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状元韩菼,被誉为八股文宗师,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

康熙状元韩菼,被誉为八股文宗师,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79 更新时间:2024/2/28 0:06:25

所以,能够考上状元的古人,绝大多数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代康熙朝的一位状元韩菼。他被誉为八股宗师,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对联高手。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

韩菼是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状元,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大家都知道,明清科举考的是八股文。而韩菼那一年的考题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韩菼信手拈来,凭借高明的八股文写作技巧,勇得第一名。(韩菼这篇八股文的具体内容,网上可以看到,这里就不附录了。)

韩菼的八股文因而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推崇,被誉为是八股文的大宗师。甚至连乾隆皇帝都赞誉说:“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术楷则。”

制义就是八股文,楷则就是法则与标准。就连乾隆认为韩菼的八股文是八股文的标准,足以说明韩菼的八股文得到了天下人的公认。

当然,韩菼才华横溢,不只是会写八股文,也很会写对联。民间流传着不少韩菼的对联,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

第1副对联:四等秀才;一甲进士。

据说当年韩菼还是个秀才郎的时候,曾经在某个财主家当教书先生。这个财主附庸风雅,自认为文化水平高超,经信口开河,指点江山。

有时候,韩菼实在受不了财主的胡说八道,就开口纠正。结果财主吐槽说:“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四等秀才,知道什么啊?闭嘴吧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一份薪水,为了一顿温饱,韩菼也只能忍气吞声。

后来,韩菼中了状元,也就是“一甲进士”。(清朝时,状元、榜眼、探花,皆为一甲进士。)

于是乎,韩菼就在自家大门口题写了一副对联:“四等秀才;一甲进士。”对于如今的状元郎来说,曾经的四等秀才也成为了佳话。

那位瞧不起韩菼的财主,闻讯后诚惶诚恐,赶紧带了礼物来找韩菼赔礼道歉。韩菼倒是大方,大手一挥:“没事儿,都过去了!”

第2副对联:曲礼一篇无母狗;春秋三传有公羊。

同样是韩菼当教书先生的时候,有一天,韩菼让学生们自己读书。刚好有个秀才经过私塾,听到学生们在读《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只是,学生们却把“毋”字读成“母”字。秀才听到了之后,忍不住笑出声:“真是岂有此理?这个私塾的教书先生真是误人子弟啊。”

于是,秀才就朝着窗户大声说:“曲礼一篇无母狗!”

殊不知,韩菼本来教给学生的是“临财毋苟得”,可是那位财主却硬是让子侄们读成“母狗”,还说韩菼是四等秀才,不要瞎教书。

这时候,听到有人嘲讽自己,韩菼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韩菼毕竟是才子,他灵机一动,用对对子的方式为自己解围:“春秋三传有公羊!”

春秋对曲礼,公羊对母狗,真的绝了!从字面来说,对仗工整,真是绝了!

而且下联也有另外的含义,春秋有三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所以,春秋三传有公羊是没有胡诌的,反而一语双关,十分贴切。

窗外的那位秀才一听,这才知道这位教书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不是什么混日子的酒囊饭袋,赶紧扣门道歉。两人还因此成为了好友,留下了一段佳话。

第3副对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玉为招魂。

这是韩菼来到唐伯虎坟墓,为唐伯虎所写的对联。唐伯虎是苏州人,韩菼也是苏州人,从小就听说了唐伯虎许多故事,对唐伯虎有许多认识。

尤其韩菼本身也是才华横溢的才子,才子懂才子,所谓惺惺相惜,更能明白唐伯虎。

我们看这副对联,上联用了“唐衢善哭”的典故。唐衢是唐代唐穆宗时人,虽然有才,却没有运气,中不了进士。唐衢经常痛哭流涕,读文章会大哭,和别人喝酒也大哭,与别人离别也大哭,可谓“伤心人”。

上联之所以用唐衢的典故,自然是因为唐伯虎姓唐,唐衢也姓唐。另外,唐衢没有中进士,唐伯虎也因为科场案没有中进士。唐衢痛哭流涕,唐伯虎嬉笑怒骂,“别人笑我太疯癫”,两者心灵上可谓息息相通。

下联用宋玉的典故。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擅长写辞赋,相传《招魂》就是宋玉的作品(《招魂》也有人说是屈原的作品)。

