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结局怎么样了?

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结局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2/6 7:24:26

三国中第一个倒霉的是蜀国。公元263年,魏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邓艾出狄道进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出祁山断姜维退路,钟会率大军出斜谷、洛谷、子午谷直扑汉中。

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门徒,率蜀军佯动,巧妙引开诸葛绪,甩掉邓艾,抢在钟会之前回军剑阁,将10余万魏国大军阻在剑门关之外,丝毫不得前进一步,颇有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味道。

不料邓艾率数千精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里无人区,攻绵阳直扑成都。在蜀汉最后的保卫战绵竹之战中,蜀军战败。刘禅在投降派谯周的劝说下,向魏国投降,蜀汉灭亡,立国42年。

在绵竹之战中,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先后战死,前期赵云之子赵广战死于沓中,刘备之孙北地王刘成自杀殉国,加之四十多年前关羽关平父子死于荆州,蜀汉功臣及其后代的最后表演,没有辜负罗贯中老先生及后人对其的偏爱。

蜀汉灭亡后,刘禅随蜀汉众臣徙居洛阳,被封“安乐公”,公元271年去世,时年64岁。刘禅在洛阳留下了“乐不思蜀”的黑历史,无论真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禅在洛阳有吃有喝还能看歌舞,小日子整体是不错的。

除了“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是刘禅的另一标签,事实却非如此。公元223年刘禅继位时,刘备、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庞统、法正等悉数去世,

我们所熟悉的也仅有诸葛亮、赵云、魏延在世,这些人也将在未来11年中去世,刘禅还得独自前行29年。

刘禅其实还保持了一项三国纪录,从223年即位至263年蜀汉灭亡,在位40年,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这成绩放在中国2000年帝制时代,也是排得上号的!

(曹操)

三国第二个倒霉的是魏国,时间仅比蜀国晚了两年,这一点恐怕曹操做梦都想不到,事实却比这情况还要更糟!

曹魏历五位君主,即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除了曹丕曹睿事实上掌握曹魏政权,后来三位都是司马家的傀儡,一个被废,一个被杀,最后一个禅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向来喜欢女同志,一生

曹冲有一个同胞兄弟名曹宇,后封燕王。曹宇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也非天子,却集天子之弟(魏文帝曹丕之弟)、天子之叔(魏明帝曹睿之叔)、天子之父(魏元帝曹奂之父)于一身,也算是一个奇人了。是的,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便是曹宇之子。

曹冲是曹奂的叔叔,曹宇是曹奂的父亲,曹睿是曹丕的儿子,和曹奂本是堂兄弟,由于要承继曹睿的香火,于是认自己的堂兄曹睿为父,叔叔曹丕为祖父,所以他的父亲曹宇被认为从祖父。这有点离奇,但这却是礼仪所致。

公元265年,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曹奂退位后,被封为陈留王,继续摆天子仪仗,奉曹魏正朔,建陈柳封国,入朝不拜,待遇绝对是史上所有亡国君主中最好的一位了。

曹奂于公元302年去世,时年,58岁,这时司马炎已死去多年。曹奂死后,司马家族为其上黄皇帝谥号“元”,即魏元帝。为前朝皇帝上谥号,而且还不是一个恶谥,东晋开国皇帝叫晋元帝。这可是闻所未闻。

三国中最后一个倒霉的是吴国。公元280年,吴末帝孙皓投降,吴国灭亡,立国51年。

孙皓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在位16年。即位初期到干了几件正经事,不久便展现出其暴虐杀戮,贪酒好色的本性,吴国政治乌烟瘴气,最终灭国败家。

和刘禅一样,孙皓也被徙居洛阳,封为“归命侯”。公元284年孙皓去世,时年42岁。

孙皓当皇帝虽然不称职,干了不少荒唐事,但骨头硬嘴巴更硬,颇有些江东子弟的胆气和豪气。

一次晋武帝司马炎设酒宴,孙皓在场,晋武帝指着一个座位说“我为你准备这个座位已经很久了”。孙皓面不改色的回答“我在南边也为陛下准备了一个座位”。

三十多年后,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只是不知道东晋皇帝坐的是不是孙皓几十年前为他们准备好的座位!

孙皓在东吴动辄给犯人施以剥脸皮抠眼珠的酷刑。一次晋朝大臣贾充对孙皓说“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遭受这样的酷刑?”孙皓淡淡的说“那些犯上作乱的弑君之人就该遭此刑罚!”贾充默然无语。

原来贾充是西晋代魏的重要推动者,堪称司马家族的第一打手,曹魏倒数第二位皇帝曹耄便是贾充命令部下成济所杀。听到孙皓的这句话,他必然碰了一鼻子灰。话说回来,司马炎不也是犯上作乱吗??

