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为什么东晋没有一鼓作气收复北方呢?

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为什么东晋没有一鼓作气收复北方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1/25 15:46:20

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形势

淝水之战前夕,由氐族人建立的秦政权(史称“前秦”)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前秦君主苻坚开始准备南下灭掉东晋王朝,实现全国统一,但是遭到丞相王猛的反对;直到王猛去世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南下攻击东晋。

公元383年,双方在淝水河畔发生了一场决定性战役,结果晋军以少胜多取得的全面胜利,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割据政权。其中前燕降将、鲜卑族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政权,慕容泓建立西燕政权;羌人将领姚苌建立后秦政权;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后南方的形势

淝水之战前夕,偏安东南一隅的东晋政权始终在门阀士族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376年(太元元年),随着谯国桓氏代表人物桓温去世,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由谢安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但是当时东晋,面对来自北方的威胁,桓、谢两大家族分庭抗礼,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采用安抚妥协的方式尽量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公元383年,双方在淝水河畔发生了一场决定性战役,结果晋军以少胜多取得的全面胜利,也趁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继续维持南北对立的局面,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不能统一北方原因总结

一是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东晋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优势。天时,东晋政权此时刚好结束了门阀大族桓温的控制,由比较温和的谢安代替执掌朝政。

地利,东晋政权虽然偏安一方,但是拥有长江天险。

人和,面对北方的强大压力,东晋政权内部暂时达到空前团结,另外民间也有军事力量对抗前秦。

二是淝水之战后,双方都失去了再次进取的能力。其中前秦政权对内部分裂势力失去控制,之前尚能受到约束的少数民族势力开始独立起来。东晋政权同样内部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皇权与门阀士族之间、门阀士族之间、皇族之间,彼此互相争斗,也同样失去了北上进取的能力。

还有东晋随着丞相谢安的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东晋的统治者们开始再次沉浸在争权享乐之中了,皇帝司马曜虽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但是耽于享乐,沉湎酒色,最后因酒后失言,被宠妃张贵人用被子捂死了。

更多文章

  • 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现状,司马炎是多少年统一三国的,司马炎个人资料

    三国中第一个倒霉的是蜀国。公元263年,魏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邓艾出狄道进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出祁山断姜维退路,钟会率大军出斜谷、洛谷、子午谷直扑汉中。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门徒,率蜀军佯动,巧妙引开诸葛绪,甩掉邓艾,抢在钟会之前回军剑阁,将10余万魏国大军阻在剑门关之外,丝毫不得前进一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军都去哪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去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活了多久,玄武门之变禁军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要是真的决心跟李世民斗到底,李世民是没有机会的。只不过,李世民利用系统BUG,成功夺权。禁军为李渊牢牢掌握唐高祖、唐太宗及唐高宗前期,宫廷、京师宿卫主要由南衙卫兵充任。作为大唐中央军的组织、指挥系统,南衙十六卫各自承担了部分皇城宿卫工作。十六卫的将军,分守其职,直接对天子负责。即便

  • 李世民的儿子中,为什么只有废太子李承乾采用了“承字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死后李承乾去哪了,李承乾被废后立了谁为太子,李世民为什么废了李承乾

    叔伯兄弟皆为“承字辈”史籍有明确记载,隐太子李建成共生六子——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除长子李承宗于武德三年早殇之外,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叔唐太宗诛杀!巢剌王李元吉共生五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大爷唐太宗诛杀!以上是武德九

  • 文人杨炯为什么想做“百夫长”?从他的诗歌中透露着其家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炯诗歌成就,杨炯公示,杨炯最著名的十首诗

    默默无闻的原因其实也可以想得到,毕竟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因为一首“鹅鹅鹅”走向诗歌文学的殿堂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再次领略到了该死的音韵之美?而杨炯呢?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我们对于他,了解的确实太少了。他在一首《从军行》中,曾经表达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叹,读书人主动投笔从

  • 武则天情商高,智商也不输人!这个宰相就败在她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真实政治能力,武则天情商到底有多高,武则天时期的美男宰相

    其实,武则天不仅情商高,而且智商也很高。在武则天临朝执政时,朝中有不少元老旧臣反对。宰相裴炎就是其中的代表。裴炎与旧臣徐敬业勾勾塔塔,图谋复辟。一次,裴炎派人给徐敬业送去一封密信,准备起事。不巧,事不周密,被人告发,联络的书信也被查获。可是,拆开缴获的密信一看,谁都傻眼了。因为,信上只有“青鹅”二字

  • 杜甫《登高》到底有多绝?可称天下七律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甫最经典七律登高,杜甫的登高是七律之冠吗,杜甫的登高是七绝还是七律

    而在最近热播的大剧《庆余年》之中,范闲在诗会之上以杜甫的一首《登高》拔得头筹。唐诗宋词,无数诗人大家,可供范闲选择的名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何范闲会选择这首充满着“暮气愁绪”登高呢?从范闲本身来说,他穿越之前是一位将死之人,因为残疾一辈子都没有能够亲自登上高山望远。他前世做的最多的事情,可能就是在诗句文

  • 武则天一生创造了20个字,19个被废除,只留一字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一生造了二十个字,武则天一生重大事迹,武则天这个名字死后才有吗

    一共造了20个字,19个都被废除了,留下的一个寓意深刻,却没人敢用,现在的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这个字。而我们就重点了解武则天留下来的这唯一个字,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这个字就是“曌”,也是武则天给自己改的名字,武曌的曌。当初,武则天看到“照”这个字认为对女性极其不公平,因为日是阳,阳代表的就是男性,倒

  • 揭秘:古代谥号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而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广谥号是谁给上的,唐朝有资格给杨广取谥号吗,杨广庙号和谥号

    谥号,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分人死后所获得的称号,而这一部分人究竟是何人也大有来头。谥号的起源关于谥号的起源,大致就分为两种说法,其一是谥号起源于西周早期,周公制谥;其二就是谥号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而后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西周之后,谥号得到了广泛的施行,直到秦始皇时期,嬴政认为谥号有“子议父

  •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握有兵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家原来就是“唐”这个小公司的董事长,那是人家的私人财产,名份早定李渊本来就是“唐王”,受封于太原,在太原有王府,有臣僚,地位早已定下尊卑,是个小公司。李渊不起兵是唐王,臣下见了就得下跪,喊“唐王千岁”。李渊起兵是唐皇,臣下见了还得下跪,只不过是喊“皇帝万岁”。也就是君臣名份早已定下,我起不起兵“唐

  • 南北朝十大昏君,没有最昏庸,只有更昏庸,所作所为简直毁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为什么昏君多,历史上最昏庸的昏君,南北朝的昏君有多严重

    在时间长达169年的南北朝当中,先后更替了很多朝代和传承了很多皇帝,但不论是大一统时期还是大分裂时期,都肯定有明君、昏君、暴君、仁君等各种不同性格的皇帝,南北朝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总的来说,南北朝的昏君更多一些。现在小编以自己的理解,介绍南北朝时期的十大昏君。昏庸到什么程度?没有最昏庸,只有更昏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