下联把唐伯虎比喻成宋玉,认为唐伯虎是文采飞扬的大才子,凭借才华在历史上留名。

当然,下联的“招魂”也有另外一种意思,暗指韩菼这个后来的祭奠者对唐伯虎的悼念。

这副对联妙用典故,通过典故来写唐伯虎这位古人,包含了韩菼的真情实感,可谓妙不可言。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更多文章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为什么后悔杀了和珅,嘉庆为啥要处死和珅,嘉庆杀了和珅15年后后悔了吗

    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受乾隆皇帝的喜欢,身兼多职地位极高,甚至乾隆皇帝临死前,还有意无意告诉儿子嘉庆不要杀和珅。可惜的是嘉庆皇帝没有听,乾隆皇帝一死和珅就倒台了,监狱中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和珅死后仅仅过去15年,嘉庆就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悔不当初杀和

  • 南明的铁鞭将,差点生擒张献忠,拥立弘光帝登基,被叛徒一箭狙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时期的张献忠,张献忠与南明关系,南明最厉害的将领

    朱由菘即位称帝,改元建制,加官进爵,大封文武群臣,并急设四藩,巩卫弘光小朝廷。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而靖南侯黄得功守备滁州、和州。崇祯殉国江北四镇当中,仅有黄得功一人值得称道。此人本姓王,祖居合肥,后迁徙到辽东开原卫,黄得功自幼丧父,幼年家贫

  • 郑成功年仅39岁暴病而死,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次年,便因突患重病而去世,年仅39岁。郑成功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内外,而更让世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临终前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及长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郑家内部发生的丑闻说起

  •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堪称仁慈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篡位后的名声,赵匡胤唯一的污点就是篡位吗,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及三个儿子的?宋太祖赵匡胤画像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

  • 赵光义上位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吗,赵光义赵匡胤谁厉害,赵光义跟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这位宋皇后算是赵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开国皇后。赵匡胤的结发妻子是贺氏,她也是赵匡胤所有子女两字三女的生母,她与赵匡胤可谓是贫贱共患难,不过很可惜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贺氏就去世了,赵匡胤后来建立北宋追封她为孝惠皇后。贺氏去世后不久,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委

  • 西班牙屠杀数万名华人,事后向明朝谢罪,万历帝的回复令国人愤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班牙侵略明朝,西班牙与明朝国力对比,17世纪的西班牙对明朝的称呼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殖民者陆续侵入东南亚,在争抢香料、开拓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对久居此地的华人进行迫害,乃至屠杀。在晚明时期,西班牙殖民者曾在菲律宾大肆屠戮华人,遇难者数万人,然而当消息传回国内后,万历帝并未对同胞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亦未严惩西班牙,而是说了一番无情冷血的话,令国人为之寒心。这究竟

  • 朱元璋路过田地遇见一位粗汉在睡觉,从此就有了半个明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版图,明朝和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朱元璋遇到的三大危难

    这个常遇春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土匪,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他经常觉得自己的前途十分的迷茫,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辈子,于是他就决定不做土匪了,下山自己找点事情做。这走着走着就困了,于是就在田里面睡觉,突然听见有个声音说,快醒来,你真正的主子来了。他赶紧睁开眼,看到朱元璋经过这里,他立马表示自

  • 朱元璋的劲敌,割据西南并在重庆建国称帝,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而在他兼并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遭遇过数位强劲的对手,稍微应对不慎,便不会有明朝的出现。在这些对手当中,明玉珍的实力十分雄厚,堪称朱元璋的劲敌。那么,明玉珍是何许人也?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最终结局如何?明玉珍铜像明玉珍,元末湖广行省随州

  • 欧阳修写诗夸王安石文章写得好,为何王安石却说欧阳修读书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欧阳修王安石,王安石和欧阳修谁的成就大,王安石和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到了1056年的一天,欧阳修终于同王安石有了会面的机会,两个文豪相谈甚欢,惺惺相惜。而在聚会之后,欧阳修写下《赠王介甫》一诗,送给王安石。欧阳修这首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才华赞赏之意,并将王安石引为知音,“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中还寄于了对王安石的厚望。而王安石拜读了这位文坛前辈赠诗,自然也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册立太子妃之子朱允熥,却要册立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太子朱标之死,朱标死亡片段,朱棣评价朱标

    太子朱标,作为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朱元璋对他可谓是重视有加,不仅在学习上,让他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经传;还在为政上,建立大明王朝伊始便将他敕封为太子,学习处理政务。即便是在个人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为他选配了两位良妻,一位是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女常氏,洪武四年常氏被册立为皇太子妃;另一位便是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