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深受秦始皇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为何考古现场一片哗然?

深受秦始皇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为何考古现场一片哗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40 更新时间:2024/1/29 22:45:31

引言

秦始皇嬴政,他横扫诸国结束了长达两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这离不开秦国几代君主的努力,大秦男儿不忘东出,终在嬴政这一辈功成圆满。即位后秦始皇设立郡县废除了有分裂国家风险的分封制,全国上下使用统一的文字货币,车同轨书同文,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曾经有外国学者不明白为什么欧洲历史基本上一直都处于分裂,中国几十个不同民族却能始终保持统一,虽然也曾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可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要说这可是跟秦始皇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他为后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模版。

不得不说,秦始皇作为皇帝非常有治理一个国家的能力和才能,他也非常有远见和气魄。可这样一位千古一帝开创的大秦仅仅传位到第二世便走向了覆灭。后世对于秦朝的覆灭都基本会提到秦王暴政,出现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秦始皇剿灭六国,结束了百年混战的局面,可老百姓却并不能过上好日子,按道理应该好好休养生息才对,秦对于普通百姓徭役重赋和严格的法律管理都让底层百姓怨声载道。加上一些焚书坑儒的的流言四处传播,即便后世对于焚书坑儒的评价较为正面。

胡亥继位

可那时候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事实真相,更何况秦始皇杀伐果决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也是残暴不仁,所以秦很快就走向了覆灭。区别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胡亥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昏君,他没有任何能力,嬴政在位期间诸国的反动势力尚且只能蠢蠢欲动,可嬴政一死震场面的人没了,胡亥根本把控不了局面,加上胡亥过分宠信宦官赵高,大权旁落群臣又多依附于赵高,秦终走向灭亡。

很多人对于秦二世胡亥没有什么印象,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文字,都没有过多描述,他的残暴和昏庸无能相比于历史上有名的昏君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在了他外出巡游的途中,原本皇位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之前就与扶苏之间有矛盾,扶苏也非常有能力,扶苏真的即位他是没有能力掌控扶苏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赵高便说服了胡亥,让他对李斯进行威逼,从而假造诏书宣布皇位传给胡亥,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与蒙恬合谋,心怀不轨,下令让他们自杀谢罪。

残杀兄弟姐妹

两人根本没有看出这其实是赵高的阴谋先后自杀,在确认两人自杀后,胡亥一行人急忙赶回咸阳城,成功让胡亥即位,只能说扶苏和蒙恬两人都太过愚笨了,也太过于忠诚了,但凡两人联手夺位赵高根本没有胜算。在夺嫡中立下大功的赵高开始走上朝堂,慢慢一步步蚕食胡亥作为皇帝的权利,胡亥也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虽然胡亥在位时间很短,可他的残暴也是让后人无法理解,他的残暴不只是面对臣子百姓,甚至他的屠刀也挥向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之前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的孩子就只有扶苏和胡亥,但秦始皇作为一个皇帝子嗣不可能少,史料记载秦始皇子女共有三十多个。可这些胡亥的兄弟姐妹接连被胡亥残杀,只是这些暴行的记录没有太多,只能通过考古研究才了解到胡亥的残暴。至于为何胡亥会这样残杀自己的亲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的皇位,胡亥自己就得位不正所以他开始怀疑其他兄弟姐妹也会像他这样,虽然他们年龄都还较小也没有夺位的想法,可最终都没能逃过一死。在这些被残杀的皇子公主当中,深受秦始皇宠爱的女儿赢阴嫚也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

秦陵东侧的上焦村,总共有十七座墓,专家发现这众多墓中从骨骼能看出,这些人全部非自然死亡,并且死状极惨,有的头骨碎裂,有的四肢被分裂,还有的被砍头。但是这些墓中有7座都是一具人骨,还有些放的都是陪葬品,陪葬品极为丰富,金银铜器数量非常多规格也很高,刚开始专家还以为这些墓是王公贵族的墓,直到发现了一个印章,才知道这个墓主是一个女性,印文为“阳滋”,这也就说明这位女性是秦始皇的女儿赢阴嫚。

赢阴嫚又名赢阳滋,她在嬴政在世时,非常受到嬴政的喜爱,可她的父亲去世后,胡亥非常嫉恨她夺去了父亲的宠爱,便将赢阴嫚残杀泄愤。赢阴嫚死前遭受了巨大的折磨,骨头断裂四肢被暴力肢解。作为凶手的胡亥也难逃恶报,最终被大臣赵高残杀,秦朝也走向了灭亡,胡亥成为了第一个亡国的皇帝。作为皇帝胡亥的一生可以说并不容易,作为皇帝的孩子他资质平庸,即位登基也都是听信赵高的谗言,大权也被赵高夺去,成为傀儡,直到最后成为了赵高的刀下亡魂。

结语

胡亥的平庸也成为了他被赵高选择的主要原因,秦始皇去世时,陪在身边的就只有胡亥,赵高便抓住了这一机会才让他成为皇帝。当上皇帝的胡亥心智并不成熟,便开始无条件相信赵高皇权旁落,之后丞相李斯被杀,大臣碌碌无能依附赵高,胡亥可以说一点依靠都没有,史料也记载胡亥之所以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赵高进献谗言所致。公子扶苏死在了赵高假造的诏书之下,其他几个皇子也都是在赵高的逼迫下选择跟随秦始皇成为殉葬品,可这些命令都是以胡亥的名义去下达和执行的。

