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安三神医”各个不凡:除了华佗、张仲景,还有传说成仙的董奉

“建安三神医”各个不凡:除了华佗、张仲景,还有传说成仙的董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1:28

首先我们说说张仲景,他本名张机,东汉末年时曾当过长沙太守,但其最为人称道之处还是在于高超的医术和悬壶济世的高尚品德。乱世中,百姓流离失所,各种疾病往往因为得不到控制而大量传播,张仲景不忍生灵涂炭便四处行医,并从常年的医治过程中总结经验,著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伤寒杂病论》。

然而,或许是由于行事低调,张仲景并没有被记录汉末历史的《三国志》、《后汉书》所记载,其最初版本的《伤寒杂病论》也由于战乱而失传。到了晋代,医学家王叔和四处寻找并整理张仲景佚失的手稿,并将其中伤寒的部分编著成了《伤寒论》。直至宋代,张仲景著作的杂病部分才被找到,并在经过一番校订后得名《金匮要略》。

至于张仲景本人,其生平事迹一直不见于史书,直到唐代《名医传》中才终于有所记载。到了清代,医学家陆懋修出于对《后汉书》不为张仲景立传的不满,干脆专门写了一篇《补后汉书·张机传》。尽管几乎不见于史料,但张仲景的作品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在去世的许多年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被誉为“医圣”。

相比于张仲景,华佗的知名度要高上许多,这并非是由于其医术远远高于前者。正相反,由于没有著作得以流传于世,华佗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远远不如张仲景,但他不但被史书记载,还是由鼎鼎大名的曹操亲自下令处死,其提出的外科手术理念也十分超前,这就导致后世为他打上“神医”的标签,对他讨论甚多。

诚然,作为在《后汉书》、《三国志》都登场的人物,华佗不但成功诊治广陵太守陈登因为喜食生鱼导致的寄生虫病,还为汉末最具权势的人物曹操诊治过头风。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更是让华佗登场为中毒箭的关羽“刮骨疗毒”,进一步提高了其知名度。然而,正如上文所说,华佗没有著作传世,其外科手术的想法尽管超前,但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相应条件,因此其贡献并不能与张仲景相提并论。

最后说说董奉,作为“建安三神医”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他的故事却最为神奇。尽管说是“建安神医”,但一种说法认为董奉出生不久后曹丕就登基称帝,并改元为了黄初。董奉年轻时曾担任过小吏,后来归隐山林,研习道学与医术。由于医术高超,董奉尽管长期住在山中,还是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求助者主动寻访。

与众不同的是,董奉治好病人后不取分文,只是要求其在山中栽种五棵杏树,如果是小病,那就只需要一棵。长期以往,董奉所居住之处竟然足足有杏树万棵,世人称赞为“杏林春暖”。正因董奉的这一规矩,后人常常将医学行业称作“杏林”。

关于董奉的事迹,基本都见于野史逸闻与传说。举例来说,《庐山志》曾记载董奉在浔阳时曾杀死河中蛟龙为百姓除害,而《真仙通鉴》则表示董奉尽管年过百岁,但外貌却如同三十多岁。董奉生于侯官县董墘村,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市长乐区一带,而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中记载道:“福山,今名董峰山。”唐代的 《元和郡县志》说福州是因福山得名,一种说法认为,福山的别名“董峰山”正是因董奉而得名。

另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蜀汉建兴四年(226)时担任了交趾太守近四十年的士燮溘然长逝。去世三天后,董奉赶到,并给其吃下了一粒药丸。服下后没多久,士燮竟然死而复生,且几天后便完全恢复了精神。不过,如果以董奉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的说法为准,则士燮死时董奉不过一个孩童,自然无法将其救活。

东吴天纪四年(280),董奉去世,同年恰好西晋南下消灭东吴,完成了天下的统一。生于曹魏建立、三国正式开始之时,死于西晋灭吴、三国正式灭亡之时,董奉的生卒似乎确实有点过于凑巧了。由于受道家追捧,传说中董奉是某天突然腾空而去,成为了真正无拘无束的神仙。从某种角度来说,董奉或许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医”吧。

更多文章

  • 很多人说李世民是个合格的帝王,但不是个合格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各个皇帝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位好皇帝吗,李世民是文武双全的帝王吗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王朝,而这个王朝的缔造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带兵反叛隋朝开始,唐朝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都有李世民的身影,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登上帝位之后更是打通了丝绸之路,引得万国来朝,使得唐朝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声望上来说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可以

