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为何那么怕曹操?曹操去世30年才敢造反,原因只有一个

司马懿为何那么怕曹操?曹操去世30年才敢造反,原因只有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4/2/5 4:37:43

在三国时期的那些风流人物中,最厉害的其实还是曹操。虽然曹操最终没能一统天下,可是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绝对可以与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千古一帝比肩。哪怕是笑到最后的司马懿,也是在曹操去世30年后才敢造反。那么,司马懿为何那么怕曹操?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畏惧。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也算是顶尖谋士,虽然很多人认为他在计谋方面比诸葛亮略逊一筹,但是他在韬晦之道上的功力,诸葛亮同样也是望尘莫及。很多人可能对司马懿这样近乎于贪生怕死的韬晦之道感到奇怪,实际上这事放在司马懿身上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不是他深谙韬晦之道,恐怕早就成了曹操的刀下亡魂。

年轻时期的司马懿其实非常的狂傲,大有那种天大地大老子最大的气概。当时司马懿在胡昭门下求学,因为性格狂傲将同窗们得罪了个遍,并且还因此遭到了同窗们的追杀。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司马懿身上有着一股锐气,即使面对同窗好友的追杀眉头也不皱一下。虽然说后来在老师胡昭的干预下,追杀一事告一段落,可是在司马懿的心里根本这件事当回事。

有意思的是,司马懿面对同窗们的追杀眉头都不皱一下,可是在遇到曹操之后,就彻底认怂了,而且这一怂就是数十年的时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司马懿改变了处事性格的呢?说起来,正是因为司马懿对曹操的畏惧之心,才让他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将韬晦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在司马懿从胡昭初学成归来时,已经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才,一向求贤若渴的曹操也向司马懿发出了征辟。可是此时的司马懿却打心眼里看不起曹操,认为曹操不过是一介小人,未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于是司马懿就使了个小聪明,托病躲过了这次征辟。

等到曹操击败袁绍,再次向司马懿发出第二次征辟时,这个时候司马懿却突然间感到了害怕。其实,这时候的司马懿想不害怕都不行,因为他通过对曹操发迹之路的研究,彻底明白了曹操是一位多么可怕的人物。从曹操在陈留起兵开始算起,当时他不过是一个逃犯的身份,等到他在官渡之战中击败号称“四世三公”的袁绍时,这中间才不过用了十余年的时间。

司马懿对曹操的恐惧,不光来源于曹操的多疑和驭人之术,还因为曹操的阴狠和智谋。面对这样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绝世枭雄,司马懿怎么可能不感到畏惧。况且在曹操手中还握着一个汉献帝,当一个人在权力、智谋和手段都达到顶峰时,想不令人害怕都不可能。特别是对于司马懿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只有夹起尾巴做人才能够活得更久,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曹操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大权,中间已经过去了30年的时间。如果不是司马懿足够隐忍,恐怕司马一家也不可能成为三国时期的最大赢家。要不是司马懿深谙韬晦之道,恐怕在曹操梦到“三马同槽”时,就是司马家族的灭族之日了。

其实,说起来司马懿能够隐忍30年,这样的心态也是非常人难及了。以司马懿的谨慎性格来说,他确实也是对曹操恐惧到了骨子里。所以当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曹睿在位期间,司马懿也一直是老老实实,直到年仅8岁的曹芳登基之后,也还是对曹爽是示之以弱,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一句反败为胜。如此隐忍的心态,也确实令人钦佩了。

更多文章

  • 公孙瓒临死前给刘备两个暗示,刘备沉默无语,到死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孙瓒死后把兵马给了刘备,赵云为啥不受刘备重用,刘备跟公孙瓒关系怎么样

    蜀汉的年轻将领出现断层,除了因为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不善于培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蜀汉在夷陵之战的失败。这一战不但将蜀汉好不容易积攒的实力一把报销,更是令蜀汉军中的年轻将领伤亡惨重,以至于等到姜维北伐时,连个能胜任先锋的年轻将领都没有。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可能是猛将最多的一个了,无论是关羽

