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四大权臣有多牛?个个权倾朝野,其中一人废帝立新主堪比董卓

东吴四大权臣有多牛?个个权倾朝野,其中一人废帝立新主堪比董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1/26 13:13:18

高适曾在《燕歌行》中用:“将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来讽刺封建统治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寻欢作乐的腐败景象。历史上大多数朝代走到灭亡的地步大多都是这样的境况,纵然边疆仍有为国捐躯的战士,但统治阶层内部却早已陷入争权夺利之中腐朽不堪。三国末年东吴的朝廷也是如此,权臣之间相互厮杀上位,其中有些权臣的残暴程度甚至赶超董卓。

01

《三国演义》虽然神化了三国历史,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段历史,围绕其中的历史人物也产生了无数争论。其中,评价最高的要数“卧龙”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字里行间也可见作者对他的偏爱。此外,与诸葛亮对垒多年的司马懿也是争议性很强的一个人物。这样算起来,似乎在东吴并没有一个一时权倾朝野的臣子。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在蜀汉几乎是独当一面,在刘备去世,后主刘婵继位后更是总摄朝政大权于手;司马懿崭露头角,乃至司马家族成为曹魏第一家族也是在曹操去世之后。同样,东吴孙权在位时大权总揽,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无人敢于挑衅君主的权威。

然而,孙权去世孙亮即位后,东吴有野心的权臣便一个个冒出了头,数量远远超过魏、蜀两国。其中,诸葛恪孙峻孙綝、张布堪称东吴最牛、最强势的四大权臣,他们个个权倾朝野,统摄朝政,好不威风。

02

这四大权臣之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诸葛恪,也就是诸葛亮的侄子。他原本是东吴的大将军,虽然深受孙权重用,但孙权本没有托孤于他之意。无奈诸葛恪在朝野上下的名气和人缘都是极好的,不得已孙权将其同列为托孤人选之一。孙权死后,中书令孙弘想要隐瞒死讯杀掉诸葛恪,结果却被诸葛恪先下手为强。中书令孙弘殒命后,诸葛恪扶持了孙权幼子孙亮即位,自己则一手掌握朝政大权。

最初,诸葛恪施行德政以收买民心,这其中包括免掉百姓拖欠的税负,取消了各地之间的关税,同时他还在东兴之战中大败魏军,于是在东吴的名望更上一层楼。然而权力名誉总是熏人心的,这些成就冲昏了诸葛恪的头脑,让他变得刚愎自用,同时自大轻敌。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诸葛恪在群臣反对的情况下执意出兵伐魏,结果在新城大败。在兵败回朝后,他还以“滥发诏书”的罪名换掉了一大批官员。

就在这时,另一受孙权遗诏辅政的孙峻借此机会四处散播诸葛恪意在造反的流言,在赢得支持后孙峻在一次酒宴上刺杀了诸葛恪,并一举灭掉了东吴诸葛式一族,他则成为了东吴新一代权臣。当时孙亮尚还年幼,孙峻掌握大权后甚至不如诸葛恪收敛,他大肆残害孙氏皇族,还曾与孙权的长公主,也就是自己的堂姑妈私通。在此期间东吴朝政乱作一团。然而做了这么多亏心事的孙峻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不幸去世,其权柄移交给从弟孙綝。

孙綝则比其兄孙峻还要残暴不仁。对内,他肆意残杀老臣,动辄夷灭三族;对外作战时,他甚至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诛杀了大将朱异。此时,真正的吴主孙亮也已经长大,打算开始亲政,两人之间自然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然而权倾一时的并没有把孙亮放在眼里,他擅自召集群臣废掉了孙亮,贬黜了全部与自己不和的宗室,同时另立了孙权六子孙休为继承人。此废帝立新主的行为堪比当年董卓废汉少帝另立献帝。

同样类似的是,孙休与汉献帝一样比孙亮要聪明得多。他与几位亲信大臣密谋在一次宴会上捉拿了孙綝,且并没有理会他的求情,直接将他灭了三族。同时,孙休也没有放过死去的孙峻,将他的棺椁挖了出来收去所有陪葬印绶,降档次重新安葬,还除去了两人的“孙”姓,改称为“故”姓。在此次除掉孙綝的行动中,张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成为了继孙綝之后的第四位东吴权臣。

孙休在除掉孙后专心于打猎读书,对于朝政之事一概不管,于是张布统摄朝政大权,丞相濮阳兴负责全国大事。不过张布的权臣之路同样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孙休早早亡故,继任的君主孙皓其残暴更在之上,动辄对群臣挖眼削耳,甚至还曾活剥过臣子人皮。这样一位残暴的君王自然在即位后就杀掉了权臣张布,还强占了他的两个女儿。

结语

孟子》中有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就是对孙权死后东吴境况的完美注解。自诸葛恪以后,历代权臣与君王都专注于“窝里斗”,既不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也不思进取,任由曹魏和蜀汉死磕,自己则偏安一隅。最终在司马氏大举来袭时毫无抵抗之力,兵败如山倒也是必然的了。由此可见,“攘外必先安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条正确的决策。

参考资料:

