君许男斯被俘,许国灭。此后,许国虽然在楚国的支持下,再次复国,但此时许国已不再算是一个国家,纯粹的傀儡皇帝,只是楚国想让郑国难堪,仅此而已。

许国灭国后,少部分迁居到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多数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北上一部最初迁徙到了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此后四处扩散,直至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许姓更是遍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今时今日,许氏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全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

更多文章

  • 曲沃代晋:晋文公祖先67年战斗,连弑五君,成为晋国新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文公简介资料,晋文公曲沃,晋文公是哪里人

    [var1]曲沃代晋,又称曲沃代翼,是春秋早期晋国一次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后,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取代了晋国的君主,成为了晋国的新主人。桐叶封弟晋国的开国国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周成王即位时还很年幼,由周公旦辅政。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在宫中玩耍,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把它

  • 战国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女人息妫,因他人无耻而名列四大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四大美人,息妫长相复原图,息妫是一个怎样的人

    息妫,春秋战国时期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的女儿,生于陈国宛丘,妫姓,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又称息夫人,息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据说,当她出生的时候,满树桃花开放,和息妫争相斗艳,所以又称为“桃花夫人”。[var1]息妫陈国国君生下了2个女儿,息妫是妹妹,嫁给了息侯,姐姐嫁给

  •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子路是孔子最小的弟子吗,子路是不是孔子的第一个弟子,子路是孔子学生里面最大的吗

    孔子的诸多弟子中,又有十人被称作孔门十哲,他们分别是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晚年时,孔子的弟子子路被砍成肉酱,孔子悲痛万分,并说此生不再食肉糜,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之一,子路为何会被剁成肉酱呢?[var1]子路是仲由的字,鲁国人,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

  • 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钱币一览表,春秋战国时期用哪种铸币,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钱币

    这个“礼币”,实际上要分成两个概念来讲。第一个是讲“礼”。所谓“礼”,是贯穿于中国人血脉深处的东西。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就是“礼”。朝堂之上,贵族之间,民众之间,所有的人情世故皆有礼。春秋战国,人们说“礼崩乐坏”。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或有多种原因。首先就是纷争战乱,人们已经无暇顾礼,求

  •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最出名的“废为庶人”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主被废为庶人,春秋时期庶人,春秋战国著名历史事件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自天子至列国诸侯,皆讲贵族之说。何谓贵族?贵族就是可以世袭爵位的家族,天子之后可为天子,诸侯之后可为诸侯,权臣之后可为权臣。这种传统贯穿于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可是,最早破坏这种传统的,却是一位周天子。周幽王宠幸褒姒,废黜申后以后又“废太子宜臼为庶人”,这件破天荒的事情不仅削弱了周

  • 王翦到底有多厉害?智勇双全一人灭三国,其中灭楚国之战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翦用了多少兵去灭楚国,王翦图片,王翦最著名战役

    [var1]中国古代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成就了各种丰功伟业。但是不得不承认,由秦国开拓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可以被认为是中央集权制的开创者。如此伟大的丰功伟绩,自然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想要一统六国,必须依靠强大的武力,这就不得不说始皇帝嬴政身边的大将,王翦!王翦被后世誉为战国四将之首,也是这四将

  • 战国之争,本质上是在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为什么叫大争之世,战国各国之争,战国的三大战争

    [var1]所以等到后来楚庄王称霸之后,为了搞好跟周边兄弟国家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楚国的人缘太差了。所以在武功达到昌盛之后,甚至楚庄王完成了“问鼎中原”的壮举之后,他开始提出了一个很不符合楚国人观念的观念:止戈为武。要知道,楚国可是有着“三年不出征,死后不得入祖坟”的传统的。说到底,春秋时

  •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它们的首都今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楚秦燕现在的地方,齐楚秦燕赵魏韩分布图,战国七雄的首都今何在

    [var1]地图帝还是按照传统说法,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个顺序来讲。齐国-临淄(淄博)[var1]临淄现在属山东省淄博市,战国时期是大都市。当初齐国有五都,临淄、高唐、平陆、莒、即墨,现在发展都算尚可,但并非山东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山东省会是济南,而风头正劲的几个城市是青岛、烟台、威海等。楚国-郢都

  • 战国战力最强特种兵——秦锐士,兼并天下灭六国,横扫天下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锐士图片,春秋战国有名的特种兵,战国四大特种兵谁最强

    齐技击是战国时代最早的特种部队,号称单兵最强,因为招募的个个都是武林高手。齐技击之后是魏武卒,魏武卒是魏国的特种部队,是战国初期战斗力最高的部队。主要依赖是重装,刀枪不入、无坚不摧。最辉煌的战绩是在阴晋之战中,魏国利用5万魏武卒击败了大秦50万大军。[var1]赵边骑是战国中后期唯一能跟秦锐士抗衡的

  • 战国七雄的国君都姓什么,燕、魏、韩是一个姓,秦国和赵国是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国和秦国的关系,战国七雄的国君分别是哪些,战国七雄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var1]我们先说一下先秦时期的姓氏问题。对于现在人来说姓氏就是姓,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在先秦时期,姓是姓,氏是氏,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姓,是女子旁。这是母系社会的时候出现的,一个姓的人都是一个母亲,一般都生活在一起。由于是母系社会,他们的父亲都未必是一个人。而氏是在后来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