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号称三国“第一猛将”,但在正史中,他却败给一无名小卒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猛将”,但在正史中,他却败给一无名小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4/4/5 9:38:28

号称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正史之中的武力到底有多么强呢?历史学家也分成两派,有人觉得吕布过誉,有人却说吕布是天下第一,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上千余年,正史中的吕布究竟享有什么地位?

▲正史中吕布曾败给无名小卒。(图/翻摄百科词条)

说起吕布,几乎都是想到舞姬貂蝉,那位能让月亮害羞地躲进乌云里的女子,大部分人对于吕布的了解都源自三国演义,然而三国演义并不代表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确实就是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战神的威名,最早是在十八诸侯讨伐董卓一战中,吕布是一人独战群雄,却丝毫不落下风。先是以一己之力打到别人丢盔弃甲,后来更是连胜张飞关羽的当代名将,两人对上吕布和方天画戟都叫苦连天。

当年刘备、关羽及张飞,三英合力战吕布,又有许诸、典韦及夏侯兄弟的六将齐心,均未能将吕布打倒,各类的三国作品,都将吕布武艺推到天下第一,天下无双即是人们对吕布武艺的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是当时第一猛将,吕布威名远播,不知多少名将折损在他手上,连关羽这样高傲的将领,均不得不向他低头,三国演义却给予吕布不好的名声。

“三姓家奴”的千古恶名由此传开,很多人对于事情真相一知半解,误以为罗贯中《三国演义》内容就是史实,实际上小说三分真七分假,只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就会有人喜欢看。

吕布字奉先,他在乱世中出生,乱世中武艺高超的人本有一番作为,吕布却被他的性格拖累,因为利益而抛弃仁义,导致很少有人接受吕布。

吕布最先跟随丁原,还与对方称兄道弟,结果董卓提出丰厚报酬想取丁原人头,他就毫不犹豫把丁原杀了,还直接吞并丁原军队,并认董卓做义父。

后来吕布与董卓婢女有染,他害怕被董卓发现,又碰巧遇到王允,吕布遂伙同王允杀死董卓,接着投奔到袁绍手下,起初吕布对袁绍也是尽心尽力,后来吕布想要扩张自己军队,此举引来袁绍不满,吕布察觉到袁绍露出杀意,遂决定偷偷逃走;后来吕布见到刘备,他对刘备十分忠心,还为了救刘备得罪袁术

吕布原以为能安享晚年,安心在刘备手下共事,没想到吕布还是死在曹操与刘备联军围剿之中;从此不难看出,吕布是薄情薄义之人,他能为一己之私,公然出卖主公。

不能否认的是,几乎每任主公接纳吕布的原因,全是因为他太骁勇善战。吕布确实能打,而且在领兵作战方面十分有用,就算吕布的生平劣迹斑斑,却没有一任主公想单独对上他。

三国演义里面的吕布,塑造的形象十分差劲。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那么正史中的吕布又是什么形象呢?正史里面,吕布武艺确实高超,但他在领兵作战方面却不甚了解,三国时期有很多名将,包括蜀汉的五虎将,曹操的五子良将,连孙吴都有周瑜吕蒙等人。

这些人在正史中都有各自的成名战役,吕布却什么都没有,吕布被董卓部下打败后,几乎是四处逃窜,就像一个四处游荡的浪人;吕布武艺高超自是不假,但他与曹操在一次决战中,因为粮食不够只能罢战,结果吕布来到一个县里,却被当地无名小将李进打败,不得不离开那个县;李进甚至没被写进《三国演义》之中,手中也没有多少士兵,领兵打仗方面却比吕布厉害太多,吕布千古第一猛将的称号,多少是掺了水的

