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两百多年,赏出了十二个铁帽子,但戴过这顶“帽子”的人可不少
众所周知,大清朝统治总计276年,对于宗室、爵位的划分是极为严谨的,所有皇室宗亲、王公贵族被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在这些等级中,“铁帽子王”则最为尊贵,而且也最难得。
不过,虽然大清朝赏出去的铁帽子只有十二顶,可它具有世袭罔替的属性,所以真正享受铁帽子待遇的人可不在少数。
大清朝第一顶铁帽子获得者便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功勋卓著的大清礼亲王代善。代善称得上地位最尊贵的亲王之一,上朝时都是站在各位大臣最前面的。代善不仅活的寿数长,铁帽子继承人也很多,共封袭了13个人。
第二顶铁帽子赏给了郑亲王济尔哈朗,作为顺治的辅政大臣,他一生共侍三朝:太祖、太宗、世祖。特别是在其晚年时期,绝对的位极人臣。
第三顶铁帽子属于赫赫大名的多尔衮,这位著名的睿亲五因为功劳卓著,一度成为大清最高权力人,得一顶铁帽子算是实至名归。
第四顶铁帽子获得者则为豫亲王多铎,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十五子,没少征战沙场,立下的战功连多尔衮都得买帐。
第五顶铁帽子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了,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力气大,被誉为“神力王”,当然也是战场精英,获得了不少功绩。
第六顶铁帽子获得者是皇太极第五子承泽亲王硕塞,错出的不少,政绩也算突出,讨伐过李自成,灭过南明,征讨过喀尔喀蒙古,更镇压过姜镶之变。
第七顶铁帽子属于克勤郡王岳托,这是代善的大儿子,克勤郡王为死后追封名号,共计封袭了17位,也算为铁帽子“开枝散叶”了。
第八位铁帽子王就是代善的孙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了,共计封袭了15位。
第九位铁帽子王是雍正的好哥们儿,康熙十三子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这时大清对外的战争已经少多了,他更多的可能是为雍正出力所来的封赏吧。
第十、十一、十二位分别是晚清时期的人物,即:恭忠亲王奕欣、醇贤亲王奕枻、庄亲王奕劻。可以理解的是前八位是真的武将功臣,而后面这四个则是出于政治及身份考量了。
大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人人眼热的荣耀,那他们都有哪些待遇呢?
有人不明白,认为铁帽子王不过就是一个封号,因为他不一免死,二不免罪,并没什么太大的实质性作用,就是一种荣耀而已。
事实上还真不是这样,铁帽子王不只是代表了身份高贵,还具有世袭罔替的性质。也就是说后代可以无条件享受这种封袭,从而一出生就身份高人一等。
另外,铁帽子王是可以配飨太庙的,这就意味着与皇帝家的祖先共居一室,这种显赫是普通人连想也不敢想的。皇上若要赐哪个大臣死后配飨太庙,就是天大的恩宠了。
至于工资,对普通人来说是蛮高了,据史料记载,每个铁帽子王每年可以获得一万石禄米、一万两禄银。如果谁让皇上高兴了,加倍发放也是小意思。
只不过,当时的那些铁帽子王们对此等穷人看来为“巨额的工资”是完全不放在眼里的,因为他们本身就身份高贵,庄园、领地、田庄,那是应有尽有,每年的进项随便收收也比这多了去了。
当然,除了身份的荣耀之外,铁帽子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有效规避罪责的牵连。这缘于铁帽子王自身的特权:袭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爵,由其旁支承袭。
这与其他诸王相比,是真的非常有特权了。因为别的王如果犯了错,就要世降一等,影响与牵涉还是非常严重的。
试想一下,通常这些铁帽子王的职位都是非常高的,什么将军、提督、巡抚、军机大臣等实职,皆为他们担当。这要犯个错,出点差的就再容易不过了。往往越是职位高,犯下的错就越大,而且一得罪总容易是高级人物。
这个时候如果有了铁帽子的护身符,那就没太可怕的地方了。毕竟家族不受牵连,子孙不怕被降职。这就是说铁帽子王犯的罪大,但承担的责任却要小很多。
那些不可一世的铁帽子王如此之铁,可结局也多悲催,善终者少之又少
这样看下来,铁帽子王还是个不错的封赏,既有面子又有特权,难怪人人都想弄一个来戴一下呢。
但是,如果你只看到铁帽子的荣耀与特权,从而忽略其自身风险性的话,那就只能说是政治小白了。为什么?天下哪个皇帝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臣子傲视朝堂,以身犯法的?所谓封赏就是一种政治手段,而这实际上也是皇帝控制这一封赏人群的手段。
看看这些铁帽子王们,说起来是赫赫扬扬封袭了十几个二十几个,但很多人的结局却不过一个惨字。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睿亲多尔衮,那是赏无可赏,加无可加,恨不得以皇帝父亲自居的人,可是结果呢?生前人家怕你,但你一死就被翻个底掉了,挫骨扬灰,自古以来还有比这更悲惨的事吗?
还有豫亲王多铎,虽然一生战功卓著,可是因为与多尔衮的过节,一辈子在政治中何曾如意过?被压抑百年的人除了多尔衮一族,恐怕就是豫亲王一支了。这种悲惨在普通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不过是不当家不主事不参与朝政而已。但这在一位皇家后裔者看来,那就是被削去生存使命一般痛苦。
那些晚清时期被老佛爷判了死刑,任其自尽的就不用说了,他们都是出身铁帽子世家,有着显赫的地位,有着荣耀的光环,可该死的时候,比谁死的都不值。
当然,也有结局不错的,但着实不多。其中礼亲王代善算是一个,是长寿而亡,一辈子没受什么大挫折。另外,济尔哈朗也是幸运的一个,一生荣宠,比很多亲王都活得久。而且就算死后,也是荣光备极。这真是成也铁帽子王,败也铁帽子王,手中的权势过大,难免会让皇帝忌惮。如此想要善终,那也就是难事一桩了。
了解了铁帽子王的特权、荣耀与结局,想来会有人感慨了:一辈子奔得太高,就会真的走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事实还真是这样,所谓枪打出头鸟,谁人会是没错的人呢?但你身份太高,有点错别人看不到,早被皇上注意到了,这不是自己送上跟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