《燕歌行》

《孟子》

《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刘璋虽然昏弱无能,麾下却有三位名将,归降后刘备对其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璋跟刘备什么关系,刘备占领四川是怎么安置刘璋的,历史上的刘备和刘璋的关系

    在很多读者眼中,荆州牧刘表与益州牧刘璋都是庸弱之主的代名词。事实上,《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塑造刘备坚韧不拔的形象,才刻意弱化了这两个位高权重的汉室宗亲。历史上的刘表只身闯入荆州,短时间内便平定各路匪寇,还成功取得各大士族的支持,这是何等之气魄与手段?反观刘璋,他统领益州多年,以仁政爱民为手段,得到

  • 项羽能拿300斤重戟,现在却鲜有人能及,现代人力气为何不及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项羽的真实力气,关于项羽武力的记载,项羽打仗能力到底有多强

    纵观中国历史,进一步奠定汉民族文化的汉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众所周知,汉朝重新实现国家统一,积极对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延续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而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一直是世人口中的焦点人物,有人认为他高瞻远瞩,心胸广阔;有人却认为他狡猾奸诈,无情无义。后人对其有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认知,很大程度上是

  •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给中国取了一个相当霸气的名字,至今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秦始皇给中国起的三个霸气的名字,秦始皇为中国起了什么霸气的名字

    秦始皇,十三岁继位,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天下,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就采用三皇和五帝的称号,构成“皇帝”二字,中央集权制度也正式开创。在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给中国起了一个名字,名为“中华”,对于炎黄子孙来说,这两个字在熟悉不过,但秦始皇取名“中华”二字,也不是心血来潮,一

  • 姜维是诸葛亮之徒,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为何诸葛瞻还想除掉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瞻和姜维,诸葛瞻为什么杀姜维,正史中诸葛亮对姜维什么态度

    按理讲,诸葛瞻与姜维之间不仅不应该有矛盾,还应该比其他人更亲近一些。因为姜维大诸葛瞻二十多岁,接其父诸葛亮的班,这也就是说,他们本该按师兄弟相称的。在古代,一声师父的重量堪比生养自己的父母,姜维接了诸葛亮的班怎么可能不照顾当时还年少正盛的师弟诸葛瞻呢?所以这两个人产生矛盾那实在是天意弄人,若诸葛瞻能

  • 刘备病逝白帝城前,当众对赵云说两句话,意味深长令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二次失徐州赵云去哪了,赵云临死对刘备说了什么,刘备临终前告诉赵云的话

    众所周知,在明人罗贯中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堪称是仁君的典范,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刘备祖先虽为汉室苗裔贵胄,但传到他这一代时早已家境败落,这也导致了他在起兵兴汉之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曹操、袁绍等世家大族子弟抗衡。刘备早年几经起伏,直至屯居新野,三顾茅庐请得“卧龙”诸葛亮

  • 自古以成败论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却是例外,刘邦到底哪里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vs项羽,刘邦项羽成败的外在条件,刘邦和项羽的成功与失败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有二:第一、这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史书的记载更偏向项羽,而现代人了解历史就是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受到作者的影响,很多的现代人反而更欣赏作为失败者的项羽。第二、项羽在最好的年纪戛然而止,所以人们对他更多的是惋惜,而登基后的刘邦手段狠辣,自然是没有已经去世的项羽形象好。在《史记》的记载

  • 此人本是东吴文官之首,辅佐两主建立政权,子女后代却都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吴重臣个人简介,东吴文官,东吴军事指挥能力强的武将

    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读者认为东吴名臣张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投降派”。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张昭对于江东政权的发展,可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只是小说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蜀汉政权才是正统,所以对魏吴两国的文臣武将加以丑化,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贬损。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张昭究竟有多重要呢?有句话想必

  • 曹节本是曹操之女,为何却对刘协死心塌地?坚贞气节令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节和曹操,刘协与曹节生了多少子女,刘协与曹节的关系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一次性将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都嫁与汉献帝为贵人。有意思的是,曹操在两个月之前刚刚进位为魏公,正是权势达到巅峰之际。据《三国志》记载,“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令人疑惑的是,曹操

  • 刘禅一辈子最大的错误,杀了一个该放之人,却放了一个该杀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禅杀了一个该杀之人,刘禅一生只杀过两个人,刘禅的一生有多可怕

    说起刘禅,很多三国迷都会情不自禁想到“扶不起来的阿斗”一语,同时也替诸葛孔明感到惋惜痛心,他一生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主,居然是那样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明明大将军姜维还在剑阁坚守,他却开城投降;姜维在苦心复国计划时,他却早已乐不思蜀。在很多人眼里,刘禅上愧见汉室先辈,下辜负忠心臣子,可谓是个十足废物

  • 蜀国被忽略的用刀猛将,武艺超群曾独战张郃,骂过魏延后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郃与魏延谁厉害,魏延张郃关系,张郃能打败魏延吗

    武将方面能够拿得出手的人不多,也就五虎将、魏延、李严以及后期的姜维等人而已。其实蜀国有一位用刀猛将,只是被忽略了。这人武艺超群,曾独战魏国名将张郃,还骂过魏延,不过后来却神秘失踪。公元219年,老黄忠用计斩杀了魏国大将夏侯渊以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20万前来与刘备争夺汉中地区。当时曹操派出了大将徐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