很多人评定吕布,大多拿王允给的称号说事,因为将军是武将里面最高的官职,因此认定吕布领兵作战能力十分高超,配得上三国第一猛将的称号;实际上,虽然王允给了吕布兵符,但这只是一个奖赏罢了,不代表吕布在领兵作战方面很有一套;例如董卓想要篡汉,丁原是他心头大患,于是董卓收买了吕布,让吕布去杀掉这个人,吕布将这件事办得十分完美,董卓也就给吕布封了侯,这就是赏赐。

当然正史里面的吕布能骑善射,而且臂力过人,这也让他被人们称为飞将,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飞将的,无非是李广这类勇武过人的武将,早期的吕布亦是凭借武艺高超走上仕途的;再者,当时董卓知道自己得罪很多人,遂让吕布当保镖来保障自己安全,若是找一个武艺低下的人,那董卓还需要保镖干什么呢?

后来吕布投靠袁绍时,袁绍觉得吕布是一个祸端,一心想除掉他,吕布也知道袁绍迟早会对他下手,遂打算离开军队,袁绍担心吕布会攻打自己,便派人杀掉吕布,结果无人敢近吕布身。

▲吕布的骑射在正史中也获得肯定。(图/翻摄百科词条)

众人看着吕布骑马逃脱,足见当时吕布号称天下无双的武艺,并非空穴来风;吕布的威慑力仍足以让普通的士兵害怕,而且正史里的吕布箭术高超,亦是个综合评比很高的武将。

我们熟知的关羽张飞,均有自己真实的战绩,史书也逐一记载下来,唯独吕布没有参与过大的战役,这也是历史学家对于吕布武艺争论不休的原因;吕布武艺确实天下无双,每一次在前面冲锋陷阵,总能给士兵带来很大的鼓舞和士气;但是他拥有如此高超的武艺,亦让他盲目自信地往前冲,完全不听他人劝告。

由于吕布对自己武艺过度自信,因此诱他中计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找人稍微勾引这位武将,他便会骑上马千里追杀,导致吕布面对刘备与曹操联军之时,虽然她奋勇往前冲,但是底下士兵一个又一个被击败,连他自己也落得死亡下场,武力取胜固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团队打胜仗。

虽然吕布武力超群、骁勇善战,但他是否为千古第一猛将,确实有点过度抬高他的身价,正史的吕布是更接近真实的存在,他也会败给无名小卒;关于三姓家奴的丑闻,吕布的选择不过是随着局势变化而定。

对于很多人而言,名声和金钱自然比不过性命,对吕布而言,他只是单纯想活着,刘备做的丑事不比吕布少,为何历史没有批判刘备呢?全因他建立了蜀汉王朝,吕布却在曹操及刘备的联军围攻下黯然阵亡。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星汉灿烂》主要角色的历史原型,袁善见竟然是袁绍和袁术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很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和观众还是非常热衷于寻找其中人物的历史原型,或者借鉴哪些历史人物。下面简单盘点一下作品中部分主要人物的历史原型。文帝——光武帝刘秀小说中,文帝应该是向光武帝刘修学习的。文帝推翻了若帝的统治,即位,刘秀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即位。更明显的证据是,文帝曾经提到,他为天下而战时,有

  • 《三国机密》没想到伏寿出身这么高,嫡母竟是汉桓帝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机密伏寿死的那段,伏寿与曹丕,伏寿刘平吻戏合集

    伏寿是汉献帝第一任皇后,为了除奸佞,牺牲自我,也牺牲了自己的两个皇子,但尽管如此,伏寿还是一如反顾,除了对不起孩子和家人以外,都不曾后悔过,但是,伏寿对汉室这样忠诚,又有着超越女性的胆识,她这样的品性,是如何养成的呢?其实这跟她的出身有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聊聊,伏寿高贵的出身和家教,感兴趣的朋友请往下

  • 三国时,刘备、曹操、孙策、刘表谁托孤最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策与刘表的关系,刘表孙策谁厉害,刘表托孤刘备