魏蜀吴灭亡之后,曹奂封陈留王,刘禅封安乐公,孙皓封归命侯。一个王爵,一个公爵,一个侯爵,司马家做事还是有所分别的。

曹奂不但被封王爵,摆天子仪仗,奉曹魏正朔,建陈留封国,最后还给予了一个很高的皇帝谥号,这都是后两位所没有的待遇。毕竟司马家是从曹魏手里抢走了天下,这算是一种补偿吧。

魏灭蜀,晋又灭魏吴,曹操刘备孙坚等人辛苦几十年,最终却花落司马家。司马家族善待三家后人,估计也是看在这些公德之上,毕竟自己是捡现成的。司马家的这一做法,也让天生具有阴谋诡计,阴险狡诈体质的司马家族身上多了一些人情味和亮色。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军都去哪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去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活了多久,玄武门之变禁军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要是真的决心跟李世民斗到底,李世民是没有机会的。只不过,李世民利用系统BUG,成功夺权。禁军为李渊牢牢掌握唐高祖、唐太宗及唐高宗前期,宫廷、京师宿卫主要由南衙卫兵充任。作为大唐中央军的组织、指挥系统,南衙十六卫各自承担了部分皇城宿卫工作。十六卫的将军,分守其职,直接对天子负责。即便

  • 李世民的儿子中,为什么只有废太子李承乾采用了“承字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死后李承乾去哪了,李承乾被废后立了谁为太子,李世民为什么废了李承乾

    叔伯兄弟皆为“承字辈”史籍有明确记载,隐太子李建成共生六子——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除长子李承宗于武德三年早殇之外,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叔唐太宗诛杀!巢剌王李元吉共生五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大爷唐太宗诛杀!以上是武德九

  • 文人杨炯为什么想做“百夫长”?从他的诗歌中透露着其家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炯诗歌成就,杨炯公示,杨炯最著名的十首诗

    默默无闻的原因其实也可以想得到,毕竟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因为一首“鹅鹅鹅”走向诗歌文学的殿堂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再次领略到了该死的音韵之美?而杨炯呢?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我们对于他,了解的确实太少了。他在一首《从军行》中,曾经表达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叹,读书人主动投笔从

  • 武则天情商高,智商也不输人!这个宰相就败在她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真实政治能力,武则天情商到底有多高,武则天时期的美男宰相

    其实,武则天不仅情商高,而且智商也很高。在武则天临朝执政时,朝中有不少元老旧臣反对。宰相裴炎就是其中的代表。裴炎与旧臣徐敬业勾勾塔塔,图谋复辟。一次,裴炎派人给徐敬业送去一封密信,准备起事。不巧,事不周密,被人告发,联络的书信也被查获。可是,拆开缴获的密信一看,谁都傻眼了。因为,信上只有“青鹅”二字

  • 杜甫《登高》到底有多绝?可称天下七律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甫最经典七律登高,杜甫的登高是七律之冠吗,杜甫的登高是七绝还是七律

    而在最近热播的大剧《庆余年》之中,范闲在诗会之上以杜甫的一首《登高》拔得头筹。唐诗宋词,无数诗人大家,可供范闲选择的名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何范闲会选择这首充满着“暮气愁绪”登高呢?从范闲本身来说,他穿越之前是一位将死之人,因为残疾一辈子都没有能够亲自登上高山望远。他前世做的最多的事情,可能就是在诗句文

  • 武则天一生创造了20个字,19个被废除,只留一字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一生造了二十个字,武则天一生重大事迹,武则天这个名字死后才有吗

    一共造了20个字,19个都被废除了,留下的一个寓意深刻,却没人敢用,现在的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这个字。而我们就重点了解武则天留下来的这唯一个字,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这个字就是“曌”,也是武则天给自己改的名字,武曌的曌。当初,武则天看到“照”这个字认为对女性极其不公平,因为日是阳,阳代表的就是男性,倒

  • 揭秘:古代谥号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而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广谥号是谁给上的,唐朝有资格给杨广取谥号吗,杨广庙号和谥号

    谥号,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分人死后所获得的称号,而这一部分人究竟是何人也大有来头。谥号的起源关于谥号的起源,大致就分为两种说法,其一是谥号起源于西周早期,周公制谥;其二就是谥号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而后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西周之后,谥号得到了广泛的施行,直到秦始皇时期,嬴政认为谥号有“子议父

  •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皇帝后,为何没有杀握有兵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家原来就是“唐”这个小公司的董事长,那是人家的私人财产,名份早定李渊本来就是“唐王”,受封于太原,在太原有王府,有臣僚,地位早已定下尊卑,是个小公司。李渊不起兵是唐王,臣下见了就得下跪,喊“唐王千岁”。李渊起兵是唐皇,臣下见了还得下跪,只不过是喊“皇帝万岁”。也就是君臣名份早已定下,我起不起兵“唐

  • 南北朝十大昏君,没有最昏庸,只有更昏庸,所作所为简直毁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为什么昏君多,历史上最昏庸的昏君,南北朝的昏君有多严重

    在时间长达169年的南北朝当中,先后更替了很多朝代和传承了很多皇帝,但不论是大一统时期还是大分裂时期,都肯定有明君、昏君、暴君、仁君等各种不同性格的皇帝,南北朝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总的来说,南北朝的昏君更多一些。现在小编以自己的理解,介绍南北朝时期的十大昏君。昏庸到什么程度?没有最昏庸,只有更昏庸,当

  • 长孙皇后的闺蜜,觊觎皇后宝座,李世民见招拆招,拒绝了她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纳妾,长孙皇后允许李世民纳妾为什么,长孙无忌与李世民的关系

    李渊太原起兵,打进了长安城。李世民被册封为秦王,长孙氏当上了秦王妃。李元吉被册封为齐王,杨氏成了齐王妃。武德初年的大唐朝,李世民经常挂帅出征,李元吉则是作为副帅,协助二哥征战四方。大唐讨伐王世充,就是李世民挂帅,李元吉副帅的模式。兄弟并肩作战,妯娌往来款洽,倒也合情合理。秦王和齐王击败王世充,活捉窦