  • “建安三神医”各个不凡:除了华佗、张仲景,还有传说成仙的董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奉草堂网站,董奉是什么样的人,董奉药方

    首先我们说说张仲景,他本名张机,东汉末年时曾当过长沙太守,但其最为人称道之处还是在于高超的医术和悬壶济世的高尚品德。乱世中,百姓流离失所,各种疾病往往因为得不到控制而大量传播,张仲景不忍生灵涂炭便四处行医,并从常年的医治过程中总结经验,著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伤寒杂病论》。然而,或许是由于行事低调,

  • 很多人说李世民是个合格的帝王,但不是个合格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各个皇帝评价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位好皇帝吗,李世民是文武双全的帝王吗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王朝,而这个王朝的缔造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带兵反叛隋朝开始,唐朝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都有李世民的身影,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登上帝位之后更是打通了丝绸之路,引得万国来朝,使得唐朝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声望上来说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可以

  • 他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 开国重要功臣, 为何不受太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李世民手下大将谁厉害,历史上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

    首先一点就是玄武门之变表现不积极,从史书上记载并无证据表明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他只是没有尉迟恭那么积极而已。我们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秦叔宝是个义薄云天的人,因为李渊对他不薄,不忍见李氏兄弟互相残杀,他受李渊厚待,更不想让高祖为难。在兵变是他选择的是中立的态度,所以此时秦琼在李世民映像里很不好,认为

  • 唐朝第一励志哥韩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愈励志语录100句,韩愈个人品质,韩愈图片

    韩愈的身世不简单,兵仙韩信是他的先祖,毫不炫耀地说,自西汉到唐代上千年间,韩家从未没落过,韩愈祖祖辈辈都有人做官。父亲韩仲卿,官至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经籍,属于大唐皇家图书馆的一把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韩愈不用太努力,未来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混个一官半职没问题。天有不测风云,韩愈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

  • 武则天成立“控鹤监”,宋之问乐得毛遂自荐,狄仁杰为何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重用狄仁杰,狄仁杰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控鹤府到底是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为唯一名正言顺当国的女性,她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政治上“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意纳谏”,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都为她赢得不少加分。正因为如此,就连一代传人也这样评价武则

  • 武则天削发为尼,前途从此黯然无光?恰恰相反,这正是权力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削发,武则天的权力之路,武则天政治远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大一统的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在那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女子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很难,更别提要当什么皇帝。而在武则天看来,所谓的封建礼教、伦理纲常都不重要,所有的事情,只要敢想,就有可能实现。一、年少入宫在封建王朝,作为女子,要想影响朝政,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皇帝的后宫,

  • 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自封为帝后将国号改成武周,武则天改为国号为周是哪一年,为什么武则天称帝后把国号改为周

    研究武则天时有个问题很值得注意:武则天为何选择“周”字为国号?她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走向,改个国号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女皇登基要面临的阻力很大,每一步武则天都必须走得小心翼翼。因此,“周”字的选择并非偶然。史书记载武则天“颇好文史”,也就是说武则天熟悉一些历史典故,也知道怎么在文字上下功夫(不然也当不了女

  • 李世民有个儿子,聪明能干,尤善文学,武则天称帝后他被迫改姓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的儿子和武则天,李世民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王位,李世民登基时已有几个儿子

    其实不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其实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儿子,此人名为李慎,他还是一个喜好文学之人。但是可惜的是,李慎不仅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同时在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受到牵连,被迫改姓“虺(音:huǐ)”。李慎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其生母是韦贵妃。有趣的是,李慎与唐高宗李治是同一年生的。李慎三岁之时

  • 李治为何会选武则天为一生的伴侣,并且非她不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李治迷恋武则天的原因,一代女皇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

    李治并非是生性冰冷,更多的是仁孝慈爱,李世民主要是怕上一代的兄弟杀伐的事情。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相识大概就是在李世民卧床不起时,李治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的母亲的关爱。在照顾他的父皇李世民的时候,发现武则天温良淑德,让20岁的李治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更是让他寂寥的心没有过去的那种清冷。慢慢地他对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