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首富向皇帝拍马屁:愿每军犒金一两,第二天,他家产就被没收

明朝首富向皇帝拍马屁:愿每军犒金一两,第二天,他家产就被没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2/8 2:41:11

在古代,世人都说全国首富应该是皇帝,毕竟他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精致可口的佳肴和成千上万的供奉者,想要不富裕都不行,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特例——沈万三,他的财产令朱元璋十分羡慕,也就是传说中富可敌国的大人物。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他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官职,只是一介农民,家中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沈万三也并不是如今所说的富二代,不过,沈万三专注于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这件事,为日后从事商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基础。

几年后,沈万三获得了汾湖陆氏巨资,开始了海外贸易的道路,而且沈万三对做生意十分在行,再加上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发现了海外贸易的商机,天时地利人和,沈万三成为了江南首富,脱离了贫困的生活。

在沈万三富裕之后,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孩子找教书先生,有史书记载,在沈万三家的教书先生每创作出一篇章,就可以获得20两银子的赏赐,在当时,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铜钱,而一个铜钱可以买一个烧饼,20两银子已经足够买两万个烧饼了,所以,如果当时在沈万三家里教书一年,就可以不愁吃喝过一辈子了。

沈万三对地区建设也有很大的贡献。周庄是一个江南小镇,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北年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到了明代,小镇逐渐扩大,西发展至后港街等地,周庄的发展与沈万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沈万三及其后代在周庄建立了很多文化场所,加速了周庄的经济发展,所以如今的周庄才有万三蹄和万三糕等美食。

除了周庄,南京城的建立与沈万三的关系更大,南京城地理条件优越,交通运输方便,所以明朝皇都被建在了南京,而当时沈万三已经富可敌国,所以朱元璋为了减小朝廷的压力,下旨让沈万三出资和朝廷一起建立了南京城,而沈万三也不敢不答应。

在南京城建立的时候,沈万三中途打算犒赏修砌城墙的将士,每个人奖赏一两,但是修砌城墙的战士有成千上万人,加在一起也有很多两,连朱元璋也没有钱来支付,而沈万三面不改色地一次性付齐。据《云焦馆纪谈》记载:“砌南京城墙时,沈万三提前三天完工”,朱元璋还称沈万三是“白衣天子”。所有的这些举动,都令朱元璋十分恼火,所以找了个理由,将他发配到云南充军,也在云南度过了自己的生。

沈万三虽然有钱,但是在他开始炫富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在沈万三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知道:无论自己有没有钱,都不要炫富,过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同时,无论别人有没有钱,别人的钱应该怎么消费,我们没有权利对其品头论足。

参考资料:《明朝小史》卷二、《挑灯集异》、《云焦馆纪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风却起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之前的人们从不吃午餐,“一日三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开始了一日三餐,宋朝的三餐制度,宋朝一天三餐是什么

    据《夏商社会生活史》记载:“商代人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约当今7-9点间,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约当今15-17点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不仅仅是夏商时期,实际上,从原始社会开始,由于人们无法得到可靠并且充足的食物来源,人们的饮食是毫无规律的,有就食、没

  • 为何元朝宫廷剧没人拍,而清宫戏层出不穷?不是不拍,而是不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的宫廷剧,宫廷剧大全清宫情史,为什么元朝不拍宫廷剧

    众所周知,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大大小小朝代几十个,为什么编剧们独爱清宫剧呢?同样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元朝的电视剧你能说出几个?原来并不是不想拍,而是拍不了,原因有3。第1个原因,元朝君主的知名度太低。一说起清朝的君主们,大家随随便便也能说出康雍乾三位,甚至他们3个的皇后、妃子、孩子、大臣我们都很

  • 宋代高僧写了一首诗,仅28字道尽人生,李嘉诚将其当作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嘉诚晚年写的夕阳诗,李嘉诚写了一首诗,高僧写的励志诗

    诗的作者为宋代高僧慧开禅师,此人早年寻诗访道之时,他的师傅曾经让他去参悟一个“无”字。倘若一个人突然给你写了一个字,让你参透其中的道理并告诉对方,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很多人都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慧开禅师也是这样的,他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手足无措的。然而慧开禅师是一个有毅力的人,他在佛前立誓

  • 如果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让他从新来过,他还有可能保住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由检换成朱元璋明朝能翻盘吗,朱由检对明朝的帮助,朱由检能救大明吗

    朱由检继位初期,他便开始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但一方面明朝内部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在外又有后金政权崛起威胁明朝疆土。可以说明朝处于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勤勉如朱由检,也无力拯救大明朝。如果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让他重新来过,那么朱由检还有可能保住明朝

  • 梁山最慷慨好汉,他倾家荡产资助梁山,分文不留,比宋江大方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梁山上最不讲义气的8位好汉,梁山真正有实力的好汉,梁山好汉哪几个人最厉害

    但是,宋江却不是梁山之中付出最多亦或者是人品最好的人,反而在其接受招安之后成为了颇具争议的对象。而在梁山之中,倘若要论慷慨程度的话,卢俊义绝对可以排得上号,此人曾经为了资助梁山而倾家荡产。卢俊义绰号为“玉麒麟”,此人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卢俊义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

  • 古代有很多复姓,为什么现在却很少了?专家:都怪朱元璋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复姓,朱元璋最低贱的姓氏,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多复姓

    一般而言,同一个姓氏的人,他们的祖先都是有一定相同渊源的。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姓氏都可以流传下来,也有很多姓氏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中,比如古代许多的复姓,如今已然不见踪影。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两个人脱不开关系,一个是拓跋宏,一个是朱元璋。公元48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拓跋宏的祖母是文明皇太

  •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为何人们却感觉2个朝代之间相距很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宋朝灭亡之后仅仅过了89年,明朝便建立了,这是一段比较短的时间。但是奇怪的是,对于人们而言,大多数的人却觉得这两个王朝之间相距很远,这是为何呢?第一个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宋朝和明朝之间还间隔着一个大一统王朝。一般而言,两个王朝之间间隔的都是乱世,但是宋朝和明朝之间比较特殊,因为

  •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他挣扎了30年,凭8个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最吸引人的永远是那座熠熠生辉的龙椅,坐上龙椅象征着自己是真龙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因此在古代皇权富贵们经常因为皇权大打出手,你死我活。明朝时期夺权篡位的事情就很多,朱元璋去世之后子嗣后代开始精彩的篡位之争。第一轮朱棣在朱允炆削藩逼迫之下举兵造反,篡夺侄子朱允炆皇位,

  • 朱元璋一首写鸡“打油诗”,前两句群臣不敢笑,后两句霸气侧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最霸气的十首诗,朱元璋霸气七律诗,朱元璋咏鸡诗原文

    诗词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无不趋之若鹜。虽然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唐诗,但其实除了唐朝其他朝代的诗歌同样精彩,只是唐朝的诗歌产量最高,几乎成了唐朝文化的象征。而唐朝除了李杜等大诗人外,当时的帝王同样也会吟诗作对。只是相对没有他们深邃,像刘邦的大风

  • 朱坤明:悬壶济世,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医祖扁鹊、李时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扁鹊的故事,小学课本上有,原文的大概意思是,扁鹊初次见面就知道了蔡桓公身体不好,要治疗,但是蔡桓公不在意,以致病入膏肓,无药可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