  • 他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 开国重要功臣, 为何不受太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李世民手下大将谁厉害,历史上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

    首先一点就是玄武门之变表现不积极,从史书上记载并无证据表明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他只是没有尉迟恭那么积极而已。我们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秦叔宝是个义薄云天的人,因为李渊对他不薄,不忍见李氏兄弟互相残杀,他受李渊厚待,更不想让高祖为难。在兵变是他选择的是中立的态度,所以此时秦琼在李世民映像里很不好,认为

  • 唐朝第一励志哥韩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愈励志语录100句,韩愈个人品质,韩愈图片

    韩愈的身世不简单,兵仙韩信是他的先祖,毫不炫耀地说,自西汉到唐代上千年间,韩家从未没落过,韩愈祖祖辈辈都有人做官。父亲韩仲卿,官至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经籍,属于大唐皇家图书馆的一把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韩愈不用太努力,未来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混个一官半职没问题。天有不测风云,韩愈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

  • 武则天成立“控鹤监”,宋之问乐得毛遂自荐,狄仁杰为何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狄仁杰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控鹤府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为唯一名正言顺当国的女性,她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政治上“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意纳谏”,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都为她赢得不少加分。正因为如此,就连一代传人也这样评价武则

  • 武则天削发为尼,前途从此黯然无光?恰恰相反,这正是权力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削发,武则天的权力之路,武则天政治远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大一统的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在那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女子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很难,更别提要当什么皇帝。而在武则天看来,所谓的封建礼教、伦理纲常都不重要,所有的事情,只要敢想,就有可能实现。一、年少入宫在封建王朝,作为女子,要想影响朝政,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皇帝的后宫,

  • 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自封为帝后将国号改成武周,武则天改为国号为周是哪一年,为什么武则天称帝后把国号改为周

    研究武则天时有个问题很值得注意: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她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走向,改个国号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女皇登基要面临的阻力很大,每一步武则天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因此,“周”字的选择并非偶然。史书记载武则天“颇好文史”,也就是说武则天熟悉一些历史典故,也知道怎么在文字上下功夫(不然也当不了女

  • 李世民有个儿子,聪明能干,尤善文学,武则天称帝后他被迫改姓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的儿子和武则天,李世民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王位,李世民登基时已有几个儿子

    其实不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其实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儿子,此人名为李慎,他还是一个喜好文学之人。但是可惜的是,李慎不仅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同时在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受到牵连,被迫改姓“虺(音:huǐ)”。李慎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其生母是韦贵妃。有趣的是,李慎与唐高宗李治是同一年生的。李慎三岁之时

  • 李治为何会选武则天为一生的伴侣,并且非她不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李治迷恋武则天的原因,一代女皇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

    李治并非是生性冰冷,更多的是仁孝慈爱,李世民主要是怕上一代的兄弟杀伐的事情。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相识大概就是在李世民卧床不起时,李治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的母亲的关爱。在照顾他的父皇李世民的时候,发现武则天温良淑德,让20岁的李治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更是让他寂寥的心没有过去的那种清冷。慢慢地他对武则天

  •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白,如此直白的撩妹诗,脸皮薄的人还真写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最撩人的诗句,李白冷门又惊艳的情诗,李白说过的最浪漫的话

    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他几乎都已经成了诗歌的代名词,被世人誉为“诗仙”。其实,李白除了写诗厉害之外,用诗歌撩妹也很厉害。他用诗歌追求女孩子的手段,远比白居易、杜牧等人还要厉害,甚至号称大唐第一风流诗人的元稹,与李太白相比都远远不如。古代的诗人通过诗歌向女子表达

  • 晋朝最搞笑的两个皇帝, 一个让饭都没得吃的百姓们吃肉糜, 另一个直接给大臣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朝优秀的两个皇帝,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最恶趣味的皇帝

    在西晋的时候有一位赵王叫司马伦,当时他在朝廷里已经相当的有威严了,掌握着朝廷里的一切兵马大权。皇上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久而久之他也生出了想当皇上的念头。有一天在朝堂之上,当面向当时的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逼宫,让司马衷把皇位让给他。司马衷虽然性格软弱但可不是一个脑子也笨的人,他知道自己在朝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