可以说胡亥完全成为了赵高的工具人,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屠杀自己的亲人,胡亥或许也没有办法,在他知道了自己被利用被夺权后,他也是无奈的,面对赵高的建议他不敢不答应,只要不满足赵高被杀的也可能是他自己。历史真相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或多或少我们能看出胡亥其实只是一个背黑锅的,幕后黑手赵高才是那个真正的魔头。

更多文章

  • 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兵败了,为什么刘备不去相救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攻打襄樊刘备干什么去了,关羽襄樊作战为什么刘备不救,关羽拿下襄樊刘备兵力会增加多少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一度逼得曹操想要迁都,真正的威震华夏。但是,在襄樊之战后期,关羽却在曹魏和江东的前后夹击中,不得不败走麦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那么,关羽北上攻打樊城,刘备到底知不知晓?而在其兵败之时,刘备又为何不派兵援救呢?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远在汉中的刘备等人应当是知晓的。在公元218年的

  • “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和颜良正常打,究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颜良和关羽谁强,关羽单挑颜良能打过吗,关羽为什么一招之间就能杀颜良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号称河北四庭柱,颜良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在四人中排名第一,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上将华雄连斩俞涉,潘凤等诸侯上将,杀得诸侯联军“众皆失色。”袁绍说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当时颜良已经是上将了,关羽还是被人瞧不起马弓手。颜良能够有这么大的名气,都是

  • 汉宣帝明明知道“乱我家者,太子也”,为什么还不想办法避免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宣帝太子,汉宣帝为什么选太子,汉宣帝要废太子吗

    汉宣帝也想过把太子刘奭换掉但为什么最终没有换呢?实在是没一个儿子能让宣帝眼前一亮啊!一、“乱我家者,太子也”关于宣帝的做法,确实很多人不理解,既然已经认为汉家江山会因为刘奭而动乱,为什么不把他换掉呢?而且事实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确实从元帝(刘奭)开始,皇权开始旁落,外戚、宦官、儒臣,你方唱罢我登场,

  • 民国第一渣女:嫁给溥仪弟弟,联合情人偷夫家珍宝,拒绝去东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17岁嫁给溥仪22岁就惨死了,民国渣女嫁给溥仪,溥仪十大稀世珍宝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得2月6日,一对年龄相差十多岁得男女举行了一场特殊得婚礼。南方为爱新觉罗·溥杰,女方为嵯峨浩。一方是以前满清得贝勒爷,是皇帝溥仪的弟弟,一方是日本天皇得近亲,是日本侯爵之女。而这时中国东北得伪满政权建立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且之后日本人授意伪满政府通过了新的《帝位继承法》:帝

  • 袁世凯每年给溥仪400万银元,放现在价值多少钱?他养得起皇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溥仪银元值多少元,清朝溥仪有多少钱,溥仪的一块钱值多少钱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下,每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走向,清朝也难以苟延残喘。1911年,随着武昌一声枪响,广东等15省相继脱离清朝,辛亥革命把爆发。不过袁世凯时刻有自己的野心,他一边以武力威逼清朝,又提出了优待条件,隆裕太后无法拒绝这么优厚条件,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

  •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不由奶奶家抚养,反而去很远的外祖母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红楼梦林黛玉死后去哪,贾宝玉有多爱林黛玉,红楼梦林黛玉的生活方式

    他的老爸林如海,虽是巡盐御史,但所谓:当官莫自在,自在莫当官。且历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外面闯荡拼搏,几乎没法照顾家里,就更不要说林如海身负皇命。虽老婆这一去,家里不至于家里没人管,因还有其他妾,但这对于女儿林黛玉来言,却意味着一种磨砺。都说,人有磨砺很好,可就凭林黛玉那身子骨和性情,显然若是

  • 俄国没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却得到了大片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上发生的两次鸦片战争,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得了什么

    英法联军抵达北京城之后,直接前往圆明园,抢东西、烧房子,地痞流氓也趁机出现,西郊百姓被收刮一空。第二天,英法联军又炮轰西直门。清朝官员手执白旗投降,恭亲王此时与英法联军和谈,那便是城下之盟,任人宰割。恭亲王只能陪笑英法侵略者,与他们周旋和谈,在此之前,并没有出兵的俄国,接着换约的契机,准备狠狠的宰清

  • 曾国藩:成大器者,慎用3种人,远离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最忌讳三种人,曾国藩为人处事大事小事,曾国藩成大事者的三大要诀

    清代的曾国藩,六次考秀才都没中,学政以他为耻,竟然悬牌羞辱他。他在中年之后异军突起,剿灭太平军之后事业如日中天,他却能在人生巅峰看出大衰,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裁撤起家的湘军。他在官场游刃有余,在无形之中化解种种难题,成为晚清的名臣。人们称曾国藩是“半个圣人”,将他孔孟、王阳明比肩。有人说曾国藩做事儿

  • 大师给乾隆算命:大清有800年国运,你能活到80岁,乾隆为何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黄石公的《素书》之中也记载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其含义就是说,那些懂得算卦的人知悉盛衰的规律、明白成败的时间、审视好坏时势、清楚去回时机。正是因为古人们相信命数之类的说法,因此每当他们遭遇一些重大事件时,便往往会采用算卦的方式,并听从上天的旨意行

  • 为什么清朝的皇权都比较稳固,没有出现长期落在权臣手中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5条,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知识点总结,清朝皇权在政治上的政策

    清朝的大权旁落事实①:皇亲国戚。皇亲国戚把持朝政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多尔衮。其实按照根本来讲,人家多尔衮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的子孙,把持朝政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自己家事。但话说回来了,皇帝毕竟不是他,是顺治爷。所以在多尔衮出任摄政王到死前,皇权是绝对旁落的。②:皇太后把持朝政。说道皇太后把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