    一、最失败的托孤——刘表细数几次较大场面的托孤,刘表的这场托孤从结局来看是失败之极。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刘表在年轻之时,也是颇有胆识和魄力的。东汉王室衰微之际,刘表只身进入荆州,用雷霆般的手段掌控住了地方局势。在之后的数十年间,刘表将荆州打造成了读书人最为向往的乐园。因此,有不少名士都选择荆州

  • 三国人物:司马懿的子女个个成才,为何诸葛亮的儿子却是草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与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谁的后代更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子女

    这样厉害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后代也应该很出色才对,但是事实却是,他们的儿子完全不一样,司马懿有九个儿子,每一个都是龙虎将,其中最为厉害的就是司马昭了,不仅能文善武,更是创立了新的王朝,可是再看一代军事人才诸葛丞相,他一共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是过继的,小儿子诸葛瞻是在晚年由小妾所生,他的小儿子非常平庸

  • 为何有人认说刘邦不及曹操,项羽不及吕布?这终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与刘邦,刘邦和吕布是什么关系,刘邦与吕布谁更厉害

    刘邦怎么不及曹操呢?刘邦一统天下,海内归心,曹操并没有做到啊!尽管曹操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定荆襄,深入塞北,直抵辽东,东征西讨,纵横天下,战绩非凡,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尽管他也想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浦,天下归心,但总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赤壁一战,丢盔卸甲,狼狈奔逃,随之便是龟缩北方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么精妙,为何诸葛亮要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能成功吗,子午谷奇谋魏延和诸葛亮谁错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之策

    魏延的策略听起来激动人心,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成功的几率却并不高。因为想从子午谷出奇兵成功,需要克服的难题有很多,需要环环相扣才能成功,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五千人马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投降归魏,必然会导致失败,影响北伐大计,属于高风险赌博式的方法。就比如说,魏延大胆估测子午谷附近没有曹魏

  • 嵇康死前引三千太学生抗议,一曲《广陵散》五百年后李白写诗缅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回首嵇康一生,虽然短暂,却如夏花般绚烂;虽处乱世,却有其风骨浩然。关于嵇康的出身,向来说法不一。但很多文献都记载,嵇康祖上本姓奚,祖籍会稽,为了躲避仇家,在其曾祖父时期,举家搬迁至谯国,并改嵇姓。而关于改姓为嵇,有两种说法,一说祖上为纪念祖籍会稽,于是将“稽”去“旨”加“山”,改为“嵇”,并作为姓氏

  • 玄武门之变到底怨谁?太子李建成明明优势为何数给了秦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于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太极宫北宫门(即玄武门)发动宫廷政变,李渊长子太子李建成和四子齐王李元吉被杀,秦王李世民赐封皇太子,不久即登基为皇帝,史称“唐太宗”。帝王之家无亲情,历朝历代为了争夺皇位兄弟相残的太多了,别说是兄弟之间,就算是父子之间自相残杀的

  • 凭玄武门兵变当上皇帝,李世民有何才能,可以比肩秦皇汉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成功了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历史,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不管他是蓄谋已久还是迫不得已,大哥、三弟都在这场兵变中被杀。让更多人耿耿于怀的,是李世民对待侄子们的态度,也都被他来了个斩草除根、悉数屠戮。李渊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是乖乖让出皇位、保全身家性命。靠这种手段当上皇帝,按理说应该留下十恶不赦的暴君之名才对,然而后世却将他比肩秦皇汉武,称为千古一帝,这究竟

  • 李世民在春节前做了件荒唐事,结果被后人称赞为仁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人对李世民的评价,李世民晚年做过的事,李世民有多勤政

    对于这件事,后世的争论可多了。年轻时的李世民多数人觉得,这是李世民的仁政最先出来赞美李世民此举的,是唐朝诗坛泰斗香山居士白居易,白居易有诗云:“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意思是说,李世民有两大仁政,一是曾经释放了3000名宫女出宫,还她们自由身;二是曾经释放了400名死囚回家过年,过完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